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專家許尤佳:一碗粥,四個手法,幫孩子一覺睡到天亮

兒科專家許尤佳:一碗粥,四個手法,幫孩子一覺睡到天亮

許尤佳:廣東省中醫院兒科主任

本文來源:許尤佳育兒

一到春天,肝氣盛容易心火旺,孩子不容易睡踏實。但是在孩子生長髮育的過程中,睡眠又是至關重要的。今天就來說一說孩子睡眠的一些問題,幾個常見的現象是怎麼回事,怎麼處理。

睡著的時候,其實比醒著的時候更忙碌。中醫認為,人的體內是有一層“抵抗力”的,就像衛士一般,稱為衛氣。衛氣是陽氣的一種,白天在人體體表運化行走,在陽分裡,晚上就會進入陰分,行與陰經。如果這股氣交接運行得不順暢,就會睡得不好,就是我們說的“陽不入陰”。

陽生於陰,陽氣入陰,是一個汲取養分和能量的過程。這個過程裡,通常會有兩個事發生:一是協調五臟的運作。二是給陽氣補充能量。所以睡覺,不是把車開進車庫讓它歇一歇那麼簡單,而是把車開進加油站。這時候體內有另一個力量正忙碌著生養陽氣。

有些孩子又高又瘦,我們說孩子在“抽條”,這樣的孩子睡眠質量都不會太差。但是脾主肌肉,脾土能力跟不上。這時候只要重視健脾,保證消化情況好,營養跟上,很快就會長肉了。

所以,通常來說,孩子睡得好,抵抗力和生長髮育也會有優勢。

孩子睡的不好,各種鬧覺,有各種各樣的原因。最常見的,就是以下四種。

一、孩子“鬧覺”

不少孩子,睡覺前總是要哭鬧一番,尤其是年齡越小的寶寶越明顯。

為什麼會這樣呢?睡眠是陽氣入陰的過程,本身也需要能量,不是簡單的把開關關掉的過程。小寶寶五臟六腑發育不成熟,本身能量不足,“入睡”的能量也就不足。當他很累的時候,想睡但是睡不著,入睡的能力不夠,就只能通過哭鬧來表達。

比如兩三歲的孩子,出去玩得多了,就特別容易鬧覺。因為太興奮,陽氣都在外,一時收不回來,但是身體又很疲勞,發出了休息補充能量的信號,這時候陽氣不能迅速收斂入陰,身體達不到和諧的狀態,孩子自己處理不了,就會發脾氣。

這時候家長安撫ta,幫助ta收斂陽氣,再給寶寶一點時間,也就能夠睡著了。

怎麼減少和緩解孩子“鬧覺”呢?

1、觀察孩子,如果孩子開始打哈欠、揉眼睛,甚至有的開始抬不起眼皮了,就要安排孩子休息,收斂陽氣。不要等到孩子特別累的時候,再讓他休息睡覺。可以做一些安撫的撫觸、拍背或者擁抱,講講睡前故事,讓孩子慢慢過度,進入睡眠。

2、出門不要玩太瘋,保持正常作息。特別是外出遊玩,儘量保持孩子的作息不紊亂,比如堅持午睡。玩的過程要適當休息,尤其是小寶寶。孩子自己是捨不得休息的,玩個不停,家長就要適時的讓他們停下來。

二、一放就醒

這幾乎是所有新生寶寶的問題,抱著睡得好好的,一放到床上就醒。這其實是孩子臟腑稚嫩,機體能力不足,環境不適應,陽氣入陰不穩固。

這不是什麼“睡眠習慣”的問題,這個情況,隨著孩子生長髮育,臟腑能力增強,就會有質的變化。

很多家長把精力放在培養孩子睡眠習慣上,這些都不是問題的實質,反而耗費了家長很多精力。

新生寶寶,首先要允許它入睡能力不足,抱睡幫助入睡是可以接受的。這時候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讓它適應環境更為重要。孩子進入深度睡眠,再放到床上。媽媽最好跟孩子一起休息,躺在孩子身邊,或者在孩子身邊放一個枕頭或者被子,讓它覺得有“依靠”,給它一些安全感。

一般三個月後,慢慢會好一些,適當增加一些安神助眠的撫觸,來協調五臟六腑的生長髮育。

三、睡不安穩

孩子睡覺不安穩,會有很多原因。大部分原因還是由於五臟六腑的內因。

胃不和臥不安,在孩子身上特別明顯。孩子晚上開始翻來覆去、突然趴著睡、磨牙、說夢話等等,就要先檢查孩子是否有積食的表現。第二天要看看孩子的大便、口氣和舌苔。如果有其一表現不正常,那就要給孩子消食導滯,這些問題就會解決。小寶寶消食導滯的辦法,就是奶先吃少一些,奶粉衝稀一些,媽媽飲食不要太滋膩,推拿也是比較安全的方式。

如果孩子半夜啼哭,那可能是受驚或者是其它疾病的徵兆。如果哭得歇斯底里,怎麼哄都哄不住,要檢查一下孩子身體,四肢有沒有問題,特別是小肚子,如果輕輕按壓,孩子哭得更厲害,或者明顯鼓脹,那可能是腸脹氣。如果是受驚,一般媽媽能很快安撫下來,也不會持續好幾天的反覆啼哭。

