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遊記第3天」布爾津五彩城

早上是被凍醒的,半夜下雨了,火爐也熄滅了,氈房畢竟貼著大地,冷氣貼著地面鑽上來,每個人都蓋兩床被子還是冷。男士們早早起來了,另一個氈房的女士們也起來了,氈房外竊竊私語,好像來自遙遠的聲音,其實是大家洗漱道早安的聲音,沿著冰涼的空氣傳到夢裡。

「新疆遊記第3天」布爾津五彩城

再怎麼不願意起床,也還是要行動,畢竟9點就要離開這裡,去往下一個地方。哈薩克大叔推門進來棒我們生爐子,外面的冷氣隨著開門湧入,又隨著關門被擱在外面。火爐燒熱了,我們陸陸續續起床,到外面洗臉。只有一個接水的地方,洗臉需要排隊,王超驚然跑到額爾齊斯河邊刷牙,被冰冷刺骨的河凍到了,又跑回來排隊。

「新疆遊記第3天」布爾津五彩城

地面溼漉漉的,落葉僅僅貼著大地, 踩上去有種厚重踏實的感覺,好像踩在毛毯上。我們在外面洗漱,又站在院子裡化妝,風吹過涼颼颼的,也沒有辦法。因為下雨,這一片都停電了,氈房內黑乎乎的什麼除了睡覺什麼也幹不成。連吃飯也是,必須在外面的桌子上,我們凍的腳疼,卻也別無他法。早餐是熱乎乎的羊肉面片,雖然簡單,大家都端著碗站在鋪滿落葉的河邊,大口大口吸溜面片,喝湯,白色的熱氣從碗裡嫋嫋升起,倒也痛快。一碗吃下去,全身出汗,十分舒坦,每個人15元,女士們各自吃了三碗,男士們更多些,調侃說要吃回來。

「新疆遊記第3天」布爾津五彩城

上了車我就睡著了,再次醒來是司機讓大家下車。

“下車幹什麼?”因為周圍是乾巴巴的山頭,不曾見什麼風景。

“要看轉場,拍羊群。”kitty說。

“羊群在哪?”我十分激動,曾經無數次在李娟的《羊道》系列讀到過轉場的場景,今天可以看到太好了。

「新疆遊記第3天」布爾津五彩城

“剛才路過。一會就走過來了。”於是我們耐心等待,5分鐘之後,就看到一群馬從山後繞過來,緩緩走過馬路,沿著公路的方向繼續向前;接著就是大片的羊群,大部分都是黑色棕色的毛,經過夏牧場的滋潤,個個肥碩油亮,雷鳥說那是是哈薩克長尾羊,在新疆較為普通的羊,但是每個羊群都有一隻牧羊犬守護,這一群的牧羊犬是花白毛色,站在山頂上雄姿勃發,自有一股威嚴,我們都不敢靠近。

「新疆遊記第3天」布爾津五彩城

幾乎像是永恆的約定,每當季節變換,生活在阿爾泰山、天山、帕米爾高原的牧民便開始“搬家”,更換牧場,從山前平原的春秋牧場,搬到高山的夏牧場,等氣溫下降,再從高山帶逐級往下遷徙,以便在冬季來臨之際,回到低海拔谷底較為暖和的冬牧場。他們敏銳的踩著季節的節奏,與之周旋、適應,永遠在路上。當農業地區的人以“家”為阡陌世界的核心時,新疆的牧民卻將“轉場”當作生活的本身,並因此才形成了僅有新疆才有的、行吟詩人般的遊牧生活。

「新疆遊記第3天」布爾津五彩城

這是國家地理雜誌新疆專版對新疆牧民轉場的描述,可是行吟詩人這四個字太過輕鬆,真正體驗過轉場生活的牧民才知道,轉場首先是痛苦的,絲毫不浪漫,當你穿著三條棉褲騎著馬在風雪肆虐的崎嶇山路中行走24個小時,還不能有絲毫的軟弱時,你就知道,這樣的遷徙其實是牧民最最無奈的選擇。因為牧民必須在夏季沿著雪線向高海拔處遷徙,將低海拔處的牧場精心保護好,而冬天高海拔處的草就會被大雪掩蓋,羊群也無法適應極度的寒冷,必須遷回低處。在轉場的過程中,在與自然的砥礪中,牧人一直都是在尋找人和羊的生存空間,在新疆這樣垂直性地帶,這種生存空間隨季節和海拔而轉移。與其說是牧民在牧羊,不如說是季節和氣候在牧羊。哈薩克牧民年復一年恪守大自然的規律在高山大地上穿梭,他們穿越冰河、山地,穿越所有寒冷和苦痛,一次次趕著羊群,趕著駱駝,帶著全部家當,走向更好的水草,更好的生活,他們保留著遊牧民族最後的習俗與尊嚴。

「新疆遊記第3天」布爾津五彩城

我們走在路上,轉個彎,會看到大批的山羊突然出現在山上。不同與內蒙古平坦的草原,因特殊的氣候,新疆的草原隱藏在大山深處,所以遊牧更為艱險,羊群不在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它們分佈在阿爾泰山、天山、崑崙山那些大山的褶皺裡。當轉場的時候,人們可以在新疆看到幾萬頭羊群一起轉場的壯觀場面。

