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冬升:30歲以下觀眾是主流 他們不要人生意義

爾冬升:30歲以下觀眾是主流 他們不要人生意義

你應該看這篇文章,是因為:

爾冬升說:“每個電影都有自己的命。”

爾冬升:30歲以下觀眾是主流 他們不要人生意義

《提著心吊著膽》這部黑色喜劇,從2016年在上海電影節參展開始,就開始了自己的命。原本導演李雨禾花了200萬,找了一幫話劇功底出身的朋友,一起演了一個東北味十足的黑色幽默片。那時候,任素汐直接頂著《驢得水》片場的髮型就過來了。這是個沒有明星的電影,也請不起,導演自己身兼編劇,演員們都吐槽這個劇組窮到盒飯都見不到肉,拍了十多天,片方探班帶來肯德基,就覺得像過年了。

但是這個小成本片憑藉戲本身的魅力,得到了爾冬升的加持。爾導說他看到之後很喜歡這位年輕導演做的片子,不希望這個片子因為排不上片被埋沒,就主動提出做監製。

電影已經上映,目前豆瓣評分在7.3分,在國產電影裡已經是佳片的評價了。當然這不是一部完美的片子,你能挑出一些毛病,比如你樂呵完了之後就想導演究竟想說什麼呢?立意在哪裡?似乎也咀嚼不出更多的。爾冬升以他的經驗和觀察分析,現在電影的主流觀眾是30歲以下居多,他們正在追求熱血,連死亡都是浪漫的,不需要知道人生意義,“所以我覺得深不深,是在那一剎那,導演希望給觀眾一個什麼樣的看法的東西,如果你要給帶娛樂多一點,我覺得可能就不需要寫得那麼深入了。就是有些東西可以暗喻,看得懂就看懂了,看不懂也不影響整個的娛樂性。這個是說起來簡單,但是非常困難的事情。”所以這是創作者的痛苦之處,又希望表達一些事情,也不希望觀眾覺得沉悶。

一問:爾冬升為什麼做了監製?

記者:當時剛看完電影挺驚喜的,是很有趣的故事。兩位的淵源是怎麼來的?

爾冬升:這個是非常特別的,這個事情是去年我在上海電影節,我是亞洲新人獎的主席。當時看了幾十部片子,當時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的,在那個參展的裡面,我可以這樣說,預算高的戲是越難看的。最好看的包括有印度片,也是拍的200萬人民幣以下的。然後臺灣片是拿最佳導演的一部《再見女兒》也是,它拍得更便宜,幾十萬的。

雨禾這部戲,當時我看的時候我就很留意,因為它很有趣,整個是喜劇,黑色喜劇。當時跟我無關的,整個戲。當然我也看到那個,就以我的經驗,我看得出它是還沒有完全完成後期,就趕來參展的。很巧合,後來這個投資公司找我監製另外一部戲,我就跟他談起這部戲。本來他們就要,可能就直接上網了是嗎,排片也比較難。我就說,要不這樣吧,我來幫忙,把整個後期做一下,給點意見,修剪等等。所以他們聽到也覺得,當然也希望,可能我有點經驗吧,我就跟導演開始見面,開始聊,幫他從整個剪接開始,給意見,給他一位年輕的剪輯師。我覺得整個合作非常愉快,因為他們也是理性,很聽意見的,而且接受得很快的。包括音樂後期等等,就以我的經驗來給他們意見,讓他們把它完成。合作關係就是這樣。所以,一開始就跟我無關的,這個戲。

記者:具體是哪些意見?

李雨禾:因為我之前粗剪了一個版本,基本上是按照劇本的那個框架來進行的。但是節奏慢了一些,跟現在成片的節奏比起來,的確會慢很多。其實我砍掉了不少的鏡頭,是因為爾導幫助我分析以後去做剪輯,主要是節奏上的,包括一些剪輯電影上的一些精確感,整體的這種節奏感,流暢感上,爾導給了我很大的幫助。

記者:片子裡面有一些默劇的片斷,還包括配樂,是你的個人趣味還是有一些借鑑呢?

李雨禾:因為本身我比較喜歡默片這種形式,我很喜歡卓別林的電影,剛開始的時候,我只用了一段默片,就是馬麗蓮和畢見效追打的那個部分。後來包括跟爾導一起聊,包括後來爾導又介紹金培達老師,幫我做音樂的總監。我們一起聊,覺得可能放三段會更好一點,因為它有一個呼應的感覺。所以最後我現在就變成三段默片,然後我特別選擇了動作性比較強的三個部分。

二問:一幫喜感十足的生面孔演員都是哪裡找來的?

