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花雨》40年芳華依舊

《絲路花雨》40年芳華依舊

《絲路花雨》劇照。

自1979年5月23日在蘭州成功首演以來,經典舞劇《絲路花雨》已經走過了40年。

這是一段值得銘記的日子,也是一段值得慶賀的日子,2880餘場演出,出訪40多個國家和地區,觀眾達450多萬人次,被稱為“二十世紀華人舞蹈經典作品”“中國舞劇史上里程碑”“中國舞劇之最”“中國民族舞劇的典範”“東方的《天鵝湖》”……縱觀《絲路花雨》的演出年輪,既濃墨重彩書寫了中國舞劇史上的經典案例,也以常演常新、永葆青春而深受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給舞臺藝術領域留下了讓人探究的廣闊空間。

今天,我們通過與《絲路花雨》劇組幾位主創、演職人員的對話,一起來探尋隱藏其中的舞蹈密碼和創作經驗。

思想解放的過程

舞劇《絲路花雨》由甘肅省歌舞劇院創演,全劇以敦煌畫工神筆張和女兒英娘悲歡離合的人生境遇為主線,講述了父女二人與波斯商人伊努斯生死相助、患難與共的感人故事,藝術形象地再現了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古絲綢之路繁榮昌盛的輝煌景象,弘揚了絲綢之路“友好通商、互惠共融”的優良傳統。

《絲路花雨》40年芳華依舊

創作人員深入莫高窟尋找創作靈感。

今年77歲的晏建中是1979版《絲路花雨》編導之一。他回憶說,1977年8月,院團新編劇目接受審查時,時任省委宣傳部部長的吳堅和副部長陳舜瑤都出席了,但演出完沒有一個人評論新劇目。陳舜瑤提出,同類節目在全國有30多部,“敦煌就在我們甘肅,為什麼不搞敦煌呢?”吳堅介紹,“今天給你們請來了常書鴻,讓他給你們做顧問,搞一個敦煌的節目。”

面對創作敦煌題材的新要求,當時人們的思想還被禁錮著,辯論了好長時間都爭執不下。省委宣傳部瞭解到情況後,讓把“主戰派”的同志組織起來,先到敦煌去。

當年11月,晏建中和趙之洵、劉少雄等藝術家一行6人首批抵達敦煌,在為期半個月的學習中,跟隨著名的敦煌學專家段文傑、史葦湘、施娉婷等老師輪流“上洞子”,學習敦煌壁畫和佛經故事,瞭解絲綢之路和當地民間傳說。

1977年12月,晏建中和他老師輩的藝術家趙之洵再赴敦煌。經過大量學習和積累後,於1978年創作編年史體《敦煌曲》,以上、中、下三個篇章講述敦煌莫高窟從建窟到新生一千多年的發展歷程。

“講到第三個篇章時,敦煌研究所的專家們都笑了。”晏建中說,“《敦煌曲》結構形式很圖解,人物和故事都沒法貫穿,排不下去,也沒辦法,思想就停留在這。”

此時,還有一種聲音,創作一部完整舞劇。幾經波折,《絲路花雨》在《敦煌曲》上篇《建窟》的基礎上,開始了最初的孕育。

隨著時間的推移,創作人員逐漸認識到,敦煌莫高窟是中外文化通道上的寶庫,是在絲綢之路上形成的,應該把劇目放置在更大的時代背景下來開掘主題、構思故事、設置人物,由此,故事框架初步形成,主題也改為表現絲綢之路上各國人民的友誼和文化交流。

《絲路花雨》40年芳華依舊

演員和編導研究劇情。

“《絲路花雨》的創作,是一個思想解放的過程。這是時代給我們的。”晏建中以“春風播花雨”來描述這個過程。

“《絲路花雨》是改革開放的‘報春鳥’,體現的是中國精神、中國故事。”2008版《絲路花雨》藝術總監、原甘肅省歌舞劇院院長陸金龍說。

集中優勢的舉措

《絲路花雨》40年芳華依舊

1979版的主創人員在一起商討。

舞劇《絲路花雨》的最大貢獻,被認為是“復活了敦煌壁畫”,開創了一個全新的舞蹈種類——敦煌舞。

今天,當我們再次回溯歷史,該劇創作中的一些開拓性舉措,依然被大家津津樂道。

陸金龍認為,該劇創作根基深厚,在當時省委、省政府主管領導開放創新精神的引領下,第一次打開了我們的藝術視角,把我們帶到了世界文化藝術的海洋中,創作人員衝破自我藩籬的約束,以敏銳的藝術洞察力和超脫的藝術創造力,將藝術觸角延伸到莫高窟壁畫藝術中,七進敦煌,數易其稿,堅持藝術創作規律,使之具有世界藝術的高度和敦煌藝術的深度。同時,“集中優勢,優勢整合”,完全按照精品創作模式來打造。

