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路燈下讀《尚書》的流浪漢,我痛哭流涕

不知道為什麼,看著看著,眼淚就止不住地留下來,擦也擦不完。索性,乾脆不擦了,痛快哭一把。為什麼呢?一時千頭萬緒,也說不明白。可能觸動到了心頭的痛,錐心。

看到路燈下讀《尚書》的流浪漢,我痛哭流涕

同時,腦海裡也有一絲擔心,想到如果自己有一天,也落魄到他這種程度,是不是能如他一般神情自若且精神滿足。

雖然沒有文人的才,也沒有路燈下流浪漢的學識,但是我還是有了一種代入感。憑藉都喜歡讀書這一點,覺得自己命運跟他很像。也曾想過,老了之後一邊撿破爛一邊讀書。

窮,是很多人難以克服的坎。一旦被貼上物質匱乏的標籤,你的所有其他優點就已經離你而去,你就只剩下了窮。窮造成的直接後果是什麼?吃不飽、穿不暖、居無定所,身體無處安放,靈魂將放歸何處?

看到路燈下讀《尚書》的流浪漢,我痛哭流涕

讀書有用嗎?

這是最近幾年比較熱議的話題。

一個親戚曾問我,“讀書有用嗎?”

我說,“有用啊,大概率情況下,讀書越多成就越大,不一定代表他掙錢多,錢只是評價一個人成就的某一個維度,還有很多,比如,專業能力、人品、學識、素質。”

親戚反問道:“你的中學同學只讀了中專,現在是某名牌汽車的代理商,北京杭州都有房子,還給姐姐買了房子,給外甥安排了工作。你大學畢業了,有他掙錢多嗎?”

我很無奈:“沒有。”心裡想著,不光沒有,我還因為房子、孩子要用的錢而無比苦惱。

他又問,“你一個月能掙多少錢呢?”

我說,“因為要照顧孩子,時間上不允許我比較拼,一個月只有幾千塊。”

他說:“那跟隔壁的小云差不多,她在北京當月嫂,一個月一萬多,比你稍微厲害點。

我苦笑:“勞動不分貴賤,自己滿足就好。”

親戚還舉了一個例子,讓我和父母都無言以對。

小學班主任的女兒與我同齡,以前功課不太好,每到快要考試之前,班主任都把她的女兒跟我安排到一桌,希望我幫她複習一下。印象中,她的成績一直遊蕩在及格線邊緣。

中學畢業後,通過教育系統內照顧子女這項政策的安排,花了5萬塊,上了師範學院,後來安排工作,也成了一名光榮的小學老師。現在已經工作十幾年了,她老公也已經升到了中心校的校長位子上。當地的書香世家,名門望族。

不過我一直很納悶,以她的成績和對知識的理解,她是如何教孩子們呢?

坦白講,現在我不羨慕她,但是保不齊二十多年後羨慕她。因為到時候她的退休工資一定比我高。

看到路燈下讀《尚書》的流浪漢,我痛哭流涕

讀書有用嗎?功課好有用嗎?在北京漂著的那些當年小縣城的學霸們,有老家的同學混得好嗎?

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自己現在依然喜歡看書,《詩經》《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世說新語》《三國志》都放在我的書櫃上,雖然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完全看懂,也不知道看懂了,於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有什麼益處,很迷茫,但是,就是單純喜歡看。

這學期,跟兒子定了一個小目標,每天背誦、理解一首唐詩。每天寫完作業,我們倆就抱著《唐詩三百首》,挑一首覺得有趣的定為當天的目標。有一天,老公說,“你為什麼不按照學校發的教材背呢?”

我很詫異,說“為什麼?”

他說,“那是教學大綱上要求的啊,小學內必須會背的72首詩詞。”

我說,“現在還小,沒必要目的性這麼強吧。”

閱讀,是為了考試嗎?

侄子上初三,我說“我送你一套書吧,喜歡什麼?”

他說,“不用了,你送我一套遊戲手柄吧。課外書我也沒時間看,老師也沒要求必須看。學習已經很累了,幹嘛還要讓我看書。”

他的理想是中學畢業後當遊戲主播,據說掙錢比較多。

學習、讀書,有重合又有不同。看到溫儒敏教授不住地在網上闢謠,我也挺替他無奈的。閱讀,本來是一種愉快的事兒,督促閱讀本來是為了讓人提高的事兒,到最後反倒成了某些人口中的質疑。

為什麼很多人現在覺得閱讀無用?

國人閱讀量世界排名挺靠後,每年7本。

各種雞湯、毒雞湯、心靈感悟、情感故事這類的小文,卻動不動就能來一個爆款,閱讀量達到幾百萬。

一個作家的粉絲不過幾萬,而靠惡搞視頻發家的大V,卻能動不動幾百萬的粉絲?

想要靠碼字為生的文字愛好者們,絞盡腦汁,一天碼幾千字,也不過月入一兩千,掙扎在溫飽線上。還要時刻防著被抄襲、被洗稿。

喜愛詩詞的人很多,但是真正靠詩詞改變命運的,也就雷海為一個人。如果拿不到冠軍,也許奔四的他依然需要送外賣,依然找不到老婆。

絮絮叨叨說這麼多,有點亂。

但是,我相信的一點是,喜歡的依然會堅持讀書,這是一種融入骨血中的愛好。

書中沒有黃金屋、書中沒有顏如玉。但是,我們可以在書中找到更為強大和漂亮的自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