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德教授是我國著名的二胡教育家、演奏家,原上海音樂學院民樂系主任,長期從事二胡藝術的演奏與教學,進行了有益的實踐和探索。他長期到基層、國內外舉辦演出和學術講座,開展學術交流活動,地域跨度從最初以上海為主的長三角地區延伸到東南亞,對弘揚華夏民族傳統音樂文化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他從教四十多年,為我國民族音樂事業培養了三百多位二胡演奏及教學人才,形成了獨特的教學風格與藝術魅力。筆者從大學至碩士,有幸師從王永德先生學習二胡演奏,對他的教學藝術有一定的見識和體會,現謹就王先生二胡教學藝術略作探討。

一. 中西合璧的二胡教學底蘊

王永德先生注重中西結合、兼容幷蓄,既主張吸收外來演奏技術以提高民族樂器的演奏手段,又主張吸收民間音樂養料來豐富民族樂器的表現力。

王永德出生於上海郊區的農民家庭,自小酷愛音樂,他的音樂天才帶有泥土的芳香。對當地民歌、戲曲的耳儒目染,培養了他對音樂的高度敏感性,也讓他吸收了豐富的民歌、戲曲養分。他考入上海音樂學院鋼琴專業後,嚴格的西樂訓練培養了他器樂教學的科學與嚴謹品格。在民族文化藝術的大背景下,他改習二胡專業,但民歌、戲曲的浸染和鋼琴專業訓練,成為他中西合璧的二胡教學藝術的底蘊。

師從王老師伊始,就感覺他既有上海的洋派而又有鄉村的土味,與高大上的上海音樂學院合拍而又另類。他總能在上課閒暇,哼上一句滬劇或上海民歌,韻味十足且又泥土芳香。就是這樣一位民間味十足的器樂老師,給我上的第一節課是巴赫的《a小調協奏曲》,完全用五線譜固定調來要求,令人刮目相看。他始終堅持嚴格而科學的基礎訓練,以精確的音淮、嚴格的節奏、規範的方法、豐富的表現來要求我們,並吸取鋼琴的教學模式。他編撰的《二胡音階琶音練習》等教材,專門針對音階琶音的基本功訓練,要求我們二胡專業學生都要輔修鋼琴。與此同時,他特別注重傳承江南二胡的脈,大劑量的佈置我們練習民間音樂類的二胡曲,如陸修棠和胡登跳的二胡作品,江南絲竹等都要我們學好用好。大學四年期間,我們幾乎學遍了東西南北中的二胡經典名曲,蒙族的馬頭琴、西北味的墜胡大滑揉等不一而足。東、西方各具風味的音樂藝術養分,始終在王先生的課堂裡交匯融合,這正是賀淥汀、丁善德兩位老院長建立“金字塔式知識結構”理念的延伸。他認為,音樂人才的基礎教育越博大、越深厚,將來達到的藝術頂點才會越高、越亮,他堅持民樂專業的學生學一點西洋樂,使之感受東西方音樂文化的差別以及可以互補的結合點。


二、挖掘學生潛能的教學理念

跟王老師學二胡壓力是很大的。王老師強調“預習法”,每個樂曲佈置下來不是輕鬆等待他來教,而是自學為先。我們只有硬著頭皮找資料、聽音響,摳弓指法、速度、強弱變化等需要掌握的東西,動腦動手,有一個基本樣式的成品後再回課。我們自認為可以過關了,誰知他在整個樂曲的把握處理上有很多複雜新鮮的內容在等著我們,包括樂曲總體格調、風格揣摩、定位與把握,整體意、韻、神的表達,還有抑揚頓挫、輕重疾徐,內心情感的控制,段落的過渡,樂曲的思想性和文化內涵等等,讓我們如醍醐灌頂,很順暢的進入了第二個層次的學習。我們曾對自學的要求有所抱怨,認為太麻煩太辛苦,殊不知這正是煉造自主能力的過程,長期堅持下來無論是視奏能力、自學能力都增強了,挖掘了我們自身的音樂潛能。有了底氣,跟王老師上課就輕鬆自如了,也有了更深層次的思考與理解,學的東西更紮實精細了。

除了二胡專業的知識和技能,王老師還把各種文化元素貫穿於課堂教學中,對啟發二胡教學產生意外的效果。王老師還要同學們參與其間,就各自的演奏互相提意見,既談好的方面,也提欠缺之處,從各個角度去分析,同時密切聯繫與其他的文化知識,問到誰必須講出所以然來。我們有了壓力,不得不去學習,同時為了不辜負王老師信任,我們只有不斷地充實自己。“腹有詩書氣自華”,除了二胡技術之外,還要廣覽群書,增長廣博的文化知識,才能在課堂上應付自如,侃侃而談,贏足面子,爭取王老師的讚許。在王老師課堂上我們都可以直接站起來提問,他與學生像朋友關係,打破一言堂模式,摒棄了學生“聽之任之”的無主行為。他的這種“導向型教學方法”和“互通式的全新教學理念”,養成了我們勤于思考、拓寬思路的學習品格,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專業能力。筆者現任大學二胡專業教師,對於新的難度大的樂曲,可以駕輕就熟的演奏下來,並能較好的詮釋樂曲內涵,再傳授給學生,均得益於當年王老師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

