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為何富可敵國?

杜月笙 黃金榮 孟小冬 戴笠 以後天天八卦 2017-06-16

你們想我了嗎?

博主“麵包皇后”一直努力想做到日更的頻率,

爭取時間給大家奉獻更多的好文。

影片《建國大業》的明星客串陣容十分豪華,馮小剛在片中出演舊上海灘幫派老大杜月笙,對於出演黑幫老大,馮小剛早有經驗,在周星馳的《功夫》中,馮導出演的鱷魚幫老大,囂張登場迅速被砍,令人印象深刻。此番馮小剛飾演杜月笙,身著一身黑色中式短衫,戴著典型舊上海風格的小圓黑墨鏡,再加上身邊十多位黑幫警衛,無論扮相還是陣勢,都和“鱷魚幫老大”都有幾分相似。

杜月笙為何富可敵國?

杜月笙為何富可敵國?

外人對他的評價是:會做人、長袖善舞、雙面人、縱橫捭闔、上下通吃。

從一個無依無靠的孤兒,成為上海灘說一不二的人物。

他說過:“頭等人,有本事,沒脾氣。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氣。末等人,沒本事,大脾氣。”

說到他的故事,用傳奇二字解釋一點不為過!

杜月笙為何富可敵國?

他是上海灘有名的青幫大佬,從14歲混跡上海灘,到37歲登上青幫大佬之位,杜月笙用23年的時間,完成了身份的蛻變。這23年,他闖得猛、玩得火、鬥得凶,是上海灘路人皆知、聞之色變的黑道頭子。然而,當他的眼界越來越高,接觸的人越來越顯赫時,黑幫的身份反而成了杜月笙心頭的一根刺。他決定,要給自己來一個從內到外,脫胎換骨的“包裝”。為了改變世人對他的印象,杜月笙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名字。他專門拜訪了國學大師章太炎,在章太炎的建議下,原名杜月生的他改名為鏞,號月笙。所以一時之間,上海人競相稱呼他杜鏞。而他最喜歡的,還是被稱為杜先生。

杜月笙為何富可敵國?

杜月笙在上海的影響力是極大的,無人不曉,他上海有個稱號,“上海皇帝”。要說這位“上海皇帝”的真實生活究竟如何,大家可別被嚇壞。杜月笙的一生,一共明媒正娶了五位太太,而他的生活中,不僅僅是太太的數量多,名下的汽車就有九輛。

以現在的社會擁有九輛汽車已經是特別富裕人家才能享受到的,而在杜月笙所處的時代,上海灘的汽車總數也才1000多輛,窮人們連一輛自行車都買不起,而杜月笙卻擁有足足九輛汽車,貼身保鏢28名,可見這位“上海皇帝”是多麼壕。杜月笙的汽車有一個特點,就是車牌都是7777,所以那時候街頭的警察看到7777的車牌都會立刻肅立敬個禮。關於車牌:坊間流傳3333是上海灘大律師鄂森用黃金換的,4444號為盛宣懷四子盛老四奪得,5555號則為虞洽卿之婿江一平大律師奪得,杜月笙的7777沒要錢,之所以選擇7777,自古就說七上八下,8的諧音“捌”有“揮手作別的意思!

杜月笙為何富可敵國?

他出生於上海的小村,3歲喪母、5歲喪父,家境貧寒,飯都吃不飽。

14歲時,杜月笙跟隨著一群赤腳少年去上海城打工,混到一個水果行當學徒,工錢入不敷出。

雖然窮,他卻很有想法。

一天,他指著一筐爛梨對老闆說:“你信不信,我能把這些爛梨賣得比一個好梨還貴?”老闆不信,可心想反正也是扔了,不如就送給他,看他能耍什麼花樣。

杜月笙有一門好手藝,就是削梨。

他削梨可以做到刀轉,梨不動,一刀下去皮不斷,還很美觀。他支起了一個攤子,把梨壞的地方挖去,開始削皮,閒來無事的路人都聚攏來圍觀,心想怎麼有人能把一個壞梨都削得這麼好看。

杜月笙為何富可敵國?

▲《大上海》裡,周潤發扮演角色原型就是杜月笙

可爛梨終歸不完整,怎麼賣得出去?

