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十八線小縣城到杜克大學,我都經歷了些什麼?'

"

我被杜克錄了!

2019.3.29日早上,我被早上六點的鬧鐘叫醒。

匆匆收拾好了行李,我就準備出發去機場。一路上在爸爸的車裡,我反覆聽著Radiohead的Paranoid Android,彷彿感覺自己也變成了一個安卓機器人,無法正常思考。

眼看著時間一秒一秒地流逝,那個令無數留學生茶飯不思夜不能寐的鐘頭就要到了—7 o’clock, ivy day,常春藤放榜的時刻。

過安檢的時候我已經陸陸續續收到了一些朋友的消息,絕大多數都不太理想,這使我更加不願去查看我的四所藤校以及ucb,duke,還有tufts的通知書。

在ivy day之前,我被五個RD的院校翠菊,而這些學校甚至都不算我的衝刺校。

而如今即將看到rd錄取率只有個位數的幾所學校的通知書,我只感到一陣陣麻木。

坐在登機口前,我平靜地打開了各個學校的portal,早已做好被全拒的準備。

第一所開獎,waitlist;第二所,拒;第三所,拒;第四所,拒……

直到我登陸duke的賬戶。

深藍的字體大大地寫著congratulations,屏幕上模擬的藍色彩帶不斷地落下,”I am delighted to offer you admission to the class of 2023 at duke university!”

WHATTTTTTT???

我激動地站了起來,顫抖著給申博老師團隊發了一條微信,我被杜克錄了!!

隨後我顫抖著發了一條朋友圈,看著朋友圈下的贊數呈幾何式爆炸增長,無數朋友給我發來最真心的祝賀與讚歎。

那一刻,我彷彿覺得一切都值了!

"

我被杜克錄了!

2019.3.29日早上,我被早上六點的鬧鐘叫醒。

匆匆收拾好了行李,我就準備出發去機場。一路上在爸爸的車裡,我反覆聽著Radiohead的Paranoid Android,彷彿感覺自己也變成了一個安卓機器人,無法正常思考。

眼看著時間一秒一秒地流逝,那個令無數留學生茶飯不思夜不能寐的鐘頭就要到了—7 o’clock, ivy day,常春藤放榜的時刻。

過安檢的時候我已經陸陸續續收到了一些朋友的消息,絕大多數都不太理想,這使我更加不願去查看我的四所藤校以及ucb,duke,還有tufts的通知書。

在ivy day之前,我被五個RD的院校翠菊,而這些學校甚至都不算我的衝刺校。

而如今即將看到rd錄取率只有個位數的幾所學校的通知書,我只感到一陣陣麻木。

坐在登機口前,我平靜地打開了各個學校的portal,早已做好被全拒的準備。

第一所開獎,waitlist;第二所,拒;第三所,拒;第四所,拒……

直到我登陸duke的賬戶。

深藍的字體大大地寫著congratulations,屏幕上模擬的藍色彩帶不斷地落下,”I am delighted to offer you admission to the class of 2023 at duke university!”

WHATTTTTTT???

我激動地站了起來,顫抖著給申博老師團隊發了一條微信,我被杜克錄了!!

隨後我顫抖著發了一條朋友圈,看著朋友圈下的贊數呈幾何式爆炸增長,無數朋友給我發來最真心的祝賀與讚歎。

那一刻,我彷彿覺得一切都值了!

從十八線小縣城到杜克大學,我都經歷了些什麼?

回想四年前的自己

在從貴陽到南京的飛機上,無法看手機的我反而有了時間平靜下來。

盯著窗外看時,我彷彿看到了四年前的自己,孤身一人,來到了一個陌生的彼岸。

我出生在貴州的一個小縣城,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十八線小城市。

一直到十歲,我的理想都很簡單:考上縣上最好的高中。

後來因為父母工作調動的原因,我來到了貴陽。

第一次紮根於城市的繁華之中,十歲的我被車水馬龍晃花了眼。

我想就是在那個時候,我深深意識到了環境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

我看到了曾經的我是有多麼侷限,我可笑自己最大的理想竟然是考上一個縣裡的高中。

這幾年來,我踏遍北上廣深,美國的大城市也都玩了個遍。

貴陽和這些城市相比,我不得不承認,或許真的像人們有意無意說的,是一片窮山惡水,經濟極度落後的小地方。

然而,就是來到了那個小小的城市所帶來的對比衝擊力,徹底改變了我。

我奮力學習,慢慢趕超了省會的同學。

最後中考,我以全市語文第一,總分前六十的優異成績畢業,保送省裡最優秀的高中的實驗班。

不出意料,三年後我會同樣得到一個優秀的高考分數,進入雙一流名校,畢業工作,結婚生子……

但我放棄了這個看似穩妥的選擇,來到了美國讀高中。我想給自己的未來更多一種可能性

我父母穩妥的工作給了我相對優越的家境,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我,並不害怕失敗;我更害怕的是碌碌無為。

來美高的決定是我迄今為止做過的最正確的人生選擇,沒有之一。

美國高中的教育迅速縮短了我和北上廣深孩子的差距,這是在貴陽讀任何學校都無法媲美的。

當然,我自己四年也比較自律,比較善於規劃。

"

我被杜克錄了!

2019.3.29日早上,我被早上六點的鬧鐘叫醒。

匆匆收拾好了行李,我就準備出發去機場。一路上在爸爸的車裡,我反覆聽著Radiohead的Paranoid Android,彷彿感覺自己也變成了一個安卓機器人,無法正常思考。

眼看著時間一秒一秒地流逝,那個令無數留學生茶飯不思夜不能寐的鐘頭就要到了—7 o’clock, ivy day,常春藤放榜的時刻。

過安檢的時候我已經陸陸續續收到了一些朋友的消息,絕大多數都不太理想,這使我更加不願去查看我的四所藤校以及ucb,duke,還有tufts的通知書。

在ivy day之前,我被五個RD的院校翠菊,而這些學校甚至都不算我的衝刺校。

而如今即將看到rd錄取率只有個位數的幾所學校的通知書,我只感到一陣陣麻木。

坐在登機口前,我平靜地打開了各個學校的portal,早已做好被全拒的準備。

第一所開獎,waitlist;第二所,拒;第三所,拒;第四所,拒……

直到我登陸duke的賬戶。

深藍的字體大大地寫著congratulations,屏幕上模擬的藍色彩帶不斷地落下,”I am delighted to offer you admission to the class of 2023 at duke university!”

WHATTTTTTT???

我激動地站了起來,顫抖著給申博老師團隊發了一條微信,我被杜克錄了!!

隨後我顫抖著發了一條朋友圈,看著朋友圈下的贊數呈幾何式爆炸增長,無數朋友給我發來最真心的祝賀與讚歎。

那一刻,我彷彿覺得一切都值了!

從十八線小縣城到杜克大學,我都經歷了些什麼?

回想四年前的自己

在從貴陽到南京的飛機上,無法看手機的我反而有了時間平靜下來。

盯著窗外看時,我彷彿看到了四年前的自己,孤身一人,來到了一個陌生的彼岸。

我出生在貴州的一個小縣城,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十八線小城市。

一直到十歲,我的理想都很簡單:考上縣上最好的高中。

後來因為父母工作調動的原因,我來到了貴陽。

第一次紮根於城市的繁華之中,十歲的我被車水馬龍晃花了眼。

我想就是在那個時候,我深深意識到了環境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

我看到了曾經的我是有多麼侷限,我可笑自己最大的理想竟然是考上一個縣裡的高中。

這幾年來,我踏遍北上廣深,美國的大城市也都玩了個遍。

貴陽和這些城市相比,我不得不承認,或許真的像人們有意無意說的,是一片窮山惡水,經濟極度落後的小地方。

然而,就是來到了那個小小的城市所帶來的對比衝擊力,徹底改變了我。

我奮力學習,慢慢趕超了省會的同學。

最後中考,我以全市語文第一,總分前六十的優異成績畢業,保送省裡最優秀的高中的實驗班。

不出意料,三年後我會同樣得到一個優秀的高考分數,進入雙一流名校,畢業工作,結婚生子……

但我放棄了這個看似穩妥的選擇,來到了美國讀高中。我想給自己的未來更多一種可能性

我父母穩妥的工作給了我相對優越的家境,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我,並不害怕失敗;我更害怕的是碌碌無為。

來美高的決定是我迄今為止做過的最正確的人生選擇,沒有之一。

美國高中的教育迅速縮短了我和北上廣深孩子的差距,這是在貴陽讀任何學校都無法媲美的。

當然,我自己四年也比較自律,比較善於規劃。

從十八線小縣城到杜克大學,我都經歷了些什麼?

崩潰、焦慮中迎來申請季

十年級找到申博團隊之後,我還算認真地完成了每一項規劃的任務:申請夏校,做藏區文化探索的活動,撰寫家史……每一步都按部就班地進行著

在學校,我也儘量保持著一個很高的gpa,同時堅持吹長笛作為我最大的課外活動亮點。

長笛作品集我不敢糊弄,因為只有高質量的作品集才能把我從那些沒有那麼投入的學生中分辨出來。

因此,十一年級的下半年,我迎來高中最忙最黑暗的時光。

學業難度的驟然增加讓我有些不大適應,而老師們越來越嚴的打分也讓我感到有些力不從心。

與此同時,我還要準備我的作品集,那意味著每天都要抽出以小時為單位計的時間來練琴。

標化什麼也都沒考出來,而申請的壓力又迫在眉睫……

在那個時候,我真的崩潰了,焦慮到嚴重偏頭痛需要吃藥緩解,大段大段的時間只能躺在床上閉著眼睛,因為一想任何事情,我就會頭痛欲裂。

這段黑暗的時間延續了大約四個月。我最終挺了過來,迎來了申請季。

我一直心水一所宣揚“life of the mind”的學術強校,所以幾乎毫不猶豫地選擇了ED。

然而,在我看到它那篇臭名昭著的創新文書時,我竟毫無頭緒,無從下筆。

我完全懷疑這種題目存在的必要性,而這或許就是為什麼我並不是最適合芝大的原因。

不像我的有些同學,非常專一於學術並在象牙塔中找到人生的樂趣,我其實並不能完全投入我的身心於學術之中,我只是在說服自己我是這樣的人

最終,我寫出來的那篇創意文書只能說是非常普通,我自己看了都不會被打動。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ED芝加哥肯定以失敗告終。

ED失利之後,我呆滯難過了很久,並不是因為沒進自己的夢校(在寫完那篇文書之後,我大概就明白我並不應該是一個芝加哥學子),而是因為我又一次懷疑起了自己的水平。

一紙冷冰冰的defer把我直接打回成了那個小縣城的女孩。

我難過為什麼大學看不到一個十八線小縣城長大的女孩要走到今天這一步究竟要付出多少為常人不所知的艱辛。

"

我被杜克錄了!

2019.3.29日早上,我被早上六點的鬧鐘叫醒。

匆匆收拾好了行李,我就準備出發去機場。一路上在爸爸的車裡,我反覆聽著Radiohead的Paranoid Android,彷彿感覺自己也變成了一個安卓機器人,無法正常思考。

眼看著時間一秒一秒地流逝,那個令無數留學生茶飯不思夜不能寐的鐘頭就要到了—7 o’clock, ivy day,常春藤放榜的時刻。

過安檢的時候我已經陸陸續續收到了一些朋友的消息,絕大多數都不太理想,這使我更加不願去查看我的四所藤校以及ucb,duke,還有tufts的通知書。

在ivy day之前,我被五個RD的院校翠菊,而這些學校甚至都不算我的衝刺校。

而如今即將看到rd錄取率只有個位數的幾所學校的通知書,我只感到一陣陣麻木。

坐在登機口前,我平靜地打開了各個學校的portal,早已做好被全拒的準備。

第一所開獎,waitlist;第二所,拒;第三所,拒;第四所,拒……

直到我登陸duke的賬戶。

深藍的字體大大地寫著congratulations,屏幕上模擬的藍色彩帶不斷地落下,”I am delighted to offer you admission to the class of 2023 at duke university!”

WHATTTTTTT???

我激動地站了起來,顫抖著給申博老師團隊發了一條微信,我被杜克錄了!!

