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非瘟入侵,為什麼俄羅斯損失嚴重,而法國幾乎不受影響?'

"

俄羅斯在2007年首次發現非洲豬瘟疫情,10年間,疫情從南部高加索地區蔓延到全國40個行政區,甚至還擴散到西伯利亞的伊爾庫茨克、鄂木斯克、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地區。2007年至2011年,俄羅斯每年疫情數量在100例以內,2013年超過200例,2016年達到最高點,接近300例。之後的兩年裡又逐漸減少,2018年為109例。非瘟對俄羅斯的衝擊,可謂不小。

俄羅斯非瘟控制不利,主要原因在於,俄羅斯採取的態度是扶持規模養殖場,而對散養戶的補償機制很不到到位。散養戶豬場發現疫情後,農場主不配合,隱瞞疫情不上報,私自處置病豬,這是非瘟在俄羅斯擴散的根源所在。在沒有政府補貼的情況下,小型養殖場的衝擊巨大,據俄羅斯農業部數據顯示,其散養戶生豬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比例從2005年的75%降低到2018年的15%。

"

俄羅斯在2007年首次發現非洲豬瘟疫情,10年間,疫情從南部高加索地區蔓延到全國40個行政區,甚至還擴散到西伯利亞的伊爾庫茨克、鄂木斯克、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地區。2007年至2011年,俄羅斯每年疫情數量在100例以內,2013年超過200例,2016年達到最高點,接近300例。之後的兩年裡又逐漸減少,2018年為109例。非瘟對俄羅斯的衝擊,可謂不小。

俄羅斯非瘟控制不利,主要原因在於,俄羅斯採取的態度是扶持規模養殖場,而對散養戶的補償機制很不到到位。散養戶豬場發現疫情後,農場主不配合,隱瞞疫情不上報,私自處置病豬,這是非瘟在俄羅斯擴散的根源所在。在沒有政府補貼的情況下,小型養殖場的衝擊巨大,據俄羅斯農業部數據顯示,其散養戶生豬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比例從2005年的75%降低到2018年的15%。

同樣是非瘟入侵,為什麼俄羅斯損失嚴重,而法國幾乎不受影響?

反觀法國,作為非瘟持續存在的西班牙的鄰國,法國長期面臨非瘟入侵的風險。法國曾分別於1964年、1967年、1977年三次發現非瘟疫情,但這三次疫情都能很快被控制,沒有造成大規模傳播,沒有對法國養豬業造成很大的損失。1977年法國生豬存欄量下降2.5%,1978年存欄量下降0.8%,非瘟造成的損失比西班牙、巴西小得多。

"

俄羅斯在2007年首次發現非洲豬瘟疫情,10年間,疫情從南部高加索地區蔓延到全國40個行政區,甚至還擴散到西伯利亞的伊爾庫茨克、鄂木斯克、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地區。2007年至2011年,俄羅斯每年疫情數量在100例以內,2013年超過200例,2016年達到最高點,接近300例。之後的兩年裡又逐漸減少,2018年為109例。非瘟對俄羅斯的衝擊,可謂不小。

俄羅斯非瘟控制不利,主要原因在於,俄羅斯採取的態度是扶持規模養殖場,而對散養戶的補償機制很不到到位。散養戶豬場發現疫情後,農場主不配合,隱瞞疫情不上報,私自處置病豬,這是非瘟在俄羅斯擴散的根源所在。在沒有政府補貼的情況下,小型養殖場的衝擊巨大,據俄羅斯農業部數據顯示,其散養戶生豬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比例從2005年的75%降低到2018年的15%。

同樣是非瘟入侵,為什麼俄羅斯損失嚴重,而法國幾乎不受影響?

反觀法國,作為非瘟持續存在的西班牙的鄰國,法國長期面臨非瘟入侵的風險。法國曾分別於1964年、1967年、1977年三次發現非瘟疫情,但這三次疫情都能很快被控制,沒有造成大規模傳播,沒有對法國養豬業造成很大的損失。1977年法國生豬存欄量下降2.5%,1978年存欄量下降0.8%,非瘟造成的損失比西班牙、巴西小得多。

同樣是非瘟入侵,為什麼俄羅斯損失嚴重,而法國幾乎不受影響?