記者:這個電影很多都是話劇出身的演員,跟你《我是路人甲》那個時期,是不是有一個契合?

爾冬升:沒有,不同的。我是說在我們內地這些演員,其實非常多高手,但是因為他整個現狀的時候,現在這個現狀,好像不像香港以前,香港以前是有些大公司,他主力去籤一些演員去培養他,然後幫他打知名度,包括TVB,你看周潤發、梁朝偉,都有一個大型電視臺,幾千人的一個電視臺,自己製作來很有計劃性地宣傳。現在內地很多在各地不同的院校出來,也有本科的,也有一些學文學的,去了那邊又學電影,他有點紛亂的,除了電影學院,或者中戲,其實在全國各地很多很優秀的演員,在我自己在橫店那兩年的時間,拍《路人甲》十六個月,我在橫店,其實我看到裡面高手如林。但有時候就很難遇到,這個真是機緣,命運,都有關的,我覺得。

所以這次我看到,我並不太驚訝,因為我知道很多很優秀的演員,我說他們這些節奏是很厲害的。當然了,我們不能否決所謂的小鮮肉,偶像明星的。因為這個市場需求,很多年輕的觀眾,可能高中生,這些去追求一些偶像這種。那你能對一些年輕的所謂的小鮮肉,能有什麼要求呢?他也沒有經過訓練,他剛剛入這個行,他也是在一個成長過程裡的,所以對比很大,演技方面。

但是我覺得有實力的演員非常多,我看這部戲的時候,我就被他們的演技吸引住了,因為他們的節奏是非常好。好演員其實演戲就是要節奏感,他們完全是達標的。我也猜測,後來是猜對的,他們是在話劇方面都有演話劇,就話劇是最難的。所以這整個戲裡面,演員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演不好的話,這種黑色幽默是沒有辦法呈現出來的,都是靠演員。

記者:兩位有對哪個片斷印象很深刻嗎?

爾冬升:我基本上,我自己真的對每個演員都喜歡的,我不是說一些虛的話,因為它整體的。而且每一段他們這些人交叉認識的時候,都要對方來互動才有那個效果的。所以,我覺得是整體的,這個包括導演,所以為什麼印象那麼深刻,因為其實導演年輕,經驗還不多的,其實掌握這種喜劇,尤其黑色幽默是非常困難的。所以我就知道他應該平常也沒有說聊天很什麼,但我知道他很有喜感。如果你本身沒有幽默感的人,內在沒有的話,也是掌握不了這個戲的。所以我看的時候非常開心的,這個戲,當時我記得。

記者:我們看得也很開心,劇本創作跟你的個人生活經歷有關係嗎?李雨禾:是因為我當時就首先想拍一個好玩的,好看的故事。然後我是當時看到這些特別荒誕的社會現象,你比方說假神醫,假的富二代,假的軍人,他們冒充這個身份,然後去達到自己的慾望,其實挺荒誕的,然後我就想諷刺這些所謂的社會騙子。然後再加上我喜歡這種類型的感覺,我就把他們組合到一起。

記者:你的靈感來源是看了一些社會上的新聞,那種幽默感是你本身自己性格里的嗎?

李雨禾:我平時生活當中的話不是很多,但有的時候自己會琢磨一些東西。可能也是帶的,自己帶的。

爾冬升:冷麵笑將是吧。

三問:影片黑色幽默的風格是如何形成的?

記者:剛才爾導說你是學表演的嗎?

李雨禾:最開始學表演,後來學導演。

記者:那是怎麼你會想到做導演這個?

李雨禾:剛開始演就覺得自己可能更喜歡幕後去設計一些東西,包括我的性格也比較內向。可能也不太適合做演員。可能是這樣。

記者:自己說都不自信起來了。

爾冬升:我告訴你,其實很多演員,很多明星,他並不是天生出來就當演員,有些都很內向的,我告訴你,比方說吳彥祖、古天樂,我合作這些,劉青雲,都是很內向。他現在出來見到比如說訪問,見到觀眾這種,也是一個適應,他習慣了,練習練出來了。所以我認為你要考慮一下,現在這個世道,當導演是比較難賺錢的,你知道吧。所以還考慮當演員。

記者:你內心裡有很多天馬行空的想法,這是來自於你的看片量嗎?