隨後我顫抖著發了一條朋友圈,看著朋友圈下的贊數呈幾何式爆炸增長,無數朋友給我發來最真心的祝賀與讚歎。

那一刻,我彷彿覺得一切都值了!

從十八線小縣城到杜克大學,我都經歷了些什麼?

回想四年前的自己

在從貴陽到南京的飛機上,無法看手機的我反而有了時間平靜下來。

盯著窗外看時,我彷彿看到了四年前的自己,孤身一人,來到了一個陌生的彼岸。

我出生在貴州的一個小縣城,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十八線小城市。

一直到十歲,我的理想都很簡單:考上縣上最好的高中。

後來因為父母工作調動的原因,我來到了貴陽。

第一次紮根於城市的繁華之中,十歲的我被車水馬龍晃花了眼。

我想就是在那個時候,我深深意識到了環境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

我看到了曾經的我是有多麼侷限,我可笑自己最大的理想竟然是考上一個縣裡的高中。

這幾年來,我踏遍北上廣深,美國的大城市也都玩了個遍。

貴陽和這些城市相比,我不得不承認,或許真的像人們有意無意說的,是一片窮山惡水,經濟極度落後的小地方。

然而,就是來到了那個小小的城市所帶來的對比衝擊力,徹底改變了我。

我奮力學習,慢慢趕超了省會的同學。

最後中考,我以全市語文第一,總分前六十的優異成績畢業,保送省裡最優秀的高中的實驗班。

不出意料,三年後我會同樣得到一個優秀的高考分數,進入雙一流名校,畢業工作,結婚生子……

但我放棄了這個看似穩妥的選擇,來到了美國讀高中。我想給自己的未來更多一種可能性

我父母穩妥的工作給了我相對優越的家境,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我,並不害怕失敗;我更害怕的是碌碌無為。

來美高的決定是我迄今為止做過的最正確的人生選擇,沒有之一。

美國高中的教育迅速縮短了我和北上廣深孩子的差距,這是在貴陽讀任何學校都無法媲美的。

當然,我自己四年也比較自律,比較善於規劃。

從十八線小縣城到杜克大學,我都經歷了些什麼?

崩潰、焦慮中迎來申請季

十年級找到申博團隊之後,我還算認真地完成了每一項規劃的任務:申請夏校,做藏區文化探索的活動,撰寫家史……每一步都按部就班地進行著

在學校,我也儘量保持著一個很高的gpa,同時堅持吹長笛作為我最大的課外活動亮點。

長笛作品集我不敢糊弄,因為只有高質量的作品集才能把我從那些沒有那麼投入的學生中分辨出來。

因此,十一年級的下半年,我迎來高中最忙最黑暗的時光。

學業難度的驟然增加讓我有些不大適應,而老師們越來越嚴的打分也讓我感到有些力不從心。

與此同時,我還要準備我的作品集,那意味著每天都要抽出以小時為單位計的時間來練琴。

標化什麼也都沒考出來,而申請的壓力又迫在眉睫……

在那個時候,我真的崩潰了,焦慮到嚴重偏頭痛需要吃藥緩解,大段大段的時間只能躺在床上閉著眼睛,因為一想任何事情,我就會頭痛欲裂。

這段黑暗的時間延續了大約四個月。我最終挺了過來,迎來了申請季。

我一直心水一所宣揚“life of the mind”的學術強校,所以幾乎毫不猶豫地選擇了ED。

然而,在我看到它那篇臭名昭著的創新文書時,我竟毫無頭緒,無從下筆。

我完全懷疑這種題目存在的必要性,而這或許就是為什麼我並不是最適合芝大的原因。

不像我的有些同學,非常專一於學術並在象牙塔中找到人生的樂趣,我其實並不能完全投入我的身心於學術之中,我只是在說服自己我是這樣的人

最終,我寫出來的那篇創意文書只能說是非常普通,我自己看了都不會被打動。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ED芝加哥肯定以失敗告終。

ED失利之後,我呆滯難過了很久,並不是因為沒進自己的夢校(在寫完那篇文書之後,我大概就明白我並不應該是一個芝加哥學子),而是因為我又一次懷疑起了自己的水平。

一紙冷冰冰的defer把我直接打回成了那個小縣城的女孩。

我難過為什麼大學看不到一個十八線小縣城長大的女孩要走到今天這一步究竟要付出多少為常人不所知的艱辛。

從十八線小縣城到杜克大學,我都經歷了些什麼?

被defer的晚上,我連寫一夜主文書

閉著眼睛躺在床上,我想起來初來美國時,有個來自大城市的女孩嘲笑我是“農村來的”,而我並不敢還擊;我想起來我曾極度厭惡我的出生地,厭惡它帶給我的卑微。

陪伴我四年的,恐怕最多還是孤單

我開始懷疑自己:一個小縣城的女孩是否在白日做夢?但我還是選擇了相信自己。

被defer的當天晚上,我連寫了一夜的主文書。

是的,在十二月十七號,我將我的主文書全部推翻,開始重寫。

我利用我的憤怒以及痛苦當作動力,開始重新寫主文書。

在申博文書老師的幫助下,我改了一遍又一遍,一整個winter break都在改文書。

不過說實話這樣做是不好的,那篇新的文書我仍然不怎麼滿意,但我也知道不能因為不能趕出一個最完美的文書就將就沿用之前那篇文書。

至少要嘗試過,才不會後悔。

"

我被杜克錄了!

2019.3.29日早上,我被早上六點的鬧鐘叫醒。

匆匆收拾好了行李,我就準備出發去機場。一路上在爸爸的車裡,我反覆聽著Radiohead的Paranoid Android,彷彿感覺自己也變成了一個安卓機器人,無法正常思考。

眼看著時間一秒一秒地流逝,那個令無數留學生茶飯不思夜不能寐的鐘頭就要到了—7 o’clock, ivy day,常春藤放榜的時刻。

過安檢的時候我已經陸陸續續收到了一些朋友的消息,絕大多數都不太理想,這使我更加不願去查看我的四所藤校以及ucb,duke,還有tufts的通知書。

在ivy day之前,我被五個RD的院校翠菊,而這些學校甚至都不算我的衝刺校。

而如今即將看到rd錄取率只有個位數的幾所學校的通知書,我只感到一陣陣麻木。

坐在登機口前,我平靜地打開了各個學校的portal,早已做好被全拒的準備。

第一所開獎,waitlist;第二所,拒;第三所,拒;第四所,拒……

直到我登陸duke的賬戶。

深藍的字體大大地寫著congratulations,屏幕上模擬的藍色彩帶不斷地落下,”I am delighted to offer you admission to the class of 2023 at duke university!”

WHATTTTTTT???

我激動地站了起來,顫抖著給申博老師團隊發了一條微信,我被杜克錄了!!

隨後我顫抖著發了一條朋友圈,看著朋友圈下的贊數呈幾何式爆炸增長,無數朋友給我發來最真心的祝賀與讚歎。

那一刻,我彷彿覺得一切都值了!

從十八線小縣城到杜克大學,我都經歷了些什麼?

回想四年前的自己

在從貴陽到南京的飛機上,無法看手機的我反而有了時間平靜下來。

盯著窗外看時,我彷彿看到了四年前的自己,孤身一人,來到了一個陌生的彼岸。

我出生在貴州的一個小縣城,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十八線小城市。

一直到十歲,我的理想都很簡單:考上縣上最好的高中。

後來因為父母工作調動的原因,我來到了貴陽。

第一次紮根於城市的繁華之中,十歲的我被車水馬龍晃花了眼。

我想就是在那個時候,我深深意識到了環境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

我看到了曾經的我是有多麼侷限,我可笑自己最大的理想竟然是考上一個縣裡的高中。

這幾年來,我踏遍北上廣深,美國的大城市也都玩了個遍。

貴陽和這些城市相比,我不得不承認,或許真的像人們有意無意說的,是一片窮山惡水,經濟極度落後的小地方。

然而,就是來到了那個小小的城市所帶來的對比衝擊力,徹底改變了我。

我奮力學習,慢慢趕超了省會的同學。

最後中考,我以全市語文第一,總分前六十的優異成績畢業,保送省裡最優秀的高中的實驗班。

不出意料,三年後我會同樣得到一個優秀的高考分數,進入雙一流名校,畢業工作,結婚生子……

但我放棄了這個看似穩妥的選擇,來到了美國讀高中。我想給自己的未來更多一種可能性

我父母穩妥的工作給了我相對優越的家境,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我,並不害怕失敗;我更害怕的是碌碌無為。

來美高的決定是我迄今為止做過的最正確的人生選擇,沒有之一。

美國高中的教育迅速縮短了我和北上廣深孩子的差距,這是在貴陽讀任何學校都無法媲美的。

當然,我自己四年也比較自律,比較善於規劃。

從十八線小縣城到杜克大學,我都經歷了些什麼?

崩潰、焦慮中迎來申請季

十年級找到申博團隊之後,我還算認真地完成了每一項規劃的任務:申請夏校,做藏區文化探索的活動,撰寫家史……每一步都按部就班地進行著

在學校,我也儘量保持著一個很高的gpa,同時堅持吹長笛作為我最大的課外活動亮點。

長笛作品集我不敢糊弄,因為只有高質量的作品集才能把我從那些沒有那麼投入的學生中分辨出來。

因此,十一年級的下半年,我迎來高中最忙最黑暗的時光。

學業難度的驟然增加讓我有些不大適應,而老師們越來越嚴的打分也讓我感到有些力不從心。

與此同時,我還要準備我的作品集,那意味著每天都要抽出以小時為單位計的時間來練琴。

標化什麼也都沒考出來,而申請的壓力又迫在眉睫……

在那個時候,我真的崩潰了,焦慮到嚴重偏頭痛需要吃藥緩解,大段大段的時間只能躺在床上閉著眼睛,因為一想任何事情,我就會頭痛欲裂。

這段黑暗的時間延續了大約四個月。我最終挺了過來,迎來了申請季。

我一直心水一所宣揚“life of the mind”的學術強校,所以幾乎毫不猶豫地選擇了ED。

然而,在我看到它那篇臭名昭著的創新文書時,我竟毫無頭緒,無從下筆。

我完全懷疑這種題目存在的必要性,而這或許就是為什麼我並不是最適合芝大的原因。

不像我的有些同學,非常專一於學術並在象牙塔中找到人生的樂趣,我其實並不能完全投入我的身心於學術之中,我只是在說服自己我是這樣的人

最終,我寫出來的那篇創意文書只能說是非常普通,我自己看了都不會被打動。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ED芝加哥肯定以失敗告終。

ED失利之後,我呆滯難過了很久,並不是因為沒進自己的夢校(在寫完那篇文書之後,我大概就明白我並不應該是一個芝加哥學子),而是因為我又一次懷疑起了自己的水平。

一紙冷冰冰的defer把我直接打回成了那個小縣城的女孩。

我難過為什麼大學看不到一個十八線小縣城長大的女孩要走到今天這一步究竟要付出多少為常人不所知的艱辛。

從十八線小縣城到杜克大學,我都經歷了些什麼?

被defer的晚上,我連寫一夜主文書

閉著眼睛躺在床上,我想起來初來美國時,有個來自大城市的女孩嘲笑我是“農村來的”,而我並不敢還擊;我想起來我曾極度厭惡我的出生地,厭惡它帶給我的卑微。

陪伴我四年的,恐怕最多還是孤單

我開始懷疑自己:一個小縣城的女孩是否在白日做夢?但我還是選擇了相信自己。

被defer的當天晚上,我連寫了一夜的主文書。

是的,在十二月十七號,我將我的主文書全部推翻,開始重寫。

我利用我的憤怒以及痛苦當作動力,開始重新寫主文書。

在申博文書老師的幫助下,我改了一遍又一遍,一整個winter break都在改文書。

不過說實話這樣做是不好的,那篇新的文書我仍然不怎麼滿意,但我也知道不能因為不能趕出一個最完美的文書就將就沿用之前那篇文書。

至少要嘗試過,才不會後悔。

從十八線小縣城到杜克大學,我都經歷了些什麼?

