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我媽,我只想呵呵”這篇揭短作文,為何卻感動了無數人?'

"

作為家長,我們常常討論孩子怎麼樣,很好奇在孩子眼裡,爸爸或者媽媽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存在呢? 看到這篇五年級小朋友寫的《媽媽這個物種讓我憐惜》,才發現原來孩子眼裡的媽媽,也有各種小缺點,甚至是“不靠譜”...... 而最後一句“媽媽也是需要孩子憐惜的”,也是暖到心窩裡了。 提到我的媽媽,我很無語,如果非要我出個聲,那我只有一句:“呵呵。” 我的媽媽叫陳思。大家千萬不要說什麼人如其名這樣的話,以為叫“陳思”的人就時常思考,或者是一個沉靜的安之若素的人。這些跟我的媽媽都毫不沾邊。 我媽媽的一天是這樣開始的。 從早上六點半叫我起床開始,她便嘮叨了,重複著自我上學五年來幾乎每天要說的話:湯湯,起床去早讀 , 馬上,gogogo。大聲讀出來,叫我聽見哦……讀完了?讀完了趕緊到 QQ 群裡背一遍……背完了?背完了刷牙洗臉,刷牙要超過兩分鐘啊,臉好好洗兩把,你看你那眵目糊都還在眼角…… 嘮叨這些時,她正在廚房做早飯,一會兒跑我屋來看看,說兩句,又去炒菜了…… 總之,就是事事嘮叨,件件不落,直到我背上書包出門,她幼稚地裝腔作勢地來一句“寶貝再見嘍”,才結束。 中午放學回到家,從見到她開始,這個嘮叨便從頭再來……周而復始,從不改變,也從不改進。 如果誰說她人如其名,我只有呵呵。

"

作為家長,我們常常討論孩子怎麼樣,很好奇在孩子眼裡,爸爸或者媽媽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存在呢? 看到這篇五年級小朋友寫的《媽媽這個物種讓我憐惜》,才發現原來孩子眼裡的媽媽,也有各種小缺點,甚至是“不靠譜”...... 而最後一句“媽媽也是需要孩子憐惜的”,也是暖到心窩裡了。 提到我的媽媽,我很無語,如果非要我出個聲,那我只有一句:“呵呵。” 我的媽媽叫陳思。大家千萬不要說什麼人如其名這樣的話,以為叫“陳思”的人就時常思考,或者是一個沉靜的安之若素的人。這些跟我的媽媽都毫不沾邊。 我媽媽的一天是這樣開始的。 從早上六點半叫我起床開始,她便嘮叨了,重複著自我上學五年來幾乎每天要說的話:湯湯,起床去早讀 , 馬上,gogogo。大聲讀出來,叫我聽見哦……讀完了?讀完了趕緊到 QQ 群裡背一遍……背完了?背完了刷牙洗臉,刷牙要超過兩分鐘啊,臉好好洗兩把,你看你那眵目糊都還在眼角…… 嘮叨這些時,她正在廚房做早飯,一會兒跑我屋來看看,說兩句,又去炒菜了…… 總之,就是事事嘮叨,件件不落,直到我背上書包出門,她幼稚地裝腔作勢地來一句“寶貝再見嘍”,才結束。 中午放學回到家,從見到她開始,這個嘮叨便從頭再來……周而復始,從不改變,也從不改進。 如果誰說她人如其名,我只有呵呵。

“提到我媽,我只想呵呵”這篇揭短作文,為何卻感動了無數人?

我的媽媽是個文學編輯。大概就是那種給別人改文章的人。 所以,你們懂得,她看不上我寫的任何作文,說我寫的不是沒有中心思想,就是語句不通;不是太幼稚,就是裝成熟;不是沒有好詞好句,就是沒用比喻擬人排比;不是開頭不好,就是結尾太糟…… “額”那個神呀。總之,我寫的作文在她眼裡狗屁不如。有幾次老師選了我的作文去參賽,她竟給老師發微信說了一堆我作文的毛病,最後建議老師不要拿出去,因為沒戲。 但她又從來不指導我寫作文,也不給我改,只在檢查作業時這個那個有的沒的指一堆毛病出來。 如果有誰說有個當編輯的媽媽,作文便會不費吹灰之力自然就好,我只有呵呵了。 我覺得我的媽媽是個多面人。她在旁人面前表現得很溫柔,面帶微笑,語氣舒緩,聲音柔美。 說話的內容聽起來都非常善解人意。可是跟我說話就完全不同了,簡直是河東獅吼,此時她面目猙獰,眼睛瞪得跟銅鈴一樣。 而且她翻臉就跟翻書一樣快,這邊正吼著我,那邊接個電話馬上就變身溫柔小姐姐了。 她有一件衣服,白色底子,胸前印著個張著大嘴的黑線條的大老虎頭像。 我覺得這件衣服特別符合她,這件衣服代表了她的內心,暗藏殺機。 如果有誰說我的媽媽很溫柔,我只有呵呵了。

