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位古代名家,6種經典讀書法'

"

一日無書,百事荒蕪

讀書有很多種方法,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讓我們來看看古代名人都是怎麼讀書的,並從中借鑑一些好的讀書方法。

"

一日無書,百事荒蕪

讀書有很多種方法,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讓我們來看看古代名人都是怎麼讀書的,並從中借鑑一些好的讀書方法。

6位古代名家,6種經典讀書法

董遇:“三餘”讀書法

漢代的著名學者董遇提倡利用“三餘”時間讀書,哪“三餘”呢?他說:“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雨者晴之餘。”意思是說,冬天,沒有什麼農活,這是一年之中的空餘時間;夜間,天黑不能出去活動,這是一天之中的空餘時間;雨天,不能下地勞作,這也是可利用的空餘時間。

抓住這三種空餘時間來讀書,肯定會有收效。當然,董遇所處的漢代,與我們現代社會的生活環境和節奏有很大的差別,但他那種善於抓緊一切空餘時間讀書的精神,對於今天的我們來說仍然是適用的。

"

一日無書,百事荒蕪

讀書有很多種方法,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讓我們來看看古代名人都是怎麼讀書的,並從中借鑑一些好的讀書方法。

6位古代名家,6種經典讀書法

董遇:“三餘”讀書法

漢代的著名學者董遇提倡利用“三餘”時間讀書,哪“三餘”呢?他說:“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雨者晴之餘。”意思是說,冬天,沒有什麼農活,這是一年之中的空餘時間;夜間,天黑不能出去活動,這是一天之中的空餘時間;雨天,不能下地勞作,這也是可利用的空餘時間。

抓住這三種空餘時間來讀書,肯定會有收效。當然,董遇所處的漢代,與我們現代社會的生活環境和節奏有很大的差別,但他那種善於抓緊一切空餘時間讀書的精神,對於今天的我們來說仍然是適用的。

6位古代名家,6種經典讀書法

蘇軾:“八面受敵”讀書法

北宋文學家蘇軾的“八面受敵”讀書法,是很著名的一種讀書方法。這裡的“八面”,是指書的各個方面的內容,將研究對象分為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八方,然後各個擊破。

他在《又答王庠書》中就侄女婿王庠“問學”,介紹了自己首創並實踐的這種讀書方法:“少年為學者,每一書皆作數過盡之。書富如入海,百貨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盡取,但得其所欲求者爾。故願學者,每次作一意求之。”意思是說,好書就像知識的海洋,內容豐富。讀一本好書可以每次只帶著一個目標去讀,或只就一個方面的問題去探求、研究,而不是同時涉及其他的目標或問題。

所以,每一本好書都需要好好讀幾遍,日久天長,必有所獲。蘇軾自己就是這樣來讀《漢書》的,第一遍學習“治世之道”,第二遍學習“用兵之法”,第三遍研究人物和官制。數遍之後,蘇軾對《漢書》多方面的內容便熟識了。

"

一日無書,百事荒蕪

讀書有很多種方法,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讓我們來看看古代名人都是怎麼讀書的,並從中借鑑一些好的讀書方法。

6位古代名家,6種經典讀書法

董遇:“三餘”讀書法

漢代的著名學者董遇提倡利用“三餘”時間讀書,哪“三餘”呢?他說:“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雨者晴之餘。”意思是說,冬天,沒有什麼農活,這是一年之中的空餘時間;夜間,天黑不能出去活動,這是一天之中的空餘時間;雨天,不能下地勞作,這也是可利用的空餘時間。

抓住這三種空餘時間來讀書,肯定會有收效。當然,董遇所處的漢代,與我們現代社會的生活環境和節奏有很大的差別,但他那種善於抓緊一切空餘時間讀書的精神,對於今天的我們來說仍然是適用的。

6位古代名家,6種經典讀書法

蘇軾:“八面受敵”讀書法

北宋文學家蘇軾的“八面受敵”讀書法,是很著名的一種讀書方法。這裡的“八面”,是指書的各個方面的內容,將研究對象分為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八方,然後各個擊破。

他在《又答王庠書》中就侄女婿王庠“問學”,介紹了自己首創並實踐的這種讀書方法:“少年為學者,每一書皆作數過盡之。書富如入海,百貨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盡取,但得其所欲求者爾。故願學者,每次作一意求之。”意思是說,好書就像知識的海洋,內容豐富。讀一本好書可以每次只帶著一個目標去讀,或只就一個方面的問題去探求、研究,而不是同時涉及其他的目標或問題。

