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閱讀到創新︱第68期最美守望者李建利讀書分享會7.20'

"


"


從閱讀到創新︱第68期最美守望者李建利讀書分享會7.20


從閱讀到創新

文/李建利

最近上課期間,我時常發現一個問題。每當遇到拓展延伸題,在書本上找不到現成答案的題目時,學生幾乎就無字可寫,每次都是一片空白。學生們也清楚這類題十分靈活,言之有理即可,也十分想回答,可就是一個字都寫不出來。

這類問題,其實歸根結底還是學生的知識積澱問題。大多數學生幾乎沒有任何的文學積澱。到了初三了,誰是秦始皇,他們不知道。他有什麼歷史功績,他們也不知道。誰是蘇武,他們還是搖頭。劉徹是誰,他們依然搖頭。李世明是誰?趙匡胤是誰?鐵木真是誰?朱元璋是誰?皇太極是誰?幾乎沒有幾個人能回答我。我問歷史都學哪兒去了?他們理直氣壯地告訴我:“歷史是開卷考試,不用背,到時候翻書抄!”我又問:“中國四大名著認認真真看過其中一本的請舉手。”寥寥無幾。我再問:“涉獵過國外世界名著的舉個手!”依然少之又少。我們的學生,幾乎沒有任何的閱讀,心靈內部沒有任何的積澱,他們如何又能表達觀點,提出看法?

我們的課堂,永遠只是想盡各種辦法將知識點分解成一塊一塊的,然後一口一口的喂進學生的嘴裡。誰喂學生喂得好就優秀。於是學生永遠失去了獲取知識、主動吸取知識的能力。長此以往,學生只會一樣能力——知來張口,識來伸手。而且教師分解得不好,他還嚼不碎、吞不進。這樣學生們只會老師講解過的知識,而老師在課堂的講解是有限的。一旦遇到課本以外的問題,自己沒有任何積澱,也沒有自行解決任何問題的能力,於是只能發呆、乾瞪眼。他們只會一個能力,照搬老師的講解,照搬資料書上的答案。一旦要自己分析,運用自己的思考,寫自己的想法,便素手無策了!

我們問題出在哪兒?教育到底怎麼了?這些年來“made in china”的字符不少,但都是些基礎產業。如服裝,糧食,食品。但一到高科技,需要創新的行業,中國幾乎沾不上邊。如現今中國比較紅火的幾大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中國好聲音”、“奔跑吧,兄弟”、“超級演說家”、“職來職往”、“非誠勿擾”均是花重金從國外買來。再如我們引以為豪的北斗導航系統,至今為止還只是軍用。要真正如美國GPS一樣運用到生活,至少要10年以後。到那時,美國的GPS不知道已經先進到什麼程度了。就連我們國家的籃球聯賽CBA,也盡是仿照美國的NBA。從制度的制定,小到中場拉拉隊的表演都仿照別人。再看我們代表至純至高的學術界,從學士論文,到碩士論文,到博士論文,有幾篇不是你抄我,我抄你,你引用我,我引用你的。就連我們的教育界,老師為評職稱,寫篇論文,都湊不出來,東摘一段,西抄一段,混成一片論文,花錢一發表,洋洋得意的說:“瞧,我是高級教師了!”。教育部門剛編寫、出版好教科書,其他出版社大行其道地出版無數的優秀教案、教材全解之流的教參。教師備課照抄教案,學生上課念著全解,老師不用思考了,學生更不用費腦,真好啊!這樣的模式,怎麼能培養創新型人才,完全在培養一些小偷、竊賊,光明正大的竊取別人的知識成果。

這一現象,如何改變?我認為只有閱讀。一個人不讀書,意味著思維的停滯。一個民族不讀書,意味著整個民族思維的停滯。這樣的民族如何能走遠。只有在一個人年少之時,不停地閱讀好書,不停地積澱文化底蘊,胸中有丘壑。在上學時他才能厚積薄發,才能形成自己的觀點,有話可說。有自己的觀點,他思考問題,回答問題,他才會運用自己的觀點,不會去摘抄或者照搬別人觀點。照抄之風,便能從根基上截斷。當這批少年,成長為了成年,成為祖國建設的主幹力量之時。他們年少時養成了閱讀的習慣,以及自己的思維方式,會終其一生。他們會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寫作論文會有自己觀點,生產產品會有自己的主意,科學研究會有自己的創意,而不僅僅去抄、花錢去買,永遠地模仿別,永遠的走在別人的後面。一個民族才能從一個竊賊民族成為一個自立的民族。才能真正的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成為標杆,受人敬仰!


"


從閱讀到創新︱第68期最美守望者李建利讀書分享會7.20


從閱讀到創新

文/李建利

最近上課期間,我時常發現一個問題。每當遇到拓展延伸題,在書本上找不到現成答案的題目時,學生幾乎就無字可寫,每次都是一片空白。學生們也清楚這類題十分靈活,言之有理即可,也十分想回答,可就是一個字都寫不出來。

這類問題,其實歸根結底還是學生的知識積澱問題。大多數學生幾乎沒有任何的文學積澱。到了初三了,誰是秦始皇,他們不知道。他有什麼歷史功績,他們也不知道。誰是蘇武,他們還是搖頭。劉徹是誰,他們依然搖頭。李世明是誰?趙匡胤是誰?鐵木真是誰?朱元璋是誰?皇太極是誰?幾乎沒有幾個人能回答我。我問歷史都學哪兒去了?他們理直氣壯地告訴我:“歷史是開卷考試,不用背,到時候翻書抄!”我又問:“中國四大名著認認真真看過其中一本的請舉手。”寥寥無幾。我再問:“涉獵過國外世界名著的舉個手!”依然少之又少。我們的學生,幾乎沒有任何的閱讀,心靈內部沒有任何的積澱,他們如何又能表達觀點,提出看法?

我們的課堂,永遠只是想盡各種辦法將知識點分解成一塊一塊的,然後一口一口的喂進學生的嘴裡。誰喂學生喂得好就優秀。於是學生永遠失去了獲取知識、主動吸取知識的能力。長此以往,學生只會一樣能力——知來張口,識來伸手。而且教師分解得不好,他還嚼不碎、吞不進。這樣學生們只會老師講解過的知識,而老師在課堂的講解是有限的。一旦遇到課本以外的問題,自己沒有任何積澱,也沒有自行解決任何問題的能力,於是只能發呆、乾瞪眼。他們只會一個能力,照搬老師的講解,照搬資料書上的答案。一旦要自己分析,運用自己的思考,寫自己的想法,便素手無策了!

