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心插柳功在千秋:李冰巧建都江堰

一些偉大的發明和創造,是因為發明人的無心插柳。像都江堰,當時修建的原因是為了為秦軍運送糧草。而建成2000多年來,成都平原沃野千里,稱為“陸海”、“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謂之天府”。四川的經濟文化有很大發展,人民受益不淺。

巴蜀,今天的四川盆地,兩千年前就是天然糧倉。秦國擁有巴蜀之後,軍糧儲備取得了長足的進展。

無心插柳功在千秋:李冰巧建都江堰

公元前280年的秋天,秦滅蜀三十多年後,大將司馬錯在蜀國的首府成都齊集十萬人馬,以數千艘戰船的浩蕩之勢,從岷江上游出發,順水進入長江,南下東攻楚國,實踐自己借岷江之勢攻楚的軍事思想。

然而在奪取了楚國的商喻也就是今天的重慶涪陵之後,軍隊卻因為糧草和兵馬不能及時補充,在商喻陷入了癱瘓境地,無法繼續深入楚國。這次戰爭的失敗,暴露了秦國利用蜀國作為攻楚跳板的缺陷。因為當時訓練士兵、打造兵器、徵集軍需物資,主要是在蜀國的中心成都進行。可是造船和起運卻要在岷江上游的汶山進行,兵馬從成都到岷江運輸碼頭,至少要經過五十多公里的陸路行進。糧草從成都出發,也需要數以百萬計的勞工,經過沿途的裝卸艱難才能到達碼頭。這樣一來,就很難在作戰中及時地補充兵援和物資。因此,把岷江改道使其經過成都的想法,在司馬錯伐楚之後開始醞釀。

無心插柳功在千秋:李冰巧建都江堰

一項註定將成為人類歷史上曠古未有的宏大工程,就這樣在公元前三世紀群雄對峙、軍事利益高於一切的中國大地上開始了運籌帷幄。

公元前272年,三十歲的秦國人李冰,奉秦昭王之命,一路艱險來到蜀郡擔任郡守。按照秦國的耕戰文化和司馬錯的軍事思想,這位青年郡守要把自己的蜀地建成秦國統一天下的戰略基地。而當時秦楚兩國也已形成了劍拔弩張的對立局面,所以,把岷江改道,引水經過成都,使其真正成為一條戰爭補給線的計劃的實施,最終歷史性地落在了這位新任郡守身上。

上任後的李冰沿岷江而上,直抵岷江源頭,行程七百多裡,開始了水情勘察工作。怎樣才能讓岷江水持續而又穩定地經過成都,使航道暢通。同時又要在洪水季節控制水,不危害平原上的城市,修建一個引水和控水的工程,成為李冰思考的重點。經過了長達三年的時間,在公元前270年,一部精妙的治水方案終於出爐。方案中提出,如果在蜀郡首府成都建立航道,必須先在岷江河道上建起一個既能引水又能防洪的水利工程。這個工程是這條戰爭補給線能否形成的關鍵。

發源於甘肅與四川交界處雪山的岷江,是長江最大最長的支流。千百條涓涓細流穿過峽谷,千迴百轉匯成江河,在千山萬壑間奔騰而下,呼嘯而出。一入平原就像脫韁野馬、四處奔洩。任意塑造出了寬闊而不穩定的河床和時分時合的岔道。不僅水勢洶猛,而且全年水量不穩定。

那麼,在岷江河道中哪一個位置設置工程,才能最好地控制水的流量呢?這將會關係到工程的成敗。經過考察,李冰選擇了在山丘和平原的分界點上建造都江堰,以鎖住岷江的咽喉。

無心插柳功在千秋:李冰巧建都江堰

這一年李冰率數萬民工,在岷江河岸邊開始動工。工人們用竹片編成籠,籠內塞滿卵石,然後通過渡船運輸到江心。用整整四年的時間,在岷江江心建起了酷似大魚之嘴的分水堤。當江水流至魚嘴時,自然分成了內外兩江。其中內江為引水河,也就是岷江改道通往成都的工程。在這時,李冰遇到了一個棘手的問題,岷江水在坐落於成都平原西北的尖山前,戛然而止。這座大山成為內江流向成都平原的天然屏障,而尖山又是江水流入平原的必經之路。怎麼樣才能把水引入成都平原呢?