"

作為家長,我們常常討論孩子怎麼樣,很好奇在孩子眼裡,爸爸或者媽媽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存在呢? 看到這篇五年級小朋友寫的《媽媽這個物種讓我憐惜》,才發現原來孩子眼裡的媽媽,也有各種小缺點,甚至是“不靠譜”...... 而最後一句“媽媽也是需要孩子憐惜的”,也是暖到心窩裡了。 提到我的媽媽,我很無語,如果非要我出個聲,那我只有一句:“呵呵。” 我的媽媽叫陳思。大家千萬不要說什麼人如其名這樣的話,以為叫“陳思”的人就時常思考,或者是一個沉靜的安之若素的人。這些跟我的媽媽都毫不沾邊。 我媽媽的一天是這樣開始的。 從早上六點半叫我起床開始,她便嘮叨了,重複著自我上學五年來幾乎每天要說的話:湯湯,起床去早讀 , 馬上,gogogo。大聲讀出來,叫我聽見哦……讀完了?讀完了趕緊到 QQ 群裡背一遍……背完了?背完了刷牙洗臉,刷牙要超過兩分鐘啊,臉好好洗兩把,你看你那眵目糊都還在眼角…… 嘮叨這些時,她正在廚房做早飯,一會兒跑我屋來看看,說兩句,又去炒菜了…… 總之,就是事事嘮叨,件件不落,直到我背上書包出門,她幼稚地裝腔作勢地來一句“寶貝再見嘍”,才結束。 中午放學回到家,從見到她開始,這個嘮叨便從頭再來……周而復始,從不改變,也從不改進。 如果誰說她人如其名,我只有呵呵。

“提到我媽,我只想呵呵”這篇揭短作文,為何卻感動了無數人?

我的媽媽是個文學編輯。大概就是那種給別人改文章的人。 所以,你們懂得,她看不上我寫的任何作文,說我寫的不是沒有中心思想,就是語句不通;不是太幼稚,就是裝成熟;不是沒有好詞好句,就是沒用比喻擬人排比;不是開頭不好,就是結尾太糟…… “額”那個神呀。總之,我寫的作文在她眼裡狗屁不如。有幾次老師選了我的作文去參賽,她竟給老師發微信說了一堆我作文的毛病,最後建議老師不要拿出去,因為沒戲。 但她又從來不指導我寫作文,也不給我改,只在檢查作業時這個那個有的沒的指一堆毛病出來。 如果有誰說有個當編輯的媽媽,作文便會不費吹灰之力自然就好,我只有呵呵了。 我覺得我的媽媽是個多面人。她在旁人面前表現得很溫柔,面帶微笑,語氣舒緩,聲音柔美。 說話的內容聽起來都非常善解人意。可是跟我說話就完全不同了,簡直是河東獅吼,此時她面目猙獰,眼睛瞪得跟銅鈴一樣。 而且她翻臉就跟翻書一樣快,這邊正吼著我,那邊接個電話馬上就變身溫柔小姐姐了。 她有一件衣服,白色底子,胸前印著個張著大嘴的黑線條的大老虎頭像。 我覺得這件衣服特別符合她,這件衣服代表了她的內心,暗藏殺機。 如果有誰說我的媽媽很溫柔,我只有呵呵了。

“提到我媽,我只想呵呵”這篇揭短作文,為何卻感動了無數人?

我的媽媽有種本事,就是極盡旁敲側擊、含沙射影之能事地對我進行各種各樣各個方面的人身攻擊。 她不說我一個字,但說的每一個字都像劍一樣直指我心。 比如,一家人好容易抽空看個電視,她裝作和爸爸聊天的樣子說:你看這個誰誰誰,人家現在這麼優秀,你覺得他是整天在家看電視就變得這麼優秀的嗎?優秀的人不看電視,人家在電視裡讓別人看…… 我“勒”個媽呀。你們想象吧,我還能看成電視嗎? 在這方面,她的道理是一堆一堆的,而且正著反著倒著,都是她有理。什麼吃青菜會漂亮了,吃蘿蔔對皮膚好了,練琴最少一坐兩個小時了,運動有助長高了,練習書法有助凝氣聚神了……都是她的道理。 而且每一個道理她張口就舉出一堆例子,讓我一時半會兒都想不出反駁她的事例。 我暗下決心,一定多多看書,多瞭解各方面的知識,總有一天我會讓她張口結舌,無話可說。