所以,每一本好書都需要好好讀幾遍,日久天長,必有所獲。蘇軾自己就是這樣來讀《漢書》的,第一遍學習“治世之道”,第二遍學習“用兵之法”,第三遍研究人物和官制。數遍之後,蘇軾對《漢書》多方面的內容便熟識了。

6位古代名家,6種經典讀書法

歐陽修:“計字日誦”讀書法

北宋文豪歐陽修的“計字日誦”讀書法,是根據自己的讀書經歷歸納而成的。他曾經精選了《孝經》《論語》《詩經》等十部書,約5萬多字,然後規定每天熟讀300字,用三年半時間全部熟讀完畢。每天背誦150字,只要七年時間就背熟了。他說:“雖書卷浩繁,能加日積之功,何患不至?”的確,這樣日積月累,一部部書籍就被他背熟了。這種每日定量計字、細水長流、集腋成裘的方法,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

"

一日無書,百事荒蕪

讀書有很多種方法,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讓我們來看看古代名人都是怎麼讀書的,並從中借鑑一些好的讀書方法。

6位古代名家,6種經典讀書法

董遇:“三餘”讀書法

漢代的著名學者董遇提倡利用“三餘”時間讀書,哪“三餘”呢?他說:“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雨者晴之餘。”意思是說,冬天,沒有什麼農活,這是一年之中的空餘時間;夜間,天黑不能出去活動,這是一天之中的空餘時間;雨天,不能下地勞作,這也是可利用的空餘時間。

抓住這三種空餘時間來讀書,肯定會有收效。當然,董遇所處的漢代,與我們現代社會的生活環境和節奏有很大的差別,但他那種善於抓緊一切空餘時間讀書的精神,對於今天的我們來說仍然是適用的。

6位古代名家,6種經典讀書法

蘇軾:“八面受敵”讀書法

北宋文學家蘇軾的“八面受敵”讀書法,是很著名的一種讀書方法。這裡的“八面”,是指書的各個方面的內容,將研究對象分為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八方,然後各個擊破。

他在《又答王庠書》中就侄女婿王庠“問學”,介紹了自己首創並實踐的這種讀書方法:“少年為學者,每一書皆作數過盡之。書富如入海,百貨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盡取,但得其所欲求者爾。故願學者,每次作一意求之。”意思是說,好書就像知識的海洋,內容豐富。讀一本好書可以每次只帶著一個目標去讀,或只就一個方面的問題去探求、研究,而不是同時涉及其他的目標或問題。

所以,每一本好書都需要好好讀幾遍,日久天長,必有所獲。蘇軾自己就是這樣來讀《漢書》的,第一遍學習“治世之道”,第二遍學習“用兵之法”,第三遍研究人物和官制。數遍之後,蘇軾對《漢書》多方面的內容便熟識了。

6位古代名家,6種經典讀書法

歐陽修:“計字日誦”讀書法

北宋文豪歐陽修的“計字日誦”讀書法,是根據自己的讀書經歷歸納而成的。他曾經精選了《孝經》《論語》《詩經》等十部書,約5萬多字,然後規定每天熟讀300字,用三年半時間全部熟讀完畢。每天背誦150字,只要七年時間就背熟了。他說:“雖書卷浩繁,能加日積之功,何患不至?”的確,這樣日積月累,一部部書籍就被他背熟了。這種每日定量計字、細水長流、集腋成裘的方法,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

6位古代名家,6種經典讀書法

陳善:“入書出書”讀書法

南宋陳善著有一部《捫蝨新話》,他在書中寫道:“讀書須知出入法。始當所以入,終當所以出。見得親切,此是入書法;用得透脫,此是出書法。蓋不能入得書,則不知古人用心處;不能出得書,則又死在言下。惟知出入,得盡讀書之法也。”這段話的意思是說,讀書要知入知出。入,就是要讀進書中去,讀懂吃透,掌握書中的內容實質;出,就是要從書中跳出來,能夠靈活運用書本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開始讀書時要求入,讀書的最終目的是要求出。

陳善根據自己的讀書經驗總結出來的“入書出書”讀書法,實際上是告訴人們要活讀書,而不能死讀書。既要讀書認真鑽研,消化吸收書中營養,又要將書本知識為我所用。

"

一日無書,百事荒蕪

讀書有很多種方法,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讓我們來看看古代名人都是怎麼讀書的,並從中借鑑一些好的讀書方法。