晏建中認為,該劇的成功,首先要歸功於我們的祖先。是我們的祖先創造了這樣一個無比豐富的敦煌藝術,後來者才能受其啟發,挖掘出可做的東西,沒有敦煌藝術就沒有《絲路花雨》。其次,創作過程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一是敦煌研究所的專家們,特別是該劇顧問之一的段文傑,為劇情和人物設置出了很多精彩的點子,神筆張、英娘、伊努斯等人物名字,都是他給起的;二是主管部門非常支持,主要負責同志經常到團裡和大家一起商討創作、給予指導,該劇劇名《絲路花雨》就是吳堅起的,寓意“絲綢之路,花雨飄飄”;三是動員全省戲劇專家參與進來、給予幫助,省話劇團姚運煥、胡耀華等參與了劇本討論,我省著名話劇導演劉韌對舞蹈演員內心戲進行指導,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大家一心為戲,從來沒有人要過報酬,甚至連這個意識都沒有。另外,還得益於一個具有戰略意義的舉措,那就是排演出來以後,邀請吳曉邦、沈從文等全國舞蹈界和文化界的重量級專家專程來甘肅為該劇把脈會診。專家們看了以後非常讚許,也提了許多寶貴的意見。

《絲路花雨》40年芳華依舊

1979版英娘扮演者在一起表演節目。

1979版《絲路花雨》化妝設計楊樹雲介紹,沈從文看完該劇以後對他說,表現大唐盛世的繁華,人物頭上不要太多的裝飾,金釵也不宜過長,因為唐朝的一尺比現在的一尺短。根據這些意見,他把能減的都減掉,最後露出了黑髮。

“專家用他們的口碑在北京宣傳開了,甘肅搞了一臺了不起的節目。”晏建中說,為國慶30週年獻禮演出在人民大會堂舉行,該劇是唯一一個沒有經過節目審查的劇目。演出取得巨大轟動後,第一輪巡演也隨之揭開序幕。

傳承創新的路上

《絲路花雨》為什麼能常演常新、永葆青春?

1979版編導之一朱江認為,主要得益於四個方面:一是創造了新的舞種——敦煌舞。中國古典舞是從明清戲劇舞蹈發展起來的,《絲路花雨》裡仿唐的舞蹈,把中國古典舞向前推進了好幾百年,具有突破性、劃時代的意義。二是在40年前的中國舞臺上,還沒有像《絲路花雨》這樣的舞美設計,飛天、駝隊、飛毯等呈現出來很新穎,讓觀眾感覺特別新奇和震撼。三是該劇的音樂,把古代的《月兒高》音樂改革以後,成為《絲路花雨》的主旋律,是古為今用的典範。四是在表演上精益求精,每一個人物都刻畫得十分到位。《絲路花雨》的這些特色歷久彌新,傳承至今,背後蘊藏著的是一代又一代“絲路花雨人”的精品意識,包括精品表演意識和精品管理意識。

《絲路花雨》40年芳華依舊

《絲路花雨》當年登上了《甘肅畫報》封面。

陸金龍見證了該劇40年的發展變化。他說,《絲路花雨》一直走在改革創新的路上,永不停步;“絲路花雨人”也沒有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而是一直在不斷地超越自我。秉承“傳承經典,不斷續寫新輝煌”的主旨,該劇在演出的同時,一直著力進行提升、修排,其中2008版和2016版是在保留精華前提下的全新“變臉、換裝”,既堅持了“經典劇本、人物和人物關係、主旋律曲子、敦煌舞特色”的不變,又按照時代和觀眾的審美需求,不斷地注入新光澤、新生命,創新發展,越演越新。

甘肅省歌舞劇院創編室主任、舞蹈(中專)學校校長王瓊,有著10年的英娘飾演經歷。她把自己在舞臺上的經驗和心得體會整合濃縮,轉換成學生們能理解的方式,對後來的六七位英娘,還有神筆張、伊努斯等角色進行了指導排演,使得演員能夠真正吃透角色、抓住人物特徵,取得了讓人意想不到的效果。“我覺得我們彼此都是老師,互相在教,有一種精神在傳遞。”王瓊說。

