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男兒若遂平生志,五經勤向窗前讀。宋真宗趙恆《勸學詩》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在科舉考試一統天下的1300多年的歷史裡,金榜題名、狀元及第成為每一個讀書人的最高追求。

從618年孫伏伽成為唐朝第一科狀元起,到1904年劉春霖當上清朝末代狀元為止,中國歷史上有檔案可查的狀元共591位。

那麼一名古代狀元究竟需要具備哪些自我修養,才能在歷史的洪流中脫穎而出呢?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1、寒窗苦讀,經年不輟

“國學大師”王國維曾寫到讀書的第二重境界,關於苦學的堅毅,“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在古代,貴族與平民階層固化,而科舉則是貧窮讀書人的唯一進身之階。在這種情況下,民間“鑿壁偷光”、“囊螢映雪”、“懸樑刺股”的故事層出不窮,併成為激勵一代代學子苦學不輟的典範。

在古代,怎樣才能高中狀元?

囊螢映雪

宋代大學問家范仲淹,年幼時家境貧寒。在吳縣城郊長白山一個僧人的門舍中讀書時,因為米貴,他常常吃不上飯。

為此,他想出了一個辦法,每天晚上,用一小筒白米煮一鍋稀粥。等到第二天,稀飯凝結成塊,他就用一條竹片將塊狀的粥劃成兩半,早晚各吃一半。沒有菜,他就在山上挖些野菜,加點鹽煮成一鍋清湯。

南京留守的兒子知道了他的境況,十分同情和敬佩,便從家裡給他送來了好菜好飯。范仲淹為表感激,收下了飯菜。可是,幾天後,留守兒子來看他時,竟發現他之前送來的飯菜還在那裡,已不能吃了。

范仲淹急忙解釋道:“您贈我飯菜,我十分感激。但我平時吃稀粥野菜慣了,並不以為苦。我擔心吃了您送給我的好飯菜,以後就吃不下這些粗鄙的食物了。”

其後,范仲淹前往應天府書院求學,他十分珍惜書院時光,晝夜苦讀。一次,真宗皇帝路過南京,其他學子都趕緊奔出門外,爭相觀望。唯有范仲淹閉門不出,坐誦如故。

在古代,怎樣才能高中狀元?

范仲淹

有交好同學為他錯過觀望皇上的良機而可惜,范仲淹卻回答:“日後再見,未必晚也。”

此後,他在科舉考試中一舉成名,一路官至參知政事(宰相),其長遠目光由此見之。

“十年寒窗無人問”,從范仲淹的故事,我們可以知道:要成為一名狀元,首先需要具備的修養便是苦學精神,要能守得住清貧、經得起誘惑、抵得住寂寞。

2、參加補習,自我舉薦

考生們一路跋山涉水,終於到達帝都了,那麼他們接下來所能做的,便只有翹首以盼,焦灼地等待考試的來臨了嗎?

當然不。除非你能如溫庭筠般,叉八次手即成一賦,還能在考官眼皮底下幫八人作弊。

如果不能,那你就只好乖乖地參加“高考補習班”了。古代的“補習班”中,書院無疑是名氣最響的。

史料記載,兩宋時書院達700所,多為地方上熱愛教育和文化的人出資興建。他們花重金聘請已當官的舉人、進士或者是有名氣的學者擔任老師,歐陽修、梅堯臣、朱熹都曾給書院的學生上過課。

在古代,怎樣才能高中狀元?

古代書院

明清兩代,針對科考“八股文”,一些科場老手們更是會將自己的考試經驗,裝訂成冊供學生學習模仿。

此外,古代的“押題”達人,更是不能錯過。比如據說是歷史上最牛的“高考補習班”老師呂祖謙,其“押題”可謂神乎其神。

他曾親自編寫《麗澤講義》《東萊博議》等輔導教材,並針對科考量身定製了一冊“模擬複習大綱及習題”,因為封面為黃色,所以又被稱作“黃冊子”。據說,考生們只要熟記“皇冊子”裡的內容,就能輕鬆解答完科考題目,順利高中。

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前來補習的學生們絡繹不絕。呂祖謙最得意的學生鞏豐在《詠玩珠亭》中說:

“歲時來上冢,車馬隘阡陌。念昔事先生,同門至千百。”
在古代,怎樣才能高中狀元?

“押題達人”呂祖謙

參加完補習班了,如果你還是不自信,怎麼辦呢?沒辦法,那就只好去到處找關係了。這一點,可以學學大詩人白居易。

貞元十五年(799),28歲的白居易赴長安參加考試。來到長安後,白居易便學著當時的舉人們,找到了詩壇前輩顧況。他畢恭畢敬地將自己寫的詩歌呈送給了顧況,哪知對方一看到他的名字,就用嘲笑的口吻說:“長安米貴,居大不易。”

但當他打開詩歌,讀到“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一句時,不禁拍案叫絕,讚歎道:“道得個語,居即易矣。”意思是說,能夠寫出這樣的詩來,要在長安居住也便容易了。

後來,在顧況的鼎力舉薦下,白居易聲名大振。在次年的進士科考試中,他以第四名的成績金榜題名。

狀元之路彌足艱難,可見,僅僅擁有才華是不夠的,你還要善於舉薦自己,充分借用外界資源。

3、沉著應考,書寫漂亮

補習班也參加過了,關係也找過了,終於要進入考場了。你想,這下總可以什麼都不必擔憂了吧!當然,如果你有能力把前人跳過的坑全部完美避過。

48歲那年,已參加過數次科舉考試的蒲松齡,再次坐在了貢院一間小小的號舍內。只見他時而停筆思索,時而運筆如飛,寫到高興處,簡直要到渾然忘我的境界了。

在古代,怎樣才能高中狀元?