關於標化考試

我準備標化的路也還算一帆風順,託福是十年級一次就考過了110+

至於sat,我從十年級暑假就開始上一對一的課,後來首考1490,最後拼分1500+。

在sat備考上,我覺得刷題和總結同樣重要。

刷題可以培養題感(類似語感,題感好的話讀題什麼的都會很快,並且也能迅速看出出題人想考查什麼),總結的話可以確保相同的錯誤不會再發生,備考sat我有一本專門的錯題本,裡面包含了所有的錯題。

我會把這些錯題分門別類,寧願多花時間整理錯題少刷一套題,都一定要把每一道錯題搞懂為什麼錯,錯在哪裡,為什麼某個選項是對的而其他的都是錯的。

我覺得只有做到吹毛求疵,才能不被出題人設下的陷阱所迷惑。

我的數學不是很好,沒有考到過800,但現在數學容錯率越來越低,題目也會一不小心就錯,中國學生已經不能保證一定能拿800了。所以說,不能輕視任何一個section

至於sat2我其實沒有刻意備考。

六月份的時候我就去把sat2考了,考的就是學過的幾個科目。

其中我最滿意的是sat2 literature考了710,因為我是裸考,還能考700+,比較滿意。

但我不建議英語水平不夠好的同學盲目花時間衝擊文科sat2科目,會花很多時間。

關於課外活動

課外活動的話,我在申博老師的規劃下,申上了斯坦福的SHI項目和YYGS。

這兩個都是非常好的文科夏校,我個人更喜歡SHI,在SHI我認識了一群非常優秀的小夥伴,申請季裡也可以看到這些小夥伴們都脫穎而出成為各個藤校,top10及頂尖文理的學生。所以我個人非常推薦SHI。

另外,我也做了pioneer的research,我覺得也還不錯。

我非常喜歡申博老師給我設計的幾個課外活動,包括寫作家史,藏區音樂文化研究,以及絲綢之路旅行。

這些活動最終被成功地串聯成了一條線,給招生官展現出了一個我關注少數民族文化、願意傳承這些文化的立體圖像。

雖然最初是為了申請做了這些活動,但當我真正做好了一本家史,跪在藏區的雪山下,以及製作好絲綢之路之旅的紀錄片時,我真正感受到了這就是未來我想做的事。

我非常多的文書都是圍繞著這些活動寫的,這些活動真的對我的申請幫助很大。

"

我被杜克錄了!

2019.3.29日早上,我被早上六點的鬧鐘叫醒。

匆匆收拾好了行李,我就準備出發去機場。一路上在爸爸的車裡,我反覆聽著Radiohead的Paranoid Android,彷彿感覺自己也變成了一個安卓機器人,無法正常思考。

眼看著時間一秒一秒地流逝,那個令無數留學生茶飯不思夜不能寐的鐘頭就要到了—7 o’clock, ivy day,常春藤放榜的時刻。

過安檢的時候我已經陸陸續續收到了一些朋友的消息,絕大多數都不太理想,這使我更加不願去查看我的四所藤校以及ucb,duke,還有tufts的通知書。

在ivy day之前,我被五個RD的院校翠菊,而這些學校甚至都不算我的衝刺校。

而如今即將看到rd錄取率只有個位數的幾所學校的通知書,我只感到一陣陣麻木。

坐在登機口前,我平靜地打開了各個學校的portal,早已做好被全拒的準備。

第一所開獎,waitlist;第二所,拒;第三所,拒;第四所,拒……

直到我登陸duke的賬戶。

深藍的字體大大地寫著congratulations,屏幕上模擬的藍色彩帶不斷地落下,”I am delighted to offer you admission to the class of 2023 at duke university!”

WHATTTTTTT???

我激動地站了起來,顫抖著給申博老師團隊發了一條微信,我被杜克錄了!!

隨後我顫抖著發了一條朋友圈,看著朋友圈下的贊數呈幾何式爆炸增長,無數朋友給我發來最真心的祝賀與讚歎。

那一刻,我彷彿覺得一切都值了!

從十八線小縣城到杜克大學,我都經歷了些什麼?

回想四年前的自己

在從貴陽到南京的飛機上,無法看手機的我反而有了時間平靜下來。

盯著窗外看時,我彷彿看到了四年前的自己,孤身一人,來到了一個陌生的彼岸。

我出生在貴州的一個小縣城,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十八線小城市。

一直到十歲,我的理想都很簡單:考上縣上最好的高中。

後來因為父母工作調動的原因,我來到了貴陽。

第一次紮根於城市的繁華之中,十歲的我被車水馬龍晃花了眼。

我想就是在那個時候,我深深意識到了環境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

我看到了曾經的我是有多麼侷限,我可笑自己最大的理想竟然是考上一個縣裡的高中。

這幾年來,我踏遍北上廣深,美國的大城市也都玩了個遍。

貴陽和這些城市相比,我不得不承認,或許真的像人們有意無意說的,是一片窮山惡水,經濟極度落後的小地方。

然而,就是來到了那個小小的城市所帶來的對比衝擊力,徹底改變了我。

我奮力學習,慢慢趕超了省會的同學。

最後中考,我以全市語文第一,總分前六十的優異成績畢業,保送省裡最優秀的高中的實驗班。

不出意料,三年後我會同樣得到一個優秀的高考分數,進入雙一流名校,畢業工作,結婚生子……

但我放棄了這個看似穩妥的選擇,來到了美國讀高中。我想給自己的未來更多一種可能性

我父母穩妥的工作給了我相對優越的家境,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我,並不害怕失敗;我更害怕的是碌碌無為。

來美高的決定是我迄今為止做過的最正確的人生選擇,沒有之一。

美國高中的教育迅速縮短了我和北上廣深孩子的差距,這是在貴陽讀任何學校都無法媲美的。

當然,我自己四年也比較自律,比較善於規劃。

從十八線小縣城到杜克大學,我都經歷了些什麼?

崩潰、焦慮中迎來申請季

十年級找到申博團隊之後,我還算認真地完成了每一項規劃的任務:申請夏校,做藏區文化探索的活動,撰寫家史……每一步都按部就班地進行著

在學校,我也儘量保持著一個很高的gpa,同時堅持吹長笛作為我最大的課外活動亮點。

長笛作品集我不敢糊弄,因為只有高質量的作品集才能把我從那些沒有那麼投入的學生中分辨出來。

因此,十一年級的下半年,我迎來高中最忙最黑暗的時光。

學業難度的驟然增加讓我有些不大適應,而老師們越來越嚴的打分也讓我感到有些力不從心。

與此同時,我還要準備我的作品集,那意味著每天都要抽出以小時為單位計的時間來練琴。

標化什麼也都沒考出來,而申請的壓力又迫在眉睫……

在那個時候,我真的崩潰了,焦慮到嚴重偏頭痛需要吃藥緩解,大段大段的時間只能躺在床上閉著眼睛,因為一想任何事情,我就會頭痛欲裂。

這段黑暗的時間延續了大約四個月。我最終挺了過來,迎來了申請季。

我一直心水一所宣揚“life of the mind”的學術強校,所以幾乎毫不猶豫地選擇了ED。

然而,在我看到它那篇臭名昭著的創新文書時,我竟毫無頭緒,無從下筆。

我完全懷疑這種題目存在的必要性,而這或許就是為什麼我並不是最適合芝大的原因。

不像我的有些同學,非常專一於學術並在象牙塔中找到人生的樂趣,我其實並不能完全投入我的身心於學術之中,我只是在說服自己我是這樣的人

最終,我寫出來的那篇創意文書只能說是非常普通,我自己看了都不會被打動。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ED芝加哥肯定以失敗告終。

ED失利之後,我呆滯難過了很久,並不是因為沒進自己的夢校(在寫完那篇文書之後,我大概就明白我並不應該是一個芝加哥學子),而是因為我又一次懷疑起了自己的水平。

一紙冷冰冰的defer把我直接打回成了那個小縣城的女孩。

我難過為什麼大學看不到一個十八線小縣城長大的女孩要走到今天這一步究竟要付出多少為常人不所知的艱辛。

從十八線小縣城到杜克大學,我都經歷了些什麼?

被defer的晚上,我連寫一夜主文書

閉著眼睛躺在床上,我想起來初來美國時,有個來自大城市的女孩嘲笑我是“農村來的”,而我並不敢還擊;我想起來我曾極度厭惡我的出生地,厭惡它帶給我的卑微。

陪伴我四年的,恐怕最多還是孤單

我開始懷疑自己:一個小縣城的女孩是否在白日做夢?但我還是選擇了相信自己。

被defer的當天晚上,我連寫了一夜的主文書。

是的,在十二月十七號,我將我的主文書全部推翻,開始重寫。

我利用我的憤怒以及痛苦當作動力,開始重新寫主文書。

在申博文書老師的幫助下,我改了一遍又一遍,一整個winter break都在改文書。

不過說實話這樣做是不好的,那篇新的文書我仍然不怎麼滿意,但我也知道不能因為不能趕出一個最完美的文書就將就沿用之前那篇文書。

至少要嘗試過,才不會後悔。

從十八線小縣城到杜克大學,我都經歷了些什麼?

關於標化考試

我準備標化的路也還算一帆風順,託福是十年級一次就考過了110+

至於sat,我從十年級暑假就開始上一對一的課,後來首考1490,最後拼分1500+。

在sat備考上,我覺得刷題和總結同樣重要。

刷題可以培養題感(類似語感,題感好的話讀題什麼的都會很快,並且也能迅速看出出題人想考查什麼),總結的話可以確保相同的錯誤不會再發生,備考sat我有一本專門的錯題本,裡面包含了所有的錯題。

我會把這些錯題分門別類,寧願多花時間整理錯題少刷一套題,都一定要把每一道錯題搞懂為什麼錯,錯在哪裡,為什麼某個選項是對的而其他的都是錯的。

我覺得只有做到吹毛求疵,才能不被出題人設下的陷阱所迷惑。

我的數學不是很好,沒有考到過800,但現在數學容錯率越來越低,題目也會一不小心就錯,中國學生已經不能保證一定能拿800了。所以說,不能輕視任何一個section

至於sat2我其實沒有刻意備考。

六月份的時候我就去把sat2考了,考的就是學過的幾個科目。

其中我最滿意的是sat2 literature考了710,因為我是裸考,還能考700+,比較滿意。

但我不建議英語水平不夠好的同學盲目花時間衝擊文科sat2科目,會花很多時間。

關於課外活動

課外活動的話,我在申博老師的規劃下,申上了斯坦福的SHI項目和YYGS。

這兩個都是非常好的文科夏校,我個人更喜歡SHI,在SHI我認識了一群非常優秀的小夥伴,申請季裡也可以看到這些小夥伴們都脫穎而出成為各個藤校,top10及頂尖文理的學生。所以我個人非常推薦SHI。

另外,我也做了pioneer的research,我覺得也還不錯。

我非常喜歡申博老師給我設計的幾個課外活動,包括寫作家史,藏區音樂文化研究,以及絲綢之路旅行。

這些活動最終被成功地串聯成了一條線,給招生官展現出了一個我關注少數民族文化、願意傳承這些文化的立體圖像。

雖然最初是為了申請做了這些活動,但當我真正做好了一本家史,跪在藏區的雪山下,以及製作好絲綢之路之旅的紀錄片時,我真正感受到了這就是未來我想做的事。

我非常多的文書都是圍繞著這些活動寫的,這些活動真的對我的申請幫助很大。

從十八線小縣城到杜克大學,我都經歷了些什麼?

不害怕失敗,只害怕碌碌無為

我深深知道RD有多麼的艱難,但就像我前面說的,我不害怕失敗,我只害怕碌碌無為。

我知道ED2進了的話我是會後悔的。

RD我錄得很不順利,幾乎被好多所謂的匹配校都拒了,但那個時候我還是不後悔我的決定。

很多和我差不多級別的人把uva看作保底校,但我對自己的定位其實也就uva那個水平

每一次被拒,與其歸功於運氣不好,我更願意認為是優秀的人太多了所以我才會被拒。

雖然這樣的心態聽起來很悲觀,但我不願承認這或許也是申請季的事實。

大學拒信通常寫得都挺溫暖,但我總覺得不能因為他們的含蓄就盲目把自己抬高。

每一封拒信都讓我明白自己還有很長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在RD七連拒之後,我已經完全做好了commit uva的準備,不是那種悲觀的怨天尤人的被動心態,而是一股衝勁,想要四年繼續提升自己到一個新的水準。

我是真心實意地相信去什麼學校不能決定你的人生,只有你自己才能決定以後的高度。無論我去哪,我相信都有比我優秀的人。

與其埋怨環境,倒不如將它視作一種磨練,可以鍛鍊自己的自律性,不隨波逐流。

我覺得自律而獨立的能力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而這種能力在哪裡都可以鍛鍊,不一定非要名校。

"

我被杜克錄了!

