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同,弗洛伊德

俄狄浦斯 明哲心理諮詢師 2019-07-07

讀點專業的心理書,弗洛伊德的認同。

對於父母權威轉變為超我的過程,基礎就是認同,即一個自我對另一個自我的變化,結果,在某些方面第一個自我會像第二個自我的同化,結果,第一個自我像第二個自我那樣行動,模仿後者,並在某種意義上將後者吸收到自己之中,人們不恰當的把認同比作是吞噬別人的合併。這是一種依賴別人的非常重要的方式,可能是最早的方式但認同與對象選擇不是一回事,二者的差別如下,假如一個男孩使自己認同父親,就想像父親一樣,假如他把父親作為他的選擇對象,就想擁有他,佔有他,第一張情況下,自我就是根據父親的模型而變化的,第二組情況,就沒有必要改變了。很大程度上,認同和對象的選擇是相互獨立的,但一個人可能認同另一個人,並根據他的模型改變自己的自我,也可能把此人作為諸如性的對象,據說性的對象對自我的影響,尤其常常發生在婦女身上,併成為女性氣質的特徵。

假如一個人失去了對象或被迫放棄對象,他常通過認同該對象和在自我中重建該對象的方式來補償損失,因為可以說對象的選擇在此恢復到了認同。

俄狄浦斯情結:超我對兒童具有極大意義的情感依戀的繼承者姿態出現,隨著俄狄浦斯情結的消失,兒童放棄了初期對父母形成的強烈的精神貫注,但作為對失去對象的補償,兒童就會進一步加強對父母的認同,而這種認同是以被放棄的,對對象的精神貫注的沉澱物,在兒童生活後期頻繁發生,假如對 俄狄浦斯情結的克服僅是不完全的成功,那麼超我的力量與成長就會收到阻礙。在發展過程中,超我也接受那些步入父母位置的人,教育者,教師,偶像的影響。正常情況下,超我與父母原型漸漸相背離,變得更加非人格化。兒童在其生活的不同階段,對父母的評估各不相同,在俄狄浦斯情結讓位於超我時,在兒童心目中,父母是相當偉大的,後來父母就大大失去了威信,認同產生於後來這些失去權威的父母,並的確常對性格的形成起重要作用。

那種情況下,僅僅影響自我,而不再影響超我,這個超我已被最早的父母意向所決定。

超我也是自我理想的載體,自我依照它來估量自己,竭力模仿它,力爭滿足它更加完善的要求,這個自我理想是早年父母意向的機電五,是那是兒童對父母所具的完美性的欽佩表現。

認同,弗洛伊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