"

作為家長,我們常常討論孩子怎麼樣,很好奇在孩子眼裡,爸爸或者媽媽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存在呢? 看到這篇五年級小朋友寫的《媽媽這個物種讓我憐惜》,才發現原來孩子眼裡的媽媽,也有各種小缺點,甚至是“不靠譜”...... 而最後一句“媽媽也是需要孩子憐惜的”,也是暖到心窩裡了。 提到我的媽媽,我很無語,如果非要我出個聲,那我只有一句:“呵呵。” 我的媽媽叫陳思。大家千萬不要說什麼人如其名這樣的話,以為叫“陳思”的人就時常思考,或者是一個沉靜的安之若素的人。這些跟我的媽媽都毫不沾邊。 我媽媽的一天是這樣開始的。 從早上六點半叫我起床開始,她便嘮叨了,重複著自我上學五年來幾乎每天要說的話:湯湯,起床去早讀 , 馬上,gogogo。大聲讀出來,叫我聽見哦……讀完了?讀完了趕緊到 QQ 群裡背一遍……背完了?背完了刷牙洗臉,刷牙要超過兩分鐘啊,臉好好洗兩把,你看你那眵目糊都還在眼角…… 嘮叨這些時,她正在廚房做早飯,一會兒跑我屋來看看,說兩句,又去炒菜了…… 總之,就是事事嘮叨,件件不落,直到我背上書包出門,她幼稚地裝腔作勢地來一句“寶貝再見嘍”,才結束。 中午放學回到家,從見到她開始,這個嘮叨便從頭再來……周而復始,從不改變,也從不改進。 如果誰說她人如其名,我只有呵呵。

“提到我媽,我只想呵呵”這篇揭短作文,為何卻感動了無數人?

我的媽媽是個文學編輯。大概就是那種給別人改文章的人。 所以,你們懂得,她看不上我寫的任何作文,說我寫的不是沒有中心思想,就是語句不通;不是太幼稚,就是裝成熟;不是沒有好詞好句,就是沒用比喻擬人排比;不是開頭不好,就是結尾太糟…… “額”那個神呀。總之,我寫的作文在她眼裡狗屁不如。有幾次老師選了我的作文去參賽,她竟給老師發微信說了一堆我作文的毛病,最後建議老師不要拿出去,因為沒戲。 但她又從來不指導我寫作文,也不給我改,只在檢查作業時這個那個有的沒的指一堆毛病出來。 如果有誰說有個當編輯的媽媽,作文便會不費吹灰之力自然就好,我只有呵呵了。 我覺得我的媽媽是個多面人。她在旁人面前表現得很溫柔,面帶微笑,語氣舒緩,聲音柔美。 說話的內容聽起來都非常善解人意。可是跟我說話就完全不同了,簡直是河東獅吼,此時她面目猙獰,眼睛瞪得跟銅鈴一樣。 而且她翻臉就跟翻書一樣快,這邊正吼著我,那邊接個電話馬上就變身溫柔小姐姐了。 她有一件衣服,白色底子,胸前印著個張著大嘴的黑線條的大老虎頭像。 我覺得這件衣服特別符合她,這件衣服代表了她的內心,暗藏殺機。 如果有誰說我的媽媽很溫柔,我只有呵呵了。

“提到我媽,我只想呵呵”這篇揭短作文,為何卻感動了無數人?

我的媽媽有種本事,就是極盡旁敲側擊、含沙射影之能事地對我進行各種各樣各個方面的人身攻擊。 她不說我一個字,但說的每一個字都像劍一樣直指我心。 比如,一家人好容易抽空看個電視,她裝作和爸爸聊天的樣子說:你看這個誰誰誰,人家現在這麼優秀,你覺得他是整天在家看電視就變得這麼優秀的嗎?優秀的人不看電視,人家在電視裡讓別人看…… 我“勒”個媽呀。你們想象吧,我還能看成電視嗎? 在這方面,她的道理是一堆一堆的,而且正著反著倒著,都是她有理。什麼吃青菜會漂亮了,吃蘿蔔對皮膚好了,練琴最少一坐兩個小時了,運動有助長高了,練習書法有助凝氣聚神了……都是她的道理。 而且每一個道理她張口就舉出一堆例子,讓我一時半會兒都想不出反駁她的事例。 我暗下決心,一定多多看書,多瞭解各方面的知識,總有一天我會讓她張口結舌,無話可說。

“提到我媽,我只想呵呵”這篇揭短作文,為何卻感動了無數人?