我們問題出在哪兒?教育到底怎麼了?這些年來“made in china”的字符不少,但都是些基礎產業。如服裝,糧食,食品。但一到高科技,需要創新的行業,中國幾乎沾不上邊。如現今中國比較紅火的幾大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中國好聲音”、“奔跑吧,兄弟”、“超級演說家”、“職來職往”、“非誠勿擾”均是花重金從國外買來。再如我們引以為豪的北斗導航系統,至今為止還只是軍用。要真正如美國GPS一樣運用到生活,至少要10年以後。到那時,美國的GPS不知道已經先進到什麼程度了。就連我們國家的籃球聯賽CBA,也盡是仿照美國的NBA。從制度的制定,小到中場拉拉隊的表演都仿照別人。再看我們代表至純至高的學術界,從學士論文,到碩士論文,到博士論文,有幾篇不是你抄我,我抄你,你引用我,我引用你的。就連我們的教育界,老師為評職稱,寫篇論文,都湊不出來,東摘一段,西抄一段,混成一片論文,花錢一發表,洋洋得意的說:“瞧,我是高級教師了!”。教育部門剛編寫、出版好教科書,其他出版社大行其道地出版無數的優秀教案、教材全解之流的教參。教師備課照抄教案,學生上課念著全解,老師不用思考了,學生更不用費腦,真好啊!這樣的模式,怎麼能培養創新型人才,完全在培養一些小偷、竊賊,光明正大的竊取別人的知識成果。

這一現象,如何改變?我認為只有閱讀。一個人不讀書,意味著思維的停滯。一個民族不讀書,意味著整個民族思維的停滯。這樣的民族如何能走遠。只有在一個人年少之時,不停地閱讀好書,不停地積澱文化底蘊,胸中有丘壑。在上學時他才能厚積薄發,才能形成自己的觀點,有話可說。有自己的觀點,他思考問題,回答問題,他才會運用自己的觀點,不會去摘抄或者照搬別人觀點。照抄之風,便能從根基上截斷。當這批少年,成長為了成年,成為祖國建設的主幹力量之時。他們年少時養成了閱讀的習慣,以及自己的思維方式,會終其一生。他們會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寫作論文會有自己觀點,生產產品會有自己的主意,科學研究會有自己的創意,而不僅僅去抄、花錢去買,永遠地模仿別,永遠的走在別人的後面。一個民族才能從一個竊賊民族成為一個自立的民族。才能真正的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成為標杆,受人敬仰!


從閱讀到創新︱第68期最美守望者李建利讀書分享會7.20



李建利,中共黨員,四川內江人,中學語文教師。2019年海南省青年講師團成員,2019年第七屆全國中學語文基本功大賽課例評比一等獎,2016年全國教育教學成果創新一等獎,2015年海南省十佳特崗教師,2015年海南省教壇新秀,2015年萬寧市十佳教師,2014年海南省最受歡迎的班主任。在各大期刊雜誌發表論文、小說、散文、詩歌近30篇。


"


從閱讀到創新︱第68期最美守望者李建利讀書分享會7.20


從閱讀到創新

文/李建利

最近上課期間,我時常發現一個問題。每當遇到拓展延伸題,在書本上找不到現成答案的題目時,學生幾乎就無字可寫,每次都是一片空白。學生們也清楚這類題十分靈活,言之有理即可,也十分想回答,可就是一個字都寫不出來。

這類問題,其實歸根結底還是學生的知識積澱問題。大多數學生幾乎沒有任何的文學積澱。到了初三了,誰是秦始皇,他們不知道。他有什麼歷史功績,他們也不知道。誰是蘇武,他們還是搖頭。劉徹是誰,他們依然搖頭。李世明是誰?趙匡胤是誰?鐵木真是誰?朱元璋是誰?皇太極是誰?幾乎沒有幾個人能回答我。我問歷史都學哪兒去了?他們理直氣壯地告訴我:“歷史是開卷考試,不用背,到時候翻書抄!”我又問:“中國四大名著認認真真看過其中一本的請舉手。”寥寥無幾。我再問:“涉獵過國外世界名著的舉個手!”依然少之又少。我們的學生,幾乎沒有任何的閱讀,心靈內部沒有任何的積澱,他們如何又能表達觀點,提出看法?

我們的課堂,永遠只是想盡各種辦法將知識點分解成一塊一塊的,然後一口一口的喂進學生的嘴裡。誰喂學生喂得好就優秀。於是學生永遠失去了獲取知識、主動吸取知識的能力。長此以往,學生只會一樣能力——知來張口,識來伸手。而且教師分解得不好,他還嚼不碎、吞不進。這樣學生們只會老師講解過的知識,而老師在課堂的講解是有限的。一旦遇到課本以外的問題,自己沒有任何積澱,也沒有自行解決任何問題的能力,於是只能發呆、乾瞪眼。他們只會一個能力,照搬老師的講解,照搬資料書上的答案。一旦要自己分析,運用自己的思考,寫自己的想法,便素手無策了!

我們問題出在哪兒?教育到底怎麼了?這些年來“made in china”的字符不少,但都是些基礎產業。如服裝,糧食,食品。但一到高科技,需要創新的行業,中國幾乎沾不上邊。如現今中國比較紅火的幾大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中國好聲音”、“奔跑吧,兄弟”、“超級演說家”、“職來職往”、“非誠勿擾”均是花重金從國外買來。再如我們引以為豪的北斗導航系統,至今為止還只是軍用。要真正如美國GPS一樣運用到生活,至少要10年以後。到那時,美國的GPS不知道已經先進到什麼程度了。就連我們國家的籃球聯賽CBA,也盡是仿照美國的NBA。從制度的制定,小到中場拉拉隊的表演都仿照別人。再看我們代表至純至高的學術界,從學士論文,到碩士論文,到博士論文,有幾篇不是你抄我,我抄你,你引用我,我引用你的。就連我們的教育界,老師為評職稱,寫篇論文,都湊不出來,東摘一段,西抄一段,混成一片論文,花錢一發表,洋洋得意的說:“瞧,我是高級教師了!”。教育部門剛編寫、出版好教科書,其他出版社大行其道地出版無數的優秀教案、教材全解之流的教參。教師備課照抄教案,學生上課念著全解,老師不用思考了,學生更不用費腦,真好啊!這樣的模式,怎麼能培養創新型人才,完全在培養一些小偷、竊賊,光明正大的竊取別人的知識成果。

這一現象,如何改變?我認為只有閱讀。一個人不讀書,意味著思維的停滯。一個民族不讀書,意味著整個民族思維的停滯。這樣的民族如何能走遠。只有在一個人年少之時,不停地閱讀好書,不停地積澱文化底蘊,胸中有丘壑。在上學時他才能厚積薄發,才能形成自己的觀點,有話可說。有自己的觀點,他思考問題,回答問題,他才會運用自己的觀點,不會去摘抄或者照搬別人觀點。照抄之風,便能從根基上截斷。當這批少年,成長為了成年,成為祖國建設的主幹力量之時。他們年少時養成了閱讀的習慣,以及自己的思維方式,會終其一生。他們會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寫作論文會有自己觀點,生產產品會有自己的主意,科學研究會有自己的創意,而不僅僅去抄、花錢去買,永遠地模仿別,永遠的走在別人的後面。一個民族才能從一個竊賊民族成為一個自立的民族。才能真正的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成為標杆,受人敬仰!


