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孩子:端午節不只有屈原和粽子

端午節

端午節,又叫端陽節。古漢語中"端"有"開頭、初始"之意,又因"五"、"午"通用,故名"端午"。五月正是仲夏,據《荊楚歲時記》記載,第一個午日是登高順陽天氣好的日子,故又稱"端陽節"。

告訴孩子:端午節不只有屈原和粽子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民間的四大傳統節日。2006年5月,國務院將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自2008年起,端午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審議並批准中國端午節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端午節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不只是紀念屈原

端午節除了紀念眾所周知的屈原,還是紀念春秋時期的伍子胥和孝女曹娥的節日。

伍子胥名員,楚國人。伍子胥的一輩子,可謂十分熱血澎湃,身為楚國貴族後裔,揹負家仇逃奔吳國,手把手把吳國打造成春秋晚期頂級強國,然後揮師西進,險些把超級大國楚國打到灰飛煙滅。

今日的蘇州古城,更是他一手創建。無奈晚年犯了小人,被昏聵的吳王夫差賜死。在江南百姓心中,也從此成為永不消逝的傳說。

告訴孩子:端午節不只有屈原和粽子

而我們熟悉的,南方好些地區為紀念屈原,每年都熱熱鬧鬧舉辦的賽龍舟活動,追根溯源的話,最早卻是為了紀念伍子胥。

浙江紹興一代的端午節,從漢代時候起紀念孝女曹娥。

其父曹盱在五月五日迎伍神(伍子胥)的祭祀活動中溺於舜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

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二十二日也投江,五日後曹娥的屍體抱父屍浮出水面。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因此所住之村鎮即更名為曹娥鎮,殉父之江為曹娥江,並建以寺廟慰其孝心。

告訴孩子:端午節不只有屈原和粽子

不管哪一位人物,他們都毫無疑問,是我們這個民族歷史上,無可爭議的道德標尺。每一個人物生活的年代串聯起來,也更見證了中華民族的成長史。端午節,不止意味著屈原壯志未酬的悲情,更見證著多少人慷慨擔當的傳承!

有趣的習俗

端午食粽|端午節食粽子,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蛤蔞、蛋黃等多種餡料。

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告訴孩子:端午節不只有屈原和粽子

吃五黃|五黃,即是黃魚、黃瓜、黃鱔、鴨蛋黃、雄黃酒(雄黃酒有毒性,一般都喝普通的黃酒代替雄黃酒)。吃五黃是漢族的民間風俗,流行於江南等地。農曆五月,江南人稱五黃月,因有五種帶"黃"音的食物上市而得名。

在端午節的中午吃五黃餐,即是把五種黃顏色的食物混在一起吃。因為中醫理論認為,端午節是在農曆五月初五,是一年中陽氣最盛的時候,而中午,又是一天中陽氣最盛的時候,可利用端午節氣的力量,抑制黴運、提升自己的精力。

端午飲菖蒲酒|端午飲菖蒲酒,是為辟邪禳毒,久服可祛病強身。過去有習慣在端午節飲雄黃酒,據說惟有這天雄黃酒無毒,可以防邪祟。

告訴孩子:端午節不只有屈原和粽子

佩香囊|是端午傳統習俗之一。香囊內通常填充一些具有芳香開竅的中草藥,有清香、驅蟲、避瘟、防病的功效。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香囊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愛,現已成為一種普遍的工藝品。

告訴孩子:端午節不只有屈原和粽子

掛艾草與菖蒲|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草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

告訴孩子:端午節不只有屈原和粽子

賽龍舟|龍船競渡前,先要請龍、祭神。如廣東龍舟,在端午前要從水下起出,祭過在南海神廟中的南海神後,安上龍頭、龍尾,再準備競渡。除了比賽速度外,划龍舟還有其他一些活動。比如龍舟遊鄉,是在龍舟競渡時划著龍舟到附近熟悉的村莊遊玩、集會。有時龍舟還有各種花樣的劃法,具有表演的含義。也有的是遊船式競渡。

告訴孩子:端午節不只有屈原和粽子

夏天的腳步走得越來越急,空氣的溫度一日比一日來得火熱,年輕的學子也即將奔赴高考的戰場,祝願學子金榜題名!

端午,安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