他索性將梨切成幾塊,泡到糖水裡,這樣味道更佳、方便入食,賣得竟然比整個梨還貴。

在民國時期,他可是第一個將水果這麼賣的人,當時人們還直接給杜月笙取了個綽號:“萊陽梨”,可見人氣之高。大約連今天路邊賣菠蘿的,都該稱他一聲“祖師爺”。

15歲獨身闖蕩上海灘,從賣水果的小夥計做起,可天性不安分的杜月笙,不甘心這輩子就做個小販,杜月笙毅然離開了水果行。

杜月笙天天跟街上混混在一起,後來拜青幫陳世昌為老頭子,入青幫,進入上海龍頭黃公館,為黃金榮效力。聰明的杜月笙在黃公館可謂是眼觀四方,耳聽八面,他總是用冷眼觀察一切,上至黃金榮,下至一般聽差,每個人的生活習慣、脾氣性格都熟記心中。在這個過程中杜月笙也漸漸明白在黃公館實際上還有一位舉足輕重的主人,那就是是黃金榮的妻子林桂生,在大的事情抉擇上黃金榮是會聽從林桂生的意見。杜月笙正是抓住這一點,通過漂亮的幾次出手,獲得林桂生的賞識。在林桂生生病的時候,杜月笙陪伴在身邊,每天寸步不離,端茶倒水,捶背揉肩,伺候的細緻入微,好生體貼。也是因為這樣,林桂生逐漸把一些重要的事情交給杜月笙,小至收款,大至搶土等等。後來林桂生也是讓杜月笙直接接管一座賭場,這也是杜月笙真正創業的開始。

杜月笙為何富可敵國?

1925年7月,杜月笙成立“三鑫公司”,壟斷法租界鴉片提運。同年,杜月笙出任法租界商會總聯合會主席,兼納稅華人會監察。1927年4月,杜月笙與黃金榮、張嘯林組織中華共進會。1929年,杜月笙任公董局華董,這是華人在法租界最高的位置。1932年,杜月笙開始組織恆社。1933年2月25日,舉行開幕典禮。杜月笙自任名譽理事長。

人可以不識字,但不能不識人

戴笠因深得蔣介石的信任,長期從事特工與間諜工作,曾負責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情治機關軍統局並擔任副局長(但為實際領導人)與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主任。

1921年的戴笠,還是一個小混混。

有一天,他到杜月笙開的賭場賭錢。

由於賭技高明,贏了很多錢。

“這位先生,借一步說話。”

杜月笙手下懷疑他出老千,將他帶到小房間。

“你知道這是杜月笙先生開的賭場嗎?”

戴笠一笑:“當然知道。”

“既然知道,還敢在這裡撒野?”

戴笠大笑:“你們這樣對待我,杜先生恐怕不會答應。”

“你認識杜先生?”

戴笠說:“煩你通報一聲,說有位戴先生想見他。”

一會兒功夫,杜月笙就來了。

可是,他完全不認識戴笠。

但他看了戴笠一眼,就斷定:此人絕非等閒之輩。

杜月笙立即支了500大洋,交到戴笠手裡。

兩天後,杜月笙又派人把戴笠請到杜公館,

交給他一封信:“我給蔣先生寫了封推薦信,你去報考黃埔軍校吧。”

戴笠一生的命運就此改變。

6年後,戴笠重返上海灘的第一件事,

就是去拜見杜月笙,結拜為異姓兄弟。

“人可以不識字,但不能不識人。”

正是憑著這句話,他“發掘”了戴笠、章士釗等大才,

這些大才,後來都成了“通天”的人脈。

杜月笙為何富可敵國?

▲ 戴笠與杜月笙

杜月笙一生共名媒正娶了五位太太:大太太沈月英、二太太陳幗英、三太太孫佩豪、四太太姚玉蘭、五太太孟小冬。

杜月笙為何富可敵國?

大太太名沈月英:蘇州人,沒有生育。她領養一個兒子,名杜維潘,雖是養子,但此子進門後,杜月笙事事順利,所以愛得勝過己出。後大太太因與表哥通姦被杜幽禁十年。

二太太陳幗英:上海人,原是舞女,後跳舞結識杜並嫁給杜,共生育三個兒子,即維桓,維翰,維寧。

三太太孫佩豪:蘇州人,筱桂蓀外甥女,十六歲嫁給杜。生育兩個兒子,即維屏、維親。

四太太姚玉蘭:京劇旦角、老生演員。北京人,著名京劇演員,父親為著名京劇丑角“七盞燈。上世紀30年代,筱蘭英帶女兒去上海演出,經太太撮合,姚玉蘭嫁給杜月笙為側室。她和孟小冬是孩提時的玩伴,長大後的閨中密友,關係非比一般,正因如此,才有了孟小冬下嫁杜月笙的一段故事。姚玉蘭生育二子和二女,即維善、維嵩和美如、美霞。

杜月笙在香港家中病逝後被姚玉蘭帶去臺灣安葬在臺北縣汐止秀峰小學後山上。

杜月笙為何富可敵國?

後排左起:杜美如(杜月笙之女),孟小冬,杜維善和姚玉蘭(前排)

杜月笙為何富可敵國?

▲ 杜月笙和孟小冬

1950年,62歲的杜月笙在香港娶了人生最後一個老婆京劇名伶孟小冬,此時的孟小冬已經43歲了。不料,一年後,63的杜月笙在香港病逝。關於與孟小冬的婚禮,完全是杜月笙要與孟小冬補行婚禮。此前,兩人已經同居多年,孟小冬也照料杜月笙多年,並育有一女杜美娟。

杜月笙為何富可敵國?

