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視察都江堰


1958年3月21日,毛澤東視察都江堰灌區模型

毛澤東非常重視水利建設,他曾說:“水利是農業的命脈。”1958年“成都會議”期間,他在百忙中也擠出時間視察了都江堰。

都江堰位於岷江中游,四川省都江堰市(原灌縣)城郊,建於秦昭王后期,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距今已有2200多年曆史。新中國成立後古堰不斷得到改造和擴建,灌區逐步建成了一個引蓄結合,排灌渠道縱橫,大小塘庫棋佈,渡槽凌空飛架,隧洞穿山引流的自流灌溉體系。都江堰展示了時代的風貌。

古堰逢春

1958年的春天,是個不同尋常的春天。

元旦剛過,白皚皚的瑞雪還沒有化盡,灌縣縣委就先後接到四川省委和溫江地委通知:毛主席要到灌縣視察都江堰。時任縣委書記的陳彬和常委們為這振奮人心的喜訊激動了,一個個高興得不得了。都說這是灌縣人民的幸福,是大家的幸福。為了毛澤東主席的絕對安全,縣委開始了緊張的接待準備工作。

成都會議期間,毛澤東借來了《華陽國志》《四川省志》《灌縣誌》《都江堰水利述要》等認真閱讀,還在書上批畫了各種符號。為了讓大家瞭解一點“天府之國”的歷史,他還叫會議將《華陽國志》摘要印發與會同志閱讀。

3月21日,是灌縣人民難忘的日子。這天,春陽高照,春光融融。上午8點,縣委書記陳彬、縣長王寶玉、都江堰管理處處長張建忠和幾天前就來到灌縣的溫江地委書記宋文彬等滿懷著激動的心情去離堆公園,迎候毛澤東的到來。往日像流水一樣的時間,今天彷彿凝固了。一顆顆激動的心久久地期待著。

成灌公路上,幾輛小轎車飛速地向西駛進。車窗外,一馬平川的川西平原處處是春光明媚,整個農村更是生機勃勃。毛澤東看著從車窗外掠過的一片片綠油油的麥田和金黃色的油菜花,眼裡露出喜悅的目光。

約一個小時以後,轎車駛進了灌縣離堆公園。毛澤東穿一套灰色中山服,嚴肅中帶著慈祥。毛澤東和大家一一握手,然後,坐進汽車,在大家的陪同下,向都江堰駛去。幾分鐘後,車到玉壘山山腰。玉壘山不高,疊翠如屏。山中,二王廟翹角飛簷,藏幽含綠。山下,滾滾岷江奔騰向前。溯源而上,就是當年紅軍走過的雪山草地了。

毛澤東下車朝公路旁邊走去。這裡,可以盡覽都江堰雄姿。毛澤東環顧一下四周後,讚美地對大家說:“灌縣是個好地方嘛,山青水秀喲。”說完,舉起望遠鏡朝西北眺望,久久地一動沒動。隱隱約約的大雪山勾起了毛澤東的回憶。大家默默地站在毛澤東身旁,一聲不響,惟恐驚擾了偉人的歷史回顧。

1935年,毛澤東等率領紅軍長征翻雪山過草地,咽草根吃樹皮,克服重重困難戰勝了國民黨反動派的圍追堵截、挽數了革命,挽救了紅軍。那是一段多麼豪邁的歷史啊!

歲月流逝,巍巍大雪山又彷彿聆聽到了那氣壯山河的吟唱:“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人民終於勝利了,雪山含笑,毛澤東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毛澤東把視線轉向都江堰,一邊觀看一邊詢問著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分水魚嘴、人字堤、內江、外江和使用木馬槎截流等詳細情況。聽了大家的介紹和彙報後,毛澤東關心地問道:

“每年歲修給不給民工的錢?”說完,把雙洞察民情的眼睛轉向李井泉。

“給的。”李井泉回答說。

毛澤東說,這就好,共產黨是要給人民錢的,做了工不給錢還叫什麼共產黨。然後繼續問道:

“修一次要多少工?”