畢竟,世界上永遠會有“媽媽”這個物種,僅此一點,這個物種應該是值得我們這些媽媽的小孩憐惜的。 不要問我為什麼會在這裡用憐惜這個詞,我也不十分清楚。這是我剛學到的一個詞,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小語認為: 這真的是一位“好”媽媽,也是千千萬萬媽媽的寫照,非常真實,非常貼切,讓人想看,又想笑,我勒個“媽”,這真是太有創意了!但是笑完之後,留給我們更多的是一聲嘆息…… 前不久美國《女性生活月刊》曾對讀者做了一次問卷調查,詢問她們的母親是如何教育她們的,怎樣才能做個好媽媽。下面是一些來信的摘錄。‍ 讀書是關鍵 童年時,我記得母親每天都讀書給我聽,並常常帶我去圖書館。我清晰地記得我頭一次讀書給母親聽時,她的眼裡帶著淚花。 在我有了女兒愛米後我也一直讀書給她聽,從她出生的那一天起,因為嬰兒也愛聽讀書時那有節奏的聲音。 我的女兒愛米是一個好動的孩子,一會兒也坐不下來。但是在她兩歲半時,她每天夜裡都要帶上20本書放在自己的床邊。當她能夠複述我給她講的《棕熊》時,我的眼裡也湧出了淚水。 不在公開場合批評孩子 無論我做了什麼錯事,我的繼母絕不在別人面前讓我難堪。無論她們是陌生人、家裡人,還是朋友們。她總是根據當時的情形,等我們回到了家或是把我帶到一邊再去說我。

"

作為家長,我們常常討論孩子怎麼樣,很好奇在孩子眼裡,爸爸或者媽媽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存在呢? 看到這篇五年級小朋友寫的《媽媽這個物種讓我憐惜》,才發現原來孩子眼裡的媽媽,也有各種小缺點,甚至是“不靠譜”...... 而最後一句“媽媽也是需要孩子憐惜的”,也是暖到心窩裡了。 提到我的媽媽,我很無語,如果非要我出個聲,那我只有一句:“呵呵。” 我的媽媽叫陳思。大家千萬不要說什麼人如其名這樣的話,以為叫“陳思”的人就時常思考,或者是一個沉靜的安之若素的人。這些跟我的媽媽都毫不沾邊。 我媽媽的一天是這樣開始的。 從早上六點半叫我起床開始,她便嘮叨了,重複著自我上學五年來幾乎每天要說的話:湯湯,起床去早讀 , 馬上,gogogo。大聲讀出來,叫我聽見哦……讀完了?讀完了趕緊到 QQ 群裡背一遍……背完了?背完了刷牙洗臉,刷牙要超過兩分鐘啊,臉好好洗兩把,你看你那眵目糊都還在眼角…… 嘮叨這些時,她正在廚房做早飯,一會兒跑我屋來看看,說兩句,又去炒菜了…… 總之,就是事事嘮叨,件件不落,直到我背上書包出門,她幼稚地裝腔作勢地來一句“寶貝再見嘍”,才結束。 中午放學回到家,從見到她開始,這個嘮叨便從頭再來……周而復始,從不改變,也從不改進。 如果誰說她人如其名,我只有呵呵。

“提到我媽,我只想呵呵”這篇揭短作文,為何卻感動了無數人?

我的媽媽是個文學編輯。大概就是那種給別人改文章的人。 所以,你們懂得,她看不上我寫的任何作文,說我寫的不是沒有中心思想,就是語句不通;不是太幼稚,就是裝成熟;不是沒有好詞好句,就是沒用比喻擬人排比;不是開頭不好,就是結尾太糟…… “額”那個神呀。總之,我寫的作文在她眼裡狗屁不如。有幾次老師選了我的作文去參賽,她竟給老師發微信說了一堆我作文的毛病,最後建議老師不要拿出去,因為沒戲。 但她又從來不指導我寫作文,也不給我改,只在檢查作業時這個那個有的沒的指一堆毛病出來。 如果有誰說有個當編輯的媽媽,作文便會不費吹灰之力自然就好,我只有呵呵了。 我覺得我的媽媽是個多面人。她在旁人面前表現得很溫柔,面帶微笑,語氣舒緩,聲音柔美。 說話的內容聽起來都非常善解人意。可是跟我說話就完全不同了,簡直是河東獅吼,此時她面目猙獰,眼睛瞪得跟銅鈴一樣。 而且她翻臉就跟翻書一樣快,這邊正吼著我,那邊接個電話馬上就變身溫柔小姐姐了。 她有一件衣服,白色底子,胸前印著個張著大嘴的黑線條的大老虎頭像。 我覺得這件衣服特別符合她,這件衣服代表了她的內心,暗藏殺機。 如果有誰說我的媽媽很溫柔,我只有呵呵了。

“提到我媽,我只想呵呵”這篇揭短作文,為何卻感動了無數人?