李雨禾:我覺得應該是跟生活當中的積累有關係,就是你平時聽到的看到的,你自己感受到的,都是積累出來的一個東西,可能它自然而然形成的。不會說是刻意地去這樣。

記者:有些人看完片,說這個片子讓人想到《心迷宮》,包括還說有甯浩《瘋狂的石頭》的影子,也有說像《兩杆大煙槍》。爾導,你有在他身上看到一些前人的影子嗎?

爾冬升:我覺得其實這樣分的話也對,也不完全對。因為你可以說它戲種有很多種,比如說在警匪片,可能很多導演都擅長拍警匪片,我也喜歡拍警匪片,暴力片,但我也不是全部都拍的。比方說警匪片,大家可以想到,從吳宇森導演,到杜琪峰導演,都不一樣的其實。它有個大的方向。

黑色幽默是一個大類型,其實它是比較難的,喜劇裡面的其中一種。但黑色幽默是比較困難的,因為它是需要思考的。它有時候可能觸及這個社會問題比較多,但它用個諷刺的方法說出來,他不能把它說得太白了。我認為在現狀,在我自己,因為中國發展太快了,每天都不一樣,我覺得裡面現在電影這方面,我是覺得他現在用這黑色幽默的方法,如果來拍社會性的問題的時候,也是比較好一點,因為他壓力沒那麼大。會觀眾始終在這麼高壓的生活之下,對電影來說,其實對大部分人是個娛樂,所以這個方法,我是覺得,是一個大類型,是全球都有的這種黑色幽默,很久以前就有了。

記者:有哪位導演是對你的作品風格是有影響的?

李雨禾:或許說我更喜歡看國外的那些導演的電影,比方說希區柯克的我很喜歡,科恩兄弟的,現在一下就想到。爾導電影我也很喜歡。

爾冬升:他可能是,你這類題材,在我來分析的話,你剛才說科恩兄弟,也是搞這種的你肯定是喜歡這兩位導演的東西的,否則你不會拍這類。因為在一般導演來說,它並不容易拿捏的,是比較偏一點的東西,它有它的難度在的。所以我也猜到他是喜歡這兩個導演。

四問:影片立意是否能再深一點?

記者:看這個片子有一個小疑問,影片剛開始那個源頭,會覺得楊百萬要殺馬麗蓮這個動機,有一點懷疑,他們兩個感情雖然看起來打打鬧鬧,實際上是很好的,為什麼懷疑妻子出軌,就要殺她?

李雨禾:這個問題考慮過,寫劇本的時候,就是他要教訓妻子的動機,首先他是有一個他自己的缺陷在,造成他的這個不自信。其實影片剛開始的時候,是有鋪陳一些東西,但是從整個片子的節奏的比重上來看,我沒有辦法花太多的篇幅去鋪墊這個事情,但是我已經其實儘量在鋪墊這個事情了,包括劇本里面提到,他首先是酒後,另外一個,其實我的原劇本寫的是他夏天兩個人有一個爭吵,妻子把他追到了大水缸裡面,然後天上又下雨,然後他就躲到水缸裡面,這一來二去,他自己就成為一個落湯雞,就是會有一些外部的東西去強化這個夫妻之間的矛盾。當然影片篇幅有限,所以也是沒有辦法能夠鋪得那麼全面,我甚至還有一場戲,他自己獨自一個人在小鎮裡面徘徊,也是對他內心的一個寫照。當然現在剪片子,也要考慮影片節奏的問題,所以,砍掉一些東西。

記者:這個片子看完讓觀眾很開心的。但是在立意上,有沒有想過再把它做深一點?

爾冬升:我覺得這個問題非常難回答你。我拿我自己《三少爺的劍》來舉個例好了,我在過去一兩年的時間,我跟一些年輕的導演說,我說現在我們改朝換代,就是觀眾,現在90後已經26、27歲了,00後16、17歲了,00後已經能到商場裡面,父母帶他們去看一個電影,卡通片什麼的。所以它其實是一個換代的時候。

我舉個例子,《三少爺的劍》我本來拍得很簡易的,但是它其實是很深的,它是讓人尋找人生意義的。我想問你,現在的觀眾,我們主流的觀眾,30歲以下佔90%,他們要知道這個人生意義嗎?他不要的。他正在追求熱血的時候,他連死亡都是浪漫的,還有英雄。

記者:你這個結論是從哪來的?