1951年,64歲的杜月笙去世後,孟小冬在香港生活了幾年。1967年,因親友均在臺灣,為避免孤寂,便由香港轉遷到臺北定居,閉門靜養,由絢爛歸於平淡。1977年5月26日,一代京劇名伶香消玉損,病逝於臺北逝世,享年70歲。

杜月笙為何富可敵國?

杜月笙之子杜維善回憶

就像在影視劇或小說裡看到的一樣,在這樣一個大家庭,互相之間的明爭暗鬥是少不了的。我的母親是第四房太太,她不太會用心計,但在杜家,任何一房太太如果不用心計就要敗下陣來。每位太太身邊都有一些參謀給她們出謀劃策,怎麼爭寵,怎麼奪權。母親也有很多參謀。有一次父親過生日,幾個太太事先商量,決定大家在那天都穿一樣顏色和式樣的旗袍,這樣大家平等。母親回來就問參謀這事情怎麼辦——如果答應她們的條件,那她終歸是四太太,要排在後面,顯不出地位。如果不答應,其他人肯定要數落她。那兩個參謀說:“你先答應下來,她們說什麼樣的你就去做。”母親也就依計行事,可她暗中另外預備了一套。生日宴一開始,她與其他幾個太太穿一樣的衣服出來,可是沒幾分鐘,馬上去換了一件。這樣一來,眾人之中她突出了地位。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都是我們搬到臺灣後母親跟我們說的。

杜月笙為何富可敵國?

大太太很早就去世了,剩下的4位夫人中,母親和孟小冬的關係是最好的,其他兩位夫人一天到晚地鬥爭。三哥、四哥的母親就是和二哥的母親吵得一塌糊塗才帶著兩個兒子去英國待了很長一段時間。

在杜家,兄弟間的鬥爭也很厲害。父親有11個孩子,我是男孩子中的第7個,但是因為我年齡小,也不住在一起,所以我沒涉及其中。父親想培植大哥杜維藩,但實際上他是個阿斗。大哥喜歡喝酒,父親常常罵他:“你代表我請客,可是客人剛剛到你就醉了,你還怎麼代表我?”但杜家的接班人始終是他,父親的觀念始終變不了,所以在他留的遺囑裡,長子和長孫的遺產多一份,其他幾個都是平分——不過這些事情,也都成為舊中國的一個背影了。

杜月笙晚年

1951年,杜月笙哮喘病越來越重。

他清楚自己很快將撒手西去。

就是叫來大女兒杜美如:“你去銀行給我取個保險箱。”

杜美如取回來,杜月笙打開,

大家才知道保險箱裡裝著很多借條。

最少的一張是5000美元,

最多的一張是500根金條。

杜月笙一張一張看,又一張一張撕掉,

子女們非常不解:“為什麼要撕了?”

杜月笙說:“我不希望我死後你們到處要債。”

隨後,他沉默了一會,又說:

“借出的,表面是錢,實際是人情,

感恩的,永遠會記得我們杜家的好。

不感恩的,你去要賬,可能換來牢獄之災。”

他撕掉借條,就是要給欠款人吃一顆定心丸。

死前,他說的最後一句話是:“我沒希望了,中國會有希望。”

杜月笙子女現狀

杜月笙去世之後,杜維藩(大太太養子)和四房姚玉蘭母子、孟小冬等人都去了臺灣,但除了四房姚玉蘭和孟小冬仍經常走動,其餘各房之間往來不多。近年來,杜家只有杜美如和杜維善偶爾在公眾面前露面。不過,杜家後代的共同之處是都不走黑道,並且都受到良好教育,多數定居海外。

杜美如(四太太之女)目前住在約旦,性格開朗的她至今最喜歡說的還是上海話,父親的口頭禪“閒話一句”也被她繼承了下來。約旦國王侯賽因家族對中國文化情有獨鍾,杜美如夫婦和侯賽因家交上了朋友。1979年,杜美如夫婦在安曼(約旦首都)開辦了第一家“中華菜館”,如今還在阿聯酋開了分店。杜美如有兩子一女,其中一個兒子目前定居上海。近幾年,杜美如也經常回國,多次表示有回國定居的打算。而杜美如的胞弟杜維善,目前定居加拿大,也曾多次回國。他是一位知名收藏家和古錢幣研究專家,曾兩次向上海博物館捐贈古錢幣共計1800餘枚。

杜月笙和他的時代已成為過去。作為舊上海傳奇中的傳奇,他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當時一部分闖蕩上海灘的年輕人的夢想。不過,夢想總是和虛幻連在一起。也許,就連杜月笙的家人、後代,也從未真正走進過他。而杜月笙留在許多現代人心目中的,不過是《上海灘》之類的影視劇所刺激起來的想象罷了。

杜月笙為何富可敵國?

-----------------End----------------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