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的這6種行為,竟會把孩子變笨!再不改孩子就毀了

不完美媽媽 讀書 家庭教育 注意力訓練專家 2019-04-05

美國幼兒教育家凱茨在孩子的身上發現了一個現象,他稱之為“習慣性愚蠢 ”。

他說,很多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會因為某些原因,逐漸產生對學習的懷疑,並因此喪失了自信心。在他人的眼裡,就會覺得他們“越來越笨”了。

家長的這6種行為,竟會把孩子變笨!再不改孩子就毀了

孩子的成長教育,父母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正確的教育和引導能夠幫助孩子激發潛能,越來越聰明,而錯誤的行為和教育方式,可能會讓孩子越來越笨。

父母某些不經意的行為可能影響孩子一生。以下這些行為會讓原本聰明伶俐的孩子變成“笨小孩”!家長一定要謹慎這樣做:

1、給孩子貼標籤

習慣性貼標籤,就是在一次次的評價中,讓孩子產生固定意識,而變得真的如此。孩子有時會敏感,害羞,內向但這並不意味著家長就給孩子貼上內向害羞,膽子小的標籤;孩子好動調皮就給孩子貼上多動,搗亂的標籤。長期給孩子這樣的標籤,孩子就會慢慢自我接受自己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去否定自己。

在家庭教育中,要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淡化孩子的不足,這樣才能收穫一個自信、聰明的孩子。

2、過早進行知識傳授

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過早的對孩子進行高難度的知識教學;還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不“自滿”,而設置了過高的學習目標。但是,孩子盡了力卻總也達不到,每次嘗試都失敗,孩子就會感覺很受挫,自己越來越沒有信心,越來越糟糕。

若是在孩子的生活裡,他很少得到“贏”的感覺,最終,他可能就會變成一個看起來笨頭笨腦又畏手畏腳的孩子。

家長的這6種行為,竟會把孩子變笨!再不改孩子就毀了

3、對孩子使用語言暴力

有的父母,一遇到事就大聲責問、甚至動手打孩子,孩子怯於家長憤怒、扭曲的面孔和暴力言語的權威,只能選擇沉默。時間長了,會形成內向、封閉、少言寡語的性格。

家長打罵孩子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孩子問題的,打罵只會使孩子的身心受到更大的傷害。孩子被打,情緒上容易出現抑鬱、焦慮等,導致神經系統出問題。

4、父母沒有學習、閱讀的習慣

也許有的家長會說,我愛看電視,跟孩子有什麼關係?可是你的言行舉止和境界,卻直接決定了孩子的高度。你不學習、不讀書,就不能為孩子營造一個好的閱讀、學習環境,孩子也必定不會對書本感興趣。

看書能充分開啟人類思考的大腦,鍛鍊思維能力。經常思考是使人聰明、鍛鍊大腦發達的最佳方式。長期不動腦的人,會加速大腦衰退,聰明人也會變遲鈍。

家長的這6種行為,竟會把孩子變笨!再不改孩子就毀了

5、不允許孩子哭

孩子哭鬧之所以會讓很多大人感到糾結焦慮,是因為他們覺得孩子一旦哭了,他們就對孩子失去了控制力,這種失控的慌張感使得他們希望孩子馬上安靜下來!

然而,如果你嘗試著去允許孩子哭,跟他說“想哭就哭吧,哭完你會舒服很多的。”你會發現孩子哭完之後整個人都舒坦了很多。

那些被允許哭的孩子,會對自己的情緒有更理性的認識,每一次的情緒體驗,都是一次成長。

相反,要是內心積聚的不安、憤怒沒有發洩出來,孩子可能會變得更抑鬱、易怒。這樣的小孩,看起來自然就不再是一個開朗的聰明小孩了!

6、隨意打擾孩子做事遊戲

孩子如果能夠獨自玩一些沒有危險的遊戲,家長不應該過多幹預,你一喊一叫一插手,不僅影響他的專注力,還會減少他的探索慾望。而且家長幫忙越多,孩子獨立性越差,造成他的依賴性。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變得不愛自主思考,不願意接受挑戰。比如學習做作業,他們碰到一點點難題就會急於向父母老師求助,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率低,成為大人眼中的“笨”孩子。

當孩子專注於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不去打擾他,就是最好愛他的方法。而且,擁有專注力的孩子,學習起來比一般孩子效率要高很多哦~

每個孩子都不是完美的,但作為家長和老師,我們不但要為孩子創造積極健康的學習生活環境,更要給予他們正確的引導,這樣他們才會在成長的過程中趨向完美。

瞭解更多,免費測評+試聽課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