《絲路花雨》40年芳華依舊

新版《絲路花雨》中的英娘。

李莉,也是英孃的扮演者之一。她說:“我心甘情願將自己藝術生涯最寶貴的‘黃金十年’獻給了英娘,獻給了舞劇《絲路花雨》的觀眾。每一位曾經在舞臺上奉獻青春、揮灑汗水的藝術家,都是值得尊敬的人。我願意用剩下的青春,培養出一個個優秀的舞蹈人才,這才是一代代英娘傳幫帶精神的完美體現。”

讓我們記住這一個個閃亮的名字:從1979版《絲路花雨》的主創人員趙之洵、劉少雄、張強、朱江、許琪、晏建中、張聚芳、安建、徐成華、易炎、陳泓、韓中才、呼延天助、焦凱、李明強、郝漢義、楊樹雲、周文欽等,到2008版的主創人員閻紅霞、趙小剛、趙栩可、張浩、陸金龍、張稷、牟瑜、樊玲等,以及英娘扮演者賀燕雲、史敏、付春英、張麗、韓晶、王瓊、韓煦、李莉、康琦,神筆張的扮演者仲明華、柴懷民、楊傳弘、安寧等。40年來,一大批“絲路花雨人”堅持傳承、繼承和弘揚,以《絲路花雨》所蘊含的包容、進取、創新、跋涉、鍥而不捨等精神,歷練自己的藝術品質和藝術品格,以優秀的傳統精品指導現實的藝術創作,讓歷史的精品延續發展。

如今,舞劇《絲路花雨》已成為“一帶一路”上的文化友好使者,是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的藝術精品。我們期待,“絲路花雨人”再接再厲,再續新的輝煌。

《絲路花雨》40年芳華依舊

《絲路花雨》劇照。

海外評論

●法國《震旦報》:演出精彩,化妝漂亮,服裝華麗,富有魅力和異國風情,稱得上是一部壯觀的史詩。

●日本《公明新聞》:通過音樂和舞蹈把全世界連在一起,從而成為聯結各國人民之間和平與友誼的紐帶。這就是這個舞劇顯示出的時代意義。

●曼谷《中華報》:《絲路花雨》是舞蹈、音樂、服裝、佈景、繪畫藝術的結晶品,它的水準是高級、優秀的,是值得中國人驕傲的藝術成就。

●羅馬《共和國報》:《絲路花雨》有其獨特的魅力……表現形式樸素無華,富於詩意,很有中國特色。

●米蘭《晚郵報》:舞劇《絲路花雨》理應被稱為“友誼的勝利”。

●意大利《團結報》:《絲路花雨》重現了東西方之間的歷史往來,傳送了與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演出使我們看到:他們正力圖擺脫與外界隔絕的狀況,並致力於把本國的藝術語彙與別國的藝術語彙和諧地結合在一起。總之,《絲路花雨》不僅值得一看,而且值得為之鼓掌喝彩。

●巴黎《世界報》:這個舞劇以自己的方式,適度地描繪出人民之間的友誼。

●法國《旅遊報》:《絲路花雨》把我們帶回到了七世紀唐代敦煌城,使我們發現了一個過去陌生的中國……

●法國《革命》雜誌:佈景如風景畫片,形象如超現實的夢幻,令人心醉。

●香港《大公報》:舞劇故事好,舞蹈更好,音樂也好,演員個個功夫到家……

●時任法國國民議會議長梅爾馬茨:這是一個很好的戲、它很感人又很迷人。

●時任美國紐約市長愛德華·科奇:演出精彩……我作為紐約市長邀請你們去紐約。

●時任蘇中友協主席、漢學家齊赫文斯基:你們使敦煌藝術再現舞臺,真了不起。

●荷蘭著名導演伊文思:這是一部具有民族風格的舞劇,表現了中國人民自古以來就與各國人民有友好的聯繫;這也是一部具有很美力量的舞劇……希望將來有更多的《絲路花雨》。

●美國匹茲堡樂團著名小提琴家:舞劇的音樂很美,尤其是中國民族樂器加上西方的樂器,結合非常成功。有幾個舞蹈音樂片斷很迷人,百聽不厭。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王莉 )

END

來源:新甘肅客戶端、甘肅日報

編輯:劉秀芝

校審:董少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