“大概要100萬民工。”

毛澤東想,這麼巨大的工程,每年挖泥淘沙,全靠人挖人運,勞動強度太大,用土辦法怎麼行?要搞機械化,減少人力。他對都江堰管理處處長張建忠說:“今後應改用機器修,用卷場機、掘土機,這樣就省力了。”說完,毛澤東又指著分水魚嘴說:“今後要想辦法,用現代化的工程把泥沙控制起來。”

看完都江堰渠首工程後,毛澤東沒有去二王廟,而是乘車回到離堆公園。公園西頭是伏龍觀,晉時為“範賢館”,北宋初年,因傳說李冰在此降龍治水,改為“伏龍觀”。毛澤東登上幾十級石梯,步入伏龍觀大門,沿迴廊而進。行至寶瓶口,停住了腳步。

寶瓶口是鑿開玉壘山延伸部分形成的口子,寬20米,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一個主要部分。它控制著內江的流量,是內江的咽喉。內江經過這裡流向川西平原,滋潤著黑色的土地和生靈。四川之所以成為“天府之國”,全靠了從這裡流出的岷江水的灌溉。這裡,水流湍急,濤聲裂岸,站在岸邊,令人悚然。毛澤東手扶木欄杆入神地俯視著。只見狂濤洶湧,江水飛濺,挾雷掣電,像一條憤怒的惡龍直撲離堆。之後發出幾聲怒吼,折轉頭,捲起一個個巨大的漩渦咆哮東去。

看著逝去的漩渦,毛澤東抬起頭,問道:

“這裡有多深。”

“有8公尺深。”

“有沒有人下去遊過?”

“沒有”。

聽了回答,毛澤東爽然地笑了,他說:“我想下去”。

這真叫大家為難了,當然,比起暢遊長江,小小寶瓶口在毛澤東眼裡又算得了什麼。但因事前沒有準備,為了毛澤東的安全,大家只好緘口不語。毛澤東看著大家為難的樣子,轉過話題,用手指著腳下離堆問道:

“這岩石會不會被水沖毀?”

“不會的,這是粒巖,很堅硬。”

“100萬年以後會不會?”

雖然大家知道毛澤東考慮問題從來是站得高看得遠,但也沒有料到他會提出這個問題。這個問題過去大家確實沒有想到過,也確實是個關係到川西平原的安全,關係到子孫萬代幸福的問題。後來,黨和政府把這個問題列入了議事日程,組織灌區民工在這裡施工,用鋼筋混凝土把它加固了。

在伏龍觀,毛澤東還觀看了沙盤裡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模型和都江堰灌溉區域圖。毛澤東彎著腰,看得很仔細,邊看邊聽解說,不時還用手指著一個個水利工程詢問。當張建忠介紹到飛沙堰溢洪排沙時,毛澤東說:“這裡修個閘不更好嗎?”大家很贊成毛澤東的構想,異口同聲地說:“主席考慮得很好。”說完,張建忠又指著內江向毛澤東介紹說:“每年歲修,就在這裡挖泥淘沙。”“那100萬年以後,成都平原的泥沙就沒處堆了。”毛澤東說得很風趣,說得大家都笑了。毛澤東也爽朗地笑了起來。笑語聲中,毛澤東在大家的陪同下步出伏龍觀大門。

中午稍過,毛澤東在井福街一家飯館用餐(今已建成幸福餐廳)。入座後,毛澤東掏出一包香菸,給陪同的同志一人散了一支,氣氛輕鬆自然。毛澤東吸完一口煙後,稍稍停頓一下,問道:“你們四川啥子叫龍門陣?”一位縣領導引經據典地回答,雖然有些拘謹,毛澤東聽後卻很滿意,點了點頭,和大家拉起了家常。同偉大領袖毛主席一起用餐,對縣委領導來說還是第一次,大家不免有些緊張和不自然。毛澤東卻很隨和,看看大家,詼諧地笑著說:“今天誰請客?”李井泉說:“我請客。”宋文彬說:“我請客。”毛澤東哈哈大笑說:“還是我請客吧。”

遵照毛澤東的意見,這頓午餐非常簡單,主菜是豆花和回鍋肉。

飯後,毛澤東專門接見了服務員和廚師,同他們一一握手,表示謝意,親切地對大家說:“你們辛苦了。”

毛澤東到灌縣的消息不脛而走,整個縣城沸騰起來,人們像潮水一般,從四面八方湧向井福街,把幸福餐廳圍得水洩不通。“毛主席萬歲!毛主席萬歲!”千萬顆心激動地喊著,千萬雙眼睛流出了激動的淚水。

