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覓杜甫在隴南仇池一帶的行蹤,感悟《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

作者:西城尾生

"

作者:西城尾生

覓杜甫在隴南仇池一帶的行蹤,感悟《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仇池山)

杜甫,這位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在當時屬“名門之後”,早年家境寬裕,未嘗與柴米油鹽打過交道,過著悠哉悠哉的安定富足的生活。

他自小好學,七歲能詩,有志於“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也曾年少輕狂“庭前八月梨棗熟,一日上樹能千回”;也曾狂放不羈地寫下豪氣干雲的《飲中八仙歌》;先後遊歷過吳越和齊趙之地,很是過了段“裘馬輕狂”的快意生活。登泰山而《望嶽》,寫下了流傳千古的“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名句,流露出詩人少年時代不平凡的抱負。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隨著“天寶盛世”的沒落,詩人杜甫的家境亦一落千丈。

四十四歲壯盛之年,甚至親眼目睹小兒子餓死,嗣後親歷戰亂等系列遭遇,又因對汙濁的時政心灰意冷,遂棄職西去秦州(今甘肅天水市)。開始了他的“流亡之旅”。

"

作者:西城尾生

覓杜甫在隴南仇池一帶的行蹤,感悟《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仇池山)

杜甫,這位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在當時屬“名門之後”,早年家境寬裕,未嘗與柴米油鹽打過交道,過著悠哉悠哉的安定富足的生活。

他自小好學,七歲能詩,有志於“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也曾年少輕狂“庭前八月梨棗熟,一日上樹能千回”;也曾狂放不羈地寫下豪氣干雲的《飲中八仙歌》;先後遊歷過吳越和齊趙之地,很是過了段“裘馬輕狂”的快意生活。登泰山而《望嶽》,寫下了流傳千古的“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名句,流露出詩人少年時代不平凡的抱負。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隨著“天寶盛世”的沒落,詩人杜甫的家境亦一落千丈。

四十四歲壯盛之年,甚至親眼目睹小兒子餓死,嗣後親歷戰亂等系列遭遇,又因對汙濁的時政心灰意冷,遂棄職西去秦州(今甘肅天水市)。開始了他的“流亡之旅”。

覓杜甫在隴南仇池一帶的行蹤,感悟《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杜甫)

(一)“安史之亂”後的杜甫在“流亡”期間,曾逗留隴南仇池一帶

仇池山在今甘肅省隴南市西和縣南境的大橋鎮,地理位置在東經105°20'與北緯33°45'之間,海拔1791米,自然高度793米,四周紅巖石壁、險要無比,西漢水由西北繞山腳南下,洛峪河從東南沿山麓西來匯入西漢水,二水匯流山下,形成三面環水,一面銜山的天險勝地。

仇池山是人文始祖伏羲的誕生地,仇池山神殿裡有伏羲塑像。

學者研究認為,伏羲生於仇夷(仇池),長於成紀(今甘肅天水範圍)。傳說刑天和軒轅黃帝曾在常羊山(即仇池山)決戰,軒轅帝斬斷了刑天的首級,刑天立而不倒,揮舞干鏚(就是盾牌和長戈)。

歷史上,仇池山及周邊數百里曾建立過長達333年之久的仇池國氐族楊氏政權。氐、羌、藏各民族曾於此繁衍生息,南北朝時期逐步向陝南和四川北部等地遷移。所以,仇池山也是氐羌人的“祖山”。

"

作者:西城尾生

覓杜甫在隴南仇池一帶的行蹤,感悟《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仇池山)

杜甫,這位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在當時屬“名門之後”,早年家境寬裕,未嘗與柴米油鹽打過交道,過著悠哉悠哉的安定富足的生活。

他自小好學,七歲能詩,有志於“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也曾年少輕狂“庭前八月梨棗熟,一日上樹能千回”;也曾狂放不羈地寫下豪氣干雲的《飲中八仙歌》;先後遊歷過吳越和齊趙之地,很是過了段“裘馬輕狂”的快意生活。登泰山而《望嶽》,寫下了流傳千古的“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名句,流露出詩人少年時代不平凡的抱負。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隨著“天寶盛世”的沒落,詩人杜甫的家境亦一落千丈。

四十四歲壯盛之年,甚至親眼目睹小兒子餓死,嗣後親歷戰亂等系列遭遇,又因對汙濁的時政心灰意冷,遂棄職西去秦州(今甘肅天水市)。開始了他的“流亡之旅”。

覓杜甫在隴南仇池一帶的行蹤,感悟《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杜甫)

(一)“安史之亂”後的杜甫在“流亡”期間,曾逗留隴南仇池一帶

仇池山在今甘肅省隴南市西和縣南境的大橋鎮,地理位置在東經105°20'與北緯33°45'之間,海拔1791米,自然高度793米,四周紅巖石壁、險要無比,西漢水由西北繞山腳南下,洛峪河從東南沿山麓西來匯入西漢水,二水匯流山下,形成三面環水,一面銜山的天險勝地。

仇池山是人文始祖伏羲的誕生地,仇池山神殿裡有伏羲塑像。

學者研究認為,伏羲生於仇夷(仇池),長於成紀(今甘肅天水範圍)。傳說刑天和軒轅黃帝曾在常羊山(即仇池山)決戰,軒轅帝斬斷了刑天的首級,刑天立而不倒,揮舞干鏚(就是盾牌和長戈)。

歷史上,仇池山及周邊數百里曾建立過長達333年之久的仇池國氐族楊氏政權。氐、羌、藏各民族曾於此繁衍生息,南北朝時期逐步向陝南和四川北部等地遷移。所以,仇池山也是氐羌人的“祖山”。

覓杜甫在隴南仇池一帶的行蹤,感悟《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仇池山)

話說大唐玄宗天寶末年陡然爆發的“安史之亂”,使得這個帝國元氣大傷,戰火波及之處,百姓們紛紛背井離鄉、顛沛流離。直至唐肅宗乾元二年,戰亂依舊未能平息,而中原和關中的百姓們困苦益甚。

國勢如此,大詩人杜甫也不能倖免,其家境早已窮困不堪,在遭貶棄官情況下,由關中到隴右、由秦州而成州,沿著仇池(現今隴南西和縣及成縣一帶)周邊走了一遭(這段路程在《秦州雜詩》中有諸多描述),歷盡艱難險阻最終南行入蜀。

逗留仇池期間,杜甫感慨系之,反覆吟誦,留下八首膾炙人口之作,至今在仇池周邊廣為流傳。這是他一生之中唯一的一次仇池之行。

"

作者:西城尾生

覓杜甫在隴南仇池一帶的行蹤,感悟《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仇池山)

杜甫,這位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在當時屬“名門之後”,早年家境寬裕,未嘗與柴米油鹽打過交道,過著悠哉悠哉的安定富足的生活。

他自小好學,七歲能詩,有志於“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也曾年少輕狂“庭前八月梨棗熟,一日上樹能千回”;也曾狂放不羈地寫下豪氣干雲的《飲中八仙歌》;先後遊歷過吳越和齊趙之地,很是過了段“裘馬輕狂”的快意生活。登泰山而《望嶽》,寫下了流傳千古的“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名句,流露出詩人少年時代不平凡的抱負。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隨著“天寶盛世”的沒落,詩人杜甫的家境亦一落千丈。

四十四歲壯盛之年,甚至親眼目睹小兒子餓死,嗣後親歷戰亂等系列遭遇,又因對汙濁的時政心灰意冷,遂棄職西去秦州(今甘肅天水市)。開始了他的“流亡之旅”。

覓杜甫在隴南仇池一帶的行蹤,感悟《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杜甫)

(一)“安史之亂”後的杜甫在“流亡”期間,曾逗留隴南仇池一帶

仇池山在今甘肅省隴南市西和縣南境的大橋鎮,地理位置在東經105°20'與北緯33°45'之間,海拔1791米,自然高度793米,四周紅巖石壁、險要無比,西漢水由西北繞山腳南下,洛峪河從東南沿山麓西來匯入西漢水,二水匯流山下,形成三面環水,一面銜山的天險勝地。