從閱讀到創新︱第68期最美守望者李建利讀書分享會7.20



李建利,中共黨員,四川內江人,中學語文教師。2019年海南省青年講師團成員,2019年第七屆全國中學語文基本功大賽課例評比一等獎,2016年全國教育教學成果創新一等獎,2015年海南省十佳特崗教師,2015年海南省教壇新秀,2015年萬寧市十佳教師,2014年海南省最受歡迎的班主任。在各大期刊雜誌發表論文、小說、散文、詩歌近30篇。


從閱讀到創新︱第68期最美守望者李建利讀書分享會7.20



讀書是一次旅行,漫步的是自己的心靈。書屋是環遊世界的馬車,載著閱讀者遠行,看盡人間風景,悟透人生真諦。

7月20日(週六)下午15:30,鳳凰九里書屋第68期最美守望者李建利老師,將以現身說法的閱讀經驗公益分享《從閱讀到創新》的讀書故事。現場與讀者、家長、學生互動交流:如何培養孩子閱讀興趣?自己如果靜不下心來看書怎麼辦?工作太忙無暇看書?能否推薦一些書目?


"


從閱讀到創新︱第68期最美守望者李建利讀書分享會7.20


從閱讀到創新

文/李建利

最近上課期間,我時常發現一個問題。每當遇到拓展延伸題,在書本上找不到現成答案的題目時,學生幾乎就無字可寫,每次都是一片空白。學生們也清楚這類題十分靈活,言之有理即可,也十分想回答,可就是一個字都寫不出來。

這類問題,其實歸根結底還是學生的知識積澱問題。大多數學生幾乎沒有任何的文學積澱。到了初三了,誰是秦始皇,他們不知道。他有什麼歷史功績,他們也不知道。誰是蘇武,他們還是搖頭。劉徹是誰,他們依然搖頭。李世明是誰?趙匡胤是誰?鐵木真是誰?朱元璋是誰?皇太極是誰?幾乎沒有幾個人能回答我。我問歷史都學哪兒去了?他們理直氣壯地告訴我:“歷史是開卷考試,不用背,到時候翻書抄!”我又問:“中國四大名著認認真真看過其中一本的請舉手。”寥寥無幾。我再問:“涉獵過國外世界名著的舉個手!”依然少之又少。我們的學生,幾乎沒有任何的閱讀,心靈內部沒有任何的積澱,他們如何又能表達觀點,提出看法?

我們的課堂,永遠只是想盡各種辦法將知識點分解成一塊一塊的,然後一口一口的喂進學生的嘴裡。誰喂學生喂得好就優秀。於是學生永遠失去了獲取知識、主動吸取知識的能力。長此以往,學生只會一樣能力——知來張口,識來伸手。而且教師分解得不好,他還嚼不碎、吞不進。這樣學生們只會老師講解過的知識,而老師在課堂的講解是有限的。一旦遇到課本以外的問題,自己沒有任何積澱,也沒有自行解決任何問題的能力,於是只能發呆、乾瞪眼。他們只會一個能力,照搬老師的講解,照搬資料書上的答案。一旦要自己分析,運用自己的思考,寫自己的想法,便素手無策了!

我們問題出在哪兒?教育到底怎麼了?這些年來“made in china”的字符不少,但都是些基礎產業。如服裝,糧食,食品。但一到高科技,需要創新的行業,中國幾乎沾不上邊。如現今中國比較紅火的幾大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中國好聲音”、“奔跑吧,兄弟”、“超級演說家”、“職來職往”、“非誠勿擾”均是花重金從國外買來。再如我們引以為豪的北斗導航系統,至今為止還只是軍用。要真正如美國GPS一樣運用到生活,至少要10年以後。到那時,美國的GPS不知道已經先進到什麼程度了。就連我們國家的籃球聯賽CBA,也盡是仿照美國的NBA。從制度的制定,小到中場拉拉隊的表演都仿照別人。再看我們代表至純至高的學術界,從學士論文,到碩士論文,到博士論文,有幾篇不是你抄我,我抄你,你引用我,我引用你的。就連我們的教育界,老師為評職稱,寫篇論文,都湊不出來,東摘一段,西抄一段,混成一片論文,花錢一發表,洋洋得意的說:“瞧,我是高級教師了!”。教育部門剛編寫、出版好教科書,其他出版社大行其道地出版無數的優秀教案、教材全解之流的教參。教師備課照抄教案,學生上課念著全解,老師不用思考了,學生更不用費腦,真好啊!這樣的模式,怎麼能培養創新型人才,完全在培養一些小偷、竊賊,光明正大的竊取別人的知識成果。

這一現象,如何改變?我認為只有閱讀。一個人不讀書,意味著思維的停滯。一個民族不讀書,意味著整個民族思維的停滯。這樣的民族如何能走遠。只有在一個人年少之時,不停地閱讀好書,不停地積澱文化底蘊,胸中有丘壑。在上學時他才能厚積薄發,才能形成自己的觀點,有話可說。有自己的觀點,他思考問題,回答問題,他才會運用自己的觀點,不會去摘抄或者照搬別人觀點。照抄之風,便能從根基上截斷。當這批少年,成長為了成年,成為祖國建設的主幹力量之時。他們年少時養成了閱讀的習慣,以及自己的思維方式,會終其一生。他們會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寫作論文會有自己觀點,生產產品會有自己的主意,科學研究會有自己的創意,而不僅僅去抄、花錢去買,永遠地模仿別,永遠的走在別人的後面。一個民族才能從一個竊賊民族成為一個自立的民族。才能真正的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成為標杆,受人敬仰!


