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如何調控'

都江堰 水利工程 內江 岷江 老曹說歷史 2019-07-29
"
"
都江堰如何調控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當今世界上唯一存留、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古代水利系統工程,已有2260多年的歷史。

都江堰渠首工程位於岷江中、上游交界處,由魚嘴、寶瓶口、飛沙堰三部分組成。魚嘴像一把匕首伸入江心,把岷江水分為外江和內江。外江是岷江正流,內江水則通過寶瓶口引入成都平原提供工農業和生活用水。寶瓶口是一個人工開鑿,僅有10多米寬的狹小進水口,起著控制內江水量的作用。開鑿寶瓶口時,從玉壘山麓分離開去的一個小山包被稱為“離堆”。為排洩內江多餘的水量和泥沙,古人在內、外江之間的金剛堤上開出一條寬約30多米的淺槽。洪水期間湧入內江多餘的水量和泥沙可從飛沙堰自動排入江外。都江堰渠首工程通過魚嘴分水堤、寶瓶引水口和洩洪排沙的飛沙堰的有機配合,使內、外江的水量始終按四、六分成,即洪水時內江四成,外江六成,枯水時外江四成,內江六成,保證灌區既有足夠的水源,又不至於發生水災。古人利用岷江河道的彎曲度,巧妙地借用了流體力學的原理,使內、外江泥沙排洩量的比例與水流量成反比,大部分泥沙通過魚嘴和飛沙堰排入外江;留在內江的泥沙則通過每年冬季的歲修加以清除。歲修時為保證成都平原用水,後人又在飛沙堰下面鑿開一條暗道,將外江水引入灌區。為更好地控制灌區水量,60年代在魚嘴的外江一側修建了鋼閘門,結束了原始的控制內江水量的辦法。如今,有關部門在相關閘處安裝計量裝置,利用計算機控制實行科學調度。

"
都江堰如何調控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當今世界上唯一存留、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古代水利系統工程,已有2260多年的歷史。

都江堰渠首工程位於岷江中、上游交界處,由魚嘴、寶瓶口、飛沙堰三部分組成。魚嘴像一把匕首伸入江心,把岷江水分為外江和內江。外江是岷江正流,內江水則通過寶瓶口引入成都平原提供工農業和生活用水。寶瓶口是一個人工開鑿,僅有10多米寬的狹小進水口,起著控制內江水量的作用。開鑿寶瓶口時,從玉壘山麓分離開去的一個小山包被稱為“離堆”。為排洩內江多餘的水量和泥沙,古人在內、外江之間的金剛堤上開出一條寬約30多米的淺槽。洪水期間湧入內江多餘的水量和泥沙可從飛沙堰自動排入江外。都江堰渠首工程通過魚嘴分水堤、寶瓶引水口和洩洪排沙的飛沙堰的有機配合,使內、外江的水量始終按四、六分成,即洪水時內江四成,外江六成,枯水時外江四成,內江六成,保證灌區既有足夠的水源,又不至於發生水災。古人利用岷江河道的彎曲度,巧妙地借用了流體力學的原理,使內、外江泥沙排洩量的比例與水流量成反比,大部分泥沙通過魚嘴和飛沙堰排入外江;留在內江的泥沙則通過每年冬季的歲修加以清除。歲修時為保證成都平原用水,後人又在飛沙堰下面鑿開一條暗道,將外江水引入灌區。為更好地控制灌區水量,60年代在魚嘴的外江一側修建了鋼閘門,結束了原始的控制內江水量的辦法。如今,有關部門在相關閘處安裝計量裝置,利用計算機控制實行科學調度。

都江堰如何調控

為了保護都江堰世界遺產的原貌,過去對其未曾設閘,所以無法拉閘截流。古法截流就是將三根木料捆綁而成的榪槎適量地投於魚嘴處江中連成柵狀,再以充有卵石的竹籠填充榪槎所形成的空間,迎水面用竹蓆擋住,最後填粘土以防滲水,使得水走外江。淘淤完結後,只須拉動捆綁榪槎的竹篾活結,散開的榪槎即順流而去。做榪槎學問多,不要看榪槎就是用三根圓木綁在一起,在做榪槎之前,首先要根據水情決定榪槎大小。在綁榪槎時也不能亂綁,而要用竹篾片編成的繩子始終往自己懷裡方向纏繞、打花,否則一下水榪槎就會散落。把榪槎投放到水中時,榪槎三隻腳中的“箭腳”必須作為支撐腳,另外兩隻“朝天”和“底木”之間的面作為迎水面擋水。榪槎在河中的排放要根據水深和流速決定,水深流急間距就要小些,水淺時可大些,但榪槎相交不得少於1米。

"
都江堰如何調控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當今世界上唯一存留、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古代水利系統工程,已有2260多年的歷史。

都江堰渠首工程位於岷江中、上游交界處,由魚嘴、寶瓶口、飛沙堰三部分組成。魚嘴像一把匕首伸入江心,把岷江水分為外江和內江。外江是岷江正流,內江水則通過寶瓶口引入成都平原提供工農業和生活用水。寶瓶口是一個人工開鑿,僅有10多米寬的狹小進水口,起著控制內江水量的作用。開鑿寶瓶口時,從玉壘山麓分離開去的一個小山包被稱為“離堆”。為排洩內江多餘的水量和泥沙,古人在內、外江之間的金剛堤上開出一條寬約30多米的淺槽。洪水期間湧入內江多餘的水量和泥沙可從飛沙堰自動排入江外。都江堰渠首工程通過魚嘴分水堤、寶瓶引水口和洩洪排沙的飛沙堰的有機配合,使內、外江的水量始終按四、六分成,即洪水時內江四成,外江六成,枯水時外江四成,內江六成,保證灌區既有足夠的水源,又不至於發生水災。古人利用岷江河道的彎曲度,巧妙地借用了流體力學的原理,使內、外江泥沙排洩量的比例與水流量成反比,大部分泥沙通過魚嘴和飛沙堰排入外江;留在內江的泥沙則通過每年冬季的歲修加以清除。歲修時為保證成都平原用水,後人又在飛沙堰下面鑿開一條暗道,將外江水引入灌區。為更好地控制灌區水量,60年代在魚嘴的外江一側修建了鋼閘門,結束了原始的控制內江水量的辦法。如今,有關部門在相關閘處安裝計量裝置,利用計算機控制實行科學調度。

都江堰如何調控

為了保護都江堰世界遺產的原貌,過去對其未曾設閘,所以無法拉閘截流。古法截流就是將三根木料捆綁而成的榪槎適量地投於魚嘴處江中連成柵狀,再以充有卵石的竹籠填充榪槎所形成的空間,迎水面用竹蓆擋住,最後填粘土以防滲水,使得水走外江。淘淤完結後,只須拉動捆綁榪槎的竹篾活結,散開的榪槎即順流而去。做榪槎學問多,不要看榪槎就是用三根圓木綁在一起,在做榪槎之前,首先要根據水情決定榪槎大小。在綁榪槎時也不能亂綁,而要用竹篾片編成的繩子始終往自己懷裡方向纏繞、打花,否則一下水榪槎就會散落。把榪槎投放到水中時,榪槎三隻腳中的“箭腳”必須作為支撐腳,另外兩隻“朝天”和“底木”之間的面作為迎水面擋水。榪槎在河中的排放要根據水深和流速決定,水深流急間距就要小些,水淺時可大些,但榪槎相交不得少於1米。

都江堰如何調控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