仇池山是人文始祖伏羲的誕生地,仇池山神殿裡有伏羲塑像。

學者研究認為,伏羲生於仇夷(仇池),長於成紀(今甘肅天水範圍)。傳說刑天和軒轅黃帝曾在常羊山(即仇池山)決戰,軒轅帝斬斷了刑天的首級,刑天立而不倒,揮舞干鏚(就是盾牌和長戈)。

歷史上,仇池山及周邊數百里曾建立過長達333年之久的仇池國氐族楊氏政權。氐、羌、藏各民族曾於此繁衍生息,南北朝時期逐步向陝南和四川北部等地遷移。所以,仇池山也是氐羌人的“祖山”。

覓杜甫在隴南仇池一帶的行蹤,感悟《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仇池山)

話說大唐玄宗天寶末年陡然爆發的“安史之亂”,使得這個帝國元氣大傷,戰火波及之處,百姓們紛紛背井離鄉、顛沛流離。直至唐肅宗乾元二年,戰亂依舊未能平息,而中原和關中的百姓們困苦益甚。

國勢如此,大詩人杜甫也不能倖免,其家境早已窮困不堪,在遭貶棄官情況下,由關中到隴右、由秦州而成州,沿著仇池(現今隴南西和縣及成縣一帶)周邊走了一遭(這段路程在《秦州雜詩》中有諸多描述),歷盡艱難險阻最終南行入蜀。

逗留仇池期間,杜甫感慨系之,反覆吟誦,留下八首膾炙人口之作,至今在仇池周邊廣為流傳。這是他一生之中唯一的一次仇池之行。

覓杜甫在隴南仇池一帶的行蹤,感悟《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成都杜甫草堂)

(二)“詩聖”的茅屋情懷

嗣後,杜甫入蜀在成都居留期間,築茅而居,適逢秋季下雨之前一陣大風,掀去屋頂茅草,而附近頑皮的孩童們竟然搶了茅草跑進遠處的竹林,身疲形消的杜老夫子只能眼睜睜地倚杖嘆息,致使屋漏床溼。

詩人隨後寫下千古名篇《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發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的感嘆,將詩人推己及人,胸襟博大,憂國憂民的情懷淋漓盡致地抒發而出,讀來感同身受,直抵人心,因而傳誦至今。

但是,關於杜甫“茅屋”之感嘆,並非獨此一篇,在入蜀之前,曾經在隴南仇池山下,流連輾轉、幾度徘徊、難捨難分,最終吟唱出“萬古仇池穴,潛通小有天。神魚今不見,福地語真傳。近接西南境,長懷十九泉。何時一茅屋,送老白雲邊”的詩篇(《秦州雜詩》之十四)。

當是時也,杜甫視仇池為福地,其山周圍萬山環抱,山上良田百頃,洞天石扉中溪流潺潺神魚(一種半透明的魚,據說食之長壽)漫遊,真一個現實版“桃花源”也。

"

作者:西城尾生

覓杜甫在隴南仇池一帶的行蹤,感悟《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仇池山)

杜甫,這位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在當時屬“名門之後”,早年家境寬裕,未嘗與柴米油鹽打過交道,過著悠哉悠哉的安定富足的生活。

他自小好學,七歲能詩,有志於“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也曾年少輕狂“庭前八月梨棗熟,一日上樹能千回”;也曾狂放不羈地寫下豪氣干雲的《飲中八仙歌》;先後遊歷過吳越和齊趙之地,很是過了段“裘馬輕狂”的快意生活。登泰山而《望嶽》,寫下了流傳千古的“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名句,流露出詩人少年時代不平凡的抱負。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隨著“天寶盛世”的沒落,詩人杜甫的家境亦一落千丈。

四十四歲壯盛之年,甚至親眼目睹小兒子餓死,嗣後親歷戰亂等系列遭遇,又因對汙濁的時政心灰意冷,遂棄職西去秦州(今甘肅天水市)。開始了他的“流亡之旅”。

覓杜甫在隴南仇池一帶的行蹤,感悟《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杜甫)

(一)“安史之亂”後的杜甫在“流亡”期間,曾逗留隴南仇池一帶

仇池山在今甘肅省隴南市西和縣南境的大橋鎮,地理位置在東經105°20'與北緯33°45'之間,海拔1791米,自然高度793米,四周紅巖石壁、險要無比,西漢水由西北繞山腳南下,洛峪河從東南沿山麓西來匯入西漢水,二水匯流山下,形成三面環水,一面銜山的天險勝地。

仇池山是人文始祖伏羲的誕生地,仇池山神殿裡有伏羲塑像。

學者研究認為,伏羲生於仇夷(仇池),長於成紀(今甘肅天水範圍)。傳說刑天和軒轅黃帝曾在常羊山(即仇池山)決戰,軒轅帝斬斷了刑天的首級,刑天立而不倒,揮舞干鏚(就是盾牌和長戈)。

歷史上,仇池山及周邊數百里曾建立過長達333年之久的仇池國氐族楊氏政權。氐、羌、藏各民族曾於此繁衍生息,南北朝時期逐步向陝南和四川北部等地遷移。所以,仇池山也是氐羌人的“祖山”。

覓杜甫在隴南仇池一帶的行蹤,感悟《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仇池山)

話說大唐玄宗天寶末年陡然爆發的“安史之亂”,使得這個帝國元氣大傷,戰火波及之處,百姓們紛紛背井離鄉、顛沛流離。直至唐肅宗乾元二年,戰亂依舊未能平息,而中原和關中的百姓們困苦益甚。

國勢如此,大詩人杜甫也不能倖免,其家境早已窮困不堪,在遭貶棄官情況下,由關中到隴右、由秦州而成州,沿著仇池(現今隴南西和縣及成縣一帶)周邊走了一遭(這段路程在《秦州雜詩》中有諸多描述),歷盡艱難險阻最終南行入蜀。

逗留仇池期間,杜甫感慨系之,反覆吟誦,留下八首膾炙人口之作,至今在仇池周邊廣為流傳。這是他一生之中唯一的一次仇池之行。

覓杜甫在隴南仇池一帶的行蹤,感悟《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成都杜甫草堂)

(二)“詩聖”的茅屋情懷

嗣後,杜甫入蜀在成都居留期間,築茅而居,適逢秋季下雨之前一陣大風,掀去屋頂茅草,而附近頑皮的孩童們竟然搶了茅草跑進遠處的竹林,身疲形消的杜老夫子只能眼睜睜地倚杖嘆息,致使屋漏床溼。

詩人隨後寫下千古名篇《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發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的感嘆,將詩人推己及人,胸襟博大,憂國憂民的情懷淋漓盡致地抒發而出,讀來感同身受,直抵人心,因而傳誦至今。

但是,關於杜甫“茅屋”之感嘆,並非獨此一篇,在入蜀之前,曾經在隴南仇池山下,流連輾轉、幾度徘徊、難捨難分,最終吟唱出“萬古仇池穴,潛通小有天。神魚今不見,福地語真傳。近接西南境,長懷十九泉。何時一茅屋,送老白雲邊”的詩篇(《秦州雜詩》之十四)。

當是時也,杜甫視仇池為福地,其山周圍萬山環抱,山上良田百頃,洞天石扉中溪流潺潺神魚(一種半透明的魚,據說食之長壽)漫遊,真一個現實版“桃花源”也。

覓杜甫在隴南仇池一帶的行蹤,感悟《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仇池山)

“何時一茅屋,送老白雲邊”,杜老夫子想著在山上築茅而居,與白雲為伴,與林泉比鄰,神仙般地過完餘生。

在此之前,仇池其實早已在夫子心裡魂牽夢繞,通過各種渠道對仇池山的神奇地貌、伏羲女媧的美好傳說、深厚文化及氐族政權傳奇歷史與英雄故事熟記於胸,心嚮往之。曾在《送韋十六評事充同谷判官》中說:“受詞太白腳,走馬仇池頭。”在秦州寓居期間有云:“藏書聞禹穴,讀記憶仇池。”雖未與仇池見面,卻已“神交”綿綿,加之在秦州缺少親友,生活拮据,家境困苦,難以支撐。於是南下而來,開始了其一生與仇池的唯一的“親密接觸”。