三、獨特的二胡教學魅力

記得幾年前曾隨王永德先生赴馬來西亞講學。那種異國他鄉民樂發展的轟轟烈烈的場面,至今令我激動不已。在舞臺上王老師的講學生動活潑、豐富多彩,講到高潮處,臺下歡聲雷動,舉手投足都牽動著千萬顆嚮往音樂的心。馬來西亞是他國外推廣民樂一個很成功的點,有多達幾十個民樂團,那次展演、規模宏大,臺上臺下互動,演奏者與觀眾情緒高漲。

為了普及民樂,他經常赴各地少年宮,學校講課,在舞臺中央放一把椅子、一把二胡,面對廣大學生,就像說書一樣開講了,二胡在他手中就像神奇的表演道具,大量的民族音樂知識,二胡演奏藝術、技法乃至中外見聞、歷史人文知識,滔滔不絕像捐捐清泉流入愛好者心靈,深入淺出、妙趣橫生的比喻、生動活潑的表演和充滿幽默的形體動作真是活脫脫的民族音樂的海派清口,其感染力、滲透性確實令人感嘆。

讓課堂成為有趣、有效的學習,這就是王老師獨特的教學風格和藝術魅力,王老師上課生動活潑、豐富多彩,沒有刻板的說教,沒有呆滯的模仿。因此,我們都喜歡聽他的課。他的教學成材率極高,學生們個個功底紮實、技術全面、演奏大氣,有極大的藝術感染力。他就像一個巨大的磁場,吸引著千百個醉心於民樂事業的我們和無數的民樂愛好者。由此可見,教學需要感染力、親和力。營造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是貫徹教學的重要手段,也是一個優秀教師所需要的重要素質,值得我們學習一輩子。

四、面向廣闊天地的胸懷。

王永德先生並不滿足於把校園裡的教學工作作為謀生的職業,而是將它作為傳承與發展這一最陽光的事業融入到自己生命中去。因此,他長年不辭勞苦走出校園深入到廣闊的基層,傳播民族文化,在江南這片土地上幾乎處處都有他的足跡。他深入到各地學校、少年宮、文化館,以及國家民間專業音樂團體,進行專業與業餘、普及與提高的“雙融合”,彙集眾多的優秀的具有潛力的音樂人才,定期的組織培訓輔導,不定期舉辦講座、論壇、展演比賽等形式,並與各地青少年培訓活動相結合,設立民族器樂教學基地,讓更多的學校、學生參與民樂教育活動,通過基地孵化,發揮基地引領輻射作用。記得在校期間,每逢寒暑假,他就帶領我們赴江陰、崑山、吳江、張家港等地進行普及活動,拓展民樂教學基地。這也是他“延伸性教學”的實踐活動。特別是改革開放幾十年來,各地專業考級紅火,每年參加二胡考級的人數眾多,青少年如飢似渴的追求藝術特長,對推動民族音樂的發展有極其重要的里程碑作用。王老師作為原上海音樂學院民樂系主任和二胡專業教授,功不可沒。第一本《二胡考級曲集》就是他編纂出來的。尤其在輔導各地的專業培訓方面更加嘔心瀝血、身體力行,並組織我們深入下去,進行社會實踐,貢獻我們的力量。

從2004年開始,他組織的長三角民族樂團展演活動已走過十幾個年頭,規模越來越大,參與人數由最初的八百人上升到三千五百多人,地域跨度由最初以上海為主的長三角地區延伸到東南亞地區,以及民間民族音樂團體,更有許多專業藝術團體、藝術院校團體加盟。他帶領我們一起參與長三角地區民族樂隊的展演活動。參與展演的有來自長三角各地的演出隊伍,帶來了他們各自的優秀曲目和演奏特色,有些隊伍演奏的作品還申請過非物質文化遺產,學生可以通過這些機會拓寬自己的音樂文化知識的範圍,從而增加學生對各種音樂風格的感悟。在這座民間音樂文化交流的大課堂裡,聆聽民間音樂家的出色演奏,零距離觸摸著生動鮮活、豐富多彩的民間音樂寶庫,面對面採訪各地頗有成就的民族藝術家,直接加深對傳統音樂的感悟。這種開闢第二課堂的延伸性教學,對學生掌握瞭解傳統音樂知識幫助非常大。

結論

在王永德先生二胡教育事業上,無論從理論到實踐都有獨特的建樹,他致力於二胡經驗的總結,先後編輯出版了錄像片《二胡演奏法》(五集)、《二胡實用教材》、《二胡音階琶音練習》等大量教材,發表多篇關於二胡教學論文,為我國二胡藝術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他多年培養的二胡演奏人才,已經相當一部分成為當代二胡演奏和教學領域的高端人才,還有的是二胡界領軍人物。他於2007年又成立了“王永德二胡工作室”,彙集了大量二胡高端人才,進行二胡藝術多層次、多方位二胡傳統和創新,如將高韶青的韶琴普及到二胡教學中,他認為韶琴是對傳統二胡的一次變革,是“新”對“舊”的突破。王永德樂於推出新鮮事物,現在二胡“韶琴”在他的引領下應運而生。由於篇幅和筆者水平有限,只能對王永德先生的二胡教學藝術做一點浮光掠影的評價和探討。他多年教學所形成的獨特的教學風格和藝術魅力,是二胡教學的寶貴財富,也是我們從事二胡藝術教學終生追求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喬雪《二胡人才培養個案調查與思考》 上海音樂學院 2012年4月1日

2、賈立夫《王永德和他們的學生們》 音樂愛好者1993年12月27日

王永德二胡教學的藝術魅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