從閱讀到創新︱第68期最美守望者李建利讀書分享會7.20



李建利,中共黨員,四川內江人,中學語文教師。2019年海南省青年講師團成員,2019年第七屆全國中學語文基本功大賽課例評比一等獎,2016年全國教育教學成果創新一等獎,2015年海南省十佳特崗教師,2015年海南省教壇新秀,2015年萬寧市十佳教師,2014年海南省最受歡迎的班主任。在各大期刊雜誌發表論文、小說、散文、詩歌近30篇。


從閱讀到創新︱第68期最美守望者李建利讀書分享會7.20



讀書是一次旅行,漫步的是自己的心靈。書屋是環遊世界的馬車,載著閱讀者遠行,看盡人間風景,悟透人生真諦。

7月20日(週六)下午15:30,鳳凰九里書屋第68期最美守望者李建利老師,將以現身說法的閱讀經驗公益分享《從閱讀到創新》的讀書故事。現場與讀者、家長、學生互動交流:如何培養孩子閱讀興趣?自己如果靜不下心來看書怎麼辦?工作太忙無暇看書?能否推薦一些書目?


從閱讀到創新︱第68期最美守望者李建利讀書分享會7.20


李建利老師推薦書目:小說類:孫浩暉的《大秦帝國》,餘華的《活著》、《兄弟》,嚴歌苓的《小姨多鶴》、《一個女人的歷史》。散文:馬向陽的《隨處淨土》。詩歌:夏昆的《在唐詩裡孤獨漫步》、《溫柔地走進宋詞的良夜》、海子的《海子詩全集》。


"


從閱讀到創新︱第68期最美守望者李建利讀書分享會7.20


從閱讀到創新

文/李建利

最近上課期間,我時常發現一個問題。每當遇到拓展延伸題,在書本上找不到現成答案的題目時,學生幾乎就無字可寫,每次都是一片空白。學生們也清楚這類題十分靈活,言之有理即可,也十分想回答,可就是一個字都寫不出來。

這類問題,其實歸根結底還是學生的知識積澱問題。大多數學生幾乎沒有任何的文學積澱。到了初三了,誰是秦始皇,他們不知道。他有什麼歷史功績,他們也不知道。誰是蘇武,他們還是搖頭。劉徹是誰,他們依然搖頭。李世明是誰?趙匡胤是誰?鐵木真是誰?朱元璋是誰?皇太極是誰?幾乎沒有幾個人能回答我。我問歷史都學哪兒去了?他們理直氣壯地告訴我:“歷史是開卷考試,不用背,到時候翻書抄!”我又問:“中國四大名著認認真真看過其中一本的請舉手。”寥寥無幾。我再問:“涉獵過國外世界名著的舉個手!”依然少之又少。我們的學生,幾乎沒有任何的閱讀,心靈內部沒有任何的積澱,他們如何又能表達觀點,提出看法?

我們的課堂,永遠只是想盡各種辦法將知識點分解成一塊一塊的,然後一口一口的喂進學生的嘴裡。誰喂學生喂得好就優秀。於是學生永遠失去了獲取知識、主動吸取知識的能力。長此以往,學生只會一樣能力——知來張口,識來伸手。而且教師分解得不好,他還嚼不碎、吞不進。這樣學生們只會老師講解過的知識,而老師在課堂的講解是有限的。一旦遇到課本以外的問題,自己沒有任何積澱,也沒有自行解決任何問題的能力,於是只能發呆、乾瞪眼。他們只會一個能力,照搬老師的講解,照搬資料書上的答案。一旦要自己分析,運用自己的思考,寫自己的想法,便素手無策了!

我們問題出在哪兒?教育到底怎麼了?這些年來“made in china”的字符不少,但都是些基礎產業。如服裝,糧食,食品。但一到高科技,需要創新的行業,中國幾乎沾不上邊。如現今中國比較紅火的幾大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中國好聲音”、“奔跑吧,兄弟”、“超級演說家”、“職來職往”、“非誠勿擾”均是花重金從國外買來。再如我們引以為豪的北斗導航系統,至今為止還只是軍用。要真正如美國GPS一樣運用到生活,至少要10年以後。到那時,美國的GPS不知道已經先進到什麼程度了。就連我們國家的籃球聯賽CBA,也盡是仿照美國的NBA。從制度的制定,小到中場拉拉隊的表演都仿照別人。再看我們代表至純至高的學術界,從學士論文,到碩士論文,到博士論文,有幾篇不是你抄我,我抄你,你引用我,我引用你的。就連我們的教育界,老師為評職稱,寫篇論文,都湊不出來,東摘一段,西抄一段,混成一片論文,花錢一發表,洋洋得意的說:“瞧,我是高級教師了!”。教育部門剛編寫、出版好教科書,其他出版社大行其道地出版無數的優秀教案、教材全解之流的教參。教師備課照抄教案,學生上課念著全解,老師不用思考了,學生更不用費腦,真好啊!這樣的模式,怎麼能培養創新型人才,完全在培養一些小偷、竊賊,光明正大的竊取別人的知識成果。

這一現象,如何改變?我認為只有閱讀。一個人不讀書,意味著思維的停滯。一個民族不讀書,意味著整個民族思維的停滯。這樣的民族如何能走遠。只有在一個人年少之時,不停地閱讀好書,不停地積澱文化底蘊,胸中有丘壑。在上學時他才能厚積薄發,才能形成自己的觀點,有話可說。有自己的觀點,他思考問題,回答問題,他才會運用自己的觀點,不會去摘抄或者照搬別人觀點。照抄之風,便能從根基上截斷。當這批少年,成長為了成年,成為祖國建設的主幹力量之時。他們年少時養成了閱讀的習慣,以及自己的思維方式,會終其一生。他們會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寫作論文會有自己觀點,生產產品會有自己的主意,科學研究會有自己的創意,而不僅僅去抄、花錢去買,永遠地模仿別,永遠的走在別人的後面。一個民族才能從一個竊賊民族成為一個自立的民族。才能真正的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成為標杆,受人敬仰!


從閱讀到創新︱第68期最美守望者李建利讀書分享會7.20



李建利,中共黨員,四川內江人,中學語文教師。2019年海南省青年講師團成員,2019年第七屆全國中學語文基本功大賽課例評比一等獎,2016年全國教育教學成果創新一等獎,2015年海南省十佳特崗教師,2015年海南省教壇新秀,2015年萬寧市十佳教師,2014年海南省最受歡迎的班主任。在各大期刊雜誌發表論文、小說、散文、詩歌近30篇。


從閱讀到創新︱第68期最美守望者李建利讀書分享會7.20



讀書是一次旅行,漫步的是自己的心靈。書屋是環遊世界的馬車,載著閱讀者遠行,看盡人間風景,悟透人生真諦。

7月20日(週六)下午15:30,鳳凰九里書屋第68期最美守望者李建利老師,將以現身說法的閱讀經驗公益分享《從閱讀到創新》的讀書故事。現場與讀者、家長、學生互動交流:如何培養孩子閱讀興趣?自己如果靜不下心來看書怎麼辦?工作太忙無暇看書?能否推薦一些書目?