進入仇池地界(今隴南西和境內)後,詩人途經鹽井(今禮縣鹽官),進入寒峽(今西和長道大灣峽),沿漾水而上,遊覽了法鏡寺(在今西和石堡鄉),到達成州治地上祿縣城(今隴南西和縣城),後又翻越橫嶺山,經青羊峽,到龍門鎮(今西和石峽鎮),有《寒峽》《法鏡寺》《青羊峽》《龍門鎮》《石龕》《積草嶺》等詩篇為證。

"

作者:西城尾生

覓杜甫在隴南仇池一帶的行蹤,感悟《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仇池山)

杜甫,這位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在當時屬“名門之後”,早年家境寬裕,未嘗與柴米油鹽打過交道,過著悠哉悠哉的安定富足的生活。

他自小好學,七歲能詩,有志於“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也曾年少輕狂“庭前八月梨棗熟,一日上樹能千回”;也曾狂放不羈地寫下豪氣干雲的《飲中八仙歌》;先後遊歷過吳越和齊趙之地,很是過了段“裘馬輕狂”的快意生活。登泰山而《望嶽》,寫下了流傳千古的“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名句,流露出詩人少年時代不平凡的抱負。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隨著“天寶盛世”的沒落,詩人杜甫的家境亦一落千丈。

四十四歲壯盛之年,甚至親眼目睹小兒子餓死,嗣後親歷戰亂等系列遭遇,又因對汙濁的時政心灰意冷,遂棄職西去秦州(今甘肅天水市)。開始了他的“流亡之旅”。

覓杜甫在隴南仇池一帶的行蹤,感悟《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杜甫)

(一)“安史之亂”後的杜甫在“流亡”期間,曾逗留隴南仇池一帶

仇池山在今甘肅省隴南市西和縣南境的大橋鎮,地理位置在東經105°20'與北緯33°45'之間,海拔1791米,自然高度793米,四周紅巖石壁、險要無比,西漢水由西北繞山腳南下,洛峪河從東南沿山麓西來匯入西漢水,二水匯流山下,形成三面環水,一面銜山的天險勝地。

仇池山是人文始祖伏羲的誕生地,仇池山神殿裡有伏羲塑像。

學者研究認為,伏羲生於仇夷(仇池),長於成紀(今甘肅天水範圍)。傳說刑天和軒轅黃帝曾在常羊山(即仇池山)決戰,軒轅帝斬斷了刑天的首級,刑天立而不倒,揮舞干鏚(就是盾牌和長戈)。

歷史上,仇池山及周邊數百里曾建立過長達333年之久的仇池國氐族楊氏政權。氐、羌、藏各民族曾於此繁衍生息,南北朝時期逐步向陝南和四川北部等地遷移。所以,仇池山也是氐羌人的“祖山”。

覓杜甫在隴南仇池一帶的行蹤,感悟《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仇池山)

話說大唐玄宗天寶末年陡然爆發的“安史之亂”,使得這個帝國元氣大傷,戰火波及之處,百姓們紛紛背井離鄉、顛沛流離。直至唐肅宗乾元二年,戰亂依舊未能平息,而中原和關中的百姓們困苦益甚。

國勢如此,大詩人杜甫也不能倖免,其家境早已窮困不堪,在遭貶棄官情況下,由關中到隴右、由秦州而成州,沿著仇池(現今隴南西和縣及成縣一帶)周邊走了一遭(這段路程在《秦州雜詩》中有諸多描述),歷盡艱難險阻最終南行入蜀。

逗留仇池期間,杜甫感慨系之,反覆吟誦,留下八首膾炙人口之作,至今在仇池周邊廣為流傳。這是他一生之中唯一的一次仇池之行。

覓杜甫在隴南仇池一帶的行蹤,感悟《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成都杜甫草堂)

(二)“詩聖”的茅屋情懷

嗣後,杜甫入蜀在成都居留期間,築茅而居,適逢秋季下雨之前一陣大風,掀去屋頂茅草,而附近頑皮的孩童們竟然搶了茅草跑進遠處的竹林,身疲形消的杜老夫子只能眼睜睜地倚杖嘆息,致使屋漏床溼。

詩人隨後寫下千古名篇《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發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的感嘆,將詩人推己及人,胸襟博大,憂國憂民的情懷淋漓盡致地抒發而出,讀來感同身受,直抵人心,因而傳誦至今。

但是,關於杜甫“茅屋”之感嘆,並非獨此一篇,在入蜀之前,曾經在隴南仇池山下,流連輾轉、幾度徘徊、難捨難分,最終吟唱出“萬古仇池穴,潛通小有天。神魚今不見,福地語真傳。近接西南境,長懷十九泉。何時一茅屋,送老白雲邊”的詩篇(《秦州雜詩》之十四)。

當是時也,杜甫視仇池為福地,其山周圍萬山環抱,山上良田百頃,洞天石扉中溪流潺潺神魚(一種半透明的魚,據說食之長壽)漫遊,真一個現實版“桃花源”也。

覓杜甫在隴南仇池一帶的行蹤,感悟《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仇池山)

“何時一茅屋,送老白雲邊”,杜老夫子想著在山上築茅而居,與白雲為伴,與林泉比鄰,神仙般地過完餘生。

在此之前,仇池其實早已在夫子心裡魂牽夢繞,通過各種渠道對仇池山的神奇地貌、伏羲女媧的美好傳說、深厚文化及氐族政權傳奇歷史與英雄故事熟記於胸,心嚮往之。曾在《送韋十六評事充同谷判官》中說:“受詞太白腳,走馬仇池頭。”在秦州寓居期間有云:“藏書聞禹穴,讀記憶仇池。”雖未與仇池見面,卻已“神交”綿綿,加之在秦州缺少親友,生活拮据,家境困苦,難以支撐。於是南下而來,開始了其一生與仇池的唯一的“親密接觸”。

進入仇池地界(今隴南西和境內)後,詩人途經鹽井(今禮縣鹽官),進入寒峽(今西和長道大灣峽),沿漾水而上,遊覽了法鏡寺(在今西和石堡鄉),到達成州治地上祿縣城(今隴南西和縣城),後又翻越橫嶺山,經青羊峽,到龍門鎮(今西和石峽鎮),有《寒峽》《法鏡寺》《青羊峽》《龍門鎮》《石龕》《積草嶺》等詩篇為證。

覓杜甫在隴南仇池一帶的行蹤,感悟《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成都杜甫草堂)

在此稍事休息幾日,又經由高河口乘車而上至元壩,經官壩至喜集,一路“天寒昏無日,山遠道路迷(杜甫《秦州雜詩之石龕》),從“飛龍峽”到寺兒溝口,這一帶恰是沿仇池山東壟南下而行,沿途峽谷蜿蜒,峰巒險峻,石壁聳立,水波滔滔,最終才“驅車石龕下,仲冬見虹霓”。

在寺兒灣下仰望著八峰石窟,腳下曾經是故仇池國的皇家寺院已成了廢墟,據說石窟是洪水淹沒山下的寺院後很神奇的從石壁上突然出現的,其實應該是當時為了避免寺院再度被淹才在頭頂石壁上鑿巖造像,成為石窟,估計當時有棧道由下而上。

不知詩人面對腳下廢墟做何感想,只見旁邊的坡地是成片竹林,伐竹者悠揚而帶點悲愴調子的山歌彷彿從雲端而來,與伐竹者的對話瞭解到是為了官家伐竹造箭,已達五年,怕只怕竹子伐完無法再給官家造箭了,哀婉之情溢於言表。

"

作者:西城尾生

覓杜甫在隴南仇池一帶的行蹤,感悟《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仇池山)

杜甫,這位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在當時屬“名門之後”,早年家境寬裕,未嘗與柴米油鹽打過交道,過著悠哉悠哉的安定富足的生活。

他自小好學,七歲能詩,有志於“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也曾年少輕狂“庭前八月梨棗熟,一日上樹能千回”;也曾狂放不羈地寫下豪氣干雲的《飲中八仙歌》;先後遊歷過吳越和齊趙之地,很是過了段“裘馬輕狂”的快意生活。登泰山而《望嶽》,寫下了流傳千古的“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名句,流露出詩人少年時代不平凡的抱負。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隨著“天寶盛世”的沒落,詩人杜甫的家境亦一落千丈。