爾冬升:這就是我觀察現在的,新世代的這些人。其實電影是給年輕人,他的夢想,還有他所有東西要浪漫。所以你如果反思的時候,比方說你比較文學性,所謂深一點的東西,他隨著他年齡,像看書一樣,年齡成長,才會看宗教哲學這種的。但是我們現在的電影市場如果第一關,肯定是最年輕的,這個逃不掉,我們跟美國它的發展過程一樣的,在電影裡面。像美國13歲以下的影院,當然它的市場比較完整,比較上軌道,所以它在電視上等等,收益可以回來。

所以,這個分流分得很厲害的,這是一個很大的改變。我覺得如果現在,作為如果你到了院線電影,你進入市場,要觀眾買票進來看的時候,我覺得需不需要那麼深?也是我們要考慮的。不過還好,就是中國電影市場太大,所以我們觀眾分流,他怎麼樣也會有一般觀眾的。你看小剛導演,或者凱歌導演,或者王晶導演等等,觀眾是分流的。

所以我覺得深不深,是在那一剎那,導演希望給觀眾一個什麼樣的看法的東西,如果你要給帶娛樂多一點,我覺得可能就不需要寫得那麼深入了。就是有些東西可以暗喻,看得懂就看懂了,看不懂也不影響整個的娛樂性。這個是說起來簡單,但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記者:能夠讓觀眾笑都已經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了。

爾冬升:很難的,因為大家都去幻想拍個電影又賺錢又拿獎,我也想,每個人都想,但是是最困難的。所以這個都是做創作人員的痛苦的地方,我們又希望我們可以表達一些事情,想說一些話,也不希望觀眾覺得沉悶。說起來簡單,真是太難了。

記者:就你的觀察,現在30歲以下的年輕觀眾來說,是不是就給他們的東西淺一點,商業一點?

爾冬升:我也不完全這樣覺得。不完全。這個是很深的問題,因為現在沒有一個專家的,我覺得。比方說我們要希望在暑假上的時候,可能這些就要問宣發的人,因為他每年的觀眾新人一直在改,其實它變化太大了。所以沒有辦法所謂的大數據,我們以前也有市場調查的,你很難做精準去計算電影。因為這個產品,你要拿成本來做的,錢來生產出來的,它不是畫畫,音樂,成本非常低的。你這個產品給人心靈的,有時候你以為能成功的東西,往往其實我們大片垮的是遠遠多於爆冷門的戲。所以可能在暑假,我們一般情況下拍一點開心的,給年輕學生看的,做一個很基本的這樣評估。你說真正照所有的數據算完就能成功,也不一定。

我覺得在我們以這個戲來說,其實我接手的時候,跟導演,他已經有現成的東西。像我們的判斷,我們做的音樂,其實我要配合它原來的素材是去做。然後按照導演,他已經有那些成品在的時候,我們就在他現有的上面,把這個節奏,我自己做法是你剪接的時候給觀眾看,其實你是個指揮家,你指揮這個樂隊。你最厲害的時候,是指揮觀眾情緒,這個是在我們製作的時候做的,至於後面你說票房的東西我一直建議所有的導演都不要太管這個事情,因為太被動了,我們先把那個戲拍好,因為每個電影有它的命。你現在這個電影的命比較好,本來是網絡的,現在能上影院了。

記者:票房會不會讓您壓力很大?

李雨禾:我零壓力。

記者:收回成本了嗎?

李雨禾:這個我不清楚,我覺得應該收回成本沒有問題。因為當時我拍的時候,首先我想把這片子拍好。拍完以後,我就是希望能夠被更多的觀眾朋友們看到。然後現在爾導又幫我做電影的監製,我覺得蠻幸運的。我蠻幸運的。我接下來的願望就是希望能夠被更多的觀眾看到,就好了。如果大家能夠喜歡這部電影,那就更開心了。

記者:這個片子明星的元素比較少,可能是靠口碑去發酵的一個片子。

爾冬升:確實是的。因為現在大陸就是太快了,對很多年輕導演是很慘的。我覺得這個戲,在我的看法是,既然我們在這麼一個混亂的市場裡面,我們就是抓定自己的宗旨去做就好了,不能被那些事情影響了。就你不能去看了一部片子,它很賣錢,但很爛的片,然後我們就一起弄個爛劇本,來拍爛片吧。這個是整個扭曲的。不能的。我覺得必須要把戲拍好,因為你那個戲完成了之後,它不會消失了,在現今的科技裡面,你拍一部爛片子,它是你一輩子揹負的東西,所以還是儘量把它做好。

來自搜狐娛樂

爾冬升:30歲以下觀眾是主流 他們不要人生意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