從閱讀到創新︱第68期最美守望者李建利讀書分享會7.20


李建利老師推薦書目:小說類:孫浩暉的《大秦帝國》,餘華的《活著》、《兄弟》,嚴歌苓的《小姨多鶴》、《一個女人的歷史》。散文:馬向陽的《隨處淨土》。詩歌:夏昆的《在唐詩裡孤獨漫步》、《溫柔地走進宋詞的良夜》、海子的《海子詩全集》。


從閱讀到創新︱第68期最美守望者李建利讀書分享會7.20


小說類:孫浩暉的《大秦帝國》

這是一部描述秦興亡生滅過程的長卷歷史小說,講述了戰國時代秦國經變法由弱轉強,東出與六國爭霸一統天下,最後走向滅亡的歷史,是一部以秦國為主要視點來展現戰國時代波瀾壯闊的史詩。大秦帝國崛起於鐵血競爭的群雄列強之際,建立了一個強大統一的帝國,開創了一個全新的鐵器文明。

但她只有十五年生命,像流星一閃,轟鳴而逝。這巨大的歷史落差與戲劇性的帝國命運中,隱藏了難以計數的神奇故事以及偉人名士的悲歡離合,他們以或纖細、或壯美、或正氣、或邪惡、或英雄、或平庸的個人命運奏成了這部歷史交響樂。使得全書縱橫捭闔,大氣磅礴,構架之大,作者統攬全局能力、敘事能力、人物塑造能力之強令人歎為觀止。


"


從閱讀到創新︱第68期最美守望者李建利讀書分享會7.20


從閱讀到創新

文/李建利

最近上課期間,我時常發現一個問題。每當遇到拓展延伸題,在書本上找不到現成答案的題目時,學生幾乎就無字可寫,每次都是一片空白。學生們也清楚這類題十分靈活,言之有理即可,也十分想回答,可就是一個字都寫不出來。

這類問題,其實歸根結底還是學生的知識積澱問題。大多數學生幾乎沒有任何的文學積澱。到了初三了,誰是秦始皇,他們不知道。他有什麼歷史功績,他們也不知道。誰是蘇武,他們還是搖頭。劉徹是誰,他們依然搖頭。李世明是誰?趙匡胤是誰?鐵木真是誰?朱元璋是誰?皇太極是誰?幾乎沒有幾個人能回答我。我問歷史都學哪兒去了?他們理直氣壯地告訴我:“歷史是開卷考試,不用背,到時候翻書抄!”我又問:“中國四大名著認認真真看過其中一本的請舉手。”寥寥無幾。我再問:“涉獵過國外世界名著的舉個手!”依然少之又少。我們的學生,幾乎沒有任何的閱讀,心靈內部沒有任何的積澱,他們如何又能表達觀點,提出看法?

我們的課堂,永遠只是想盡各種辦法將知識點分解成一塊一塊的,然後一口一口的喂進學生的嘴裡。誰喂學生喂得好就優秀。於是學生永遠失去了獲取知識、主動吸取知識的能力。長此以往,學生只會一樣能力——知來張口,識來伸手。而且教師分解得不好,他還嚼不碎、吞不進。這樣學生們只會老師講解過的知識,而老師在課堂的講解是有限的。一旦遇到課本以外的問題,自己沒有任何積澱,也沒有自行解決任何問題的能力,於是只能發呆、乾瞪眼。他們只會一個能力,照搬老師的講解,照搬資料書上的答案。一旦要自己分析,運用自己的思考,寫自己的想法,便素手無策了!

我們問題出在哪兒?教育到底怎麼了?這些年來“made in china”的字符不少,但都是些基礎產業。如服裝,糧食,食品。但一到高科技,需要創新的行業,中國幾乎沾不上邊。如現今中國比較紅火的幾大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中國好聲音”、“奔跑吧,兄弟”、“超級演說家”、“職來職往”、“非誠勿擾”均是花重金從國外買來。再如我們引以為豪的北斗導航系統,至今為止還只是軍用。要真正如美國GPS一樣運用到生活,至少要10年以後。到那時,美國的GPS不知道已經先進到什麼程度了。就連我們國家的籃球聯賽CBA,也盡是仿照美國的NBA。從制度的制定,小到中場拉拉隊的表演都仿照別人。再看我們代表至純至高的學術界,從學士論文,到碩士論文,到博士論文,有幾篇不是你抄我,我抄你,你引用我,我引用你的。就連我們的教育界,老師為評職稱,寫篇論文,都湊不出來,東摘一段,西抄一段,混成一片論文,花錢一發表,洋洋得意的說:“瞧,我是高級教師了!”。教育部門剛編寫、出版好教科書,其他出版社大行其道地出版無數的優秀教案、教材全解之流的教參。教師備課照抄教案,學生上課念著全解,老師不用思考了,學生更不用費腦,真好啊!這樣的模式,怎麼能培養創新型人才,完全在培養一些小偷、竊賊,光明正大的竊取別人的知識成果。

這一現象,如何改變?我認為只有閱讀。一個人不讀書,意味著思維的停滯。一個民族不讀書,意味著整個民族思維的停滯。這樣的民族如何能走遠。只有在一個人年少之時,不停地閱讀好書,不停地積澱文化底蘊,胸中有丘壑。在上學時他才能厚積薄發,才能形成自己的觀點,有話可說。有自己的觀點,他思考問題,回答問題,他才會運用自己的觀點,不會去摘抄或者照搬別人觀點。照抄之風,便能從根基上截斷。當這批少年,成長為了成年,成為祖國建設的主幹力量之時。他們年少時養成了閱讀的習慣,以及自己的思維方式,會終其一生。他們會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寫作論文會有自己觀點,生產產品會有自己的主意,科學研究會有自己的創意,而不僅僅去抄、花錢去買,永遠地模仿別,永遠的走在別人的後面。一個民族才能從一個竊賊民族成為一個自立的民族。才能真正的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成為標杆,受人敬仰!


從閱讀到創新︱第68期最美守望者李建利讀書分享會7.20



李建利,中共黨員,四川內江人,中學語文教師。2019年海南省青年講師團成員,2019年第七屆全國中學語文基本功大賽課例評比一等獎,2016年全國教育教學成果創新一等獎,2015年海南省十佳特崗教師,2015年海南省教壇新秀,2015年萬寧市十佳教師,2014年海南省最受歡迎的班主任。在各大期刊雜誌發表論文、小說、散文、詩歌近30篇。


從閱讀到創新︱第68期最美守望者李建利讀書分享會7.20



讀書是一次旅行,漫步的是自己的心靈。書屋是環遊世界的馬車,載著閱讀者遠行,看盡人間風景,悟透人生真諦。

7月20日(週六)下午15:30,鳳凰九里書屋第68期最美守望者李建利老師,將以現身說法的閱讀經驗公益分享《從閱讀到創新》的讀書故事。現場與讀者、家長、學生互動交流:如何培養孩子閱讀興趣?自己如果靜不下心來看書怎麼辦?工作太忙無暇看書?能否推薦一些書目?


