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楊萬里和范成大詩作有何特點?

宋室南渡以後,隨著江西詩派詩風的轉變和抗金斗爭的風起雲湧,南宋詩壇湧現了一批具有全新藝術風貌的詩人,其中尤以陸游、楊萬里、范成大、尤袤(另有一說,以蕭德藻替尤袤)最為著名,史稱“中興四大家”、“中興四大詩人”、“南宋四大家”等。“中興四大家”並不是一個詩歌流派,而是當時詩壇四位詩人的並稱,他們在南宋詩風變革的過程中做出了重要貢獻。其中,蕭德藻去世較早,尤袤留世詩作不多,陸游晚些時候再發文介紹,因此,此處主要介紹楊萬里、范成大兩位大家。

宋代楊萬里和范成大詩作有何特點?

楊萬里(1127- 1206),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縣)人。宋高宗紹興二十四年(1154) 進士,歷仕高宗、孝宗、光宗三朝,曾先後擔任國子博士、禮部右侍郎、漳州知府、常州知府、祕書監等職,他對外力主抗金,一生為官清廉,晚年因有職無權、無法施展自己的抱負而選擇了辭官歸家。朝廷當時的內政外交主要由韓詫胄把持,他對金國屈膝求和的做法令楊萬里極度不快,詩人晚年在熾熱的愛國之情激盪下憂憤而死。

宋代楊萬里和范成大詩作有何特點?

楊萬里作詩早期學習江西詩派,後來隨著年歲和閱歷的增長髮生了巨大的變化,這點他在《誠齋荊溪集序》中說得很清楚,他說:“予之詩,始學江西諸君子,既又學後山(指陳師道)五字律,既又學半山老人(指王安石)七字絕句,晚乃學絕句於唐人。學之愈力,作之愈寡。”但是他能做到學習前人又不拘泥於前人,形成了自成一家的“誠齋體”。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的細緻觀察,並將自己的主觀感情注之於內,使得筆下的萬物都充滿了情感和靈性;又常以當時的口語甚至是俗語人詩,從而顛覆了江西詩派“無字無來處”的規訓,這樣寫出的詩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氣息。他還喜歡以詼請幽默的口吻寫詩,讀來使人感覺輕鬆活潑。在寫作手法上,他的詩明白曉暢,想象奇特豐富,多用誇張隱喻等。以上諸點,共同構成了“誠齋體”的基本特徵,即一種活潑自然、淺近曉暢的詩風。

宋代楊萬里和范成大詩作有何特點?

“誠齋體”詩歌多為七絕,按題材大致可分為愛國、寫景詠物兩類。愛國詩以《初人淮河四絕句》為代表,尤其第首中“中流以北即天涯”道出了詩人無盡的感慨,這些詩也反映了詩人渴望早日收復失地、統一全國的強烈願望。這類詩主要作於詩人年輕時期,風格較為沉鬱;晚年所作的寫景詠物詩則多是活潑詼諧之作,這類詩數量較多,其中《小池》一首最為出名,“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可謂家喻戶曉。當然,“誠齋體”詩有的寫得過於直白,咀嚼起來索然無味,但是他畢竟為江西詩派長期籠罩的南宋詩壇吹進了一股清風,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當時人們的審美習慣。

宋代楊萬里和范成大詩作有何特點?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平江吳郡(今江蘇蘇州)人。一生經歷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早年孤苦,靠自己的拼搏於三十歲前考中進士,歷任多地地方官後升至參知政事;中年又奉旨出使金國,據理以爭、大義凜然;晚年因與皇帝意見相左,被解職後退隱蘇州石湖,“一心只讀聖賢書”,寄情于山水花鳥之間。范成大作詩主要學習江西詩派和中晚唐詩歌,尤其深得“元白”、“張王”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各期詩風迥然不同。早期詩歌仿效中、晚唐諸家,如李賀、韋莊、溫庭筠、白居易、元稹、張籍、王建等,詩風多樣,主要作品有《夜宴曲》、《晚人盤門》、《春晚三首》、《田家留客行》等,總體成就不是太高。中期以使金紀行之作出名(范成大此次奉命出使金國是為了談判廢除有辱宋朝尊嚴的跪拜受書之禮),一路上詩人以七絕的形式記錄了在中原地區的所見所聞,如實描繪了淪陷區人民水深火熱的生活,如《州橋》、《漢廟》、《藺相如墓》等。

宋代楊萬里和范成大詩作有何特點?

此期詩作多是學習江西詩派的結果,總體呈現出“婉峭”(紀昀語,見《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的風格。晚年閒居於石湖之上,寫了大量的田園詩,與白居易晚年好作閒適詩頗為相似,代表作為《四時田園雜興》。這是由六十首七絕構成的組詩,平均分為五組,分別吟詠四個季節的田園生活(其中春天分兩組,第二組專詠晚春),風格清新明快,優美流暢,在南宋末期產生了很大影響。使金紀行詩和田園詩代表了范成大詩歌的最高成就。

宋代楊萬里和范成大詩作有何特點?

遺憾的是,范成大在學習江西詩派和中晚唐諸家的基礎上,並沒有創造出獨具特色的新詩體,這也就是未能形成“石湖體”的原因。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