李冰決定開山闢水。他要鑿開尖山,讓江水流入平原。這個決定就意味著要將一座大山從中截斷。但是,當時的中國正處於戰國時期。那時還沒有發明火藥,也沒有更多的先進工具。要把大山劈開,就只能依靠簡陋的石錘曠日持久地鑿打。如果只用這種方法,鑿開尖山至少需要30年的時間,而秦國的統一大業卻迫在眉捷。

直至今日,我們都不得不佩服李冰那超人的智慧,他想出了一個奇妙的方法。決定對岩石使用火燒水澆的方式:民工們先在尖山虎頭巖巖面上架起大量木柴點火燃燒,一直燒到岩石發紅,再用冰涼的江水,一瓢瓢潑向滾燙的石面。經過熱脹冷縮,岩石崩裂疏鬆之後,民工們才腰繫吊繩,登上虎頭巖,揮錘鑿打。這一來,便大大加快了工程的進度。

無心插柳功在千秋:李冰巧建都江堰

光蔭荏苒,歷經8年,尖山終於敞開胸懷。虎頭巖的山體,分出了一條寬20米的水路。工程的關鍵部分,航道入水口的建成,使岷江水進入了平原。後人為了紀念李冰的奇思妙想,把這個入水口稱為寶瓶口。從此,汩汩清流,從寶瓶口奔湧而出,永久性地灌溉著成都平原。

李冰當時把都江堰工程的修建選擇在岷江河流的彎道處,依據彎道的水流規律,把江水引入都江堰工程的主體。都江堰工程又分為三大部分對水進行處理:魚嘴分水堤、寶瓶口和魚嘴分水堤尾部的飛沙堰。

面對滾滾而下的江水,首先由魚嘴分水堤把江水分為內外兩江,平時六成江水分入內江,以保證成都平原的航運灌溉,夏季洪水到來時則利用彎道動力學的自然規律,將六成以上的江水,洩入外江主流,而後匯入長江,以免成都平原遭受洪澇之災。同時內江最終入口寶瓶口如同約束狂野江水的瓶頸,控制著多餘的江水無法進入成都平原,轉而從飛沙堰溢入外江,做到二次分洪。不僅如此,今天全世界水利工程都為之困擾的泥沙排放問題,已在都江堰工程中得到了最為精妙的處理。在魚嘴分流的地方,內江處於凹地,外江處於凸地,根據彎道的水流規律,表層水流流向凹地,底層水流流向凸地。因此,隨洪水而下的沙石大部分隨底層水流流向外江。

分沙之後,仍然有部分泥沙流向內江。這時,河道又利用江水直衝水底崖壁而產生的旋流衝力,再度將泥沙從河道側面的飛沙堰排走。洪水越大,沙石的排除率越高,最高竟可達到98%。都江堰工程這巧奪天工的三大部分,首尾呼應、互相配合,成功地做到了防洪排沙,它所蘊含的精湛水利原理,使都江堰工程成為世界水利史上的典範之作。

無心插柳功在千秋:李冰巧建都江堰

都江堰建成後,李冰還定下了每年維修河道的制度。政府組織民工,每年利用枯水季節清理河床。清淤時必須要挖夠深度,以什麼深度為標準呢?李冰當時在寶瓶口前的河床底埋下了石馬,每年掏灘只要看見石馬,深度就夠標準了。過深,內江進水量大,灌區會受到洪水威脅;過淺,內江進水量少,灌區會遭受旱災。同時,在歲修時還要調整飛沙堰的高度,確保飛沙堰既能排沙,又能洩洪。這條“深掏灘低作堰”的治水經驗歷經千年至今還被奉為治水經典,為人們所使用。

千年滄桑之後,都江堰不僅沒有衰退成為歷史遺蹟,發揮的效益還與日俱增。控灌的農田從秦漢時代的一百多萬畝,增加到了今天的一千多萬畝。

由於都江堰崇尚自然的治水思路,有濃厚的東方哲學色彩,使它在漫長的時代裡,已經與自然融為了一體,渾然天成,所以才能生生不息,歷久彌新。

公元前256年,歷時14年之後,世界水利史上的驚世之作———都江堰建成竣工,開始了它對四川平原持續至今的影響。

此後,從成都出川的暢通水路上,漂滿了船舶,岷江上游沿岸的木料順水而下,運往成都製造戰船,士兵和兵器都直接在成都集散。

面對岷江之水在成都平原上的新水源,老百姓紛紛主動開挖大小溝渠,把水引向田間。巨扇式的渠網使廣袤的平原和附近的丘陵一改舊貌,短短數十年就使曾經旱澇無常的四川盆地增加了萬畝良田。

從公元前230年開始,又有十萬秦國人,陸續從北方遷往蜀地,與當地居民共同開墾廣闊的平原。囤積的糧食使蜀郡成為當時天下最大的糧倉。秦國國力與日俱增,成為當時中國疆土上最強大的王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