我的媽媽有種本事,就是極盡旁敲側擊、含沙射影之能事地對我進行各種各樣各個方面的人身攻擊。 她不說我一個字,但說的每一個字都像劍一樣直指我心。 比如,一家人好容易抽空看個電視,她裝作和爸爸聊天的樣子說:你看這個誰誰誰,人家現在這麼優秀,你覺得他是整天在家看電視就變得這麼優秀的嗎?優秀的人不看電視,人家在電視裡讓別人看…… 我“勒”個媽呀。你們想象吧,我還能看成電視嗎? 在這方面,她的道理是一堆一堆的,而且正著反著倒著,都是她有理。什麼吃青菜會漂亮了,吃蘿蔔對皮膚好了,練琴最少一坐兩個小時了,運動有助長高了,練習書法有助凝氣聚神了……都是她的道理。 而且每一個道理她張口就舉出一堆例子,讓我一時半會兒都想不出反駁她的事例。 我暗下決心,一定多多看書,多瞭解各方面的知識,總有一天我會讓她張口結舌,無話可說。

“提到我媽,我只想呵呵”這篇揭短作文,為何卻感動了無數人?

畢竟,世界上永遠會有“媽媽”這個物種,僅此一點,這個物種應該是值得我們這些媽媽的小孩憐惜的。 不要問我為什麼會在這裡用憐惜這個詞,我也不十分清楚。這是我剛學到的一個詞,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小語認為: 這真的是一位“好”媽媽,也是千千萬萬媽媽的寫照,非常真實,非常貼切,讓人想看,又想笑,我勒個“媽”,這真是太有創意了!但是笑完之後,留給我們更多的是一聲嘆息…… 前不久美國《女性生活月刊》曾對讀者做了一次問卷調查,詢問她們的母親是如何教育她們的,怎樣才能做個好媽媽。下面是一些來信的摘錄。‍ 讀書是關鍵 童年時,我記得母親每天都讀書給我聽,並常常帶我去圖書館。我清晰地記得我頭一次讀書給母親聽時,她的眼裡帶著淚花。 在我有了女兒愛米後我也一直讀書給她聽,從她出生的那一天起,因為嬰兒也愛聽讀書時那有節奏的聲音。 我的女兒愛米是一個好動的孩子,一會兒也坐不下來。但是在她兩歲半時,她每天夜裡都要帶上20本書放在自己的床邊。當她能夠複述我給她講的《棕熊》時,我的眼裡也湧出了淚水。 不在公開場合批評孩子 無論我做了什麼錯事,我的繼母絕不在別人面前讓我難堪。無論她們是陌生人、家裡人,還是朋友們。她總是根據當時的情形,等我們回到了家或是把我帶到一邊再去說我。

“提到我媽,我只想呵呵”這篇揭短作文,為何卻感動了無數人?

父母保持一致 當我是孩子時我從沒有跟父母中的一個好而反對另一方的機會。媽媽爸爸總是一夥的,他們總是相互支持。 比如說,他們兩個共同決定我該參加哪個聚會或是我在外面能待到多晚。 一次我不想修完我的芭蕾課,他們在一起討論,在沒有決定前則說我必須完成這個學期的課程。他們觀點的一致,讓我感到他們的決定是很有道理的。

"

作為家長,我們常常討論孩子怎麼樣,很好奇在孩子眼裡,爸爸或者媽媽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存在呢? 看到這篇五年級小朋友寫的《媽媽這個物種讓我憐惜》,才發現原來孩子眼裡的媽媽,也有各種小缺點,甚至是“不靠譜”...... 而最後一句“媽媽也是需要孩子憐惜的”,也是暖到心窩裡了。 提到我的媽媽,我很無語,如果非要我出個聲,那我只有一句:“呵呵。” 我的媽媽叫陳思。大家千萬不要說什麼人如其名這樣的話,以為叫“陳思”的人就時常思考,或者是一個沉靜的安之若素的人。這些跟我的媽媽都毫不沾邊。 我媽媽的一天是這樣開始的。 從早上六點半叫我起床開始,她便嘮叨了,重複著自我上學五年來幾乎每天要說的話:湯湯,起床去早讀 , 馬上,gogogo。大聲讀出來,叫我聽見哦……讀完了?讀完了趕緊到 QQ 群裡背一遍……背完了?背完了刷牙洗臉,刷牙要超過兩分鐘啊,臉好好洗兩把,你看你那眵目糊都還在眼角…… 嘮叨這些時,她正在廚房做早飯,一會兒跑我屋來看看,說兩句,又去炒菜了…… 總之,就是事事嘮叨,件件不落,直到我背上書包出門,她幼稚地裝腔作勢地來一句“寶貝再見嘍”,才結束。 中午放學回到家,從見到她開始,這個嘮叨便從頭再來……周而復始,從不改變,也從不改進。 如果誰說她人如其名,我只有呵呵。

“提到我媽,我只想呵呵”這篇揭短作文,為何卻感動了無數人?