6位古代名家,6種經典讀書法

董遇:“三餘”讀書法

漢代的著名學者董遇提倡利用“三餘”時間讀書,哪“三餘”呢?他說:“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雨者晴之餘。”意思是說,冬天,沒有什麼農活,這是一年之中的空餘時間;夜間,天黑不能出去活動,這是一天之中的空餘時間;雨天,不能下地勞作,這也是可利用的空餘時間。

抓住這三種空餘時間來讀書,肯定會有收效。當然,董遇所處的漢代,與我們現代社會的生活環境和節奏有很大的差別,但他那種善於抓緊一切空餘時間讀書的精神,對於今天的我們來說仍然是適用的。

6位古代名家,6種經典讀書法

蘇軾:“八面受敵”讀書法

北宋文學家蘇軾的“八面受敵”讀書法,是很著名的一種讀書方法。這裡的“八面”,是指書的各個方面的內容,將研究對象分為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八方,然後各個擊破。

他在《又答王庠書》中就侄女婿王庠“問學”,介紹了自己首創並實踐的這種讀書方法:“少年為學者,每一書皆作數過盡之。書富如入海,百貨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盡取,但得其所欲求者爾。故願學者,每次作一意求之。”意思是說,好書就像知識的海洋,內容豐富。讀一本好書可以每次只帶著一個目標去讀,或只就一個方面的問題去探求、研究,而不是同時涉及其他的目標或問題。

所以,每一本好書都需要好好讀幾遍,日久天長,必有所獲。蘇軾自己就是這樣來讀《漢書》的,第一遍學習“治世之道”,第二遍學習“用兵之法”,第三遍研究人物和官制。數遍之後,蘇軾對《漢書》多方面的內容便熟識了。

6位古代名家,6種經典讀書法

歐陽修:“計字日誦”讀書法

北宋文豪歐陽修的“計字日誦”讀書法,是根據自己的讀書經歷歸納而成的。他曾經精選了《孝經》《論語》《詩經》等十部書,約5萬多字,然後規定每天熟讀300字,用三年半時間全部熟讀完畢。每天背誦150字,只要七年時間就背熟了。他說:“雖書卷浩繁,能加日積之功,何患不至?”的確,這樣日積月累,一部部書籍就被他背熟了。這種每日定量計字、細水長流、集腋成裘的方法,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

6位古代名家,6種經典讀書法

陳善:“入書出書”讀書法

南宋陳善著有一部《捫蝨新話》,他在書中寫道:“讀書須知出入法。始當所以入,終當所以出。見得親切,此是入書法;用得透脫,此是出書法。蓋不能入得書,則不知古人用心處;不能出得書,則又死在言下。惟知出入,得盡讀書之法也。”這段話的意思是說,讀書要知入知出。入,就是要讀進書中去,讀懂吃透,掌握書中的內容實質;出,就是要從書中跳出來,能夠靈活運用書本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開始讀書時要求入,讀書的最終目的是要求出。

陳善根據自己的讀書經驗總結出來的“入書出書”讀書法,實際上是告訴人們要活讀書,而不能死讀書。既要讀書認真鑽研,消化吸收書中營養,又要將書本知識為我所用。

6位古代名家,6種經典讀書法

鄭板橋:“求精求當”讀書法

清代書畫家鄭板橋的“求精求當”讀書法中的“求精”,是讀書要有選擇,選好書,讀精品;“求當”就是恰到好處,要適合自己的水平和工作需要。他說:“求精不求多,非不多也,唯精乃能運多”“當則粗者皆精,不當則精者皆粗”。實際上,鄭板橋並不反對博覽群書,只是強調多讀必須以精讀為基礎,多讀的內容也必須用精讀中得到的知識去聯繫新知識,圍繞一個課題深入下去。讀書求精不求多,才能讀到書裡去,抓住要領。

在精讀中,鄭板橋還比較注重“問”。他認為“學問二字,須要拆開看。學是學,問是問,今人有學而無問,雖讀書萬卷,只是一條鈍漢爾”。他提倡讀書好問,才會使“疑竇釋然,精理跡露”。

"

一日無書,百事荒蕪

讀書有很多種方法,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讓我們來看看古代名人都是怎麼讀書的,並從中借鑑一些好的讀書方法。

6位古代名家,6種經典讀書法

董遇:“三餘”讀書法

漢代的著名學者董遇提倡利用“三餘”時間讀書,哪“三餘”呢?他說:“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雨者晴之餘。”意思是說,冬天,沒有什麼農活,這是一年之中的空餘時間;夜間,天黑不能出去活動,這是一天之中的空餘時間;雨天,不能下地勞作,這也是可利用的空餘時間。