四十四歲壯盛之年,甚至親眼目睹小兒子餓死,嗣後親歷戰亂等系列遭遇,又因對汙濁的時政心灰意冷,遂棄職西去秦州(今甘肅天水市)。開始了他的“流亡之旅”。

覓杜甫在隴南仇池一帶的行蹤,感悟《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杜甫)

(一)“安史之亂”後的杜甫在“流亡”期間,曾逗留隴南仇池一帶

仇池山在今甘肅省隴南市西和縣南境的大橋鎮,地理位置在東經105°20'與北緯33°45'之間,海拔1791米,自然高度793米,四周紅巖石壁、險要無比,西漢水由西北繞山腳南下,洛峪河從東南沿山麓西來匯入西漢水,二水匯流山下,形成三面環水,一面銜山的天險勝地。

仇池山是人文始祖伏羲的誕生地,仇池山神殿裡有伏羲塑像。

學者研究認為,伏羲生於仇夷(仇池),長於成紀(今甘肅天水範圍)。傳說刑天和軒轅黃帝曾在常羊山(即仇池山)決戰,軒轅帝斬斷了刑天的首級,刑天立而不倒,揮舞干鏚(就是盾牌和長戈)。

歷史上,仇池山及周邊數百里曾建立過長達333年之久的仇池國氐族楊氏政權。氐、羌、藏各民族曾於此繁衍生息,南北朝時期逐步向陝南和四川北部等地遷移。所以,仇池山也是氐羌人的“祖山”。

覓杜甫在隴南仇池一帶的行蹤,感悟《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仇池山)

話說大唐玄宗天寶末年陡然爆發的“安史之亂”,使得這個帝國元氣大傷,戰火波及之處,百姓們紛紛背井離鄉、顛沛流離。直至唐肅宗乾元二年,戰亂依舊未能平息,而中原和關中的百姓們困苦益甚。

國勢如此,大詩人杜甫也不能倖免,其家境早已窮困不堪,在遭貶棄官情況下,由關中到隴右、由秦州而成州,沿著仇池(現今隴南西和縣及成縣一帶)周邊走了一遭(這段路程在《秦州雜詩》中有諸多描述),歷盡艱難險阻最終南行入蜀。

逗留仇池期間,杜甫感慨系之,反覆吟誦,留下八首膾炙人口之作,至今在仇池周邊廣為流傳。這是他一生之中唯一的一次仇池之行。

覓杜甫在隴南仇池一帶的行蹤,感悟《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成都杜甫草堂)

(二)“詩聖”的茅屋情懷

嗣後,杜甫入蜀在成都居留期間,築茅而居,適逢秋季下雨之前一陣大風,掀去屋頂茅草,而附近頑皮的孩童們竟然搶了茅草跑進遠處的竹林,身疲形消的杜老夫子只能眼睜睜地倚杖嘆息,致使屋漏床溼。

詩人隨後寫下千古名篇《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發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的感嘆,將詩人推己及人,胸襟博大,憂國憂民的情懷淋漓盡致地抒發而出,讀來感同身受,直抵人心,因而傳誦至今。

但是,關於杜甫“茅屋”之感嘆,並非獨此一篇,在入蜀之前,曾經在隴南仇池山下,流連輾轉、幾度徘徊、難捨難分,最終吟唱出“萬古仇池穴,潛通小有天。神魚今不見,福地語真傳。近接西南境,長懷十九泉。何時一茅屋,送老白雲邊”的詩篇(《秦州雜詩》之十四)。

當是時也,杜甫視仇池為福地,其山周圍萬山環抱,山上良田百頃,洞天石扉中溪流潺潺神魚(一種半透明的魚,據說食之長壽)漫遊,真一個現實版“桃花源”也。

覓杜甫在隴南仇池一帶的行蹤,感悟《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仇池山)

“何時一茅屋,送老白雲邊”,杜老夫子想著在山上築茅而居,與白雲為伴,與林泉比鄰,神仙般地過完餘生。

在此之前,仇池其實早已在夫子心裡魂牽夢繞,通過各種渠道對仇池山的神奇地貌、伏羲女媧的美好傳說、深厚文化及氐族政權傳奇歷史與英雄故事熟記於胸,心嚮往之。曾在《送韋十六評事充同谷判官》中說:“受詞太白腳,走馬仇池頭。”在秦州寓居期間有云:“藏書聞禹穴,讀記憶仇池。”雖未與仇池見面,卻已“神交”綿綿,加之在秦州缺少親友,生活拮据,家境困苦,難以支撐。於是南下而來,開始了其一生與仇池的唯一的“親密接觸”。

進入仇池地界(今隴南西和境內)後,詩人途經鹽井(今禮縣鹽官),進入寒峽(今西和長道大灣峽),沿漾水而上,遊覽了法鏡寺(在今西和石堡鄉),到達成州治地上祿縣城(今隴南西和縣城),後又翻越橫嶺山,經青羊峽,到龍門鎮(今西和石峽鎮),有《寒峽》《法鏡寺》《青羊峽》《龍門鎮》《石龕》《積草嶺》等詩篇為證。

覓杜甫在隴南仇池一帶的行蹤,感悟《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成都杜甫草堂)

在此稍事休息幾日,又經由高河口乘車而上至元壩,經官壩至喜集,一路“天寒昏無日,山遠道路迷(杜甫《秦州雜詩之石龕》),從“飛龍峽”到寺兒溝口,這一帶恰是沿仇池山東壟南下而行,沿途峽谷蜿蜒,峰巒險峻,石壁聳立,水波滔滔,最終才“驅車石龕下,仲冬見虹霓”。

在寺兒灣下仰望著八峰石窟,腳下曾經是故仇池國的皇家寺院已成了廢墟,據說石窟是洪水淹沒山下的寺院後很神奇的從石壁上突然出現的,其實應該是當時為了避免寺院再度被淹才在頭頂石壁上鑿巖造像,成為石窟,估計當時有棧道由下而上。

不知詩人面對腳下廢墟做何感想,只見旁邊的坡地是成片竹林,伐竹者悠揚而帶點悲愴調子的山歌彷彿從雲端而來,與伐竹者的對話瞭解到是為了官家伐竹造箭,已達五年,怕只怕竹子伐完無法再給官家造箭了,哀婉之情溢於言表。

覓杜甫在隴南仇池一帶的行蹤,感悟《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仇池山)

接下來,詩人在“仇池”心臟“駱谷城”將息下來,這座仇池古國曾經的“國都”,佔據蜀隴要道,歷來兵家必爭,一般情況下,仇池政要及貴族皆居於此,逢戰事吃緊時,才拔腿上山避禍。站在駱谷城頭,可將仇池山之“雄峻之狀,覆壺之形,嵯峨之高,絕壁之險,以及城郭樓櫓自然天成之態”看的清楚明白,奇幻之境使得詩人激情難耐,夫子在心裡應該大喊;“仇池啊仇池,我來了!……”

於是,上山,勘察伏羲生處,尋訪仇池遺址,聽山民說那過去的事情,於洞天石扉之中參悟大道,在仇池之巔俯視桃源勝景,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感慨唏噓之餘,詩人杜老夫子發出了“何時一茅屋,送老白雲邊”的概嘆與熱望。

茅屋,這個古往今來的文人賢士們精神寄託的實物載體,不知道傾注了他們多少情感,藉此獲得心靈的慰藉,是他們精神家園的具體體現。

"

作者:西城尾生

覓杜甫在隴南仇池一帶的行蹤,感悟《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仇池山)

杜甫,這位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在當時屬“名門之後”,早年家境寬裕,未嘗與柴米油鹽打過交道,過著悠哉悠哉的安定富足的生活。

他自小好學,七歲能詩,有志於“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也曾年少輕狂“庭前八月梨棗熟,一日上樹能千回”;也曾狂放不羈地寫下豪氣干雲的《飲中八仙歌》;先後遊歷過吳越和齊趙之地,很是過了段“裘馬輕狂”的快意生活。登泰山而《望嶽》,寫下了流傳千古的“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名句,流露出詩人少年時代不平凡的抱負。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隨著“天寶盛世”的沒落,詩人杜甫的家境亦一落千丈。

