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語(俄語:ру́сский язы́к,羅馬化:russkij jazyk,發音[ˈruskʲɪj jɪˈzɨk]),又稱俄文,為聯合國官方語言之一。俄語屬於斯拉夫語族的東斯拉夫語支,是斯拉夫語族中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是俄羅斯、白俄羅斯、吉爾吉斯斯坦及哈薩克斯坦的官方語言,主要在俄羅斯等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中使用,且在華沙公約組織的成員國裡曾經被學校廣泛列為第一外語教學。在蘇聯時代,蘇聯加盟共和國和自治共和國非常強調俄語的重要性。雖然這些蘇聯的加盟共和國現在很多開始強調使用當地語言的重要性,在部分國家俄語已不再是官方語言,但俄語仍然是這些地區最廣泛使用的共通語言。俄語屬於印歐語系,是東斯拉夫語支中三個目前仍在使用的語言之一。目前發現最早的古東斯拉夫語文字是在第十世紀的內容。

俄語是歐亞大陸中分佈區域最廣的語言,也是斯拉夫語中最多人使用的語言。俄語也是歐洲最多人使用的母語,是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1.44億人的母語。俄語是母語人口排名的第八名,是以人口排列的語言列表中的第七名。

據記載約1000年現代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大部分區域居住的主要民族是斯拉夫人東支,說著很相近的方言群。約880年統一成為基輔羅斯,以古東斯拉夫語為書面和貿易用語。後來988年基督教傳入,同時南斯拉夫的古教會斯拉夫語被引入成為官方和禮拜儀式語言。來自拜占庭希臘語的藉詞和借譯詞開始在這一時期進入古東斯拉夫語和口語方言,同時影響著古教會斯拉夫語。

約1100年基輔羅斯瓦解後方言迅速分化。現代白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地域產生羅塞尼亞語,而現代俄羅斯的地域產生中古俄語。二者在13世紀這些地區在西部立陶宛大公國、波蘭、匈牙利和東部諾夫哥羅德、普斯科夫封建共和國與臣服韃靼人的多個小公國之間的劃分而成為不同的語言。

莫斯科和諾夫哥羅德的官方語言是教會斯拉夫語,這是由古教會斯拉夫語發展而來的語言,幾個世紀裡都是書面語言,直到彼得大帝時代被限制用於聖經和禮拜儀式用語。俄語在教會斯拉夫語的強烈影響下一直髮展到17世紀末,隨後這種影響發生了扭轉,而且導致了一些禮拜儀式用文字的衰落。

彼得大帝(Пётр Вели́кий)政治改革伴隨著字母的改革,而且達到了世俗化和西方化的目的。專用詞彙取自西歐語言。1800年,貴族日常用的法語和有時使用的德語佔了很大一部分。許多19世紀的俄語小說,像列夫·托爾斯泰(Лев Толсто́й)的《戰爭與和平》包含整段和整頁未翻譯的法語,有著受教育的讀者不需要翻譯的假設。

現代的書面語被認為來自亞歷山大·普希金(Алекса́ндр Пу́шкин)在19世紀前三分之一的時期,他通過排除一些古老的語法和詞彙(所謂的“высо́кий стиль”——“高級形式”),提倡當時口語中可以找到的語法和詞彙改變了俄語。現代的年輕讀者或許只能從普希金著作中體會一些明顯難以理解的詞語,自從少數普希金所用的詞語變得古老或者轉變了意思。事實上,許多19世紀俄羅斯作家尤其是普希金、米哈伊爾·萊蒙托夫(Михаи́л Ле́рмонтов)、尼古拉·果戈裡(Никола́й Го́голь)、亞歷山大·格里博也多夫(Алекса́ндр Грибое́дов)所用的表達方式成為現代俄語口語中常見的方式。

20世紀政治劇變和整個意識形態的變化在1918年正字法改革以後給俄語帶來了現代化的形式。政治環境和蘇聯在軍事、科技(尤其是航天)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給俄語帶來世界性的聲譽,尤其是20世紀中期。

蘇聯時期對其他民族語言的政策其實是搖擺不定的,即使各個加盟共和國都有自己的官方語言,聯合的角色和高一級的地位使俄語保留了下來,即使只在1990年被宣佈成為官方語言。隨著1991年蘇聯解體,新獨立的國家鼓勵使用當地語言,其中一部分給予俄語特別待遇,雖然俄語作為後蘇聯國家的國際交流語言的的角色持續下來。