我的媽媽是個文學編輯。大概就是那種給別人改文章的人。 所以,你們懂得,她看不上我寫的任何作文,說我寫的不是沒有中心思想,就是語句不通;不是太幼稚,就是裝成熟;不是沒有好詞好句,就是沒用比喻擬人排比;不是開頭不好,就是結尾太糟…… “額”那個神呀。總之,我寫的作文在她眼裡狗屁不如。有幾次老師選了我的作文去參賽,她竟給老師發微信說了一堆我作文的毛病,最後建議老師不要拿出去,因為沒戲。 但她又從來不指導我寫作文,也不給我改,只在檢查作業時這個那個有的沒的指一堆毛病出來。 如果有誰說有個當編輯的媽媽,作文便會不費吹灰之力自然就好,我只有呵呵了。 我覺得我的媽媽是個多面人。她在旁人面前表現得很溫柔,面帶微笑,語氣舒緩,聲音柔美。 說話的內容聽起來都非常善解人意。可是跟我說話就完全不同了,簡直是河東獅吼,此時她面目猙獰,眼睛瞪得跟銅鈴一樣。 而且她翻臉就跟翻書一樣快,這邊正吼著我,那邊接個電話馬上就變身溫柔小姐姐了。 她有一件衣服,白色底子,胸前印著個張著大嘴的黑線條的大老虎頭像。 我覺得這件衣服特別符合她,這件衣服代表了她的內心,暗藏殺機。 如果有誰說我的媽媽很溫柔,我只有呵呵了。

“提到我媽,我只想呵呵”這篇揭短作文,為何卻感動了無數人?

我的媽媽有種本事,就是極盡旁敲側擊、含沙射影之能事地對我進行各種各樣各個方面的人身攻擊。 她不說我一個字,但說的每一個字都像劍一樣直指我心。 比如,一家人好容易抽空看個電視,她裝作和爸爸聊天的樣子說:你看這個誰誰誰,人家現在這麼優秀,你覺得他是整天在家看電視就變得這麼優秀的嗎?優秀的人不看電視,人家在電視裡讓別人看…… 我“勒”個媽呀。你們想象吧,我還能看成電視嗎? 在這方面,她的道理是一堆一堆的,而且正著反著倒著,都是她有理。什麼吃青菜會漂亮了,吃蘿蔔對皮膚好了,練琴最少一坐兩個小時了,運動有助長高了,練習書法有助凝氣聚神了……都是她的道理。 而且每一個道理她張口就舉出一堆例子,讓我一時半會兒都想不出反駁她的事例。 我暗下決心,一定多多看書,多瞭解各方面的知識,總有一天我會讓她張口結舌,無話可說。

“提到我媽,我只想呵呵”這篇揭短作文,為何卻感動了無數人?

畢竟,世界上永遠會有“媽媽”這個物種,僅此一點,這個物種應該是值得我們這些媽媽的小孩憐惜的。 不要問我為什麼會在這裡用憐惜這個詞,我也不十分清楚。這是我剛學到的一個詞,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小語認為: 這真的是一位“好”媽媽,也是千千萬萬媽媽的寫照,非常真實,非常貼切,讓人想看,又想笑,我勒個“媽”,這真是太有創意了!但是笑完之後,留給我們更多的是一聲嘆息…… 前不久美國《女性生活月刊》曾對讀者做了一次問卷調查,詢問她們的母親是如何教育她們的,怎樣才能做個好媽媽。下面是一些來信的摘錄。‍ 讀書是關鍵 童年時,我記得母親每天都讀書給我聽,並常常帶我去圖書館。我清晰地記得我頭一次讀書給母親聽時,她的眼裡帶著淚花。 在我有了女兒愛米後我也一直讀書給她聽,從她出生的那一天起,因為嬰兒也愛聽讀書時那有節奏的聲音。 我的女兒愛米是一個好動的孩子,一會兒也坐不下來。但是在她兩歲半時,她每天夜裡都要帶上20本書放在自己的床邊。當她能夠複述我給她講的《棕熊》時,我的眼裡也湧出了淚水。 不在公開場合批評孩子 無論我做了什麼錯事,我的繼母絕不在別人面前讓我難堪。無論她們是陌生人、家裡人,還是朋友們。她總是根據當時的情形,等我們回到了家或是把我帶到一邊再去說我。

“提到我媽,我只想呵呵”這篇揭短作文,為何卻感動了無數人?