2019.3.29日早上,我被早上六點的鬧鐘叫醒。

匆匆收拾好了行李,我就準備出發去機場。一路上在爸爸的車裡,我反覆聽著Radiohead的Paranoid Android,彷彿感覺自己也變成了一個安卓機器人,無法正常思考。

眼看著時間一秒一秒地流逝,那個令無數留學生茶飯不思夜不能寐的鐘頭就要到了—7 o’clock, ivy day,常春藤放榜的時刻。

過安檢的時候我已經陸陸續續收到了一些朋友的消息,絕大多數都不太理想,這使我更加不願去查看我的四所藤校以及ucb,duke,還有tufts的通知書。

在ivy day之前,我被五個RD的院校翠菊,而這些學校甚至都不算我的衝刺校。

而如今即將看到rd錄取率只有個位數的幾所學校的通知書,我只感到一陣陣麻木。

坐在登機口前,我平靜地打開了各個學校的portal,早已做好被全拒的準備。

第一所開獎,waitlist;第二所,拒;第三所,拒;第四所,拒……

直到我登陸duke的賬戶。

深藍的字體大大地寫著congratulations,屏幕上模擬的藍色彩帶不斷地落下,”I am delighted to offer you admission to the class of 2023 at duke university!”

WHATTTTTTT???

我激動地站了起來,顫抖著給申博老師團隊發了一條微信,我被杜克錄了!!

隨後我顫抖著發了一條朋友圈,看著朋友圈下的贊數呈幾何式爆炸增長,無數朋友給我發來最真心的祝賀與讚歎。

那一刻,我彷彿覺得一切都值了!

從十八線小縣城到杜克大學,我都經歷了些什麼?

回想四年前的自己

在從貴陽到南京的飛機上,無法看手機的我反而有了時間平靜下來。

盯著窗外看時,我彷彿看到了四年前的自己,孤身一人,來到了一個陌生的彼岸。

我出生在貴州的一個小縣城,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十八線小城市。

一直到十歲,我的理想都很簡單:考上縣上最好的高中。

後來因為父母工作調動的原因,我來到了貴陽。

第一次紮根於城市的繁華之中,十歲的我被車水馬龍晃花了眼。

我想就是在那個時候,我深深意識到了環境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

我看到了曾經的我是有多麼侷限,我可笑自己最大的理想竟然是考上一個縣裡的高中。

這幾年來,我踏遍北上廣深,美國的大城市也都玩了個遍。

貴陽和這些城市相比,我不得不承認,或許真的像人們有意無意說的,是一片窮山惡水,經濟極度落後的小地方。

然而,就是來到了那個小小的城市所帶來的對比衝擊力,徹底改變了我。

我奮力學習,慢慢趕超了省會的同學。

最後中考,我以全市語文第一,總分前六十的優異成績畢業,保送省裡最優秀的高中的實驗班。

不出意料,三年後我會同樣得到一個優秀的高考分數,進入雙一流名校,畢業工作,結婚生子……

但我放棄了這個看似穩妥的選擇,來到了美國讀高中。我想給自己的未來更多一種可能性

我父母穩妥的工作給了我相對優越的家境,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我,並不害怕失敗;我更害怕的是碌碌無為。

來美高的決定是我迄今為止做過的最正確的人生選擇,沒有之一。

美國高中的教育迅速縮短了我和北上廣深孩子的差距,這是在貴陽讀任何學校都無法媲美的。

當然,我自己四年也比較自律,比較善於規劃。

從十八線小縣城到杜克大學,我都經歷了些什麼?

崩潰、焦慮中迎來申請季

十年級找到申博團隊之後,我還算認真地完成了每一項規劃的任務:申請夏校,做藏區文化探索的活動,撰寫家史……每一步都按部就班地進行著

在學校,我也儘量保持著一個很高的gpa,同時堅持吹長笛作為我最大的課外活動亮點。

長笛作品集我不敢糊弄,因為只有高質量的作品集才能把我從那些沒有那麼投入的學生中分辨出來。

因此,十一年級的下半年,我迎來高中最忙最黑暗的時光。

學業難度的驟然增加讓我有些不大適應,而老師們越來越嚴的打分也讓我感到有些力不從心。

與此同時,我還要準備我的作品集,那意味著每天都要抽出以小時為單位計的時間來練琴。

標化什麼也都沒考出來,而申請的壓力又迫在眉睫……

在那個時候,我真的崩潰了,焦慮到嚴重偏頭痛需要吃藥緩解,大段大段的時間只能躺在床上閉著眼睛,因為一想任何事情,我就會頭痛欲裂。

這段黑暗的時間延續了大約四個月。我最終挺了過來,迎來了申請季。

我一直心水一所宣揚“life of the mind”的學術強校,所以幾乎毫不猶豫地選擇了ED。

然而,在我看到它那篇臭名昭著的創新文書時,我竟毫無頭緒,無從下筆。

我完全懷疑這種題目存在的必要性,而這或許就是為什麼我並不是最適合芝大的原因。

不像我的有些同學,非常專一於學術並在象牙塔中找到人生的樂趣,我其實並不能完全投入我的身心於學術之中,我只是在說服自己我是這樣的人

最終,我寫出來的那篇創意文書只能說是非常普通,我自己看了都不會被打動。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ED芝加哥肯定以失敗告終。

ED失利之後,我呆滯難過了很久,並不是因為沒進自己的夢校(在寫完那篇文書之後,我大概就明白我並不應該是一個芝加哥學子),而是因為我又一次懷疑起了自己的水平。

一紙冷冰冰的defer把我直接打回成了那個小縣城的女孩。

我難過為什麼大學看不到一個十八線小縣城長大的女孩要走到今天這一步究竟要付出多少為常人不所知的艱辛。

從十八線小縣城到杜克大學,我都經歷了些什麼?

被defer的晚上,我連寫一夜主文書

閉著眼睛躺在床上,我想起來初來美國時,有個來自大城市的女孩嘲笑我是“農村來的”,而我並不敢還擊;我想起來我曾極度厭惡我的出生地,厭惡它帶給我的卑微。

陪伴我四年的,恐怕最多還是孤單

我開始懷疑自己:一個小縣城的女孩是否在白日做夢?但我還是選擇了相信自己。

被defer的當天晚上,我連寫了一夜的主文書。

是的,在十二月十七號,我將我的主文書全部推翻,開始重寫。

我利用我的憤怒以及痛苦當作動力,開始重新寫主文書。

在申博文書老師的幫助下,我改了一遍又一遍,一整個winter break都在改文書。

不過說實話這樣做是不好的,那篇新的文書我仍然不怎麼滿意,但我也知道不能因為不能趕出一個最完美的文書就將就沿用之前那篇文書。

至少要嘗試過,才不會後悔。

從十八線小縣城到杜克大學,我都經歷了些什麼?

關於標化考試

我準備標化的路也還算一帆風順,託福是十年級一次就考過了110+

至於sat,我從十年級暑假就開始上一對一的課,後來首考1490,最後拼分1500+。

在sat備考上,我覺得刷題和總結同樣重要。

刷題可以培養題感(類似語感,題感好的話讀題什麼的都會很快,並且也能迅速看出出題人想考查什麼),總結的話可以確保相同的錯誤不會再發生,備考sat我有一本專門的錯題本,裡面包含了所有的錯題。

我會把這些錯題分門別類,寧願多花時間整理錯題少刷一套題,都一定要把每一道錯題搞懂為什麼錯,錯在哪裡,為什麼某個選項是對的而其他的都是錯的。

我覺得只有做到吹毛求疵,才能不被出題人設下的陷阱所迷惑。

我的數學不是很好,沒有考到過800,但現在數學容錯率越來越低,題目也會一不小心就錯,中國學生已經不能保證一定能拿800了。所以說,不能輕視任何一個section

至於sat2我其實沒有刻意備考。

六月份的時候我就去把sat2考了,考的就是學過的幾個科目。

其中我最滿意的是sat2 literature考了710,因為我是裸考,還能考700+,比較滿意。

但我不建議英語水平不夠好的同學盲目花時間衝擊文科sat2科目,會花很多時間。

關於課外活動

課外活動的話,我在申博老師的規劃下,申上了斯坦福的SHI項目和YYGS。

這兩個都是非常好的文科夏校,我個人更喜歡SHI,在SHI我認識了一群非常優秀的小夥伴,申請季裡也可以看到這些小夥伴們都脫穎而出成為各個藤校,top10及頂尖文理的學生。所以我個人非常推薦SHI。

另外,我也做了pioneer的research,我覺得也還不錯。

我非常喜歡申博老師給我設計的幾個課外活動,包括寫作家史,藏區音樂文化研究,以及絲綢之路旅行。

這些活動最終被成功地串聯成了一條線,給招生官展現出了一個我關注少數民族文化、願意傳承這些文化的立體圖像。

雖然最初是為了申請做了這些活動,但當我真正做好了一本家史,跪在藏區的雪山下,以及製作好絲綢之路之旅的紀錄片時,我真正感受到了這就是未來我想做的事。

我非常多的文書都是圍繞著這些活動寫的,這些活動真的對我的申請幫助很大。

從十八線小縣城到杜克大學,我都經歷了些什麼?

不害怕失敗,只害怕碌碌無為

我深深知道RD有多麼的艱難,但就像我前面說的,我不害怕失敗,我只害怕碌碌無為。

我知道ED2進了的話我是會後悔的。

RD我錄得很不順利,幾乎被好多所謂的匹配校都拒了,但那個時候我還是不後悔我的決定。

很多和我差不多級別的人把uva看作保底校,但我對自己的定位其實也就uva那個水平

每一次被拒,與其歸功於運氣不好,我更願意認為是優秀的人太多了所以我才會被拒。

雖然這樣的心態聽起來很悲觀,但我不願承認這或許也是申請季的事實。

大學拒信通常寫得都挺溫暖,但我總覺得不能因為他們的含蓄就盲目把自己抬高。

每一封拒信都讓我明白自己還有很長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在RD七連拒之後,我已經完全做好了commit uva的準備,不是那種悲觀的怨天尤人的被動心態,而是一股衝勁,想要四年繼續提升自己到一個新的水準。

我是真心實意地相信去什麼學校不能決定你的人生,只有你自己才能決定以後的高度。無論我去哪,我相信都有比我優秀的人。

與其埋怨環境,倒不如將它視作一種磨練,可以鍛鍊自己的自律性,不隨波逐流。

我覺得自律而獨立的能力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而這種能力在哪裡都可以鍛鍊,不一定非要名校。

從十八線小縣城到杜克大學,我都經歷了些什麼?

為什麼杜克中了

能錄取杜克,對我來說真的是一個意外之喜,絕非意料之中。

我想感謝杜克願意相信我,給我一個機會去到一個非常非常好的環境。

我相信我不會讓她失望的。

至於為什麼杜克中了,我有一些小的想法:

杜克這幾年還是比較看重多樣性的,並且這幾年由於有一些醜聞纏身,估計更加註重這方面的增強。

我恰好是他們所picture的樣子——我來自貧窮的貴州山區,又是少數民族,文書又寫了很多文化傳承

申請季中,我其實也反向利用了我的背景優勢,做了很多和少數民族相關的活動。

在why duke裡,我寫的bass connections,duke engage等項目,恰巧又是他們最想看到學生感興趣的。

所以,申請季雖然玄學,但冥冥中,它還真的把我帶到了一個最喜歡的學校。

幾近完美的天氣,無比漂亮的校園,很強的school spirit和對本科教育的注重,杜克一直以來都是我非常喜歡的學校

即使我被一些小藤錄了,我想我也會選擇杜克,而杜克可能也是看出了這一點,所以向我伸出了雙手吧。

"

我被杜克錄了!