四、盜汗和尿床

大一點的孩子,晚上睡覺滿身大汗和尿床是家長要重視的問題。通常都會在生病之後,比較容易出現這兩個問題,都是孩子“虛”的表現,但是不能瞎補。

盜汗,有虛汗和實汗之分。孩子積食,也會晚上睡覺流汗,那就是實汗。這個時候應該先消導,再補虛。

如果不是積食引起的盜汗,那孩子通常就是脾腎虛。尿床也是一樣的,除了習慣的培養,就是孩子脾腎虛的表現了。因為脾虛,這個時候,如果吃得太多、太營養,也是消化吸收不了的,反而會加重。給孩子吃補,就要一點一點慢慢來,補虛的食療每次吃一點,能消化,再增加。小寶寶,就可以用小兒推拿的方法來輔助。

總的來說,孩子睡得不好,越小的寶寶越是臟腑功能生長髮育的問題。家長應該更重視餵養方法而不是習慣培養,不是習慣不重要,而是它不是問題的本質。

兒科專家許尤佳:一碗粥,四個手法,幫孩子一覺睡到天亮

春天,因為肝氣盛、心火旺,又容易克脾土,孩子的睡眠其實會相對差一些的,可以用簡單的推拿手法,疏導肝氣,清心肝之火來幫助睡眠。

1、推兩脅:5分鐘

兒科專家許尤佳:一碗粥,四個手法,幫孩子一覺睡到天亮

推兩脅

做法:讓孩子坐著或者躺著,從腋窩順著兩肋用力的推按下去,但要以孩子能承受為度。注意用力要均勻,速度宜慢,每天5分鐘。

2、揉3個穴位:每個5分鐘

兒科專家許尤佳:一碗粥,四個手法,幫孩子一覺睡到天亮

合谷

兒科專家許尤佳:一碗粥,四個手法,幫孩子一覺睡到天亮

太沖

兒科專家許尤佳:一碗粥,四個手法,幫孩子一覺睡到天亮

太溪

做法:睡前按壓合谷、太沖、太溪這3個穴位,每個穴位5分鐘,力度要均勻柔和。

兒科專家許尤佳:一碗粥,四個手法,幫孩子一覺睡到天亮

食療方

兒科專家許尤佳:一碗粥,四個手法,幫孩子一覺睡到天亮

小米棗仁粥

材料:

小米100克、酸棗仁10克、蜂蜜10毫升。1-2人份。

用法:

小米煮粥,煮熟後,放入酸棗仁攪勻,再煮20分鐘即可。酸棗仁不吃。食用時可加蜂蜜,日服2次。

功效:

補脾潤燥,寧心安神。適用於納食不香、夜寐不寧、大便乾燥等情況。

適用年齡:

3歲以上辨證合適用。蠶豆病可以用。


今日優品推薦:四川攀枝花枇杷

枇杷——“果中之皇”

“寒初榮橘柚,夏首薦枇杷。”炎熱夏季的到來,同時也帶來了可口香甜的枇杷果。枇杷是我國南方特有的珍稀水果,因為其口感柔軟,鮮嫩多汁,味道酸甜,廣受大家喜愛。而眾所周知的川貝枇杷露,也是大家常用於止咳化痰的藥物。但是對於枇杷具體藥用價值,大家又瞭解多少呢?

枇杷,為薔薇科植物枇杷的果實,原產於我國東南部,現主要分佈在我國中南、華東及西南地區等地。中醫認為,枇杷性涼,味甘酸,入肺脾肝經,可潤肺下氣,化痰止咳,生津止渴,常用於治療肺熱咳喘、陰虛肺燥之久咳不愈、胃陰不足、口乾口渴等。《滇南本草》記載“治肺痿癆傷吐血,咳嗽吐痰,哮吼。又治小兒驚風發熱。”可配合其他藥物使用,也可平常食用,是藥食同源的典型例子,其核仁、葉子、花亦可入藥。

現代藥理研究顯示,枇杷具有多種生物活性成分,如黃酮類、酚類、萜類化合物及苦杏仁苷等,同時也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如糖類、蛋白質、脂肪、胡蘿蔔素、維生素等。通過實驗研究證明,枇杷的主要具有止咳、抗過敏、抗氧化、抗炎抑菌、抗腫瘤、保護胃黏膜等藥理作用。

目前枇杷主要用於鮮食,也有通過工業加工成果汁、果脯及罐頭等產品,在藥用上,大家可能只瞭解到用於製作川貝枇杷露,其實通過一些簡單的做法,就可充分發揮枇杷的藥用價值,所以下面給大家介紹一款製作簡單的藥膳:

★ 枇杷止咳湯

材料:枇杷100克。

製法:把枇杷切成兩半,其果核搗碎,加入適量清水煎煮,水開後文火煮20分鐘後即可飲用。

★ 專家點評

此藥膳材料簡單,煎煮簡便,味道酸甜。因枇杷具有潤肺止咳的作用,加之枇杷核也是入肺經,同樣具有生津止渴,祛痰止咳的作用,兩者合用,相得益彰,可以用於治療因痰熱鬱肺而引起的咳嗽咯痰,陰虛肺熱而引起的口乾口渴等,且性味平和,一般人群均可食用,但因其味道甘酸,故脾虛洩瀉、糖尿病患者忌食。

★ 選材要點

在購買枇杷時,以個大勻稱、飽滿結實、果皮橙黃亮澤、皮薄肉厚、茸毛完整、果肉多汁為佳。不新鮮的枇杷容易出現茸毛脫落。而變質的枇杷的表面會出現顏色深淺不一的斑塊。所以在選材時應多加註意。

來源:廣東省中醫院治未病中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