父母保持一致 當我是孩子時我從沒有跟父母中的一個好而反對另一方的機會。媽媽爸爸總是一夥的,他們總是相互支持。 比如說,他們兩個共同決定我該參加哪個聚會或是我在外面能待到多晚。 一次我不想修完我的芭蕾課,他們在一起討論,在沒有決定前則說我必須完成這個學期的課程。他們觀點的一致,讓我感到他們的決定是很有道理的。

“提到我媽,我只想呵呵”這篇揭短作文,為何卻感動了無數人?

停止評論 我母親經常說:“不要急於評論其她母親是如何養育孩子的,免得在最後你發現也許你還沒有她們做得好。” 對於一個家庭正確的東西對另一個家庭也許是行不通的。因為孩子們有不同的需要和不同的個性,父母也有不同的要求與習慣。只要不存在虐待與冷淡孩子,我們就不要去絮絮叨叨地評價別人家的教養方式。 慶幸孩子們的差異 我的母親並不對我們強求一致,現在我試著對我的孩子做得更好一些。我母親認為:每一個孩子都有獨特的能力與興趣,絕不能統一要求孩子們,應該讓她們成為她們自己,幫助她們去發展她們的潛能。 無論她們選擇了什麼道路。最重要的是,要記住平等並不意味著給你的孩子們絕對相同的東西,而是給每一個孩子她所需要的東西。 來源:網絡。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文章來源:網絡。)

"

作為家長,我們常常討論孩子怎麼樣,很好奇在孩子眼裡,爸爸或者媽媽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存在呢? 看到這篇五年級小朋友寫的《媽媽這個物種讓我憐惜》,才發現原來孩子眼裡的媽媽,也有各種小缺點,甚至是“不靠譜”...... 而最後一句“媽媽也是需要孩子憐惜的”,也是暖到心窩裡了。 提到我的媽媽,我很無語,如果非要我出個聲,那我只有一句:“呵呵。” 我的媽媽叫陳思。大家千萬不要說什麼人如其名這樣的話,以為叫“陳思”的人就時常思考,或者是一個沉靜的安之若素的人。這些跟我的媽媽都毫不沾邊。 我媽媽的一天是這樣開始的。 從早上六點半叫我起床開始,她便嘮叨了,重複著自我上學五年來幾乎每天要說的話:湯湯,起床去早讀 , 馬上,gogogo。大聲讀出來,叫我聽見哦……讀完了?讀完了趕緊到 QQ 群裡背一遍……背完了?背完了刷牙洗臉,刷牙要超過兩分鐘啊,臉好好洗兩把,你看你那眵目糊都還在眼角…… 嘮叨這些時,她正在廚房做早飯,一會兒跑我屋來看看,說兩句,又去炒菜了…… 總之,就是事事嘮叨,件件不落,直到我背上書包出門,她幼稚地裝腔作勢地來一句“寶貝再見嘍”,才結束。 中午放學回到家,從見到她開始,這個嘮叨便從頭再來……周而復始,從不改變,也從不改進。 如果誰說她人如其名,我只有呵呵。

“提到我媽,我只想呵呵”這篇揭短作文,為何卻感動了無數人?

我的媽媽是個文學編輯。大概就是那種給別人改文章的人。 所以,你們懂得,她看不上我寫的任何作文,說我寫的不是沒有中心思想,就是語句不通;不是太幼稚,就是裝成熟;不是沒有好詞好句,就是沒用比喻擬人排比;不是開頭不好,就是結尾太糟…… “額”那個神呀。總之,我寫的作文在她眼裡狗屁不如。有幾次老師選了我的作文去參賽,她竟給老師發微信說了一堆我作文的毛病,最後建議老師不要拿出去,因為沒戲。 但她又從來不指導我寫作文,也不給我改,只在檢查作業時這個那個有的沒的指一堆毛病出來。 如果有誰說有個當編輯的媽媽,作文便會不費吹灰之力自然就好,我只有呵呵了。 我覺得我的媽媽是個多面人。她在旁人面前表現得很溫柔,面帶微笑,語氣舒緩,聲音柔美。 說話的內容聽起來都非常善解人意。可是跟我說話就完全不同了,簡直是河東獅吼,此時她面目猙獰,眼睛瞪得跟銅鈴一樣。 而且她翻臉就跟翻書一樣快,這邊正吼著我,那邊接個電話馬上就變身溫柔小姐姐了。 她有一件衣服,白色底子,胸前印著個張著大嘴的黑線條的大老虎頭像。 我覺得這件衣服特別符合她,這件衣服代表了她的內心,暗藏殺機。 如果有誰說我的媽媽很溫柔,我只有呵呵了。

“提到我媽,我只想呵呵”這篇揭短作文,為何卻感動了無數人?