2019.3.29日早上,我被早上六點的鬧鐘叫醒。

匆匆收拾好了行李,我就準備出發去機場。一路上在爸爸的車裡,我反覆聽著Radiohead的Paranoid Android,彷彿感覺自己也變成了一個安卓機器人,無法正常思考。

眼看著時間一秒一秒地流逝,那個令無數留學生茶飯不思夜不能寐的鐘頭就要到了—7 o’clock, ivy day,常春藤放榜的時刻。

過安檢的時候我已經陸陸續續收到了一些朋友的消息,絕大多數都不太理想,這使我更加不願去查看我的四所藤校以及ucb,duke,還有tufts的通知書。

在ivy day之前,我被五個RD的院校翠菊,而這些學校甚至都不算我的衝刺校。

而如今即將看到rd錄取率只有個位數的幾所學校的通知書,我只感到一陣陣麻木。

坐在登機口前,我平靜地打開了各個學校的portal,早已做好被全拒的準備。

第一所開獎,waitlist;第二所,拒;第三所,拒;第四所,拒……

直到我登陸duke的賬戶。

深藍的字體大大地寫著congratulations,屏幕上模擬的藍色彩帶不斷地落下,”I am delighted to offer you admission to the class of 2023 at duke university!”

WHATTTTTTT???

我激動地站了起來,顫抖著給申博老師團隊發了一條微信,我被杜克錄了!!

隨後我顫抖著發了一條朋友圈,看著朋友圈下的贊數呈幾何式爆炸增長,無數朋友給我發來最真心的祝賀與讚歎。

那一刻,我彷彿覺得一切都值了!

從十八線小縣城到杜克大學,我都經歷了些什麼?

回想四年前的自己

在從貴陽到南京的飛機上,無法看手機的我反而有了時間平靜下來。

盯著窗外看時,我彷彿看到了四年前的自己,孤身一人,來到了一個陌生的彼岸。

我出生在貴州的一個小縣城,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十八線小城市。

一直到十歲,我的理想都很簡單:考上縣上最好的高中。

後來因為父母工作調動的原因,我來到了貴陽。

第一次紮根於城市的繁華之中,十歲的我被車水馬龍晃花了眼。

我想就是在那個時候,我深深意識到了環境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

我看到了曾經的我是有多麼侷限,我可笑自己最大的理想竟然是考上一個縣裡的高中。

這幾年來,我踏遍北上廣深,美國的大城市也都玩了個遍。

貴陽和這些城市相比,我不得不承認,或許真的像人們有意無意說的,是一片窮山惡水,經濟極度落後的小地方。

然而,就是來到了那個小小的城市所帶來的對比衝擊力,徹底改變了我。

我奮力學習,慢慢趕超了省會的同學。

最後中考,我以全市語文第一,總分前六十的優異成績畢業,保送省裡最優秀的高中的實驗班。

不出意料,三年後我會同樣得到一個優秀的高考分數,進入雙一流名校,畢業工作,結婚生子……

但我放棄了這個看似穩妥的選擇,來到了美國讀高中。我想給自己的未來更多一種可能性

我父母穩妥的工作給了我相對優越的家境,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我,並不害怕失敗;我更害怕的是碌碌無為。

來美高的決定是我迄今為止做過的最正確的人生選擇,沒有之一。

美國高中的教育迅速縮短了我和北上廣深孩子的差距,這是在貴陽讀任何學校都無法媲美的。

當然,我自己四年也比較自律,比較善於規劃。

從十八線小縣城到杜克大學,我都經歷了些什麼?

崩潰、焦慮中迎來申請季

十年級找到申博團隊之後,我還算認真地完成了每一項規劃的任務:申請夏校,做藏區文化探索的活動,撰寫家史……每一步都按部就班地進行著

在學校,我也儘量保持著一個很高的gpa,同時堅持吹長笛作為我最大的課外活動亮點。

長笛作品集我不敢糊弄,因為只有高質量的作品集才能把我從那些沒有那麼投入的學生中分辨出來。

因此,十一年級的下半年,我迎來高中最忙最黑暗的時光。

學業難度的驟然增加讓我有些不大適應,而老師們越來越嚴的打分也讓我感到有些力不從心。

與此同時,我還要準備我的作品集,那意味著每天都要抽出以小時為單位計的時間來練琴。

標化什麼也都沒考出來,而申請的壓力又迫在眉睫……

在那個時候,我真的崩潰了,焦慮到嚴重偏頭痛需要吃藥緩解,大段大段的時間只能躺在床上閉著眼睛,因為一想任何事情,我就會頭痛欲裂。

這段黑暗的時間延續了大約四個月。我最終挺了過來,迎來了申請季。

我一直心水一所宣揚“life of the mind”的學術強校,所以幾乎毫不猶豫地選擇了ED。

然而,在我看到它那篇臭名昭著的創新文書時,我竟毫無頭緒,無從下筆。

我完全懷疑這種題目存在的必要性,而這或許就是為什麼我並不是最適合芝大的原因。

不像我的有些同學,非常專一於學術並在象牙塔中找到人生的樂趣,我其實並不能完全投入我的身心於學術之中,我只是在說服自己我是這樣的人

最終,我寫出來的那篇創意文書只能說是非常普通,我自己看了都不會被打動。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ED芝加哥肯定以失敗告終。

ED失利之後,我呆滯難過了很久,並不是因為沒進自己的夢校(在寫完那篇文書之後,我大概就明白我並不應該是一個芝加哥學子),而是因為我又一次懷疑起了自己的水平。

一紙冷冰冰的defer把我直接打回成了那個小縣城的女孩。

我難過為什麼大學看不到一個十八線小縣城長大的女孩要走到今天這一步究竟要付出多少為常人不所知的艱辛。

從十八線小縣城到杜克大學,我都經歷了些什麼?

被defer的晚上,我連寫一夜主文書

閉著眼睛躺在床上,我想起來初來美國時,有個來自大城市的女孩嘲笑我是“農村來的”,而我並不敢還擊;我想起來我曾極度厭惡我的出生地,厭惡它帶給我的卑微。

陪伴我四年的,恐怕最多還是孤單

我開始懷疑自己:一個小縣城的女孩是否在白日做夢?但我還是選擇了相信自己。

被defer的當天晚上,我連寫了一夜的主文書。

是的,在十二月十七號,我將我的主文書全部推翻,開始重寫。

我利用我的憤怒以及痛苦當作動力,開始重新寫主文書。

在申博文書老師的幫助下,我改了一遍又一遍,一整個winter break都在改文書。

不過說實話這樣做是不好的,那篇新的文書我仍然不怎麼滿意,但我也知道不能因為不能趕出一個最完美的文書就將就沿用之前那篇文書。

至少要嘗試過,才不會後悔。

從十八線小縣城到杜克大學,我都經歷了些什麼?

關於標化考試

我準備標化的路也還算一帆風順,託福是十年級一次就考過了110+

至於sat,我從十年級暑假就開始上一對一的課,後來首考1490,最後拼分1500+。

在sat備考上,我覺得刷題和總結同樣重要。

刷題可以培養題感(類似語感,題感好的話讀題什麼的都會很快,並且也能迅速看出出題人想考查什麼),總結的話可以確保相同的錯誤不會再發生,備考sat我有一本專門的錯題本,裡面包含了所有的錯題。

我會把這些錯題分門別類,寧願多花時間整理錯題少刷一套題,都一定要把每一道錯題搞懂為什麼錯,錯在哪裡,為什麼某個選項是對的而其他的都是錯的。

我覺得只有做到吹毛求疵,才能不被出題人設下的陷阱所迷惑。

我的數學不是很好,沒有考到過800,但現在數學容錯率越來越低,題目也會一不小心就錯,中國學生已經不能保證一定能拿800了。所以說,不能輕視任何一個section

至於sat2我其實沒有刻意備考。

六月份的時候我就去把sat2考了,考的就是學過的幾個科目。

其中我最滿意的是sat2 literature考了710,因為我是裸考,還能考700+,比較滿意。

但我不建議英語水平不夠好的同學盲目花時間衝擊文科sat2科目,會花很多時間。

關於課外活動

課外活動的話,我在申博老師的規劃下,申上了斯坦福的SHI項目和YYGS。

這兩個都是非常好的文科夏校,我個人更喜歡SHI,在SHI我認識了一群非常優秀的小夥伴,申請季裡也可以看到這些小夥伴們都脫穎而出成為各個藤校,top10及頂尖文理的學生。所以我個人非常推薦SHI。

另外,我也做了pioneer的research,我覺得也還不錯。

我非常喜歡申博老師給我設計的幾個課外活動,包括寫作家史,藏區音樂文化研究,以及絲綢之路旅行。

這些活動最終被成功地串聯成了一條線,給招生官展現出了一個我關注少數民族文化、願意傳承這些文化的立體圖像。

雖然最初是為了申請做了這些活動,但當我真正做好了一本家史,跪在藏區的雪山下,以及製作好絲綢之路之旅的紀錄片時,我真正感受到了這就是未來我想做的事。

我非常多的文書都是圍繞著這些活動寫的,這些活動真的對我的申請幫助很大。

從十八線小縣城到杜克大學,我都經歷了些什麼?

不害怕失敗,只害怕碌碌無為

我深深知道RD有多麼的艱難,但就像我前面說的,我不害怕失敗,我只害怕碌碌無為。

我知道ED2進了的話我是會後悔的。

RD我錄得很不順利,幾乎被好多所謂的匹配校都拒了,但那個時候我還是不後悔我的決定。

很多和我差不多級別的人把uva看作保底校,但我對自己的定位其實也就uva那個水平

每一次被拒,與其歸功於運氣不好,我更願意認為是優秀的人太多了所以我才會被拒。

雖然這樣的心態聽起來很悲觀,但我不願承認這或許也是申請季的事實。

大學拒信通常寫得都挺溫暖,但我總覺得不能因為他們的含蓄就盲目把自己抬高。

每一封拒信都讓我明白自己還有很長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在RD七連拒之後,我已經完全做好了commit uva的準備,不是那種悲觀的怨天尤人的被動心態,而是一股衝勁,想要四年繼續提升自己到一個新的水準。

我是真心實意地相信去什麼學校不能決定你的人生,只有你自己才能決定以後的高度。無論我去哪,我相信都有比我優秀的人。

與其埋怨環境,倒不如將它視作一種磨練,可以鍛鍊自己的自律性,不隨波逐流。

我覺得自律而獨立的能力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而這種能力在哪裡都可以鍛鍊,不一定非要名校。

從十八線小縣城到杜克大學,我都經歷了些什麼?

為什麼杜克中了

能錄取杜克,對我來說真的是一個意外之喜,絕非意料之中。

我想感謝杜克願意相信我,給我一個機會去到一個非常非常好的環境。

我相信我不會讓她失望的。

至於為什麼杜克中了,我有一些小的想法:

杜克這幾年還是比較看重多樣性的,並且這幾年由於有一些醜聞纏身,估計更加註重這方面的增強。

我恰好是他們所picture的樣子——我來自貧窮的貴州山區,又是少數民族,文書又寫了很多文化傳承

申請季中,我其實也反向利用了我的背景優勢,做了很多和少數民族相關的活動。

在why duke裡,我寫的bass connections,duke engage等項目,恰巧又是他們最想看到學生感興趣的。

所以,申請季雖然玄學,但冥冥中,它還真的把我帶到了一個最喜歡的學校。

幾近完美的天氣,無比漂亮的校園,很強的school spirit和對本科教育的注重,杜克一直以來都是我非常喜歡的學校

即使我被一些小藤錄了,我想我也會選擇杜克,而杜克可能也是看出了這一點,所以向我伸出了雙手吧。

從十八線小縣城到杜克大學,我都經歷了些什麼?

"

我被杜克錄了!