俄語在世界範圍內規模縮減了,由於全世界俄羅斯人的減少和俄羅斯總人口的減少。蘇聯的解體和俄羅斯影響力的下降也使世界其他地方俄語使用者人數減少。 根據俄羅斯聯邦教育與科學部社會學研究中心研究副主任Arefyev A. L.在2006年期刊Demoskop Weekly上發表的估計,俄語在全世界逐漸失去了地位,特別是在俄羅斯。2012年A. L. Arefyev發佈了新的學術研究“俄語在20-21世紀的轉變”,其中他得出結論在世界各地俄語趨於進一步的衰落(見於2013年出版的期刊Demoskop Weekly)。在前蘇聯國家俄語逐漸被當地語言取代。當前世界上俄語使用者的人數取決於世界上俄羅斯人(作為俄語主要的分佈來源)的數量和俄羅斯(以俄語為官方語言)的人口。

俄語是印歐語系斯拉夫語族的一種語言,從口語角度來看,它的近親是烏克蘭語及白俄羅斯語,都屬於東斯拉夫語支。在烏克蘭及白俄羅斯境內很多地方,這幾種語言可以互換,在某些地方這種傳統雙語語境導致語言混合。

俄語是聯合國和俄羅斯的官方語言之一,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承認的少數民族正式語言之一(俄羅斯族使用)。

直至1917年,俄語是俄羅斯帝國的唯一官方語言,但在蘇聯時期,每個加盟成員國都有自己的官方語言,俄語就成為蘇聯一體角色的語言。

在1991年蘇聯解體以後,獨立國家鼓勵人民使用自己本國的母語,因而扭轉了俄語獨大的狀況,然而作為全國溝通的角色不變。

在拉脫維亞,有超過三分之一的俄語人口,主要來自兩次大戰前的俄國和前蘇聯移民。現時俄語不是官方語言,而俄語在課堂的使用依然在辯論中。在愛沙尼亞,蘇維埃時代的移民和他們的後裔構成國家的當前人口的大約四分之一左右。在立陶宛,俄語人口占全國比例是少於十分之一的。然而,大約80%波羅的海地區的人口能用基本俄語交談。而在芬蘭,由於曾經是俄國的一部分,仍然有幾個俄語社區。

在20世紀,俄語在華沙條約成員國的學校裡被廣泛地使用,包括波蘭、保加利亞、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和阿爾巴尼亞。但是,年輕一代的俄語通常都不流利,因為俄語不再於學校廣泛使用。在中國與蘇聯友好期間,俄語被指定為學校的第一外語來教授,以後其地位為英語所取代。此外,由於受到蘇聯影響,一些亞洲國家譬如老撾、越南、柬埔寨和蒙古,依然教導著俄語。而在阿富汗的幾個部落,俄語仍然被使用作為混合語。

在以色列,至少75萬名前蘇聯的猶太人移民使用俄語(1999年人口調查)。以色列的新聞、網站及出版物亦經常使用俄語。

在北美洲,有相當大的俄語社區,特別是在美國和加拿大的市區如紐約、洛杉磯、舊金山、多倫多、邁阿密、芝加哥和克利夫蘭郊區的里士滿高地。單在紐約、洛杉磯俄語人口估計達50萬人。他們發佈他們自己的報紙,和居住在自足的區域(特別是在1960年代開始的移民)。

20世紀的初期,西歐湧入許多俄語的移民。德國、英國、西班牙、法國、意大利、比利時、希臘、巴西和土耳其,講俄語的社區共計有三百萬人。

俄語是俄羅斯、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未得國際承認的聶斯特河沿岸、南奧塞梯、阿布哈茲的官方語言。它也是聯合國六個官方語言之一。在俄羅斯及前蘇聯境內,對於以俄語為母語或第二語言的人士來說,用俄語上課是熱門的選擇。

雖然俄羅斯族人口在俄羅斯佔了78%,在白俄羅斯佔10%,在哈薩克佔26%,在烏克蘭佔17%,在吉爾吉斯佔9%,在摩爾多瓦佔6%,在阿塞拜疆佔2%,在格魯吉亞佔1.5%,在亞美尼亞及塔吉克佔了不足1%,但是以俄語授課的學生在俄羅斯佔了97%,在白俄羅斯佔75%,在哈薩克佔41%,在烏克蘭佔25%,在吉爾吉斯斯坦佔21%,在摩爾多瓦佔7%,在阿塞拜疆佔7%,在格魯吉亞佔5%,在亞美尼亞及塔吉克佔2%。

在拉脫維亞、愛沙尼亞、立陶宛,儘管官方減少以俄語教授的科目,仍有學校仍以俄語教學。

聯合國正式語文-俄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