從閱讀到創新︱第68期最美守望者李建利讀書分享會7.20


李建利老師推薦書目:小說類:孫浩暉的《大秦帝國》,餘華的《活著》、《兄弟》,嚴歌苓的《小姨多鶴》、《一個女人的歷史》。散文:馬向陽的《隨處淨土》。詩歌:夏昆的《在唐詩裡孤獨漫步》、《溫柔地走進宋詞的良夜》、海子的《海子詩全集》。


從閱讀到創新︱第68期最美守望者李建利讀書分享會7.20


小說類:孫浩暉的《大秦帝國》

這是一部描述秦興亡生滅過程的長卷歷史小說,講述了戰國時代秦國經變法由弱轉強,東出與六國爭霸一統天下,最後走向滅亡的歷史,是一部以秦國為主要視點來展現戰國時代波瀾壯闊的史詩。大秦帝國崛起於鐵血競爭的群雄列強之際,建立了一個強大統一的帝國,開創了一個全新的鐵器文明。

但她只有十五年生命,像流星一閃,轟鳴而逝。這巨大的歷史落差與戲劇性的帝國命運中,隱藏了難以計數的神奇故事以及偉人名士的悲歡離合,他們以或纖細、或壯美、或正氣、或邪惡、或英雄、或平庸的個人命運奏成了這部歷史交響樂。使得全書縱橫捭闔,大氣磅礴,構架之大,作者統攬全局能力、敘事能力、人物塑造能力之強令人歎為觀止。


從閱讀到創新︱第68期最美守望者李建利讀書分享會7.20


散文:馬向陽的《隨處淨土》

這是海南中學校長馬向陽先生記錄自己生活的隨筆,文字是一個人精神、思想、心靈、情感、特質的載體。《隨處淨土》是明齋先生把讀書貫穿於日常的真實記錄,以日記體的形式呈現,新穎別緻,字裡行間閃爍著思想的火花、智慧的光芒,流淌著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人文情懷及書生意氣,流露真性情,讀來增長見識,陶冶情操,涵養身心,豐富思想,啟蒙益智。

《隨處淨土》薈萃民國大家思想精髓,又集聚諸多名篇佳句,具有極高思想價值和審美價值,不僅予人審美的享受、思想的啟迪、情感的薰陶,還有閱讀導向的功用。該書有讀書方法的提煉概括,有每月讀本,也有推薦書單,更有深刻的讀書心得和感悟,對想讀書而不知該讀什麼書的人指明瞭方向,在大力倡導全民閱讀的當今,這樣的讀書札記,無疑是極好的引領。



"


從閱讀到創新︱第68期最美守望者李建利讀書分享會7.20


從閱讀到創新

文/李建利

最近上課期間,我時常發現一個問題。每當遇到拓展延伸題,在書本上找不到現成答案的題目時,學生幾乎就無字可寫,每次都是一片空白。學生們也清楚這類題十分靈活,言之有理即可,也十分想回答,可就是一個字都寫不出來。

這類問題,其實歸根結底還是學生的知識積澱問題。大多數學生幾乎沒有任何的文學積澱。到了初三了,誰是秦始皇,他們不知道。他有什麼歷史功績,他們也不知道。誰是蘇武,他們還是搖頭。劉徹是誰,他們依然搖頭。李世明是誰?趙匡胤是誰?鐵木真是誰?朱元璋是誰?皇太極是誰?幾乎沒有幾個人能回答我。我問歷史都學哪兒去了?他們理直氣壯地告訴我:“歷史是開卷考試,不用背,到時候翻書抄!”我又問:“中國四大名著認認真真看過其中一本的請舉手。”寥寥無幾。我再問:“涉獵過國外世界名著的舉個手!”依然少之又少。我們的學生,幾乎沒有任何的閱讀,心靈內部沒有任何的積澱,他們如何又能表達觀點,提出看法?

我們的課堂,永遠只是想盡各種辦法將知識點分解成一塊一塊的,然後一口一口的喂進學生的嘴裡。誰喂學生喂得好就優秀。於是學生永遠失去了獲取知識、主動吸取知識的能力。長此以往,學生只會一樣能力——知來張口,識來伸手。而且教師分解得不好,他還嚼不碎、吞不進。這樣學生們只會老師講解過的知識,而老師在課堂的講解是有限的。一旦遇到課本以外的問題,自己沒有任何積澱,也沒有自行解決任何問題的能力,於是只能發呆、乾瞪眼。他們只會一個能力,照搬老師的講解,照搬資料書上的答案。一旦要自己分析,運用自己的思考,寫自己的想法,便素手無策了!

我們問題出在哪兒?教育到底怎麼了?這些年來“made in china”的字符不少,但都是些基礎產業。如服裝,糧食,食品。但一到高科技,需要創新的行業,中國幾乎沾不上邊。如現今中國比較紅火的幾大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中國好聲音”、“奔跑吧,兄弟”、“超級演說家”、“職來職往”、“非誠勿擾”均是花重金從國外買來。再如我們引以為豪的北斗導航系統,至今為止還只是軍用。要真正如美國GPS一樣運用到生活,至少要10年以後。到那時,美國的GPS不知道已經先進到什麼程度了。就連我們國家的籃球聯賽CBA,也盡是仿照美國的NBA。從制度的制定,小到中場拉拉隊的表演都仿照別人。再看我們代表至純至高的學術界,從學士論文,到碩士論文,到博士論文,有幾篇不是你抄我,我抄你,你引用我,我引用你的。就連我們的教育界,老師為評職稱,寫篇論文,都湊不出來,東摘一段,西抄一段,混成一片論文,花錢一發表,洋洋得意的說:“瞧,我是高級教師了!”。教育部門剛編寫、出版好教科書,其他出版社大行其道地出版無數的優秀教案、教材全解之流的教參。教師備課照抄教案,學生上課念著全解,老師不用思考了,學生更不用費腦,真好啊!這樣的模式,怎麼能培養創新型人才,完全在培養一些小偷、竊賊,光明正大的竊取別人的知識成果。

這一現象,如何改變?我認為只有閱讀。一個人不讀書,意味著思維的停滯。一個民族不讀書,意味著整個民族思維的停滯。這樣的民族如何能走遠。只有在一個人年少之時,不停地閱讀好書,不停地積澱文化底蘊,胸中有丘壑。在上學時他才能厚積薄發,才能形成自己的觀點,有話可說。有自己的觀點,他思考問題,回答問題,他才會運用自己的觀點,不會去摘抄或者照搬別人觀點。照抄之風,便能從根基上截斷。當這批少年,成長為了成年,成為祖國建設的主幹力量之時。他們年少時養成了閱讀的習慣,以及自己的思維方式,會終其一生。他們會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寫作論文會有自己觀點,生產產品會有自己的主意,科學研究會有自己的創意,而不僅僅去抄、花錢去買,永遠地模仿別,永遠的走在別人的後面。一個民族才能從一個竊賊民族成為一個自立的民族。才能真正的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成為標杆,受人敬仰!