2019.3.29日早上,我被早上六點的鬧鐘叫醒。

匆匆收拾好了行李,我就準備出發去機場。一路上在爸爸的車裡,我反覆聽著Radiohead的Paranoid Android,彷彿感覺自己也變成了一個安卓機器人,無法正常思考。

眼看著時間一秒一秒地流逝,那個令無數留學生茶飯不思夜不能寐的鐘頭就要到了—7 o’clock, ivy day,常春藤放榜的時刻。

過安檢的時候我已經陸陸續續收到了一些朋友的消息,絕大多數都不太理想,這使我更加不願去查看我的四所藤校以及ucb,duke,還有tufts的通知書。

在ivy day之前,我被五個RD的院校翠菊,而這些學校甚至都不算我的衝刺校。

而如今即將看到rd錄取率只有個位數的幾所學校的通知書,我只感到一陣陣麻木。

坐在登機口前,我平靜地打開了各個學校的portal,早已做好被全拒的準備。

第一所開獎,waitlist;第二所,拒;第三所,拒;第四所,拒……

直到我登陸duke的賬戶。

深藍的字體大大地寫著congratulations,屏幕上模擬的藍色彩帶不斷地落下,”I am delighted to offer you admission to the class of 2023 at duke university!”

WHATTTTTTT???

我激動地站了起來,顫抖著給申博老師團隊發了一條微信,我被杜克錄了!!

隨後我顫抖著發了一條朋友圈,看著朋友圈下的贊數呈幾何式爆炸增長,無數朋友給我發來最真心的祝賀與讚歎。

那一刻,我彷彿覺得一切都值了!

從十八線小縣城到杜克大學,我都經歷了些什麼?

回想四年前的自己

在從貴陽到南京的飛機上,無法看手機的我反而有了時間平靜下來。

盯著窗外看時,我彷彿看到了四年前的自己,孤身一人,來到了一個陌生的彼岸。

我出生在貴州的一個小縣城,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十八線小城市。

一直到十歲,我的理想都很簡單:考上縣上最好的高中。

後來因為父母工作調動的原因,我來到了貴陽。

第一次紮根於城市的繁華之中,十歲的我被車水馬龍晃花了眼。

我想就是在那個時候,我深深意識到了環境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

我看到了曾經的我是有多麼侷限,我可笑自己最大的理想竟然是考上一個縣裡的高中。

這幾年來,我踏遍北上廣深,美國的大城市也都玩了個遍。

貴陽和這些城市相比,我不得不承認,或許真的像人們有意無意說的,是一片窮山惡水,經濟極度落後的小地方。

然而,就是來到了那個小小的城市所帶來的對比衝擊力,徹底改變了我。

我奮力學習,慢慢趕超了省會的同學。

最後中考,我以全市語文第一,總分前六十的優異成績畢業,保送省裡最優秀的高中的實驗班。

不出意料,三年後我會同樣得到一個優秀的高考分數,進入雙一流名校,畢業工作,結婚生子……

但我放棄了這個看似穩妥的選擇,來到了美國讀高中。我想給自己的未來更多一種可能性

我父母穩妥的工作給了我相對優越的家境,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我,並不害怕失敗;我更害怕的是碌碌無為。

來美高的決定是我迄今為止做過的最正確的人生選擇,沒有之一。

美國高中的教育迅速縮短了我和北上廣深孩子的差距,這是在貴陽讀任何學校都無法媲美的。

當然,我自己四年也比較自律,比較善於規劃。

從十八線小縣城到杜克大學,我都經歷了些什麼?

崩潰、焦慮中迎來申請季

十年級找到申博團隊之後,我還算認真地完成了每一項規劃的任務:申請夏校,做藏區文化探索的活動,撰寫家史……每一步都按部就班地進行著

在學校,我也儘量保持著一個很高的gpa,同時堅持吹長笛作為我最大的課外活動亮點。

長笛作品集我不敢糊弄,因為只有高質量的作品集才能把我從那些沒有那麼投入的學生中分辨出來。

因此,十一年級的下半年,我迎來高中最忙最黑暗的時光。

學業難度的驟然增加讓我有些不大適應,而老師們越來越嚴的打分也讓我感到有些力不從心。

與此同時,我還要準備我的作品集,那意味著每天都要抽出以小時為單位計的時間來練琴。

標化什麼也都沒考出來,而申請的壓力又迫在眉睫……

在那個時候,我真的崩潰了,焦慮到嚴重偏頭痛需要吃藥緩解,大段大段的時間只能躺在床上閉著眼睛,因為一想任何事情,我就會頭痛欲裂。

這段黑暗的時間延續了大約四個月。我最終挺了過來,迎來了申請季。

我一直心水一所宣揚“life of the mind”的學術強校,所以幾乎毫不猶豫地選擇了ED。

然而,在我看到它那篇臭名昭著的創新文書時,我竟毫無頭緒,無從下筆。

我完全懷疑這種題目存在的必要性,而這或許就是為什麼我並不是最適合芝大的原因。

不像我的有些同學,非常專一於學術並在象牙塔中找到人生的樂趣,我其實並不能完全投入我的身心於學術之中,我只是在說服自己我是這樣的人

最終,我寫出來的那篇創意文書只能說是非常普通,我自己看了都不會被打動。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ED芝加哥肯定以失敗告終。

ED失利之後,我呆滯難過了很久,並不是因為沒進自己的夢校(在寫完那篇文書之後,我大概就明白我並不應該是一個芝加哥學子),而是因為我又一次懷疑起了自己的水平。

一紙冷冰冰的defer把我直接打回成了那個小縣城的女孩。

我難過為什麼大學看不到一個十八線小縣城長大的女孩要走到今天這一步究竟要付出多少為常人不所知的艱辛。

從十八線小縣城到杜克大學,我都經歷了些什麼?

被defer的晚上,我連寫一夜主文書

閉著眼睛躺在床上,我想起來初來美國時,有個來自大城市的女孩嘲笑我是“農村來的”,而我並不敢還擊;我想起來我曾極度厭惡我的出生地,厭惡它帶給我的卑微。

陪伴我四年的,恐怕最多還是孤單

我開始懷疑自己:一個小縣城的女孩是否在白日做夢?但我還是選擇了相信自己。

被defer的當天晚上,我連寫了一夜的主文書。

是的,在十二月十七號,我將我的主文書全部推翻,開始重寫。

我利用我的憤怒以及痛苦當作動力,開始重新寫主文書。

在申博文書老師的幫助下,我改了一遍又一遍,一整個winter break都在改文書。

不過說實話這樣做是不好的,那篇新的文書我仍然不怎麼滿意,但我也知道不能因為不能趕出一個最完美的文書就將就沿用之前那篇文書。

至少要嘗試過,才不會後悔。

從十八線小縣城到杜克大學,我都經歷了些什麼?

關於標化考試

我準備標化的路也還算一帆風順,託福是十年級一次就考過了110+

至於sat,我從十年級暑假就開始上一對一的課,後來首考1490,最後拼分1500+。

在sat備考上,我覺得刷題和總結同樣重要。

刷題可以培養題感(類似語感,題感好的話讀題什麼的都會很快,並且也能迅速看出出題人想考查什麼),總結的話可以確保相同的錯誤不會再發生,備考sat我有一本專門的錯題本,裡面包含了所有的錯題。

我會把這些錯題分門別類,寧願多花時間整理錯題少刷一套題,都一定要把每一道錯題搞懂為什麼錯,錯在哪裡,為什麼某個選項是對的而其他的都是錯的。

我覺得只有做到吹毛求疵,才能不被出題人設下的陷阱所迷惑。

我的數學不是很好,沒有考到過800,但現在數學容錯率越來越低,題目也會一不小心就錯,中國學生已經不能保證一定能拿800了。所以說,不能輕視任何一個section

至於sat2我其實沒有刻意備考。

六月份的時候我就去把sat2考了,考的就是學過的幾個科目。

其中我最滿意的是sat2 literature考了710,因為我是裸考,還能考700+,比較滿意。

但我不建議英語水平不夠好的同學盲目花時間衝擊文科sat2科目,會花很多時間。

關於課外活動

課外活動的話,我在申博老師的規劃下,申上了斯坦福的SHI項目和YYGS。

這兩個都是非常好的文科夏校,我個人更喜歡SHI,在SHI我認識了一群非常優秀的小夥伴,申請季裡也可以看到這些小夥伴們都脫穎而出成為各個藤校,top10及頂尖文理的學生。所以我個人非常推薦SHI。

另外,我也做了pioneer的research,我覺得也還不錯。

我非常喜歡申博老師給我設計的幾個課外活動,包括寫作家史,藏區音樂文化研究,以及絲綢之路旅行。

這些活動最終被成功地串聯成了一條線,給招生官展現出了一個我關注少數民族文化、願意傳承這些文化的立體圖像。

雖然最初是為了申請做了這些活動,但當我真正做好了一本家史,跪在藏區的雪山下,以及製作好絲綢之路之旅的紀錄片時,我真正感受到了這就是未來我想做的事。

我非常多的文書都是圍繞著這些活動寫的,這些活動真的對我的申請幫助很大。

從十八線小縣城到杜克大學,我都經歷了些什麼?

不害怕失敗,只害怕碌碌無為

我深深知道RD有多麼的艱難,但就像我前面說的,我不害怕失敗,我只害怕碌碌無為。

我知道ED2進了的話我是會後悔的。

RD我錄得很不順利,幾乎被好多所謂的匹配校都拒了,但那個時候我還是不後悔我的決定。

很多和我差不多級別的人把uva看作保底校,但我對自己的定位其實也就uva那個水平

每一次被拒,與其歸功於運氣不好,我更願意認為是優秀的人太多了所以我才會被拒。

雖然這樣的心態聽起來很悲觀,但我不願承認這或許也是申請季的事實。

大學拒信通常寫得都挺溫暖,但我總覺得不能因為他們的含蓄就盲目把自己抬高。

每一封拒信都讓我明白自己還有很長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在RD七連拒之後,我已經完全做好了commit uva的準備,不是那種悲觀的怨天尤人的被動心態,而是一股衝勁,想要四年繼續提升自己到一個新的水準。

我是真心實意地相信去什麼學校不能決定你的人生,只有你自己才能決定以後的高度。無論我去哪,我相信都有比我優秀的人。

與其埋怨環境,倒不如將它視作一種磨練,可以鍛鍊自己的自律性,不隨波逐流。

我覺得自律而獨立的能力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而這種能力在哪裡都可以鍛鍊,不一定非要名校。

從十八線小縣城到杜克大學,我都經歷了些什麼?

為什麼杜克中了

能錄取杜克,對我來說真的是一個意外之喜,絕非意料之中。

我想感謝杜克願意相信我,給我一個機會去到一個非常非常好的環境。

我相信我不會讓她失望的。

至於為什麼杜克中了,我有一些小的想法:

杜克這幾年還是比較看重多樣性的,並且這幾年由於有一些醜聞纏身,估計更加註重這方面的增強。

我恰好是他們所picture的樣子——我來自貧窮的貴州山區,又是少數民族,文書又寫了很多文化傳承

申請季中,我其實也反向利用了我的背景優勢,做了很多和少數民族相關的活動。

在why duke裡,我寫的bass connections,duke engage等項目,恰巧又是他們最想看到學生感興趣的。

所以,申請季雖然玄學,但冥冥中,它還真的把我帶到了一個最喜歡的學校。

幾近完美的天氣,無比漂亮的校園,很強的school spirit和對本科教育的注重,杜克一直以來都是我非常喜歡的學校

即使我被一些小藤錄了,我想我也會選擇杜克,而杜克可能也是看出了這一點,所以向我伸出了雙手吧。

從十八線小縣城到杜克大學,我都經歷了些什麼?

從十八線小縣城到杜克大學,我都經歷了些什麼?

"

我被杜克錄了!

2019.3.29日早上,我被早上六點的鬧鐘叫醒。

匆匆收拾好了行李,我就準備出發去機場。一路上在爸爸的車裡,我反覆聽著Radiohead的Paranoid Android,彷彿感覺自己也變成了一個安卓機器人,無法正常思考。

眼看著時間一秒一秒地流逝,那個令無數留學生茶飯不思夜不能寐的鐘頭就要到了—7 o’clock, ivy day,常春藤放榜的時刻。

過安檢的時候我已經陸陸續續收到了一些朋友的消息,絕大多數都不太理想,這使我更加不願去查看我的四所藤校以及ucb,duke,還有tufts的通知書。

在ivy day之前,我被五個RD的院校翠菊,而這些學校甚至都不算我的衝刺校。

而如今即將看到rd錄取率只有個位數的幾所學校的通知書,我只感到一陣陣麻木。

坐在登機口前,我平靜地打開了各個學校的portal,早已做好被全拒的準備。

第一所開獎,waitlist;第二所,拒;第三所,拒;第四所,拒……

直到我登陸duke的賬戶。

深藍的字體大大地寫著congratulations,屏幕上模擬的藍色彩帶不斷地落下,”I am delighted to offer you admission to the class of 2023 at duke university!”