四十四歲壯盛之年,甚至親眼目睹小兒子餓死,嗣後親歷戰亂等系列遭遇,又因對汙濁的時政心灰意冷,遂棄職西去秦州(今甘肅天水市)。開始了他的“流亡之旅”。

覓杜甫在隴南仇池一帶的行蹤,感悟《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杜甫)

(一)“安史之亂”後的杜甫在“流亡”期間,曾逗留隴南仇池一帶

仇池山在今甘肅省隴南市西和縣南境的大橋鎮,地理位置在東經105°20'與北緯33°45'之間,海拔1791米,自然高度793米,四周紅巖石壁、險要無比,西漢水由西北繞山腳南下,洛峪河從東南沿山麓西來匯入西漢水,二水匯流山下,形成三面環水,一面銜山的天險勝地。

仇池山是人文始祖伏羲的誕生地,仇池山神殿裡有伏羲塑像。

學者研究認為,伏羲生於仇夷(仇池),長於成紀(今甘肅天水範圍)。傳說刑天和軒轅黃帝曾在常羊山(即仇池山)決戰,軒轅帝斬斷了刑天的首級,刑天立而不倒,揮舞干鏚(就是盾牌和長戈)。

歷史上,仇池山及周邊數百里曾建立過長達333年之久的仇池國氐族楊氏政權。氐、羌、藏各民族曾於此繁衍生息,南北朝時期逐步向陝南和四川北部等地遷移。所以,仇池山也是氐羌人的“祖山”。

覓杜甫在隴南仇池一帶的行蹤,感悟《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仇池山)

話說大唐玄宗天寶末年陡然爆發的“安史之亂”,使得這個帝國元氣大傷,戰火波及之處,百姓們紛紛背井離鄉、顛沛流離。直至唐肅宗乾元二年,戰亂依舊未能平息,而中原和關中的百姓們困苦益甚。

國勢如此,大詩人杜甫也不能倖免,其家境早已窮困不堪,在遭貶棄官情況下,由關中到隴右、由秦州而成州,沿著仇池(現今隴南西和縣及成縣一帶)周邊走了一遭(這段路程在《秦州雜詩》中有諸多描述),歷盡艱難險阻最終南行入蜀。

逗留仇池期間,杜甫感慨系之,反覆吟誦,留下八首膾炙人口之作,至今在仇池周邊廣為流傳。這是他一生之中唯一的一次仇池之行。

覓杜甫在隴南仇池一帶的行蹤,感悟《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成都杜甫草堂)

(二)“詩聖”的茅屋情懷

嗣後,杜甫入蜀在成都居留期間,築茅而居,適逢秋季下雨之前一陣大風,掀去屋頂茅草,而附近頑皮的孩童們竟然搶了茅草跑進遠處的竹林,身疲形消的杜老夫子只能眼睜睜地倚杖嘆息,致使屋漏床溼。

詩人隨後寫下千古名篇《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發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的感嘆,將詩人推己及人,胸襟博大,憂國憂民的情懷淋漓盡致地抒發而出,讀來感同身受,直抵人心,因而傳誦至今。

但是,關於杜甫“茅屋”之感嘆,並非獨此一篇,在入蜀之前,曾經在隴南仇池山下,流連輾轉、幾度徘徊、難捨難分,最終吟唱出“萬古仇池穴,潛通小有天。神魚今不見,福地語真傳。近接西南境,長懷十九泉。何時一茅屋,送老白雲邊”的詩篇(《秦州雜詩》之十四)。

當是時也,杜甫視仇池為福地,其山周圍萬山環抱,山上良田百頃,洞天石扉中溪流潺潺神魚(一種半透明的魚,據說食之長壽)漫遊,真一個現實版“桃花源”也。

覓杜甫在隴南仇池一帶的行蹤,感悟《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仇池山)

“何時一茅屋,送老白雲邊”,杜老夫子想著在山上築茅而居,與白雲為伴,與林泉比鄰,神仙般地過完餘生。

在此之前,仇池其實早已在夫子心裡魂牽夢繞,通過各種渠道對仇池山的神奇地貌、伏羲女媧的美好傳說、深厚文化及氐族政權傳奇歷史與英雄故事熟記於胸,心嚮往之。曾在《送韋十六評事充同谷判官》中說:“受詞太白腳,走馬仇池頭。”在秦州寓居期間有云:“藏書聞禹穴,讀記憶仇池。”雖未與仇池見面,卻已“神交”綿綿,加之在秦州缺少親友,生活拮据,家境困苦,難以支撐。於是南下而來,開始了其一生與仇池的唯一的“親密接觸”。

進入仇池地界(今隴南西和境內)後,詩人途經鹽井(今禮縣鹽官),進入寒峽(今西和長道大灣峽),沿漾水而上,遊覽了法鏡寺(在今西和石堡鄉),到達成州治地上祿縣城(今隴南西和縣城),後又翻越橫嶺山,經青羊峽,到龍門鎮(今西和石峽鎮),有《寒峽》《法鏡寺》《青羊峽》《龍門鎮》《石龕》《積草嶺》等詩篇為證。

覓杜甫在隴南仇池一帶的行蹤,感悟《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成都杜甫草堂)

在此稍事休息幾日,又經由高河口乘車而上至元壩,經官壩至喜集,一路“天寒昏無日,山遠道路迷(杜甫《秦州雜詩之石龕》),從“飛龍峽”到寺兒溝口,這一帶恰是沿仇池山東壟南下而行,沿途峽谷蜿蜒,峰巒險峻,石壁聳立,水波滔滔,最終才“驅車石龕下,仲冬見虹霓”。

在寺兒灣下仰望著八峰石窟,腳下曾經是故仇池國的皇家寺院已成了廢墟,據說石窟是洪水淹沒山下的寺院後很神奇的從石壁上突然出現的,其實應該是當時為了避免寺院再度被淹才在頭頂石壁上鑿巖造像,成為石窟,估計當時有棧道由下而上。

不知詩人面對腳下廢墟做何感想,只見旁邊的坡地是成片竹林,伐竹者悠揚而帶點悲愴調子的山歌彷彿從雲端而來,與伐竹者的對話瞭解到是為了官家伐竹造箭,已達五年,怕只怕竹子伐完無法再給官家造箭了,哀婉之情溢於言表。

覓杜甫在隴南仇池一帶的行蹤,感悟《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仇池山)

接下來,詩人在“仇池”心臟“駱谷城”將息下來,這座仇池古國曾經的“國都”,佔據蜀隴要道,歷來兵家必爭,一般情況下,仇池政要及貴族皆居於此,逢戰事吃緊時,才拔腿上山避禍。站在駱谷城頭,可將仇池山之“雄峻之狀,覆壺之形,嵯峨之高,絕壁之險,以及城郭樓櫓自然天成之態”看的清楚明白,奇幻之境使得詩人激情難耐,夫子在心裡應該大喊;“仇池啊仇池,我來了!……”

於是,上山,勘察伏羲生處,尋訪仇池遺址,聽山民說那過去的事情,於洞天石扉之中參悟大道,在仇池之巔俯視桃源勝景,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感慨唏噓之餘,詩人杜老夫子發出了“何時一茅屋,送老白雲邊”的概嘆與熱望。

茅屋,這個古往今來的文人賢士們精神寄託的實物載體,不知道傾注了他們多少情感,藉此獲得心靈的慰藉,是他們精神家園的具體體現。

覓杜甫在隴南仇池一帶的行蹤,感悟《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成都杜甫草堂)

(三)詩人的茅屋在成都最終建成

遺憾的是,杜甫在仇池雖流連讚歎不已,卻沒有在此頤養天年,最終卻徘徊而去,入蜀去也。是什麼原因是詩人惆悵地與仇池告別,他心中的茅屋最終在成都浣花溪旁草草而就,又被秋風所破,愁苦不堪?

原因無他,就是生計問題,杜甫一行,拖家帶口,在當時山河破碎,戰火紛飛,重徭苛稅,生靈塗炭的年月,戶戶貧困,家家難捱。仇池一帶當地人,或以砍伐林木燒炭為業,或以狩獵為業,或以耕種為業,杜甫作為當時的知識分子,遭貶去職,無以為業,且體弱乏力,又無親友相靠,在此生存實屬不易。加之此處在當時交通不便,信息閉塞,與世幾近隔絕。

仇池雖美奈何太過寂寞冷清,“樑簷雖好實非久留之地”,無奈之下,只好一步三回頭,奔著成都找朋友去了!