抓住這三種空餘時間來讀書,肯定會有收效。當然,董遇所處的漢代,與我們現代社會的生活環境和節奏有很大的差別,但他那種善於抓緊一切空餘時間讀書的精神,對於今天的我們來說仍然是適用的。

6位古代名家,6種經典讀書法

蘇軾:“八面受敵”讀書法

北宋文學家蘇軾的“八面受敵”讀書法,是很著名的一種讀書方法。這裡的“八面”,是指書的各個方面的內容,將研究對象分為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八方,然後各個擊破。

他在《又答王庠書》中就侄女婿王庠“問學”,介紹了自己首創並實踐的這種讀書方法:“少年為學者,每一書皆作數過盡之。書富如入海,百貨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盡取,但得其所欲求者爾。故願學者,每次作一意求之。”意思是說,好書就像知識的海洋,內容豐富。讀一本好書可以每次只帶著一個目標去讀,或只就一個方面的問題去探求、研究,而不是同時涉及其他的目標或問題。

所以,每一本好書都需要好好讀幾遍,日久天長,必有所獲。蘇軾自己就是這樣來讀《漢書》的,第一遍學習“治世之道”,第二遍學習“用兵之法”,第三遍研究人物和官制。數遍之後,蘇軾對《漢書》多方面的內容便熟識了。

6位古代名家,6種經典讀書法

歐陽修:“計字日誦”讀書法

北宋文豪歐陽修的“計字日誦”讀書法,是根據自己的讀書經歷歸納而成的。他曾經精選了《孝經》《論語》《詩經》等十部書,約5萬多字,然後規定每天熟讀300字,用三年半時間全部熟讀完畢。每天背誦150字,只要七年時間就背熟了。他說:“雖書卷浩繁,能加日積之功,何患不至?”的確,這樣日積月累,一部部書籍就被他背熟了。這種每日定量計字、細水長流、集腋成裘的方法,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

6位古代名家,6種經典讀書法

陳善:“入書出書”讀書法

南宋陳善著有一部《捫蝨新話》,他在書中寫道:“讀書須知出入法。始當所以入,終當所以出。見得親切,此是入書法;用得透脫,此是出書法。蓋不能入得書,則不知古人用心處;不能出得書,則又死在言下。惟知出入,得盡讀書之法也。”這段話的意思是說,讀書要知入知出。入,就是要讀進書中去,讀懂吃透,掌握書中的內容實質;出,就是要從書中跳出來,能夠靈活運用書本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開始讀書時要求入,讀書的最終目的是要求出。

陳善根據自己的讀書經驗總結出來的“入書出書”讀書法,實際上是告訴人們要活讀書,而不能死讀書。既要讀書認真鑽研,消化吸收書中營養,又要將書本知識為我所用。

6位古代名家,6種經典讀書法

鄭板橋:“求精求當”讀書法

清代書畫家鄭板橋的“求精求當”讀書法中的“求精”,是讀書要有選擇,選好書,讀精品;“求當”就是恰到好處,要適合自己的水平和工作需要。他說:“求精不求多,非不多也,唯精乃能運多”“當則粗者皆精,不當則精者皆粗”。實際上,鄭板橋並不反對博覽群書,只是強調多讀必須以精讀為基礎,多讀的內容也必須用精讀中得到的知識去聯繫新知識,圍繞一個課題深入下去。讀書求精不求多,才能讀到書裡去,抓住要領。

在精讀中,鄭板橋還比較注重“問”。他認為“學問二字,須要拆開看。學是學,問是問,今人有學而無問,雖讀書萬卷,只是一條鈍漢爾”。他提倡讀書好問,才會使“疑竇釋然,精理跡露”。

6位古代名家,6種經典讀書法

張溥:“七焚”讀書法

明代學者張溥的“七焚”讀書法,強調讀寫並用,強調“眼到、手到、心到”。他的讀書法分為三步:第一步,每讀一篇新文章,都工工整整地將它抄在紙上,一邊抄一邊在心裡默讀。第二步,抄完後高聲朗讀一遍。第三步,朗讀後將抄寫的文章立即投進火爐裡燒掉。燒完之後,再重新抄寫,再朗讀,再燒掉。這樣反覆地進行七八次,一篇文章要讀十幾遍,直至徹底理解、背熟為止。

張溥藉此苦讀成名,給自己的書齋取名為“七焚齋”,也叫“七錄齋”。

◎本文圖源網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