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鄂州地名的滄桑演變

"

鄂州地名的滄桑演變

鄂州地名的滄桑演變


引言

地名最能體現一個城市人文底蘊的地理信息,特別是一些老地名,有源遠流長的文化積澱,有時過境遷的煙雨滄桑,是城市變遷的鐫刻。如果說地理是橫的歷史,歷史是縱的地理,那麼,地名便是這縱橫網絡上繁星一般的自然實體標記,是文化長河中的印記。

鄂州為什麼在歷史上先後被稱為“鄂”“武昌”“壽昌”“鄂城”“鄂州”呢?一般人只知道鄂州是1983年經國務院批准建立的省轄市,並以原鄂城縣、鄂城市的“鄂”字與原黃州區的“州”字組合而得名,卻不知道鄂州的“鄂”字有怎樣的由來。

鄂州這個地名是怎麼來的?曾有專家推斷,遠古時期的鄂州為一片沼澤之地,這裡鱷魚成群,鱷魚發出的吼叫聲———“噩”,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所以,人們便以“鄂”代之為地名,但也有專家對此持不同見解。

《史記·楚世家》記載,公元前10世紀末至公元前9世紀,周孝王至周厲王這段歷史時期寫道:“當週夷王之時,王室微,諸侯或不朝,相伐。熊渠甚得江漢間民和,乃興兵伐庸、楊粵,至於鄂。熊渠曰:‘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諡。’乃立其長子康為句亶王,中子紅為鄂王,少子執疵為越章王,皆在江上楚蠻之地。及周厲王之時,暴虐,熊渠畏其伐楚,亦去其王。”

楚國熊渠征伐之“鄂”,是“江上”之鄂。熊紅可能隨父徵鄂。

熊渠為何要到鄂騷擾一趟?其目的可能與掠奪青銅有關,因在鄂地的南部有大冶銅綠山(揚越掌控),此地有巨型銅礦,自然有大量的青銅半成品或成品。

公元前606年左右,楚國成立鄂邑(今鄂州一帶)。

楚靈王時期,鄂君子皙在梁子湖泛舟,劉向《說苑·卷十一·善說》載有《越人歌》。

鄂君啟節於1957年4月在安徽省壽縣城南邱家花園出土,青銅鑄造。鄂君啟節共出土5件,舟節2件,車節3件,合在一起則呈圓筒狀,節面文字錯金,各有9行,舟節163字,車節154字。

據銘文記載,其鑄造時間是楚懷王六年,為懷王頒發給封地在今湖北鄂城的鄂君啟於水陸兩路運輸貨物的免稅通行證。郭沫若在他的文章中說:“鄂是現今的武昌,為什麼‘鄂君節’卻出土於壽縣?這也是很容易理解。壽縣在考烈王末年成為楚國的首都,現今所出土的‘鄂君節’是存在王府兩套的殘餘……因此,我的揣測是:將來也可能有這樣的機會,同文的銅節從武昌或別的地方出土。”

鄂王城遺址現位於黃石大冶金牛鎮鄂王城村胡彥貴灣,根據已出土的文物判斷,“鄂王城”還沒有達到“王城”或“君邑”的規格,可能是隸屬於鄂邑的軍事要塞。

這個時期是鄂州歷史上第一個輝煌時期。

B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分天下為36郡,置鄂縣,屬南郡。楚國消亡、秦興漢盛,這是歷史的滄桑。

漢武帝元狩二年分衡山郡西部及南郡東部,設置江夏郡。鄂縣給予保留,但隸屬於江夏郡。

公元221年,東吳孫權把統治中心遷到鄂縣,取“以武而昌”之義,改鄂縣為武昌。8月,曹丕封孫權為吳王,修築吳王城,從此,“武昌”之名流傳至今(其中鄂州用此名1690年,武漢用此名至今105年)。

東漢末年,鄂縣人口不多,市野蕭條。孫權建都後,從建業遷千家富戶與工匠來武昌,居民增加至幾萬人。設置武昌郡,武昌郡的轄境,東至九江市,西至蒲圻,南界江西修水,北臨大江。武昌不僅是郡治、縣治所在地,更重要的是吳國國都,是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這裡經濟發達,文化繁榮,外交活躍。

公元229年,孫權建都武昌第9個年頭,這年陰曆四月,他在武昌稱帝,號吳大帝,改年號為黃龍元年,於西山建避暑宮、讀書堂,頒屯田令,鼓勵墾荒。武昌為全國4大鑄銅鏡中心之一,有“銅鏡之鄉”之美譽。

公元265年9月,吳末帝孫皓自建業復遷都武昌,江南世族不願離開本土,編唱“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的民謠,使樊口鯿魚始名武昌魚。在東吳立國60年間,孫權、孫皓建都武昌計10年,其餘時間武昌是“西都”。到晉代,首都雖更名為“建康”,但武昌之名依然如故,時分武昌縣復置鄂縣,武昌仍為郡治,先後屬荊州、江州。到此時,作為地名,60年後,“鄂”字又開始迴歸,中國歷史上的名家如陸機、陶侃、庾亮等人在此留下深深足跡。公元454年的南朝初,武昌郡領武昌、陽新、鄂三縣,又屬郢州(州治設夏口),以上的東吳至南朝,通常被人稱為“六朝”(歷史上在南京定都的東吳、東晉、宋、齊、樑、陳)時期,也是鄂州古代史上第2個輝煌時期

C

從公元589年的隋開皇九年開始直到唐代,廢前朝的鄂、西陵二縣歸武昌縣,置武昌郡,改郢州為鄂州,武昌縣隸屬鄂州。儘管隋朝的時間不長,但從此“鄂州”之名卻留在人們的記憶中。

唐、宋、元時期,鄂州進入歷史上的第3個輝煌時期。公元1221年,武昌縣升為武昌軍,次年改名壽昌軍,這裡“壽昌”之名開始出現,為民國初短暫的“壽昌”之名埋下了伏筆。唐宋時期,無數文人墨客駐足武昌,留下豐富的文化遺產。唐元結、李白、李陽冰、杜牧,宋代蘇軾兄弟與“蘇門四學士”,元代丁鶴年等影響甚遠。

以上3個輝煌時期,基本奠定了鄂州歷史文化在全國所具有的特殊地位。

1911年10月10日,農曆辛亥年八月十九,上武昌城(府城)首義爆發,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個王朝滅亡。為推翻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下武昌(縣城)上千熱血男兒參與其中,這在中部各省乃至全國是罕見的。如三烈士之一的彭楚藩英勇就義、程正瀛打響推翻清王朝第一槍、吳兆麟臨危受命革命軍臨時總指揮等,居功甚偉。1913年,民國政府把江夏縣改為武昌縣,將原武昌縣改為壽昌縣,次年又改名為鄂城縣。至此“鄂”字又一次出現。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沿用“鄂城”之名。1979年11月,鄂城縣、市分設。1983年升為省轄市,始改名“鄂州”,所以,“鄂州”之名,不能簡單理解為鄂城與黃州的組合。

歷史是現實的一面鏡子,由鄂州地名的歷史演變,可以感覺到地名有著和生命一樣豐富深刻的含義。地名是一個地方文化的載體,一種特定文化的象徵,一種牽動鄉土情懷的稱謂,每個約定俗成的鄉土地名背後,或記載著一段歷史,或承載著某種特殊的記憶,也是城市之根。如樊山、樊川等地名的來歷,或正被人們淡忘而具有多種價值的地名,都應進入我們深入探索和發掘的範圍。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