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行長的催收心得!

法律 經濟 抑鬱症 財經 風控大咖 2018-12-12
一位行長的催收心得!

從事銀行工作十多年了,各個崗位都轉過,算的上是銀行的萬金油了。從真正干支行行長那天起,就一直和不良貸款有過不間斷的接觸。少的幾十萬,大的上千萬。認賬不還的、反咬一口的、痛哭流涕的,玩失蹤的、抑鬱症的。見得多了,也頗有些心得體會。每收回一筆貸款,心中便有一些小得意,感覺又勝了一仗。

尤其是近兩年來,經濟新常態下,鋼鐵、化工、煤炭、石油等行業的上下游企業不良貸款大量暴露。過來一些靠膽大發家的企業,經營規模和利潤均不同程度地縮水、下滑,甚至難以為繼。這些企業老闆,大部分都不知道自己是怎樣發的家,但現在都知道自己是怎麼敗的家了。至於如何與不還貸款者鬥智鬥勇,最終戰而勝之,其中的酸甜苦辣,不可勝言。現將幾點體會總結一下。

一、三個基礎要夯實好

一要充分尊重總行信貸和風險部門提出的意見和建議。一筆貸款發放前,對總部相關人員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必須高度重視,充分採納。我發現,支行出現的不良貸款,總部的信貸、風險人員都曾經提出過較多的意見和建議。往往是經過多次彙報、溝通才得以通過。雖然他們對企業的接觸和了解不如支行深入,但他們從專業角度做出的結論非常準確,能夠反映諸多支行在前期調查中忽略的問題。

二要完善每一筆貸款資料和相關手續。事實證明,往往到了起訴時,總能找出貸款資料中的問題和缺陷。一身冷汗,叫苦不迭!

三是要對貸款客戶有著深入的瞭解。“不熟的不做、控制不住的不做”,就是要對貸款客戶進行充分深入地瞭解。更要關注老闆個人資產、家庭情況、日常愛好、親戚朋友等各方面的關係。一旦貸款出現問題,往往能夠從上述的細節中發現解決問題的途徑。

二、三種關係要處理好

一是處理好與上級行的關係,做到依靠不依賴。貸款出現問題後,上級行的主管部門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沒有他們的支持和指導,在處置不良貸款面前,支行的力量是杯水車薪,難以為繼的。但如果完全依賴他們來解決,一切都要等上級領導出面才開始行動,自己不能主動出擊,很有可能延誤戰機。

二是處理好與法院的關係,做到配合不拖延。從起訴、立案、判決到執行,涉及到的環節太多,法院工作人員的配合和效率至關重要。一個環節延誤,一個人不配合,勢必影響整體工作的推進。

三是處理好與客戶的關係,做到援手不絕交。貸款出現問題,其實是銀行與企業都不願看到的,是一個雙輸的局面。越是在這個時候,越要與客戶搞好關係,能救則救,能幫則幫。企業與銀行關係的好壞,並不表現在經營情況好時選擇哪家銀行合作,而是在危難時選擇將最後一筆錢還給哪家銀行。對簿公堂,是最後一招棋。企業出現風險時已經是匹死馬,關鍵是還能不能救。手續再完備,事實再明確,程序再合法,企業就是拿不出錢,官司打死也沒用。一打就贏,一贏就損失。

三、三個環節要把握好

一是貸款到期前。預警不等於不良。貸款出現逾期前,肯定會有蛛絲馬跡。把握好這個環節,在貸款到期前與客戶充分溝通,在政策允許範圍內,積極想辦法,力爭把問題化解在萌芽階段。只要不是走投無路或惡意逃債,客戶是不會對出現不良記錄無動於衷的。只要能夠制定出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客戶一定會積極配合。

二是準備起訴前。貸款一旦出現逾期,企業法人的思想會發生非常大的變化。往往是昨天還絞盡腦汁想辦法籌錢還款,一夜之間就來個180度轉彎。由原來的積極配合可能發展到自暴自棄,甚至變成老賴。千年認賬,萬年不還。這個環節應該給老闆打氣,幫助他樹立東山再起的信心,並積極幫其出主意、想辦法。同時要給予其一種威懾,採取中天懸劍的策略:我隨時都可以起訴你,這把劍就懸在頭上,一切看你的表現。這是一種威懾,然後實事求是地採取扶持的態度,以情動人。恩威並施!

三是實施起訴後。這個環節其實已是無奈之舉,對於惡意逃債,只能是該出手時就出手,突出一個“快”字。第一時間行動,第一時間處理。出手要快,下手要狠。查封、保全、執行保證人等等,總之要想方設法採取高壓態勢,給予其巨大的心理壓力。但法院不是為一家銀行開的,這個階段往往會陷入漫長的等待執行過程,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勢必會陷入被動。

四、三種“氣”必不可少

一是“正氣”。殺人償命,欠債還錢!面對惡意逃債者,必須保持自己強大的心理優勢,切不可被其牽著鼻子走。適當的同情和幫助是必須的,但如果陷入一些瑣碎的問題當中,被其迷惑利用,心存僥倖,優柔寡斷,縮手縮腳,必然陷入被動。

二是“匪氣”。逃債者各種各樣,藏匿不出的、窮於應付的、蠻不講理的都會遇到。道理講不清的時候,有必要來一點匪氣,他橫你比他還橫,他賴你比他還賴。這個時候,往往打的是心理戰。對方拿你沒辦法,你就勝了。

三是“大氣”。對於那些能夠配合工作、主動制定還款計劃或是確實有困難的客戶,建議表現的大氣一些。應該積極與上級領導和相關部門溝通,講明情況,合理合法的範圍內,只要沒有大的損失,能讓則讓,能免則免。眼前留一線、日後好相見。追債追成了冤家,是不明智的。

“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能夠做到事前掌控好風險,管理好風險,把風險處理在萌芽階段,才是最好的經驗之談。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