“鬼狐有性格,笑罵成文章”的蒲松齡

終於寫完了,他重重地呼一口氣,開始慢慢地檢查試卷。卻在看到其中一頁空白時,腦子裡彷彿有陣陣驚雷。

原來他“越幅”了,清代科舉考試對卷面有著嚴格的書寫規範,每頁固定十二行,每行寫二十五字。而他卻在中間留了一頁空白,按照規定他將被取消考試資格。

“得意疾書,回頭大錯,此況何如?覺千瓢冷汗沾衣,一縷魂飛出舍,痛癢全無。”在《大聖樂》中,他痛心疾首地描寫了自己當時的感受。

可見,在一名狀元的自我修養裡,謹慎細心可謂必不可少。

龔自珍可說是被“字醜”耽誤的“官三代”了。1829年,已經36歲的龔自珍第六次參加會試,終於高中進士。眼看,人生的光明前景就要來了,卻偏偏在殿試上出了問題。

在古代,怎樣才能高中狀元?

龔自珍“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殿試策對中,龔自珍效仿王安石,撰寫了一篇《御試安邊撫遠疏》,洋洋灑灑千餘言,直陳利弊。哪知閱卷人看了之後,卻他列為三甲第十九名,不得入翰林,理由卻是“楷法不中程”,翻譯成白話文就是,楷書寫得太醜。

看來,無論古今,一手漂亮的字體都能為自己增分不少。

4、好名字,好容貌,好身板

終於走出考場了,你想,這下終於大局已定了吧!然而,還沒有完。古人的親身經歷告訴你,你不僅得起個好名字,有副好容貌,還得有副好身板。

唐朝選才的標準是:一曰身,就是體貌豐偉;二曰言,就是言辭辯正;三曰書,就是楷法遒美;四曰判,就是文理優長。

排在第一位的竟然不是文采,而是容貌。在古代,便有這樣一位才高八斗的學霸,因為長得醜,而丟失了狀元。

在古代,怎樣才能高中狀元?

天師鍾馗

他便是民間傳說中大名鼎鼎的天師鍾馗,唐玄宗年間,鍾馗赴長安參加科舉,一篇《瀛州待宴》讓主考官韓愈直呼“奇才,奇才啊”,將其作為貢士之首。

哪知鍾馗參加殿試時,唐玄宗卻因為他豹頭環眼、鐵面虯髯的奇特長相,做出決定:此人確有真才實學,但不能將“狀元”名號給他。

鍾馗一怒之下,當庭撞死在朝堂柱子之上,一時間舉朝震驚,皇帝也深感惋惜,最後將鍾馗以狀元身份安葬。

此外,取一個好名字也十分重要。比如明洪武十八年狀元,丁顯,他的狀元稱號全憑一個好名字。

傳說,明太祖朱元璋在殿試前夕,夢見宮中有一個巨大的釘子,上面綴著幾縷白絲。幾天後,朱元璋在閱卷時,突然發現有一赴試者的名字叫“丁顯”,恰巧與夢中情景相符。於是,儘管丁顯考績並不出眾,朱元璋還是大筆一揮,點了丁顯的頭名狀元。

與之相對應,有詩鬼之稱的李賀,卻因為父親名叫李晉肅,“晉肅”和“進士”諧音,犯了忌諱,李賀因此一輩子都無法參加科考。

一名狀元的自我修養,除了有副好樣貌,有個好名字,還得有副好身體。

宋太祖趙匡胤執掌天下的第十六年,太祖親臨講武殿舉行殿試。考生王嗣宗、陳識最先完卷,一同上呈。宋太祖左看右看,兩人文采同樣出眾,他怎麼也拿不定主意。

在古代,怎樣才能高中狀元?

後來,這位馬背上得天下的皇帝靈機一動,讓二人角力,獲勝的人就是金科狀元。兩人便在大殿之上激烈地撲鬥了起來,最後王嗣宗憑藉著自己強健的體魄,奪得了當年狀元。

至此,我們也總結出了古代一名狀元須具備的自我修養。他要有苦學精神,要能靜下心來砥礪學問;他要敢於自我舉薦,要謹慎細心;他要寫得一手好字,要有一個好名字;他還得一副好容貌,一副好身板。

似乎,他必須文能洋洋千言、倚馬可待,武能披堅執銳、橫刀立馬。

歷史的潮流滾滾而去,那些天之驕子們也便迎著巨浪高歌猛進、一往無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