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的死結

洱海 滇池 玉龍雪山 瀾滄江 見識雲南 2017-05-24

雲南人都知道,在麗江最風光的時候,大理一直在試圖超越。當年有句口號,叫“一個人的麗江,兩個人的大理”,這更像一個數學公式,按照這個公式,同等情況下如果當年來麗江的旅遊者人數是1000萬,那麼大理應該是兩千萬。

大理是有這個底氣的。蒼山vs玉龍雪山,大理古城vs麗江古城,雖然資質各一,但至少在屬性上同臺pk沒什麼問題。關鍵是大理有洱海,這才是決勝因素,是大理真正的王炸。

2016年,僅雙廊就來了300萬遊客。考慮到同類性質的村鎮在洱海邊至少有七八個,如果每個都是300萬,總人數就是幾千萬。超越麗江分分鐘。這些人全都是洱海粉絲。當然不是每個村都有雙廊的逼格。

洱海,雲南第二大湖,生於雲南省文化最發達、人口最密集的地區之一。在當今中國,這樣的出身還能夠保持清澈,本身就是一個奇蹟。

一直以來,洱海的清澈,是大理人引以為榮的驕傲。但大理人可能忘了,這只是上帝給大理的一個機會而已。在本質上洱海擁有和滇池一樣髒的所有潛在條件,不同的只是昆明城在滇池“上水向”,即大城市位於湖泊上游,所有髒水全部流入滇池,而下關城區,有幸發於洱海出水口處,所有髒水沒有機會流入洱海,全部悄然流入瀾滄江。

與滇池相比,至少在治理思路上,洱海以前的措施不見得有任何高明之處。它可能少一些工業汙染因素,但之所以能夠保持長久的相對清澈,最大的原因只是佔了經濟地理的優勢而已,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假定一下,如果下關的位置位於江尾地區,洱海只怕會比滇池更髒。

但上蒼給了大理機會。洱海的資本,如果不是因為旅遊人口的突然暴漲,可能還會保持相當一段時間。但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大理從來需要超多的旅遊人口,旅遊業是當地的支柱產業。無論是蒼山的碧綠、還是大理的清澈,抑或是雙廊們的古樸,都是吸引旅遊人口的砝碼。

但這就帶來了一個悖論。人多了,洱海會不會因此變髒?“雙廊們”會不會因此失去味道?答案毫無疑問:必須髒。

一方面,要依靠山海的良好生態,大力發展旅遊(標誌就是吸引旅遊者人數),另一方面,當大量遊客帶來之後,隨著旅遊設施的暴增,必然給保護帶來嚴重挑戰。這就是洱海死結。

於是為了解開這一死結,大理果斷使用行政手段關停了環洱海上千客棧。網上有人說這是壯士斷腕,自殺式治理云云。這哪是自殺,明明是他殺。每一個“違規客棧”老闆哪一個不是在當地默許狀態下攜鉅款和情懷來到大理的呢?而今一個文件將他們全部打回原形,這場赤裸裸的情殺,目標是將所有一切都打回原點。

但洱海還會回到原點嗎?顯然也是不可能的。即便禁令最終解除,大理已然不會再是當年的大理。

我常常想,大理是中國少有的,能夠讓遊客因旅遊而動念定居的城市。(麗江就很少這樣的情況,遊客玩玩就走了)。但資源畢竟是有限的,相當比例的原住民希望大理永遠是自己小時候的大理,外來者的大量湧入只會讓生活變得更糟——這與政府的期望顯然並不在一個軌道上。但也不排除當地人本身也處於矛盾之中,有人從蜂擁而至的人口中及時找到收益機會,其他人也在一定時間內認為自己也有可能的機遇。不幸的是,機會還沒等到,洱海就已經髒了。於是所有人轉而忘卻或厭惡自己當初的鬆動,同聲支持洱海保護一刀切。在這一點上,無疑所有大理人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洱海的安全至高無上,這是毫無疑問的。

但問題是,那些曾試圖在這裡“詩意地棲居”的外來投資者們,何去何從?有些人幾乎已經把一生都押在了這裡。洱海月再美,一旦洪波湧起,無非幾縷破碎的光環。

美好的故事從來只會發生一次,壞的章節卻會反覆重演。也許再過十年,也許五年,洱海的章節還將循環。只是不知道那時的洱海,爆發藍藻的是哪一個,或者哪幾個,還是全部的湖灣水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