WHATTTTTTT???

我激動地站了起來,顫抖著給申博老師團隊發了一條微信,我被杜克錄了!!

隨後我顫抖著發了一條朋友圈,看著朋友圈下的贊數呈幾何式爆炸增長,無數朋友給我發來最真心的祝賀與讚歎。

那一刻,我彷彿覺得一切都值了!

從十八線小縣城到杜克大學,我都經歷了些什麼?

回想四年前的自己

在從貴陽到南京的飛機上,無法看手機的我反而有了時間平靜下來。

盯著窗外看時,我彷彿看到了四年前的自己,孤身一人,來到了一個陌生的彼岸。

我出生在貴州的一個小縣城,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十八線小城市。

一直到十歲,我的理想都很簡單:考上縣上最好的高中。

後來因為父母工作調動的原因,我來到了貴陽。

第一次紮根於城市的繁華之中,十歲的我被車水馬龍晃花了眼。

我想就是在那個時候,我深深意識到了環境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

我看到了曾經的我是有多麼侷限,我可笑自己最大的理想竟然是考上一個縣裡的高中。

這幾年來,我踏遍北上廣深,美國的大城市也都玩了個遍。

貴陽和這些城市相比,我不得不承認,或許真的像人們有意無意說的,是一片窮山惡水,經濟極度落後的小地方。

然而,就是來到了那個小小的城市所帶來的對比衝擊力,徹底改變了我。

我奮力學習,慢慢趕超了省會的同學。

最後中考,我以全市語文第一,總分前六十的優異成績畢業,保送省裡最優秀的高中的實驗班。

不出意料,三年後我會同樣得到一個優秀的高考分數,進入雙一流名校,畢業工作,結婚生子……

但我放棄了這個看似穩妥的選擇,來到了美國讀高中。我想給自己的未來更多一種可能性

我父母穩妥的工作給了我相對優越的家境,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我,並不害怕失敗;我更害怕的是碌碌無為。

來美高的決定是我迄今為止做過的最正確的人生選擇,沒有之一。

美國高中的教育迅速縮短了我和北上廣深孩子的差距,這是在貴陽讀任何學校都無法媲美的。

當然,我自己四年也比較自律,比較善於規劃。

從十八線小縣城到杜克大學,我都經歷了些什麼?

崩潰、焦慮中迎來申請季

十年級找到申博團隊之後,我還算認真地完成了每一項規劃的任務:申請夏校,做藏區文化探索的活動,撰寫家史……每一步都按部就班地進行著

在學校,我也儘量保持著一個很高的gpa,同時堅持吹長笛作為我最大的課外活動亮點。

長笛作品集我不敢糊弄,因為只有高質量的作品集才能把我從那些沒有那麼投入的學生中分辨出來。

因此,十一年級的下半年,我迎來高中最忙最黑暗的時光。

學業難度的驟然增加讓我有些不大適應,而老師們越來越嚴的打分也讓我感到有些力不從心。

與此同時,我還要準備我的作品集,那意味著每天都要抽出以小時為單位計的時間來練琴。

標化什麼也都沒考出來,而申請的壓力又迫在眉睫……

在那個時候,我真的崩潰了,焦慮到嚴重偏頭痛需要吃藥緩解,大段大段的時間只能躺在床上閉著眼睛,因為一想任何事情,我就會頭痛欲裂。

這段黑暗的時間延續了大約四個月。我最終挺了過來,迎來了申請季。

我一直心水一所宣揚“life of the mind”的學術強校,所以幾乎毫不猶豫地選擇了ED。

然而,在我看到它那篇臭名昭著的創新文書時,我竟毫無頭緒,無從下筆。

我完全懷疑這種題目存在的必要性,而這或許就是為什麼我並不是最適合芝大的原因。

不像我的有些同學,非常專一於學術並在象牙塔中找到人生的樂趣,我其實並不能完全投入我的身心於學術之中,我只是在說服自己我是這樣的人

最終,我寫出來的那篇創意文書只能說是非常普通,我自己看了都不會被打動。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ED芝加哥肯定以失敗告終。

ED失利之後,我呆滯難過了很久,並不是因為沒進自己的夢校(在寫完那篇文書之後,我大概就明白我並不應該是一個芝加哥學子),而是因為我又一次懷疑起了自己的水平。

一紙冷冰冰的defer把我直接打回成了那個小縣城的女孩。

我難過為什麼大學看不到一個十八線小縣城長大的女孩要走到今天這一步究竟要付出多少為常人不所知的艱辛。

從十八線小縣城到杜克大學,我都經歷了些什麼?

被defer的晚上,我連寫一夜主文書

閉著眼睛躺在床上,我想起來初來美國時,有個來自大城市的女孩嘲笑我是“農村來的”,而我並不敢還擊;我想起來我曾極度厭惡我的出生地,厭惡它帶給我的卑微。

陪伴我四年的,恐怕最多還是孤單

我開始懷疑自己:一個小縣城的女孩是否在白日做夢?但我還是選擇了相信自己。

被defer的當天晚上,我連寫了一夜的主文書。

是的,在十二月十七號,我將我的主文書全部推翻,開始重寫。

我利用我的憤怒以及痛苦當作動力,開始重新寫主文書。

在申博文書老師的幫助下,我改了一遍又一遍,一整個winter break都在改文書。

不過說實話這樣做是不好的,那篇新的文書我仍然不怎麼滿意,但我也知道不能因為不能趕出一個最完美的文書就將就沿用之前那篇文書。

至少要嘗試過,才不會後悔。

從十八線小縣城到杜克大學,我都經歷了些什麼?

關於標化考試

我準備標化的路也還算一帆風順,託福是十年級一次就考過了110+

至於sat,我從十年級暑假就開始上一對一的課,後來首考1490,最後拼分1500+。

在sat備考上,我覺得刷題和總結同樣重要。

刷題可以培養題感(類似語感,題感好的話讀題什麼的都會很快,並且也能迅速看出出題人想考查什麼),總結的話可以確保相同的錯誤不會再發生,備考sat我有一本專門的錯題本,裡面包含了所有的錯題。

我會把這些錯題分門別類,寧願多花時間整理錯題少刷一套題,都一定要把每一道錯題搞懂為什麼錯,錯在哪裡,為什麼某個選項是對的而其他的都是錯的。

我覺得只有做到吹毛求疵,才能不被出題人設下的陷阱所迷惑。

我的數學不是很好,沒有考到過800,但現在數學容錯率越來越低,題目也會一不小心就錯,中國學生已經不能保證一定能拿800了。所以說,不能輕視任何一個section

至於sat2我其實沒有刻意備考。

六月份的時候我就去把sat2考了,考的就是學過的幾個科目。

其中我最滿意的是sat2 literature考了710,因為我是裸考,還能考700+,比較滿意。

但我不建議英語水平不夠好的同學盲目花時間衝擊文科sat2科目,會花很多時間。

關於課外活動

課外活動的話,我在申博老師的規劃下,申上了斯坦福的SHI項目和YYGS。

這兩個都是非常好的文科夏校,我個人更喜歡SHI,在SHI我認識了一群非常優秀的小夥伴,申請季裡也可以看到這些小夥伴們都脫穎而出成為各個藤校,top10及頂尖文理的學生。所以我個人非常推薦SHI。

另外,我也做了pioneer的research,我覺得也還不錯。

我非常喜歡申博老師給我設計的幾個課外活動,包括寫作家史,藏區音樂文化研究,以及絲綢之路旅行。

這些活動最終被成功地串聯成了一條線,給招生官展現出了一個我關注少數民族文化、願意傳承這些文化的立體圖像。

雖然最初是為了申請做了這些活動,但當我真正做好了一本家史,跪在藏區的雪山下,以及製作好絲綢之路之旅的紀錄片時,我真正感受到了這就是未來我想做的事。

我非常多的文書都是圍繞著這些活動寫的,這些活動真的對我的申請幫助很大。

從十八線小縣城到杜克大學,我都經歷了些什麼?

不害怕失敗,只害怕碌碌無為

我深深知道RD有多麼的艱難,但就像我前面說的,我不害怕失敗,我只害怕碌碌無為。

我知道ED2進了的話我是會後悔的。

RD我錄得很不順利,幾乎被好多所謂的匹配校都拒了,但那個時候我還是不後悔我的決定。

很多和我差不多級別的人把uva看作保底校,但我對自己的定位其實也就uva那個水平

每一次被拒,與其歸功於運氣不好,我更願意認為是優秀的人太多了所以我才會被拒。

雖然這樣的心態聽起來很悲觀,但我不願承認這或許也是申請季的事實。

大學拒信通常寫得都挺溫暖,但我總覺得不能因為他們的含蓄就盲目把自己抬高。

每一封拒信都讓我明白自己還有很長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在RD七連拒之後,我已經完全做好了commit uva的準備,不是那種悲觀的怨天尤人的被動心態,而是一股衝勁,想要四年繼續提升自己到一個新的水準。

我是真心實意地相信去什麼學校不能決定你的人生,只有你自己才能決定以後的高度。無論我去哪,我相信都有比我優秀的人。

與其埋怨環境,倒不如將它視作一種磨練,可以鍛鍊自己的自律性,不隨波逐流。

我覺得自律而獨立的能力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而這種能力在哪裡都可以鍛鍊,不一定非要名校。

從十八線小縣城到杜克大學,我都經歷了些什麼?

為什麼杜克中了

能錄取杜克,對我來說真的是一個意外之喜,絕非意料之中。

我想感謝杜克願意相信我,給我一個機會去到一個非常非常好的環境。

我相信我不會讓她失望的。

至於為什麼杜克中了,我有一些小的想法:

杜克這幾年還是比較看重多樣性的,並且這幾年由於有一些醜聞纏身,估計更加註重這方面的增強。

我恰好是他們所picture的樣子——我來自貧窮的貴州山區,又是少數民族,文書又寫了很多文化傳承

申請季中,我其實也反向利用了我的背景優勢,做了很多和少數民族相關的活動。

在why duke裡,我寫的bass connections,duke engage等項目,恰巧又是他們最想看到學生感興趣的。

所以,申請季雖然玄學,但冥冥中,它還真的把我帶到了一個最喜歡的學校。

幾近完美的天氣,無比漂亮的校園,很強的school spirit和對本科教育的注重,杜克一直以來都是我非常喜歡的學校

即使我被一些小藤錄了,我想我也會選擇杜克,而杜克可能也是看出了這一點,所以向我伸出了雙手吧。

從十八線小縣城到杜克大學,我都經歷了些什麼?

從十八線小縣城到杜克大學,我都經歷了些什麼?

從十八線小縣城到杜克大學,我都經歷了些什麼?

回望高中四年,我更願意說,這四年其實我都走在申請季上。

從十年級起找到申博老師們,一直到現在一切都塵埃落定,我做過的一切活動,咬牙堅持學習的每一個瞬間,其實都有一個信念在支撐我:我一定要上一個好大學。

我做的這些活動也真正幫助我明白了人生我到底想要什麼,也逐漸幫助我瞭解了我自己。

最後,我想謝謝申博老師一直以來無微不至的關心,是你們在我最失意的時候給予我安慰,在我糾結選校時給我最真誠的建議。

文書黃老師總是能給我的文書非常多的建設性建議,顧問老師潘老師,張老師等也幫我檢查了很多遍CA確定沒有問題再提交。

謝謝你們如此認真負責,我才能最終圓夢杜克!!

"

我被杜克錄了!