這首先得益於法國生豬的分佈結構,法國50%以上的生豬生產分佈在布列塔尼大區,養豬密度甚至比河南等養豬大省還要高。但是該區地理環境較好,三面臨海,又有一座比利牛斯山脈作為和西班牙之間的天然屏障,所以這該沒有受到非瘟的入侵。另外該區內配套設施完善,既是主要的生豬生產區,也是主要的屠宰區,屠宰量也佔全國的50%以上,很大程度地降低生豬流通運輸頻率和距離。此外,法國作為養豬發達國家,養殖場的基礎設施建設、生物安全度要求很高,在疫病防控方面處於全球頂尖水平。法國的獸醫體系非常完善,上從獸醫部門,下到養殖場主,都要執行頒佈的政策,如果沒有按照法規執行,例如發現疫情未上報,將面臨牢之災。

"

俄羅斯在2007年首次發現非洲豬瘟疫情,10年間,疫情從南部高加索地區蔓延到全國40個行政區,甚至還擴散到西伯利亞的伊爾庫茨克、鄂木斯克、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地區。2007年至2011年,俄羅斯每年疫情數量在100例以內,2013年超過200例,2016年達到最高點,接近300例。之後的兩年裡又逐漸減少,2018年為109例。非瘟對俄羅斯的衝擊,可謂不小。

俄羅斯非瘟控制不利,主要原因在於,俄羅斯採取的態度是扶持規模養殖場,而對散養戶的補償機制很不到到位。散養戶豬場發現疫情後,農場主不配合,隱瞞疫情不上報,私自處置病豬,這是非瘟在俄羅斯擴散的根源所在。在沒有政府補貼的情況下,小型養殖場的衝擊巨大,據俄羅斯農業部數據顯示,其散養戶生豬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比例從2005年的75%降低到2018年的15%。

同樣是非瘟入侵,為什麼俄羅斯損失嚴重,而法國幾乎不受影響?

反觀法國,作為非瘟持續存在的西班牙的鄰國,法國長期面臨非瘟入侵的風險。法國曾分別於1964年、1967年、1977年三次發現非瘟疫情,但這三次疫情都能很快被控制,沒有造成大規模傳播,沒有對法國養豬業造成很大的損失。1977年法國生豬存欄量下降2.5%,1978年存欄量下降0.8%,非瘟造成的損失比西班牙、巴西小得多。

同樣是非瘟入侵,為什麼俄羅斯損失嚴重,而法國幾乎不受影響?

這首先得益於法國生豬的分佈結構,法國50%以上的生豬生產分佈在布列塔尼大區,養豬密度甚至比河南等養豬大省還要高。但是該區地理環境較好,三面臨海,又有一座比利牛斯山脈作為和西班牙之間的天然屏障,所以這該沒有受到非瘟的入侵。另外該區內配套設施完善,既是主要的生豬生產區,也是主要的屠宰區,屠宰量也佔全國的50%以上,很大程度地降低生豬流通運輸頻率和距離。此外,法國作為養豬發達國家,養殖場的基礎設施建設、生物安全度要求很高,在疫病防控方面處於全球頂尖水平。法國的獸醫體系非常完善,上從獸醫部門,下到養殖場主,都要執行頒佈的政策,如果沒有按照法規執行,例如發現疫情未上報,將面臨牢之災。

同樣是非瘟入侵,為什麼俄羅斯損失嚴重,而法國幾乎不受影響?

法國對豬場規模的控制,從20世紀中期開始,分別經歷了三個階段:分散養殖、大規模化養殖、適度規模養殖,目前法國的養豬場主要是150-1000母豬的家庭式豬場,70%以上為自繁自養模式。為什麼會這樣的變化?筆者4月份參加一個法國養豬講座,法國一位教授也非常推崇適度規模養殖,大規模的養殖集團,生物安全確實難以控制,一旦其中一個點發現疫情,其他部分也難保。

法國的“適度規模”對養豬業來說相對較合理,首先環保壓力小,可以較好的進行養殖量估算,糞汙也較容易處理,對歡迎影響較小。第二是適度規模更容易做到全進全出,一旦發現為題,能及時處理,徹底消滅病原,不會造成更多損失。第二是適度規模更利於豬場的精細化管理,規模越大,漏洞越多,而適度規模可以很及時、靈活地調整管理策略。第四是執行力更強,一個小公司就幾個人的時候其實很好管理,大家都能努力工作;當公司越來越壯大,就需要更多的部門分工,特別是執行上,很容易出現不落地、不到位的現象,如果監管不足,很容易出現問題。