我的媽媽有種本事,就是極盡旁敲側擊、含沙射影之能事地對我進行各種各樣各個方面的人身攻擊。 她不說我一個字,但說的每一個字都像劍一樣直指我心。 比如,一家人好容易抽空看個電視,她裝作和爸爸聊天的樣子說:你看這個誰誰誰,人家現在這麼優秀,你覺得他是整天在家看電視就變得這麼優秀的嗎?優秀的人不看電視,人家在電視裡讓別人看…… 我“勒”個媽呀。你們想象吧,我還能看成電視嗎? 在這方面,她的道理是一堆一堆的,而且正著反著倒著,都是她有理。什麼吃青菜會漂亮了,吃蘿蔔對皮膚好了,練琴最少一坐兩個小時了,運動有助長高了,練習書法有助凝氣聚神了……都是她的道理。 而且每一個道理她張口就舉出一堆例子,讓我一時半會兒都想不出反駁她的事例。 我暗下決心,一定多多看書,多瞭解各方面的知識,總有一天我會讓她張口結舌,無話可說。

“提到我媽,我只想呵呵”這篇揭短作文,為何卻感動了無數人?

畢竟,世界上永遠會有“媽媽”這個物種,僅此一點,這個物種應該是值得我們這些媽媽的小孩憐惜的。 不要問我為什麼會在這裡用憐惜這個詞,我也不十分清楚。這是我剛學到的一個詞,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小語認為: 這真的是一位“好”媽媽,也是千千萬萬媽媽的寫照,非常真實,非常貼切,讓人想看,又想笑,我勒個“媽”,這真是太有創意了!但是笑完之後,留給我們更多的是一聲嘆息…… 前不久美國《女性生活月刊》曾對讀者做了一次問卷調查,詢問她們的母親是如何教育她們的,怎樣才能做個好媽媽。下面是一些來信的摘錄。‍ 讀書是關鍵 童年時,我記得母親每天都讀書給我聽,並常常帶我去圖書館。我清晰地記得我頭一次讀書給母親聽時,她的眼裡帶著淚花。 在我有了女兒愛米後我也一直讀書給她聽,從她出生的那一天起,因為嬰兒也愛聽讀書時那有節奏的聲音。 我的女兒愛米是一個好動的孩子,一會兒也坐不下來。但是在她兩歲半時,她每天夜裡都要帶上20本書放在自己的床邊。當她能夠複述我給她講的《棕熊》時,我的眼裡也湧出了淚水。 不在公開場合批評孩子 無論我做了什麼錯事,我的繼母絕不在別人面前讓我難堪。無論她們是陌生人、家裡人,還是朋友們。她總是根據當時的情形,等我們回到了家或是把我帶到一邊再去說我。

“提到我媽,我只想呵呵”這篇揭短作文,為何卻感動了無數人?

父母保持一致 當我是孩子時我從沒有跟父母中的一個好而反對另一方的機會。媽媽爸爸總是一夥的,他們總是相互支持。 比如說,他們兩個共同決定我該參加哪個聚會或是我在外面能待到多晚。 一次我不想修完我的芭蕾課,他們在一起討論,在沒有決定前則說我必須完成這個學期的課程。他們觀點的一致,讓我感到他們的決定是很有道理的。

“提到我媽,我只想呵呵”這篇揭短作文,為何卻感動了無數人?

停止評論 我母親經常說:“不要急於評論其她母親是如何養育孩子的,免得在最後你發現也許你還沒有她們做得好。” 對於一個家庭正確的東西對另一個家庭也許是行不通的。因為孩子們有不同的需要和不同的個性,父母也有不同的要求與習慣。只要不存在虐待與冷淡孩子,我們就不要去絮絮叨叨地評價別人家的教養方式。 慶幸孩子們的差異 我的母親並不對我們強求一致,現在我試著對我的孩子做得更好一些。我母親認為:每一個孩子都有獨特的能力與興趣,絕不能統一要求孩子們,應該讓她們成為她們自己,幫助她們去發展她們的潛能。 無論她們選擇了什麼道路。最重要的是,要記住平等並不意味著給你的孩子們絕對相同的東西,而是給每一個孩子她所需要的東西。 來源:網絡。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文章來源:網絡。)

“提到我媽,我只想呵呵”這篇揭短作文,為何卻感動了無數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