這是杜甫的遺憾,也是仇池山、仇池人的憾事。

但是仇池後人依然固執的認為,杜甫在仇池是居留過的,甚至蓋過茅屋,名曰“白雲草堂”,以證其在這一方淨土要養老歸終的事實。然數千年烽火硝煙,“草堂”已渺無蹤跡,無可尋覓。儘管如此,我們這方水土之人,依然要感謝這位“詩聖”,留下來這些動人的詩篇,在一千年多年之前為仇池做了“活廣告”,使其聲名遠播,傳至四方。

後來宋朝的大文豪蘇東坡對仇池的無限嚮往(同樣有詩為證,在此不詳舉),又何嘗不是杜老夫子的功勞呢?

"

作者:西城尾生

覓杜甫在隴南仇池一帶的行蹤,感悟《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仇池山)

杜甫,這位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在當時屬“名門之後”,早年家境寬裕,未嘗與柴米油鹽打過交道,過著悠哉悠哉的安定富足的生活。

他自小好學,七歲能詩,有志於“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也曾年少輕狂“庭前八月梨棗熟,一日上樹能千回”;也曾狂放不羈地寫下豪氣干雲的《飲中八仙歌》;先後遊歷過吳越和齊趙之地,很是過了段“裘馬輕狂”的快意生活。登泰山而《望嶽》,寫下了流傳千古的“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名句,流露出詩人少年時代不平凡的抱負。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隨著“天寶盛世”的沒落,詩人杜甫的家境亦一落千丈。

四十四歲壯盛之年,甚至親眼目睹小兒子餓死,嗣後親歷戰亂等系列遭遇,又因對汙濁的時政心灰意冷,遂棄職西去秦州(今甘肅天水市)。開始了他的“流亡之旅”。

覓杜甫在隴南仇池一帶的行蹤,感悟《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杜甫)

(一)“安史之亂”後的杜甫在“流亡”期間,曾逗留隴南仇池一帶

仇池山在今甘肅省隴南市西和縣南境的大橋鎮,地理位置在東經105°20'與北緯33°45'之間,海拔1791米,自然高度793米,四周紅巖石壁、險要無比,西漢水由西北繞山腳南下,洛峪河從東南沿山麓西來匯入西漢水,二水匯流山下,形成三面環水,一面銜山的天險勝地。

仇池山是人文始祖伏羲的誕生地,仇池山神殿裡有伏羲塑像。

學者研究認為,伏羲生於仇夷(仇池),長於成紀(今甘肅天水範圍)。傳說刑天和軒轅黃帝曾在常羊山(即仇池山)決戰,軒轅帝斬斷了刑天的首級,刑天立而不倒,揮舞干鏚(就是盾牌和長戈)。

歷史上,仇池山及周邊數百里曾建立過長達333年之久的仇池國氐族楊氏政權。氐、羌、藏各民族曾於此繁衍生息,南北朝時期逐步向陝南和四川北部等地遷移。所以,仇池山也是氐羌人的“祖山”。

覓杜甫在隴南仇池一帶的行蹤,感悟《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仇池山)

話說大唐玄宗天寶末年陡然爆發的“安史之亂”,使得這個帝國元氣大傷,戰火波及之處,百姓們紛紛背井離鄉、顛沛流離。直至唐肅宗乾元二年,戰亂依舊未能平息,而中原和關中的百姓們困苦益甚。

國勢如此,大詩人杜甫也不能倖免,其家境早已窮困不堪,在遭貶棄官情況下,由關中到隴右、由秦州而成州,沿著仇池(現今隴南西和縣及成縣一帶)周邊走了一遭(這段路程在《秦州雜詩》中有諸多描述),歷盡艱難險阻最終南行入蜀。

逗留仇池期間,杜甫感慨系之,反覆吟誦,留下八首膾炙人口之作,至今在仇池周邊廣為流傳。這是他一生之中唯一的一次仇池之行。

覓杜甫在隴南仇池一帶的行蹤,感悟《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成都杜甫草堂)

(二)“詩聖”的茅屋情懷

嗣後,杜甫入蜀在成都居留期間,築茅而居,適逢秋季下雨之前一陣大風,掀去屋頂茅草,而附近頑皮的孩童們竟然搶了茅草跑進遠處的竹林,身疲形消的杜老夫子只能眼睜睜地倚杖嘆息,致使屋漏床溼。

詩人隨後寫下千古名篇《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發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的感嘆,將詩人推己及人,胸襟博大,憂國憂民的情懷淋漓盡致地抒發而出,讀來感同身受,直抵人心,因而傳誦至今。

但是,關於杜甫“茅屋”之感嘆,並非獨此一篇,在入蜀之前,曾經在隴南仇池山下,流連輾轉、幾度徘徊、難捨難分,最終吟唱出“萬古仇池穴,潛通小有天。神魚今不見,福地語真傳。近接西南境,長懷十九泉。何時一茅屋,送老白雲邊”的詩篇(《秦州雜詩》之十四)。

當是時也,杜甫視仇池為福地,其山周圍萬山環抱,山上良田百頃,洞天石扉中溪流潺潺神魚(一種半透明的魚,據說食之長壽)漫遊,真一個現實版“桃花源”也。

覓杜甫在隴南仇池一帶的行蹤,感悟《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仇池山)

“何時一茅屋,送老白雲邊”,杜老夫子想著在山上築茅而居,與白雲為伴,與林泉比鄰,神仙般地過完餘生。

在此之前,仇池其實早已在夫子心裡魂牽夢繞,通過各種渠道對仇池山的神奇地貌、伏羲女媧的美好傳說、深厚文化及氐族政權傳奇歷史與英雄故事熟記於胸,心嚮往之。曾在《送韋十六評事充同谷判官》中說:“受詞太白腳,走馬仇池頭。”在秦州寓居期間有云:“藏書聞禹穴,讀記憶仇池。”雖未與仇池見面,卻已“神交”綿綿,加之在秦州缺少親友,生活拮据,家境困苦,難以支撐。於是南下而來,開始了其一生與仇池的唯一的“親密接觸”。

進入仇池地界(今隴南西和境內)後,詩人途經鹽井(今禮縣鹽官),進入寒峽(今西和長道大灣峽),沿漾水而上,遊覽了法鏡寺(在今西和石堡鄉),到達成州治地上祿縣城(今隴南西和縣城),後又翻越橫嶺山,經青羊峽,到龍門鎮(今西和石峽鎮),有《寒峽》《法鏡寺》《青羊峽》《龍門鎮》《石龕》《積草嶺》等詩篇為證。

覓杜甫在隴南仇池一帶的行蹤,感悟《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成都杜甫草堂)

在此稍事休息幾日,又經由高河口乘車而上至元壩,經官壩至喜集,一路“天寒昏無日,山遠道路迷(杜甫《秦州雜詩之石龕》),從“飛龍峽”到寺兒溝口,這一帶恰是沿仇池山東壟南下而行,沿途峽谷蜿蜒,峰巒險峻,石壁聳立,水波滔滔,最終才“驅車石龕下,仲冬見虹霓”。

在寺兒灣下仰望著八峰石窟,腳下曾經是故仇池國的皇家寺院已成了廢墟,據說石窟是洪水淹沒山下的寺院後很神奇的從石壁上突然出現的,其實應該是當時為了避免寺院再度被淹才在頭頂石壁上鑿巖造像,成為石窟,估計當時有棧道由下而上。

不知詩人面對腳下廢墟做何感想,只見旁邊的坡地是成片竹林,伐竹者悠揚而帶點悲愴調子的山歌彷彿從雲端而來,與伐竹者的對話瞭解到是為了官家伐竹造箭,已達五年,怕只怕竹子伐完無法再給官家造箭了,哀婉之情溢於言表。

覓杜甫在隴南仇池一帶的行蹤,感悟《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仇池山)