毛澤東走到窗前,微笑著問群眾頻頻揮手致意。人們更加激動,伸長著脖子,爭相望著毛澤東,發自肺腑的“毛主席萬歲”呼聲,一陣高過一陣。

苕田情長

下午,毛澤東離開灌縣回成都。車出縣城,毛澤東看見公路旁的麥田裡有幾個社員在勞動,就叫車停下,他下車後,走過公路邊的小石橋,朝麥田走去。

這是灌縣新城鄉蓮花社(今都江堰市幸福鎮)。社員冉費全第一個看見毛澤東,他激動得不知說什麼好。毛澤東跨進麥田,綠蔥蔥的麥苗族擁著毛澤東。毛澤東用手撥開麥苗,看見麥田裡還有雜草,就和藹地對冉貴全說:“要把草除乾淨。”冉貴全不好意思地點著頭。毛澤東又問:“這麼好的莊稼,一畝能收多少斤?”由於緊張,冉貴全一時回答不上來。毛澤東伸出四個指頭,說:“400斤吧?”“差不多,每畝四百二三十斤。”這時,社員們都圍攏過來,目光凝望著毛澤東。毛澤東用濃重的湖南口音和大家擺談起來。社員們雖然有點聽不大懂,但感到格外親切。毛澤東問:

“割了麥子種什麼?”

“種水稻。”社員回答說。

“水稻一畝能打多少斤?”

“600多斤。”

毛澤東聽了很高興,對大家說。“400多加600多就是1000多,那可了不起喲!”領袖的讚揚說得大家心裡熱呼呼的,給了大家無限的鼓舞。接著,毛澤東又高興地問大家:

“糧食多了,你們打算怎麼辦?”

“賣給國家。”

“賣給國家,你們贊成嗎?”

“當然贊成!”社員們異口同聲地說。

毛澤東指著冉貴全,風趣地說:“我看你就有些不贊成吧。”

冉貴全笑了,社員們也都笑了。

微風輕拂,田埂上的蠶豆花兒散發出陣陣馨香。毛澤東踏著田坎小路,快步地向一塊嫩嫩綠綠的苕菜田走去。苕菜田裡有幾個女社員在摘苕菜。毛澤東邊走邊問:“你們摘什麼喲?”“摘苕菜。”幾個女社員一邊回答,一邊奔向毛澤東。毛澤東說:“我幫你們摘好不好?”說著,就跨下田,彎腰和社員們一起摘苕菜。社員們一個個都有說不完的心裡話要向毛澤東說。毛澤東一邊摘苕菜,一邊詢問社員們的生活情況。

天快黑了,社員們簇擁著毛澤東朝公路走去。幾個小學生無拘無束地緊跟在毛澤東身邊,毛澤東看著這些天真爛漫的孩子,微笑著從小溪邊摘下一朵“打破碗花花”交給位小學生,笑著說:“要打破碗喲。”小學生被逗樂了。

毛澤東和社員們握手告別。社員們淌著激動熱淚,依依不捨,情不自禁地喊著:“毛主席萬歲!”“毛主席萬歲!”毛澤東坐進汽車,一隻巨手從窗口伸出,頻頻地揮動著。汽車遠去了,社員們望著遠去的汽車久久地站著,愛戴偉大領袖的肺腑之聲久久地迴盪在夜空。

心願化宏圖

30多年過去了,毛澤東的心願變成了現實。

站在分水魚嘴的嘴尖上,一座八孔大型節制閘矗立在眼前,這就是修建在外江口的外江節制閘。它調節著外江、內江和沙黑總河的排洪和用水。只需輕輕地按一下電鈕,寬12米,高4米,重幾十噸的鐵閘門便啟閉自如,要灌能雅,要排能排。現代化替代了古老的木馬槎。“水旱從人”,如今才有了真正的含意。現在的都江堰灌區,興建了大小水庫300餘座,配套工程的中小型電站近千座,興建的人民渠、東風渠等渠道縱橫交織。灌溉區域北達綿陽、射洪,南抵仁壽、青神,東至簡陽、資陽,約一萬平方公里。由解放前的14個縣市擴大到40個縣市,是新中國成立前的近3倍。灌溉面積由解放前的280多萬畝擴大到940多萬畝,是新中國成立時的3倍多。1992年6月,又完成了一項國家重點工程——都江堰第二期擴改建工程重點項目之一的“飛沙堰液壓啟閉節制閘工程”,保證了成都市的工業和生活用水。內江進水量的調節跨入了現代化的管理。毛澤東當年視察都江堰站立的玉壘山腰,已不是荒草和荊棘。一座古色古香的觀景樓在萬綠叢中昂首藍天,遊人熙熙攘攘。登樓遠望,憑欄追昔,江流如潮,思念如潮。

本文來源:中共四川省委黨史研究室1995年編寫《毛澤東與四川》

(來源:四川黨史微信號,作者:陳先哮)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