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克格勃現身!俄潛艇海底著火,意外牽出俄軍最神祕單位

近日,俄羅斯“科研”深水潛航器在巴倫支海海底進行科研工作時起火,造成14名船員遇難。事件一經爆出便引發外界極大關注,甚至引出了不少國際“陰謀論”。

關於此次失事,俄官方口徑曾失事潛航器隸屬於北方艦隊,但綜合各方的消息來看,這些潛航器更像是在北方艦隊的底盤作業,而它們所屬單位則是俄軍最神祕的單位之一——深海研究總局(GUGI)。該單位堪稱“水下克格勃”,澳大利亞媒體在1年前刊文介紹了這個單位。今天,北國防務就翻譯該文供大家參考。

水下克格勃現身!俄潛艇海底著火,意外牽出俄軍最神祕單位

水下克格勃現身!俄潛艇海底著火,意外牽出俄軍最神祕單位

△傳說中失事的“Losharik”號深水潛艇

談及俄羅斯軍事實力,大家首先聯想到的是俄羅斯海軍,這是俄羅斯一大標誌性的軍種。自20世紀90年代末以來,俄海軍逐步更新裝備,包括新型的中型艦船(如輕型護衛艦和護衛艦)、彈道導彈核潛艇以及新型艦載武器,如極具代表性的“口徑”巡航導彈,它在敘利亞戰爭中首秀。

然而,俄羅斯還有一個隱性的軍事機構,相當於俄羅斯的“祕密海軍”,即深海研究總局。

深海研究總局成立於1976年,其成立之初便成為了一支相對獨立的軍事力量,無論是行政、架構還是運作等方方面面。舉個簡單的例子,深海研究總局不像海軍部門,它可以繞過各指揮對象,直接向國防部彙報。此外,深海研究總局的人員和船隻分佈在離散的基地,距離其它軍事設施較遠。特別值得指出的是,其設在俄羅斯挪威邊界的Olenya灣,Olenya灣經過特殊掩護,保護著俄羅斯最敏感的設施不被敵方偵察到。

水下克格勃現身!俄潛艇海底著火,意外牽出俄軍最神祕單位

△深水潛艇海底作業示意圖

深海研究總局的職責帶著一股“神祕”、“專業”的特質,通過以上我們可窺見一二。這些職責包括海洋調查、深海軍事裝備的架設和維護(其中包括潛艇探測系統),以及海底通訊電纜的識別、建設和破壞(如有必要)。俄總統普京在去年對外公佈了“波塞冬”遠程核魚雷,深海研究總局極有可能負責該武器系統。若核戰爆發,深海研究總局將是二次打擊的關鍵一環。

為了能實現這多樣化的任務,深海研究總局配備了一系列的裝備,就像007中的詹姆斯.邦德。其中的標配包括一系列 “海洋研究船”,它們可以裝有微型潛艇,能夠識別並連接海底通訊電纜。此外,深海研究總局還擁有“大鍵琴”系列等先進的無人潛航器。

當然,和總局其它的設備相比,上述設備就有點“小兒科”了。總局還擁有8艘甚至更多的特種用途深海核潛艇,如此龐大的規模和豐富的種類在全世界是獨一無二的。

這些深海潛艇主要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相對“較小”的(深海潛航器),有40米長的“Nelma”號、以及74米長的“Losharik”號(即傳說中此次失事的AS-31)等,其潛深可達2500米。這些潛艇配備了先進的位置保持系統和專業的機械臂,使它們能夠接近海底,對海底基礎設施進行部署、恢復、維護和破壞。

水下克格勃現身!俄潛艇海底著火,意外牽出俄軍最神祕單位

△“德爾塔”4攜帶疑似失事深水潛艇示意圖

總局中有2艘“母艇”可以將這些“較小”潛艇運至世界各地,這2艘“母艇”分別由“德爾塔”3三和“德爾塔”4型戰略彈道導彈潛艇改進而來,“母艇”和“小艇”可以在水中進行著分離和再合體,以更好的逃過敵方偵察。此外,“母艇”還可以為“小艇”船員提供額外的食物、水和生存空間,幫助他們前往遠處開展行動,因為採用核動力,里程對這些“母艇”從來都不是問題。

未來,深海研究總局最驚豔的設備將是建造中的“別爾哥羅德”號核潛艇,一旦完工,它將是世界上最長的潛艇。“別爾哥羅德”極有可能成為一艘高度現代化的“母艇”,不僅能搭載著總局的其它小型潛艇,也可以用作“波賽冬”核魚雷的發射平臺。“波塞冬”魚雷長24米,寬1.5米,體積龐大,是普通魚雷的30倍,普通潛艇根本無法搭載,因而“波塞冬”魚雷僅限在“別爾哥羅德”和另一特殊潛艇“哈巴羅夫斯克”號上使用。

水下克格勃現身!俄潛艇海底著火,意外牽出俄軍最神祕單位

△傳說中的世界最長的“別爾哥羅德”號核潛艇

深海研究總局的潛艇和水面艦只如今越來越活躍,特別是在大西洋附件的海底通信電纜附近。據估計,全球國際數據中(包括電話和網絡),99%都是通過這些電纜,而不是衛星,也就是說俄羅斯在和平年代通過這些電纜可以接觸到非常豐富的情報信息,若衝突發生,將能立馬“採取行動化解危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