接下來,詩人在“仇池”心臟“駱谷城”將息下來,這座仇池古國曾經的“國都”,佔據蜀隴要道,歷來兵家必爭,一般情況下,仇池政要及貴族皆居於此,逢戰事吃緊時,才拔腿上山避禍。站在駱谷城頭,可將仇池山之“雄峻之狀,覆壺之形,嵯峨之高,絕壁之險,以及城郭樓櫓自然天成之態”看的清楚明白,奇幻之境使得詩人激情難耐,夫子在心裡應該大喊;“仇池啊仇池,我來了!……”

於是,上山,勘察伏羲生處,尋訪仇池遺址,聽山民說那過去的事情,於洞天石扉之中參悟大道,在仇池之巔俯視桃源勝景,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感慨唏噓之餘,詩人杜老夫子發出了“何時一茅屋,送老白雲邊”的概嘆與熱望。

茅屋,這個古往今來的文人賢士們精神寄託的實物載體,不知道傾注了他們多少情感,藉此獲得心靈的慰藉,是他們精神家園的具體體現。

覓杜甫在隴南仇池一帶的行蹤,感悟《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成都杜甫草堂)

(三)詩人的茅屋在成都最終建成

遺憾的是,杜甫在仇池雖流連讚歎不已,卻沒有在此頤養天年,最終卻徘徊而去,入蜀去也。是什麼原因是詩人惆悵地與仇池告別,他心中的茅屋最終在成都浣花溪旁草草而就,又被秋風所破,愁苦不堪?

原因無他,就是生計問題,杜甫一行,拖家帶口,在當時山河破碎,戰火紛飛,重徭苛稅,生靈塗炭的年月,戶戶貧困,家家難捱。仇池一帶當地人,或以砍伐林木燒炭為業,或以狩獵為業,或以耕種為業,杜甫作為當時的知識分子,遭貶去職,無以為業,且體弱乏力,又無親友相靠,在此生存實屬不易。加之此處在當時交通不便,信息閉塞,與世幾近隔絕。

仇池雖美奈何太過寂寞冷清,“樑簷雖好實非久留之地”,無奈之下,只好一步三回頭,奔著成都找朋友去了!

這是杜甫的遺憾,也是仇池山、仇池人的憾事。

但是仇池後人依然固執的認為,杜甫在仇池是居留過的,甚至蓋過茅屋,名曰“白雲草堂”,以證其在這一方淨土要養老歸終的事實。然數千年烽火硝煙,“草堂”已渺無蹤跡,無可尋覓。儘管如此,我們這方水土之人,依然要感謝這位“詩聖”,留下來這些動人的詩篇,在一千年多年之前為仇池做了“活廣告”,使其聲名遠播,傳至四方。

後來宋朝的大文豪蘇東坡對仇池的無限嚮往(同樣有詩為證,在此不詳舉),又何嘗不是杜老夫子的功勞呢?

覓杜甫在隴南仇池一帶的行蹤,感悟《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成都杜甫草堂)

(四)《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之意境“更上層樓”

詩人在仇池發出的“何時一茅屋,送老白雲邊”的感嘆,是對自身遭際的感懷、對和平生活和田園生活的嚮往,是自古以來的士大夫們“隱士”情結的體現。然夫子的士大夫潛意識中的“家國情懷”促使他雖在逃亡之途,卻心繫家國天下,無時無刻無不記掛著中原戰事、天下蒼生、朝廷安危。

個人對田園生活的嚮往,文人對精神家園的寄託在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面前微不足道。於是,在成都浣花溪旁,在瑟瑟秋風裡,在漏雨的茅屋下夫子拄拐而立,發出了振聾發聵的憂國憂民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吶喊聲,其視野更寬、胸懷更廣、境界更高、比之前者“更上層樓”。

“安史之亂”平息後,詩人急於返回故里,於是“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恨不得一日即回故土。

遺憾的是,杜甫最終未能回到家鄉,大曆五年(770年)冬,一代詩聖杜老夫子淒涼地去世在回家的路上,一條由潭州往岳陽的小船,見證了詩人最後的時光。

想想當時的情景竟讓人唏噓不已,斯人已去,其情可哀,其景悲涼。我們只能感謝,感謝歷史的餘暉陪伴了“詩聖”最後的時光,曾映照過夫子的那具經歷家國離亂的身軀,撫摸了那張飽經滄桑的臉龐,撫慰了那顆有志難伸猶自不甘的心靈。

向偉大的先賢杜甫先生致敬!

"

作者:西城尾生

覓杜甫在隴南仇池一帶的行蹤,感悟《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仇池山)

杜甫,這位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在當時屬“名門之後”,早年家境寬裕,未嘗與柴米油鹽打過交道,過著悠哉悠哉的安定富足的生活。

他自小好學,七歲能詩,有志於“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也曾年少輕狂“庭前八月梨棗熟,一日上樹能千回”;也曾狂放不羈地寫下豪氣干雲的《飲中八仙歌》;先後遊歷過吳越和齊趙之地,很是過了段“裘馬輕狂”的快意生活。登泰山而《望嶽》,寫下了流傳千古的“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名句,流露出詩人少年時代不平凡的抱負。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隨著“天寶盛世”的沒落,詩人杜甫的家境亦一落千丈。

四十四歲壯盛之年,甚至親眼目睹小兒子餓死,嗣後親歷戰亂等系列遭遇,又因對汙濁的時政心灰意冷,遂棄職西去秦州(今甘肅天水市)。開始了他的“流亡之旅”。

覓杜甫在隴南仇池一帶的行蹤,感悟《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杜甫)

(一)“安史之亂”後的杜甫在“流亡”期間,曾逗留隴南仇池一帶

仇池山在今甘肅省隴南市西和縣南境的大橋鎮,地理位置在東經105°20'與北緯33°45'之間,海拔1791米,自然高度793米,四周紅巖石壁、險要無比,西漢水由西北繞山腳南下,洛峪河從東南沿山麓西來匯入西漢水,二水匯流山下,形成三面環水,一面銜山的天險勝地。

仇池山是人文始祖伏羲的誕生地,仇池山神殿裡有伏羲塑像。

學者研究認為,伏羲生於仇夷(仇池),長於成紀(今甘肅天水範圍)。傳說刑天和軒轅黃帝曾在常羊山(即仇池山)決戰,軒轅帝斬斷了刑天的首級,刑天立而不倒,揮舞干鏚(就是盾牌和長戈)。

歷史上,仇池山及周邊數百里曾建立過長達333年之久的仇池國氐族楊氏政權。氐、羌、藏各民族曾於此繁衍生息,南北朝時期逐步向陝南和四川北部等地遷移。所以,仇池山也是氐羌人的“祖山”。

覓杜甫在隴南仇池一帶的行蹤,感悟《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仇池山)

話說大唐玄宗天寶末年陡然爆發的“安史之亂”,使得這個帝國元氣大傷,戰火波及之處,百姓們紛紛背井離鄉、顛沛流離。直至唐肅宗乾元二年,戰亂依舊未能平息,而中原和關中的百姓們困苦益甚。

國勢如此,大詩人杜甫也不能倖免,其家境早已窮困不堪,在遭貶棄官情況下,由關中到隴右、由秦州而成州,沿著仇池(現今隴南西和縣及成縣一帶)周邊走了一遭(這段路程在《秦州雜詩》中有諸多描述),歷盡艱難險阻最終南行入蜀。

逗留仇池期間,杜甫感慨系之,反覆吟誦,留下八首膾炙人口之作,至今在仇池周邊廣為流傳。這是他一生之中唯一的一次仇池之行。

覓杜甫在隴南仇池一帶的行蹤,感悟《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成都杜甫草堂)

(二)“詩聖”的茅屋情懷

嗣後,杜甫入蜀在成都居留期間,築茅而居,適逢秋季下雨之前一陣大風,掀去屋頂茅草,而附近頑皮的孩童們竟然搶了茅草跑進遠處的竹林,身疲形消的杜老夫子只能眼睜睜地倚杖嘆息,致使屋漏床溼。

詩人隨後寫下千古名篇《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發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的感嘆,將詩人推己及人,胸襟博大,憂國憂民的情懷淋漓盡致地抒發而出,讀來感同身受,直抵人心,因而傳誦至今。

