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紡織行業發展現狀及市場走勢分析

紡織原意是取自紡紗與織布的總稱,但是隨著紡織知識體系和學科體系的不斷髮展和完善,特別是非織造紡織材料和三維複合編織等技術產生後,現在的紡織已經不僅是傳統的手工紡紗和織布,也包括無紡布技術,現代三維編織技術,現代靜電納米成網技術等生產的服裝用、產業用、裝飾用紡織品。所以,現代紡織是指一種纖維或纖維集合體的多尺度結構加工技術。

紡織工業起源於英國,隨後向美、歐轉移,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日本成為當時世界上頭號的紡織品生產國,七十年代紡織重心接著轉移到韓國、新加坡等東南亞較發達地區。那個20世紀八十年代的中國,由於勞動力成本廉價、供應充足、上下游發展平衡一致等原因,我國的紡織工業開始迅速發展。時間發展到了九十年代以後,而歐美等發達國家經過產業結構調整,當地的勞動力成本負荷加大,已經基本停止大規模的棉紡工業生產,進一步促進了我國及東南亞地區紡織工業的發展。

加入 WTO 為中國紡織工業的發展創造了更好的發展環境.從根本上講,中國工業特別是紡織工業的迅猛發展主要得益於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中國的“人口紅利” ,中國是人口大國,相對低廉的勞動力為行業發展所需的原始資本積累做出了巨大貢獻;另一方面是得益於紡織業在全球範圍內的產業轉移和技術轉移,特別是加入 WTO 之後,中國更好地承接了全球紡織產業的轉移,更為順暢地引了先進技術,這兩方面有力支撐了中國紡織工業的快速發展.

然而, 全球化也使得包括紡織業在內的中國經濟更為直接地經受著全球經濟形勢的考驗.2008 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國內國外的經濟形勢發生了深刻變化.金融危機是世界經濟長期發展過程中矛盾積累的一個集中顯現.危機之後,世界經濟的復甦尚待時日,儘管中國經濟保持著一定比率的快速增長,2010 年 GDP增長達 8%,但我們依舊不能說中國經濟擺脫了危機,實際上,此次金融危機影響之深遠不可低估。同時,目前的歐債危機此起彼伏,老牌歐洲發達國家,如意大利、英國、法國都存在著金融和經濟發展問題,因此,全球市場需求的復甦是一個緩慢的過程,需要足夠的時間和耐心。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 中國正在失卻的勞動力優勢在一些競爭對手國家卻依舊存在.近年來,大量紡織訂單向東南亞一些勞動力密集型產業較發達的國家轉移,並且轉移速度不斷加快,這對中國紡織工業是一個嚴峻的考驗.前一段時間,我們在江蘇等地進行考察,發現能促使企業真正實現盈利的核心競爭優勢其實發展緩慢,水平有待提高。

中國紡織工業面臨的另一個挑戰是, 發達國家紡織技術向中國轉移的難度加大.隨著中國競爭力的提升,各國對知識產權的重視,很多發達國家開始採取措施限制高新科技向中國轉移,不僅一些軍工技術的轉移難度增大,民用技術在轉移過程中也屢屢受阻。

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發佈的統計數據:1997年以來我國紡織業相關專利數量達到8944件。

1997-2015年中國紡織行業相關專利數量走勢圖

中國紡織行業發展現狀及市場走勢分析


資料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

博思數據發佈的《2018-2023年中國紡織市場深度調研與投資前景研究報告》,我國紗線生產量在“十一五”期間顯著增長, 2015年1-10月中國紗線產量3280.28萬噸,同比增長4.88%。作為我國紡紗大省的山東、河南、江蘇、福建、湖北五省2015年1-10月累計產量佔同期國內總量的71.6%。

2004-2015年10月我國紗線產量走勢圖

中國紡織行業發展現狀及市場走勢分析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正是在這樣的宏觀微觀、國際國內的大背景下,我們可以說,中國紡織工業過去所依憑的“人口紅利”、“全球產業轉移”兩大因素正在逐漸消失.中國的紡織工業已經進入了一個轉折期,今後的發展速度會明顯放緩,中國紡織工業將從快速增長期邁入成熟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