"

俄羅斯在2007年首次發現非洲豬瘟疫情,10年間,疫情從南部高加索地區蔓延到全國40個行政區,甚至還擴散到西伯利亞的伊爾庫茨克、鄂木斯克、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地區。2007年至2011年,俄羅斯每年疫情數量在100例以內,2013年超過200例,2016年達到最高點,接近300例。之後的兩年裡又逐漸減少,2018年為109例。非瘟對俄羅斯的衝擊,可謂不小。

俄羅斯非瘟控制不利,主要原因在於,俄羅斯採取的態度是扶持規模養殖場,而對散養戶的補償機制很不到到位。散養戶豬場發現疫情後,農場主不配合,隱瞞疫情不上報,私自處置病豬,這是非瘟在俄羅斯擴散的根源所在。在沒有政府補貼的情況下,小型養殖場的衝擊巨大,據俄羅斯農業部數據顯示,其散養戶生豬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比例從2005年的75%降低到2018年的15%。

同樣是非瘟入侵,為什麼俄羅斯損失嚴重,而法國幾乎不受影響?

反觀法國,作為非瘟持續存在的西班牙的鄰國,法國長期面臨非瘟入侵的風險。法國曾分別於1964年、1967年、1977年三次發現非瘟疫情,但這三次疫情都能很快被控制,沒有造成大規模傳播,沒有對法國養豬業造成很大的損失。1977年法國生豬存欄量下降2.5%,1978年存欄量下降0.8%,非瘟造成的損失比西班牙、巴西小得多。

同樣是非瘟入侵,為什麼俄羅斯損失嚴重,而法國幾乎不受影響?

這首先得益於法國生豬的分佈結構,法國50%以上的生豬生產分佈在布列塔尼大區,養豬密度甚至比河南等養豬大省還要高。但是該區地理環境較好,三面臨海,又有一座比利牛斯山脈作為和西班牙之間的天然屏障,所以這該沒有受到非瘟的入侵。另外該區內配套設施完善,既是主要的生豬生產區,也是主要的屠宰區,屠宰量也佔全國的50%以上,很大程度地降低生豬流通運輸頻率和距離。此外,法國作為養豬發達國家,養殖場的基礎設施建設、生物安全度要求很高,在疫病防控方面處於全球頂尖水平。法國的獸醫體系非常完善,上從獸醫部門,下到養殖場主,都要執行頒佈的政策,如果沒有按照法規執行,例如發現疫情未上報,將面臨牢之災。

同樣是非瘟入侵,為什麼俄羅斯損失嚴重,而法國幾乎不受影響?

法國對豬場規模的控制,從20世紀中期開始,分別經歷了三個階段:分散養殖、大規模化養殖、適度規模養殖,目前法國的養豬場主要是150-1000母豬的家庭式豬場,70%以上為自繁自養模式。為什麼會這樣的變化?筆者4月份參加一個法國養豬講座,法國一位教授也非常推崇適度規模養殖,大規模的養殖集團,生物安全確實難以控制,一旦其中一個點發現疫情,其他部分也難保。

法國的“適度規模”對養豬業來說相對較合理,首先環保壓力小,可以較好的進行養殖量估算,糞汙也較容易處理,對歡迎影響較小。第二是適度規模更容易做到全進全出,一旦發現為題,能及時處理,徹底消滅病原,不會造成更多損失。第二是適度規模更利於豬場的精細化管理,規模越大,漏洞越多,而適度規模可以很及時、靈活地調整管理策略。第四是執行力更強,一個小公司就幾個人的時候其實很好管理,大家都能努力工作;當公司越來越壯大,就需要更多的部門分工,特別是執行上,很容易出現不落地、不到位的現象,如果監管不足,很容易出現問題。

同樣是非瘟入侵,為什麼俄羅斯損失嚴重,而法國幾乎不受影響?

所以,大規模養殖更好,還是家庭式農場更好,這是我們不得不思考的問題。對這個問題,您怎麼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