但是,關於杜甫“茅屋”之感嘆,並非獨此一篇,在入蜀之前,曾經在隴南仇池山下,流連輾轉、幾度徘徊、難捨難分,最終吟唱出“萬古仇池穴,潛通小有天。神魚今不見,福地語真傳。近接西南境,長懷十九泉。何時一茅屋,送老白雲邊”的詩篇(《秦州雜詩》之十四)。

當是時也,杜甫視仇池為福地,其山周圍萬山環抱,山上良田百頃,洞天石扉中溪流潺潺神魚(一種半透明的魚,據說食之長壽)漫遊,真一個現實版“桃花源”也。

覓杜甫在隴南仇池一帶的行蹤,感悟《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仇池山)

“何時一茅屋,送老白雲邊”,杜老夫子想著在山上築茅而居,與白雲為伴,與林泉比鄰,神仙般地過完餘生。

在此之前,仇池其實早已在夫子心裡魂牽夢繞,通過各種渠道對仇池山的神奇地貌、伏羲女媧的美好傳說、深厚文化及氐族政權傳奇歷史與英雄故事熟記於胸,心嚮往之。曾在《送韋十六評事充同谷判官》中說:“受詞太白腳,走馬仇池頭。”在秦州寓居期間有云:“藏書聞禹穴,讀記憶仇池。”雖未與仇池見面,卻已“神交”綿綿,加之在秦州缺少親友,生活拮据,家境困苦,難以支撐。於是南下而來,開始了其一生與仇池的唯一的“親密接觸”。

進入仇池地界(今隴南西和境內)後,詩人途經鹽井(今禮縣鹽官),進入寒峽(今西和長道大灣峽),沿漾水而上,遊覽了法鏡寺(在今西和石堡鄉),到達成州治地上祿縣城(今隴南西和縣城),後又翻越橫嶺山,經青羊峽,到龍門鎮(今西和石峽鎮),有《寒峽》《法鏡寺》《青羊峽》《龍門鎮》《石龕》《積草嶺》等詩篇為證。

覓杜甫在隴南仇池一帶的行蹤,感悟《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成都杜甫草堂)

在此稍事休息幾日,又經由高河口乘車而上至元壩,經官壩至喜集,一路“天寒昏無日,山遠道路迷(杜甫《秦州雜詩之石龕》),從“飛龍峽”到寺兒溝口,這一帶恰是沿仇池山東壟南下而行,沿途峽谷蜿蜒,峰巒險峻,石壁聳立,水波滔滔,最終才“驅車石龕下,仲冬見虹霓”。

在寺兒灣下仰望著八峰石窟,腳下曾經是故仇池國的皇家寺院已成了廢墟,據說石窟是洪水淹沒山下的寺院後很神奇的從石壁上突然出現的,其實應該是當時為了避免寺院再度被淹才在頭頂石壁上鑿巖造像,成為石窟,估計當時有棧道由下而上。

不知詩人面對腳下廢墟做何感想,只見旁邊的坡地是成片竹林,伐竹者悠揚而帶點悲愴調子的山歌彷彿從雲端而來,與伐竹者的對話瞭解到是為了官家伐竹造箭,已達五年,怕只怕竹子伐完無法再給官家造箭了,哀婉之情溢於言表。

覓杜甫在隴南仇池一帶的行蹤,感悟《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仇池山)

接下來,詩人在“仇池”心臟“駱谷城”將息下來,這座仇池古國曾經的“國都”,佔據蜀隴要道,歷來兵家必爭,一般情況下,仇池政要及貴族皆居於此,逢戰事吃緊時,才拔腿上山避禍。站在駱谷城頭,可將仇池山之“雄峻之狀,覆壺之形,嵯峨之高,絕壁之險,以及城郭樓櫓自然天成之態”看的清楚明白,奇幻之境使得詩人激情難耐,夫子在心裡應該大喊;“仇池啊仇池,我來了!……”

於是,上山,勘察伏羲生處,尋訪仇池遺址,聽山民說那過去的事情,於洞天石扉之中參悟大道,在仇池之巔俯視桃源勝景,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感慨唏噓之餘,詩人杜老夫子發出了“何時一茅屋,送老白雲邊”的概嘆與熱望。

茅屋,這個古往今來的文人賢士們精神寄託的實物載體,不知道傾注了他們多少情感,藉此獲得心靈的慰藉,是他們精神家園的具體體現。

覓杜甫在隴南仇池一帶的行蹤,感悟《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成都杜甫草堂)

(三)詩人的茅屋在成都最終建成

遺憾的是,杜甫在仇池雖流連讚歎不已,卻沒有在此頤養天年,最終卻徘徊而去,入蜀去也。是什麼原因是詩人惆悵地與仇池告別,他心中的茅屋最終在成都浣花溪旁草草而就,又被秋風所破,愁苦不堪?

原因無他,就是生計問題,杜甫一行,拖家帶口,在當時山河破碎,戰火紛飛,重徭苛稅,生靈塗炭的年月,戶戶貧困,家家難捱。仇池一帶當地人,或以砍伐林木燒炭為業,或以狩獵為業,或以耕種為業,杜甫作為當時的知識分子,遭貶去職,無以為業,且體弱乏力,又無親友相靠,在此生存實屬不易。加之此處在當時交通不便,信息閉塞,與世幾近隔絕。

仇池雖美奈何太過寂寞冷清,“樑簷雖好實非久留之地”,無奈之下,只好一步三回頭,奔著成都找朋友去了!

這是杜甫的遺憾,也是仇池山、仇池人的憾事。

但是仇池後人依然固執的認為,杜甫在仇池是居留過的,甚至蓋過茅屋,名曰“白雲草堂”,以證其在這一方淨土要養老歸終的事實。然數千年烽火硝煙,“草堂”已渺無蹤跡,無可尋覓。儘管如此,我們這方水土之人,依然要感謝這位“詩聖”,留下來這些動人的詩篇,在一千年多年之前為仇池做了“活廣告”,使其聲名遠播,傳至四方。

後來宋朝的大文豪蘇東坡對仇池的無限嚮往(同樣有詩為證,在此不詳舉),又何嘗不是杜老夫子的功勞呢?

覓杜甫在隴南仇池一帶的行蹤,感悟《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成都杜甫草堂)

(四)《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之意境“更上層樓”

詩人在仇池發出的“何時一茅屋,送老白雲邊”的感嘆,是對自身遭際的感懷、對和平生活和田園生活的嚮往,是自古以來的士大夫們“隱士”情結的體現。然夫子的士大夫潛意識中的“家國情懷”促使他雖在逃亡之途,卻心繫家國天下,無時無刻無不記掛著中原戰事、天下蒼生、朝廷安危。

個人對田園生活的嚮往,文人對精神家園的寄託在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面前微不足道。於是,在成都浣花溪旁,在瑟瑟秋風裡,在漏雨的茅屋下夫子拄拐而立,發出了振聾發聵的憂國憂民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吶喊聲,其視野更寬、胸懷更廣、境界更高、比之前者“更上層樓”。

“安史之亂”平息後,詩人急於返回故里,於是“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恨不得一日即回故土。

遺憾的是,杜甫最終未能回到家鄉,大曆五年(770年)冬,一代詩聖杜老夫子淒涼地去世在回家的路上,一條由潭州往岳陽的小船,見證了詩人最後的時光。

想想當時的情景竟讓人唏噓不已,斯人已去,其情可哀,其景悲涼。我們只能感謝,感謝歷史的餘暉陪伴了“詩聖”最後的時光,曾映照過夫子的那具經歷家國離亂的身軀,撫摸了那張飽經滄桑的臉龐,撫慰了那顆有志難伸猶自不甘的心靈。

向偉大的先賢杜甫先生致敬!

覓杜甫在隴南仇池一帶的行蹤,感悟《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仇池山)

【作者簡介】:西城尾生,本名方添木,甘肅隴南市西和縣人。地域歷史文化、民俗風情、情感、散文、雜談類自媒體作者。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推薦:

小暑時節荷花開,荷葉羅裙一色裁

《紅樓夢》裡林黛玉為什麼喊襲人嫂子?

李白為什麼流淚,杜甫為什麼崩潰?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