「新疆遊記第3天」布爾津五彩城

每當看到一處美景,總有人感嘆身在新疆的牧民多麼幸運,他們可以一年四季看到如此美景,可是路上遇到的他們形色匆匆,一門心思趕羊。我想起李娟仔《冬牧場》說到,牧民要在轉場的時候,忍受長久的冷凍,此時全身每一個細胞都被調動用來禦寒,為生計奔波的人沒有心情為美景沉醉。可是他們無形中稱為風景的一部分,每年有大批的攝影師趕往新疆拍攝轉場,因為只有這裡可以看到規模達10萬隻羊一起轉場的壯觀景象。路上我們停在額爾齊斯河邊拍照,可是水汽太過冰涼我們嚷嚷著要上車。其實牧民在轉場的時候要淌過無數條冰冷的河水。像牧民一樣,人生中有比額爾奇斯河更加冰冷的河水,你必須過去,過不去,就不無法繼續更好的生活。

「新疆遊記第3天」布爾津五彩城

一路上我們遇到很多轉場的牧民,以前全部是牲口託運物資,現在大部分用摩托車,卡車。雖然現在都用車搬,可是馬和駱駝還是牧民家必備的牲口,因為對於牧民來說,方便實惠是一回事,感情和習俗是另一回事。

“摩托車好還是馬好?”記者問一個牧民。

“還是馬好,如果我喝酒了,馬可以帶我回家,摩托車不能。”牧民答。

新疆時間和北京時間有兩個小時的時差,這就導致我們總是餓,12點就想吃飯,可是新疆人到2-3點才吃午餐。因為路途遙遠,我們達到吃飯的地方—新疆建設兵團農十師的師部北屯,已經是下午3點。雷鳥特別推薦一杆旗手抓飯和新疆49丸子湯,我們相信他的眼光,果然米飯香甜,丸子湯鮮香,還有配丸子湯的油塔子,長得像花捲一樣,又香又軟。

「新疆遊記第3天」布爾津五彩城

吃飯之後再次出發,傍晚到達布爾津,在酒店換了羽絨服就向五彩灘出發。

五彩灘其實就是新疆最普遍的雅丹地貌。在新疆,紅層岩石遍佈南北,天山山麓,西部山嶺,盆地邊緣甚至沙漠腹地,你都會和紅層相遇。億萬年來沉積環境的變化造就了地層中不同化學成分的積累,呈現出深淺不一的色帶,地殼運動使原本水平的地層發生不同程度的傾斜和抬升,流水的切割和風沙的侵蝕,將這些遞躍千里、高低錯落的彩色岩層暴露與地表。因氣候、風力、地表水等的侵蝕程度不同,雅丹地貌不盡相同,有的是高深綿長的峽谷,有的是縱橫交錯的溝壑,有的是寬廣綿長的谷底,有的是低矮緩和的丘陵,如果從高空或者站在高處俯瞰紅層大地,線條延綿起伏,色彩層層疊疊,彷彿看到畫家肆意揮灑的豔麗畫卷。

「新疆遊記第3天」布爾津五彩城

和新疆著名的魔鬼城不同,五彩灘因為規模小而經常被忽略,可是五彩灘因為額爾齊斯河從中流過,一河兩岸風光迥異,一邊是溝壑縱橫的多彩懸崖,一邊是鬱鬱蔥蔥的黃色胡楊林,夕陽西下,逶迤起伏的奇巖異石,幻化出明媚的橙黃、神祕的紫紅、濃郁的乳白……讓人如置迷幻夢境。不同礦物質在光照下形成種種異形奇彩,五色斑斕,河水清澈碧藍,胡楊林或碧綠或金黃,人們稱為“五彩灘”。

「新疆遊記第3天」布爾津五彩城

美麗的景色吸引了大批攝影發燒友,到處都是扛著相機等待落日的遊客,風特別大,我們穿了羽絨服依然很冷,不過夕陽的金光照遍大地的那一刻,覺得自己置身金色宮殿,美的不似人間,一切的冷凍也值得了。

「新疆遊記第3天」布爾津五彩城

回到布爾津已經晚上9點,這一次我們住的酒店好一點,叫做瑞峰大酒店,僅僅挨著美食街,只是新疆的安防特別嚴厲,進酒店一律過安檢,連進美食街都要身份證和安檢,我忘記帶了,沒有進去。本來還遺憾吃不到著名的烤狗魚和俄羅斯老太太的格瓦斯,可是後來他們說狗魚挺貴,70一條還不好吃,也沒有遺憾了。

「新疆遊記第3天」布爾津五彩城

頂著寒風,藉著微弱的燈光,我們沿著大街去買厚衣服,因為喀納斯下雪了,怕太冷。我和kitty認識近一年,竟然第一次逛街是在深夜的布爾津縣街上。話說能不能一起逛街、一起旅遊和一起說別人壞話是檢驗友誼的三大標準,看來我們的友誼在這次旅行中得到了檢驗與昇華,因為基本一路都是她在照顧我,等我,提醒我和囑咐我。

「新疆遊記第3天」布爾津五彩城

布爾津很冷,五彩城很美,和閨蜜一起旅行,很棒。

「新疆遊記第3天」布爾津五彩城

「新疆遊記第3天」布爾津五彩城

「新疆遊記第3天」布爾津五彩城

「新疆遊記第3天」布爾津五彩城

「新疆遊記第3天」布爾津五彩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