2019.3.29日早上,我被早上六點的鬧鐘叫醒。

匆匆收拾好了行李,我就準備出發去機場。一路上在爸爸的車裡,我反覆聽著Radiohead的Paranoid Android,彷彿感覺自己也變成了一個安卓機器人,無法正常思考。

眼看著時間一秒一秒地流逝,那個令無數留學生茶飯不思夜不能寐的鐘頭就要到了—7 o’clock, ivy day,常春藤放榜的時刻。

過安檢的時候我已經陸陸續續收到了一些朋友的消息,絕大多數都不太理想,這使我更加不願去查看我的四所藤校以及ucb,duke,還有tufts的通知書。

在ivy day之前,我被五個RD的院校翠菊,而這些學校甚至都不算我的衝刺校。

而如今即將看到rd錄取率只有個位數的幾所學校的通知書,我只感到一陣陣麻木。

坐在登機口前,我平靜地打開了各個學校的portal,早已做好被全拒的準備。

第一所開獎,waitlist;第二所,拒;第三所,拒;第四所,拒……

直到我登陸duke的賬戶。

深藍的字體大大地寫著congratulations,屏幕上模擬的藍色彩帶不斷地落下,”I am delighted to offer you admission to the class of 2023 at duke university!”

WHATTTTTTT???

我激動地站了起來,顫抖著給申博老師團隊發了一條微信,我被杜克錄了!!

隨後我顫抖著發了一條朋友圈,看著朋友圈下的贊數呈幾何式爆炸增長,無數朋友給我發來最真心的祝賀與讚歎。

那一刻,我彷彿覺得一切都值了!

從十八線小縣城到杜克大學,我都經歷了些什麼?

回想四年前的自己

在從貴陽到南京的飛機上,無法看手機的我反而有了時間平靜下來。

盯著窗外看時,我彷彿看到了四年前的自己,孤身一人,來到了一個陌生的彼岸。

我出生在貴州的一個小縣城,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十八線小城市。

一直到十歲,我的理想都很簡單:考上縣上最好的高中。

後來因為父母工作調動的原因,我來到了貴陽。

第一次紮根於城市的繁華之中,十歲的我被車水馬龍晃花了眼。

我想就是在那個時候,我深深意識到了環境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

我看到了曾經的我是有多麼侷限,我可笑自己最大的理想竟然是考上一個縣裡的高中。

這幾年來,我踏遍北上廣深,美國的大城市也都玩了個遍。

貴陽和這些城市相比,我不得不承認,或許真的像人們有意無意說的,是一片窮山惡水,經濟極度落後的小地方。

然而,就是來到了那個小小的城市所帶來的對比衝擊力,徹底改變了我。

我奮力學習,慢慢趕超了省會的同學。

最後中考,我以全市語文第一,總分前六十的優異成績畢業,保送省裡最優秀的高中的實驗班。

不出意料,三年後我會同樣得到一個優秀的高考分數,進入雙一流名校,畢業工作,結婚生子……

但我放棄了這個看似穩妥的選擇,來到了美國讀高中。我想給自己的未來更多一種可能性

我父母穩妥的工作給了我相對優越的家境,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我,並不害怕失敗;我更害怕的是碌碌無為。

來美高的決定是我迄今為止做過的最正確的人生選擇,沒有之一。

美國高中的教育迅速縮短了我和北上廣深孩子的差距,這是在貴陽讀任何學校都無法媲美的。

當然,我自己四年也比較自律,比較善於規劃。

從十八線小縣城到杜克大學,我都經歷了些什麼?

崩潰、焦慮中迎來申請季

十年級找到申博團隊之後,我還算認真地完成了每一項規劃的任務:申請夏校,做藏區文化探索的活動,撰寫家史……每一步都按部就班地進行著

在學校,我也儘量保持著一個很高的gpa,同時堅持吹長笛作為我最大的課外活動亮點。

長笛作品集我不敢糊弄,因為只有高質量的作品集才能把我從那些沒有那麼投入的學生中分辨出來。

因此,十一年級的下半年,我迎來高中最忙最黑暗的時光。

學業難度的驟然增加讓我有些不大適應,而老師們越來越嚴的打分也讓我感到有些力不從心。

與此同時,我還要準備我的作品集,那意味著每天都要抽出以小時為單位計的時間來練琴。

標化什麼也都沒考出來,而申請的壓力又迫在眉睫……

在那個時候,我真的崩潰了,焦慮到嚴重偏頭痛需要吃藥緩解,大段大段的時間只能躺在床上閉著眼睛,因為一想任何事情,我就會頭痛欲裂。

這段黑暗的時間延續了大約四個月。我最終挺了過來,迎來了申請季。

我一直心水一所宣揚“life of the mind”的學術強校,所以幾乎毫不猶豫地選擇了ED。

然而,在我看到它那篇臭名昭著的創新文書時,我竟毫無頭緒,無從下筆。

我完全懷疑這種題目存在的必要性,而這或許就是為什麼我並不是最適合芝大的原因。

不像我的有些同學,非常專一於學術並在象牙塔中找到人生的樂趣,我其實並不能完全投入我的身心於學術之中,我只是在說服自己我是這樣的人

最終,我寫出來的那篇創意文書只能說是非常普通,我自己看了都不會被打動。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ED芝加哥肯定以失敗告終。

ED失利之後,我呆滯難過了很久,並不是因為沒進自己的夢校(在寫完那篇文書之後,我大概就明白我並不應該是一個芝加哥學子),而是因為我又一次懷疑起了自己的水平。

一紙冷冰冰的defer把我直接打回成了那個小縣城的女孩。

我難過為什麼大學看不到一個十八線小縣城長大的女孩要走到今天這一步究竟要付出多少為常人不所知的艱辛。

從十八線小縣城到杜克大學,我都經歷了些什麼?

被defer的晚上,我連寫一夜主文書

閉著眼睛躺在床上,我想起來初來美國時,有個來自大城市的女孩嘲笑我是“農村來的”,而我並不敢還擊;我想起來我曾極度厭惡我的出生地,厭惡它帶給我的卑微。

陪伴我四年的,恐怕最多還是孤單

我開始懷疑自己:一個小縣城的女孩是否在白日做夢?但我還是選擇了相信自己。

被defer的當天晚上,我連寫了一夜的主文書。

是的,在十二月十七號,我將我的主文書全部推翻,開始重寫。

我利用我的憤怒以及痛苦當作動力,開始重新寫主文書。

在申博文書老師的幫助下,我改了一遍又一遍,一整個winter break都在改文書。

不過說實話這樣做是不好的,那篇新的文書我仍然不怎麼滿意,但我也知道不能因為不能趕出一個最完美的文書就將就沿用之前那篇文書。

至少要嘗試過,才不會後悔。

從十八線小縣城到杜克大學,我都經歷了些什麼?

關於標化考試

我準備標化的路也還算一帆風順,託福是十年級一次就考過了110+

至於sat,我從十年級暑假就開始上一對一的課,後來首考1490,最後拼分1500+。

在sat備考上,我覺得刷題和總結同樣重要。

刷題可以培養題感(類似語感,題感好的話讀題什麼的都會很快,並且也能迅速看出出題人想考查什麼),總結的話可以確保相同的錯誤不會再發生,備考sat我有一本專門的錯題本,裡面包含了所有的錯題。

我會把這些錯題分門別類,寧願多花時間整理錯題少刷一套題,都一定要把每一道錯題搞懂為什麼錯,錯在哪裡,為什麼某個選項是對的而其他的都是錯的。

我覺得只有做到吹毛求疵,才能不被出題人設下的陷阱所迷惑。

我的數學不是很好,沒有考到過800,但現在數學容錯率越來越低,題目也會一不小心就錯,中國學生已經不能保證一定能拿800了。所以說,不能輕視任何一個section

至於sat2我其實沒有刻意備考。

六月份的時候我就去把sat2考了,考的就是學過的幾個科目。

其中我最滿意的是sat2 literature考了710,因為我是裸考,還能考700+,比較滿意。

但我不建議英語水平不夠好的同學盲目花時間衝擊文科sat2科目,會花很多時間。

關於課外活動

課外活動的話,我在申博老師的規劃下,申上了斯坦福的SHI項目和YYGS。

這兩個都是非常好的文科夏校,我個人更喜歡SHI,在SHI我認識了一群非常優秀的小夥伴,申請季裡也可以看到這些小夥伴們都脫穎而出成為各個藤校,top10及頂尖文理的學生。所以我個人非常推薦SHI。

另外,我也做了pioneer的research,我覺得也還不錯。

我非常喜歡申博老師給我設計的幾個課外活動,包括寫作家史,藏區音樂文化研究,以及絲綢之路旅行。

這些活動最終被成功地串聯成了一條線,給招生官展現出了一個我關注少數民族文化、願意傳承這些文化的立體圖像。

雖然最初是為了申請做了這些活動,但當我真正做好了一本家史,跪在藏區的雪山下,以及製作好絲綢之路之旅的紀錄片時,我真正感受到了這就是未來我想做的事。

我非常多的文書都是圍繞著這些活動寫的,這些活動真的對我的申請幫助很大。

從十八線小縣城到杜克大學,我都經歷了些什麼?

不害怕失敗,只害怕碌碌無為

我深深知道RD有多麼的艱難,但就像我前面說的,我不害怕失敗,我只害怕碌碌無為。

我知道ED2進了的話我是會後悔的。

RD我錄得很不順利,幾乎被好多所謂的匹配校都拒了,但那個時候我還是不後悔我的決定。

很多和我差不多級別的人把uva看作保底校,但我對自己的定位其實也就uva那個水平

每一次被拒,與其歸功於運氣不好,我更願意認為是優秀的人太多了所以我才會被拒。

雖然這樣的心態聽起來很悲觀,但我不願承認這或許也是申請季的事實。

大學拒信通常寫得都挺溫暖,但我總覺得不能因為他們的含蓄就盲目把自己抬高。

每一封拒信都讓我明白自己還有很長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在RD七連拒之後,我已經完全做好了commit uva的準備,不是那種悲觀的怨天尤人的被動心態,而是一股衝勁,想要四年繼續提升自己到一個新的水準。

我是真心實意地相信去什麼學校不能決定你的人生,只有你自己才能決定以後的高度。無論我去哪,我相信都有比我優秀的人。

與其埋怨環境,倒不如將它視作一種磨練,可以鍛鍊自己的自律性,不隨波逐流。

我覺得自律而獨立的能力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而這種能力在哪裡都可以鍛鍊,不一定非要名校。

從十八線小縣城到杜克大學,我都經歷了些什麼?

為什麼杜克中了

能錄取杜克,對我來說真的是一個意外之喜,絕非意料之中。

我想感謝杜克願意相信我,給我一個機會去到一個非常非常好的環境。

我相信我不會讓她失望的。

至於為什麼杜克中了,我有一些小的想法:

杜克這幾年還是比較看重多樣性的,並且這幾年由於有一些醜聞纏身,估計更加註重這方面的增強。

我恰好是他們所picture的樣子——我來自貧窮的貴州山區,又是少數民族,文書又寫了很多文化傳承

申請季中,我其實也反向利用了我的背景優勢,做了很多和少數民族相關的活動。

在why duke裡,我寫的bass connections,duke engage等項目,恰巧又是他們最想看到學生感興趣的。

所以,申請季雖然玄學,但冥冥中,它還真的把我帶到了一個最喜歡的學校。

幾近完美的天氣,無比漂亮的校園,很強的school spirit和對本科教育的注重,杜克一直以來都是我非常喜歡的學校

即使我被一些小藤錄了,我想我也會選擇杜克,而杜克可能也是看出了這一點,所以向我伸出了雙手吧。

從十八線小縣城到杜克大學,我都經歷了些什麼?

從十八線小縣城到杜克大學,我都經歷了些什麼?

從十八線小縣城到杜克大學,我都經歷了些什麼?

回望高中四年,我更願意說,這四年其實我都走在申請季上。

從十年級起找到申博老師們,一直到現在一切都塵埃落定,我做過的一切活動,咬牙堅持學習的每一個瞬間,其實都有一個信念在支撐我:我一定要上一個好大學。

我做的這些活動也真正幫助我明白了人生我到底想要什麼,也逐漸幫助我瞭解了我自己。

最後,我想謝謝申博老師一直以來無微不至的關心,是你們在我最失意的時候給予我安慰,在我糾結選校時給我最真誠的建議。

文書黃老師總是能給我的文書非常多的建設性建議,顧問老師潘老師,張老師等也幫我檢查了很多遍CA確定沒有問題再提交。

謝謝你們如此認真負責,我才能最終圓夢杜克!!

從十八線小縣城到杜克大學,我都經歷了些什麼?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