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城:司法服務接地氣

法律 農村 文章 農民 汝城縣人民法院 2017-06-10

拆除圍牆,打開心鎖;上門調解,貼近百姓;巡迴審判,融入民心,汝城縣人民法院用接地氣司法服務架起與百姓溝通的橋樑。

上門調解 糾紛在這裡止步

“謝謝法官,我們兩家多年的矛盾今天終於化解了,以後我再也不會阻止劉甲的三輪車通行了。”花甲之年的劉乙滿臉笑容的向法官道謝。

兩家的恩怨還得從很多年前說起,劉乙還是劉甲堂叔,住在同一個村組。80年代,劉乙的老房屋倒塌後,劉乙與另一鄰居共用的1.7米寬的巷道由廚房又變回了巷道。劉甲在劉乙倒塌的老房屋後新建了現在的住房。劉乙在倒塌的老屋宅基地內種植了5棵柑桔樹。隨著生活水平不斷的提升,劉甲家添置了三輪載貨摩托車,可每天的進出卻是個大難題。為了通行,劉甲將巷道上的石頭丟在種柑桔樹的土壤裡,導致柑桔樹生長緩慢。加上原來兩家人就有矛盾,雙方矛盾再次升級,還發生了打架,劉乙受傷。之後,劉乙在巷道上砌築了一道長達1.56米的水泥墩,以此刁難劉甲通行。劉甲以相鄰關係糾紛將劉乙訴至法院。

開庭審理後,兩家都有調解的意向,但卻又礙於面子都不願向對方低頭。春節將至,承辦法官靈機一動,在休庭後決定春節上門去做調解工作,一來兩家人春節會圖吉利不會與人爭吵,二來可以給雙方反思的時間。正月初十,法官前往現場,與雙方几番溝通之後達成了調解。劉甲答應補償劉乙經濟損失1500元,並當場兌現,兩家握手言和,雙方結了十多年的心結解開了。

近年來,該院將調解工作貫穿於訴前、訴中、訴後全過程,並主動邀請村組幹部、人大代表、人民陪審員參與調解,積極探索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有效化解的矛盾糾紛,實現案結事了人和。

巡迴審判 為民服務零距離

該院法官們頻繁奔波在崎嶇的山路上,驅車數小時或跋山涉水半天,前往各鄉鎮駐點巡迴辦案。通過就地開庭、現場調解、及時執行等方式巡迴辦理民生的婚姻家庭、相鄰關係、所有權等糾紛,實地解決,化解一個又一個的矛盾糾紛。

今年以來,開展巡迴審判115次,對確有困難的當事人提供司法救助金17.5萬元,未有一件上訴和上訪的案件,較好地化解了農村基層的糾紛和矛盾,為當地農村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司法保障。

在受理王大某訴王二某相鄰權糾紛案後,發現當事人系同胞兄弟,兩戶人家毗鄰,共用大院,因排水問題,妯娌間爭執不休,因無法正常解決糾紛,兄長起訴至法院,請求解決雙方相鄰問題。承辦法官瞭解到雙方特殊關係,分析此案在農村中的普遍性,採取巡迴審判具有很好的普法教育意義,決定通過“流動的法庭”即下鄉巡迴的方式進行審判。經過兩個多小時的釋法明理、苦口婆心,兄弟二人最終握手言和,雙方協商了問題解決方案,並在法官離開前得到了落實,兄弟妯娌間的關係恢復如初。

承辦法官將巡回法庭搬進了當事人自家院子,用實際行動修復了原本矛盾重重的同胞情義,在為民、便民的同時,以審判活動為中心,近距離地傳遞了法律知識,開展了法制教育,受到了當事人及現場群眾的充分肯定。目前,該院已在縣轄19個鄉鎮設立了巡迴辦案點,把巡迴辦案和執行案件變為主動服務,利用當地圩日、節假日和便於群眾出行的地方,定期、定點到村落、景區或工業園區設點進行巡迴辦案。

社區送法 平安建設入民心

為發揮法院在推進“法治汝城”、“平安汝城”建設中的職能作用,該院組織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員定期走進該縣盧陽鎮社區開展“平安建設”法制宣傳活動,不僅讓群眾瞭解憲法,遵守憲法,更拉近了法官與群眾距離,貫徹了陽光司法的理念,將司法公開落到實處。

參加活動的幹警走上街頭,走入社區,走進商鋪,嚮往來的群眾發放平安汝城創建活動宣傳單、《訴訟服務宣傳手冊》,宣傳法律知識,工作人員一邊向過往群眾和附近攤販發放宣傳資料和訴訟服務手冊,一邊向他們講解宣傳資料和訴訟服務手冊的內容,介紹開展平安建設活動的目的和意義,耐心地傾聽百姓的需求,解答民眾的疑問,收集群眾的建議,解答群眾的法律問題,教育群眾學法用法,遵法守法,共同營造和諧的社會氛圍,為建設法治汝城,平安汝城助力。

通過開展各類主題宣傳專題活動,現場解答疑問,收集意見建議的方式進行宣傳,發放平安汝城創建活動宣傳單、訴訟服務宣傳手冊,在社區營造了良好的法制氛圍。此外,該院內部加強安全責任意識,成立應急預案小組,組織開展安全知識競賽、消防演練等一系列活動。

汝城縣法院將“公正、廉潔、為民”的司法核心價值觀內化於每位幹警心中,以面向群眾,面向基層的巡迴審判點辦案方式,促進了審判作風和工作作風的轉變,法官們用最快捷、最方便當事人訴訟的辦案方式,解決民事糾紛,將司法服務的網絡覆蓋到農村,將司法公信的影響輻射到村落,受到了各鄉鎮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的好評。

編輯:郭雲華

文章出處:汝城縣人民法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