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歸1945:要塞(1)

二戰 軍事歷史 綏芬河 陸軍 日本 坦克裝甲車輛雜誌 2018-12-13

要 塞

2012年的深秋,在綏芬河面對俄羅斯邊界的陡峭山坡上,有一隊身穿迷彩服的人員在艱難行進,這正是筆者一行人在綏芬河黨史辦吳、趙兩位主任的導引下,來這片當年被日本軍隊稱為天長山要塞的地方進行考察。

這裡山高林密,山岔縱橫,與其西側茫茫的東北大平原形成了鮮明的對照,與周圍的地久山、鹿鳴臺、觀月臺等高地遙相呼應,地勢十分險要。難怪日軍會耗費巨資,把這裡打造成要塞陣地,成為關東軍阻止盟軍反擊的第一線陣地。俄羅斯軍史作家弗諾特欽科所著《遠東的勝利》中如此描述日軍這一要塞:“綏芬河築壘地域正面約40千米,縱深30~35千米,其右翼與東寧築壘地域緊密相連,左翼以不易通行的山林為依託,和密山築壘地域相距60千米。這是滿洲最強固的築壘地域之一,掩護著重要的戰略鐵路線。各抵抗樞紐部修建了混凝土地下掩蔽部、倉庫、電站以及地下通道。機槍永備火力點之間的距離為25~350米,炮兵永備火力點之間的距離為50~700米。炮兵永備火力點建有帶窄軌鐵路的隧道。其中有一條隧道總長達700米,深15米。某些支撐點擁有永備火力點群。”這些陣地都在1934~1939年間建成,日本關東軍相繼派駐了三支國境守備隊固守此地,將其視為偽滿洲國的東大門。


東歸1945:要塞(1)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軍在東北地區留下的要塞工事遺蹟點綴在整個中俄邊境,如東寧、虎頭等要塞遺址今天已經成為開放區,而天長山要塞依然保持著相當原始的狀態。由於這裡戰後長期屬於邊境地帶,在2005年中俄最終解決邊境問題之前處於軍事管制之下。因此儘管戰爭結束已經70年,但走在這片殘破的要塞陣地上,戰爭的氣息依然會隨時撲面而來。到處是掀翻的地堡,相互連接的交通壕,走到幽僻處,還可以撿到炮彈的彈片和破碎的鋼盔。這裡殘存的日軍工事圍壁,混凝土厚度通常達1米以上。有的鋼筋混凝土構件大如房間,也被拋出數十米外,有的地方保留著漏斗狀的巨型彈坑,彈坑中心卻露出下方的隧道——原來是日軍的坑道深入地下,被盟軍的炮彈炸開了頂部。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一戰的慘烈,在幾十年後依然清晰可辨。

蘇聯國防部檔案中對綏芬河日軍工事數量有一組統計數字:永備火力點295個,土木質半永備火力點145個,指揮所和觀察所29個,炮兵及迫擊炮發射陣地55個,鋼筋混凝土掩蔽部58個,鋼筋混凝土工事或鋼帽堡69個。這是一個準確的數字,但卻很少有人意識到,在這些冰冷的數字背後,那些最後的中國游擊隊員們,付出了怎樣的代價。

天長山是1945年蘇軍挺進東北,消滅關東軍時的東線第一道關口,也是東北抗日聯軍教導旅最重要的偵察目標之一,據說周保中曾派出了一個小隊的優秀偵察員,試圖摸清日軍在這裡的兵力和火力部署,卻在偵察中損失過半。

是什麼讓這些優秀的中國游擊隊員不幸失手呢?帶著這個疑問,我們走上了天長山要塞殘缺不全的表面陣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