從閱讀到創新︱第68期最美守望者李建利讀書分享會7.20



李建利,中共黨員,四川內江人,中學語文教師。2019年海南省青年講師團成員,2019年第七屆全國中學語文基本功大賽課例評比一等獎,2016年全國教育教學成果創新一等獎,2015年海南省十佳特崗教師,2015年海南省教壇新秀,2015年萬寧市十佳教師,2014年海南省最受歡迎的班主任。在各大期刊雜誌發表論文、小說、散文、詩歌近30篇。


從閱讀到創新︱第68期最美守望者李建利讀書分享會7.20



讀書是一次旅行,漫步的是自己的心靈。書屋是環遊世界的馬車,載著閱讀者遠行,看盡人間風景,悟透人生真諦。

7月20日(週六)下午15:30,鳳凰九里書屋第68期最美守望者李建利老師,將以現身說法的閱讀經驗公益分享《從閱讀到創新》的讀書故事。現場與讀者、家長、學生互動交流:如何培養孩子閱讀興趣?自己如果靜不下心來看書怎麼辦?工作太忙無暇看書?能否推薦一些書目?


從閱讀到創新︱第68期最美守望者李建利讀書分享會7.20


李建利老師推薦書目:小說類:孫浩暉的《大秦帝國》,餘華的《活著》、《兄弟》,嚴歌苓的《小姨多鶴》、《一個女人的歷史》。散文:馬向陽的《隨處淨土》。詩歌:夏昆的《在唐詩裡孤獨漫步》、《溫柔地走進宋詞的良夜》、海子的《海子詩全集》。


從閱讀到創新︱第68期最美守望者李建利讀書分享會7.20


小說類:孫浩暉的《大秦帝國》

這是一部描述秦興亡生滅過程的長卷歷史小說,講述了戰國時代秦國經變法由弱轉強,東出與六國爭霸一統天下,最後走向滅亡的歷史,是一部以秦國為主要視點來展現戰國時代波瀾壯闊的史詩。大秦帝國崛起於鐵血競爭的群雄列強之際,建立了一個強大統一的帝國,開創了一個全新的鐵器文明。

但她只有十五年生命,像流星一閃,轟鳴而逝。這巨大的歷史落差與戲劇性的帝國命運中,隱藏了難以計數的神奇故事以及偉人名士的悲歡離合,他們以或纖細、或壯美、或正氣、或邪惡、或英雄、或平庸的個人命運奏成了這部歷史交響樂。使得全書縱橫捭闔,大氣磅礴,構架之大,作者統攬全局能力、敘事能力、人物塑造能力之強令人歎為觀止。


從閱讀到創新︱第68期最美守望者李建利讀書分享會7.20


散文:馬向陽的《隨處淨土》

這是海南中學校長馬向陽先生記錄自己生活的隨筆,文字是一個人精神、思想、心靈、情感、特質的載體。《隨處淨土》是明齋先生把讀書貫穿於日常的真實記錄,以日記體的形式呈現,新穎別緻,字裡行間閃爍著思想的火花、智慧的光芒,流淌著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人文情懷及書生意氣,流露真性情,讀來增長見識,陶冶情操,涵養身心,豐富思想,啟蒙益智。

《隨處淨土》薈萃民國大家思想精髓,又集聚諸多名篇佳句,具有極高思想價值和審美價值,不僅予人審美的享受、思想的啟迪、情感的薰陶,還有閱讀導向的功用。該書有讀書方法的提煉概括,有每月讀本,也有推薦書單,更有深刻的讀書心得和感悟,對想讀書而不知該讀什麼書的人指明瞭方向,在大力倡導全民閱讀的當今,這樣的讀書札記,無疑是極好的引領。



從閱讀到創新︱第68期最美守望者李建利讀書分享會7.20


"


從閱讀到創新︱第68期最美守望者李建利讀書分享會7.20


從閱讀到創新

文/李建利

最近上課期間,我時常發現一個問題。每當遇到拓展延伸題,在書本上找不到現成答案的題目時,學生幾乎就無字可寫,每次都是一片空白。學生們也清楚這類題十分靈活,言之有理即可,也十分想回答,可就是一個字都寫不出來。

這類問題,其實歸根結底還是學生的知識積澱問題。大多數學生幾乎沒有任何的文學積澱。到了初三了,誰是秦始皇,他們不知道。他有什麼歷史功績,他們也不知道。誰是蘇武,他們還是搖頭。劉徹是誰,他們依然搖頭。李世明是誰?趙匡胤是誰?鐵木真是誰?朱元璋是誰?皇太極是誰?幾乎沒有幾個人能回答我。我問歷史都學哪兒去了?他們理直氣壯地告訴我:“歷史是開卷考試,不用背,到時候翻書抄!”我又問:“中國四大名著認認真真看過其中一本的請舉手。”寥寥無幾。我再問:“涉獵過國外世界名著的舉個手!”依然少之又少。我們的學生,幾乎沒有任何的閱讀,心靈內部沒有任何的積澱,他們如何又能表達觀點,提出看法?

我們的課堂,永遠只是想盡各種辦法將知識點分解成一塊一塊的,然後一口一口的喂進學生的嘴裡。誰喂學生喂得好就優秀。於是學生永遠失去了獲取知識、主動吸取知識的能力。長此以往,學生只會一樣能力——知來張口,識來伸手。而且教師分解得不好,他還嚼不碎、吞不進。這樣學生們只會老師講解過的知識,而老師在課堂的講解是有限的。一旦遇到課本以外的問題,自己沒有任何積澱,也沒有自行解決任何問題的能力,於是只能發呆、乾瞪眼。他們只會一個能力,照搬老師的講解,照搬資料書上的答案。一旦要自己分析,運用自己的思考,寫自己的想法,便素手無策了!

