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創業,瞭解范蠡先'

"


范蠡是歷史上少有的政商才子,當過臣子,又當過商人的能人,當臣子的時候他輔佐君王重登王位,功成身退,當商人的時候又成為了一方富豪,但仍然不忘關愛百姓,三散家財,如此能人,也難怪會流傳千古了。

他原本是楚國人,胸有大志,可楚國卻只允許貴族入仕,這讓范蠡很是氣憤,而後便去了越國,雖然並沒有受到重用,但他始終堅信著,自己終有一天會被重視,終於被他等到了機會。公元前496年,吳越大戰,吳王重傷逝世,他的兒子夫差登上王位後一直想要為父報仇,日夜操練士兵。

越王勾踐不想坐以待斃,他想趁勢追擊,趁著吳國還沒有徹底休整好,他沒有聽從范蠡的勸說,“盈滿而不過分,氣盛而不驕縱”,派兵攻打吳國。但此時的吳國已經召集了大批的軍隊,誓要滅掉越國,雙方交戰後,越國這才意識到軍力不足,根本打不了勝仗,最終只餘五千士兵護著勾踐離開。

雖然勾踐沒有聽從范蠡的建議,但范蠡仍舊是沒有離開勾踐,仍然是在他身邊出謀劃策,吳國為羞辱越王而提出的各種條件,是范蠡勸說他要忍辱負重的,要接受這一切的,這次勾踐聽從了他的勸說。當越王帶著妻子來到吳國過受辱日子的時候,范蠡也自告奮勇陪著勾踐,他可以不用來的,但一片忠心驅使他跟隨著。

一般人根本忍受不了吳王對勾踐的侮辱,但成大事者意志堅定,每當勾踐想要放棄的時候,范蠡總會陪著他,勸導他,君臣兩人扶持著共同走過了三年歲月,夫差看著低眉順眼的勾踐,心中暢快,以為勾踐是真心屈服的,將他放回了越國。

不過夫差也並未真正放心,他還是派人監視著夫差的一舉一動,此時的勾踐沒有勢力,勾踐仍然需要苟且偷生,只有活下來才有翻身的可能。范蠡還在他的身邊輔佐著,讓勾踐暗中計劃發展自己的勢力,大力發展生產,興修水利,增強國力。不僅如此他們還想出了用“美人計”去麻痺吳王夫差。

吳王好色,於是他們從全國各地找到了一名真正的絕色美人,這便是西施出場了,范蠡說清了自己的來意,這是為了挽救國家於危難之際,西施雖是一介女流,但也深明大義,決定跟著范蠡離開了自己的家鄉。

經過三年訓練的西施變得愈加美豔和優秀,善於歌舞,一舉一動之間皆是風情,成功地讓一國君主沉迷於她地美色中,將夫差迷得團團轉,夫差被麻痺了,不理政事,勾踐暗自發展著國力,最終越國滅了吳國。

西施在這其中起到了關鍵作用,但滅吳之後,她的下落卻是沒有被史料記載,至今史學家也沒有考察到她的真正結局。相傳她是跟著范蠡一同離開了越國,過上了隱居的生活,又或許是她已經被統治者處死了,她生前雖是吳王的妃子,享盡榮華富貴,但誰又知道她心中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呢?她的命運由不得自己作主,只是政治犧牲品而已。

范蠡和文仲是滅吳的重要功臣,越王也願意重重封賞他們,文仲留下了,可范蠡卻明智地選擇功成身退,他還勸說過文仲離開,但文仲放棄不了權勢,沒有離開,不久後他就被勾踐賜劍自殺。而范蠡已經過上了逍遙自在的生活,他選擇棄官從商,創立了自己的一番成功事業,成為一方富商。

商人雖然在封建社會中地位不高,處於末位,但范蠡能夠選擇成為商人,可以看出來他並不在意世人的眼光,另外他有這方面的才能,只是幾年時間便積攢了巨大的財富,後人還稱他為“財神爺”,如同他不貪戀權勢一般,對於錢財,他也不甚重視,將錢財全部分給了百姓。

他的經商之道也被流傳下來,值得後世學習,直到今天,他的薄利多銷仍然是被商人採用的。范蠡的眼界更為廣闊,他能預見當官後會被殺害的命運,也能預見商人需要有大局觀,不可貪圖小利而失了大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