我們問題出在哪兒?教育到底怎麼了?這些年來“made in china”的字符不少,但都是些基礎產業。如服裝,糧食,食品。但一到高科技,需要創新的行業,中國幾乎沾不上邊。如現今中國比較紅火的幾大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中國好聲音”、“奔跑吧,兄弟”、“超級演說家”、“職來職往”、“非誠勿擾”均是花重金從國外買來。再如我們引以為豪的北斗導航系統,至今為止還只是軍用。要真正如美國GPS一樣運用到生活,至少要10年以後。到那時,美國的GPS不知道已經先進到什麼程度了。就連我們國家的籃球聯賽CBA,也盡是仿照美國的NBA。從制度的制定,小到中場拉拉隊的表演都仿照別人。再看我們代表至純至高的學術界,從學士論文,到碩士論文,到博士論文,有幾篇不是你抄我,我抄你,你引用我,我引用你的。就連我們的教育界,老師為評職稱,寫篇論文,都湊不出來,東摘一段,西抄一段,混成一片論文,花錢一發表,洋洋得意的說:“瞧,我是高級教師了!”。教育部門剛編寫、出版好教科書,其他出版社大行其道地出版無數的優秀教案、教材全解之流的教參。教師備課照抄教案,學生上課念著全解,老師不用思考了,學生更不用費腦,真好啊!這樣的模式,怎麼能培養創新型人才,完全在培養一些小偷、竊賊,光明正大的竊取別人的知識成果。

這一現象,如何改變?我認為只有閱讀。一個人不讀書,意味著思維的停滯。一個民族不讀書,意味著整個民族思維的停滯。這樣的民族如何能走遠。只有在一個人年少之時,不停地閱讀好書,不停地積澱文化底蘊,胸中有丘壑。在上學時他才能厚積薄發,才能形成自己的觀點,有話可說。有自己的觀點,他思考問題,回答問題,他才會運用自己的觀點,不會去摘抄或者照搬別人觀點。照抄之風,便能從根基上截斷。當這批少年,成長為了成年,成為祖國建設的主幹力量之時。他們年少時養成了閱讀的習慣,以及自己的思維方式,會終其一生。他們會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寫作論文會有自己觀點,生產產品會有自己的主意,科學研究會有自己的創意,而不僅僅去抄、花錢去買,永遠地模仿別,永遠的走在別人的後面。一個民族才能從一個竊賊民族成為一個自立的民族。才能真正的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成為標杆,受人敬仰!


從閱讀到創新︱第68期最美守望者李建利讀書分享會7.20



李建利,中共黨員,四川內江人,中學語文教師。2019年海南省青年講師團成員,2019年第七屆全國中學語文基本功大賽課例評比一等獎,2016年全國教育教學成果創新一等獎,2015年海南省十佳特崗教師,2015年海南省教壇新秀,2015年萬寧市十佳教師,2014年海南省最受歡迎的班主任。在各大期刊雜誌發表論文、小說、散文、詩歌近30篇。


從閱讀到創新︱第68期最美守望者李建利讀書分享會7.20



讀書是一次旅行,漫步的是自己的心靈。書屋是環遊世界的馬車,載著閱讀者遠行,看盡人間風景,悟透人生真諦。

7月20日(週六)下午15:30,鳳凰九里書屋第68期最美守望者李建利老師,將以現身說法的閱讀經驗公益分享《從閱讀到創新》的讀書故事。現場與讀者、家長、學生互動交流:如何培養孩子閱讀興趣?自己如果靜不下心來看書怎麼辦?工作太忙無暇看書?能否推薦一些書目?


從閱讀到創新︱第68期最美守望者李建利讀書分享會7.20


李建利老師推薦書目:小說類:孫浩暉的《大秦帝國》,餘華的《活著》、《兄弟》,嚴歌苓的《小姨多鶴》、《一個女人的歷史》。散文:馬向陽的《隨處淨土》。詩歌:夏昆的《在唐詩裡孤獨漫步》、《溫柔地走進宋詞的良夜》、海子的《海子詩全集》。


從閱讀到創新︱第68期最美守望者李建利讀書分享會7.20


小說類:孫浩暉的《大秦帝國》

這是一部描述秦興亡生滅過程的長卷歷史小說,講述了戰國時代秦國經變法由弱轉強,東出與六國爭霸一統天下,最後走向滅亡的歷史,是一部以秦國為主要視點來展現戰國時代波瀾壯闊的史詩。大秦帝國崛起於鐵血競爭的群雄列強之際,建立了一個強大統一的帝國,開創了一個全新的鐵器文明。

但她只有十五年生命,像流星一閃,轟鳴而逝。這巨大的歷史落差與戲劇性的帝國命運中,隱藏了難以計數的神奇故事以及偉人名士的悲歡離合,他們以或纖細、或壯美、或正氣、或邪惡、或英雄、或平庸的個人命運奏成了這部歷史交響樂。使得全書縱橫捭闔,大氣磅礴,構架之大,作者統攬全局能力、敘事能力、人物塑造能力之強令人歎為觀止。


從閱讀到創新︱第68期最美守望者李建利讀書分享會7.20


散文:馬向陽的《隨處淨土》

這是海南中學校長馬向陽先生記錄自己生活的隨筆,文字是一個人精神、思想、心靈、情感、特質的載體。《隨處淨土》是明齋先生把讀書貫穿於日常的真實記錄,以日記體的形式呈現,新穎別緻,字裡行間閃爍著思想的火花、智慧的光芒,流淌著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人文情懷及書生意氣,流露真性情,讀來增長見識,陶冶情操,涵養身心,豐富思想,啟蒙益智。

《隨處淨土》薈萃民國大家思想精髓,又集聚諸多名篇佳句,具有極高思想價值和審美價值,不僅予人審美的享受、思想的啟迪、情感的薰陶,還有閱讀導向的功用。該書有讀書方法的提煉概括,有每月讀本,也有推薦書單,更有深刻的讀書心得和感悟,對想讀書而不知該讀什麼書的人指明瞭方向,在大力倡導全民閱讀的當今,這樣的讀書札記,無疑是極好的引領。



從閱讀到創新︱第68期最美守望者李建利讀書分享會7.20


從閱讀到創新︱第68期最美守望者李建利讀書分享會7.20


這是一座集閱讀學習、展示交流、聚會休閒、創意生活等功能於一體的海邊書屋,提供人文關懷,詩意之美的閱讀體驗。全國招募最美守望者,開展公益讀書分享會。經營範圍涵蓋圖書銷售、咖啡茶藝、文創商品、生活美學、旅遊產品等。海南華潤石梅灣鳳凰九里書屋,2017年4月23日,被海南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授予“海南最美書店”,2018年7月16日,被中國新華書店協會授予“中國最美新華書店”。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