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印象 端午節裡的“寧波味道”

端午節 艾草 菖蒲 粽子 秋林書屋 2017-05-30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寧波印象 端午節裡的“寧波味道”

端午

那麼老底子寧波人過端午節都有什麼風俗呢?

1、五黃六白

寧波民間在端午節還有吃“五黃六白”習俗。黃瓜、蛋黃、黃魚、黃鱔、黃蛤稱“五黃”;豆腐、茭白、小白菜、白條魚、白斬雞、白切豬肉叫“六白”。

寧波印象 端午節裡的“寧波味道”

端午的菜餚

2、鹼水粽

寧波人都不會忘記“五月白糖搵粽子”的傳統。蘸著白糖吃的鹼水粽,是寧波人過端午最大的特色。寧波人包的粽子與別處不同,寧波箬殼粽用的是老黃箬殼(毛竹殼)或用青竹殼,不像別處用蘆葦葉、菰葉(茭白葉)、芭蕉葉等裹紮;寧波粽子是稠粘適口的鹼水糯米粽,不同於其他地方的白粽子;寧波粽子包紮成稜角分明的四角枕頭形,不同於別處的三角形、五角形、六角形;

寧波印象 端午節裡的“寧波味道”

毛竹殼的粽子

3、吭吭鵝

舊時寧波人的女兒和女婿在端午節這天要回孃家,因此民間還流傳著“女兒節”的說法。女婿多備“端午擔”禮送岳父母家,少者四色,多者八色,其中魚要成雙,鵝頭頸塗紅顏色,路上鵝叫得越響越好。

寧波印象 端午節裡的“寧波味道”

框裡的鵝

4、雄黃酒

舊時寧波的家庭主婦會口含雄黃酒,對房間的角角落落噴灑,可以起到驅趕蟲毒、防止長蟲(蛇)進屋子的功效;有的長輩們還會用手指蘸上雄黃酒,隨意塗抹到小孩子的眉心、耳門、額角,或者在額頭上寫個“王“字,以求辟邪。

寧波印象 端午節裡的“寧波味道”

喝黃酒

5、菖蒲艾草

端午時節,家家戶戶都會把艾葉或菖蒲打捆掛到門外。梅雨季臨近,天氣悶熱潮溼,蚊蟲鼠蟻開始活躍。而艾葉、菖蒲含有揮發性芳香油,能起到殺蟲滅菌、淨化空氣的作用。講究的人家,還要在艾葉下掛一個蒜頭,一般在餘姚比較多見。

寧波印象 端午節裡的“寧波味道”

6、端午布虎

描端午老虎是寧波人過端午時一個非常重要的習俗。民國張延章《鄞城十二個月竹枝詞》說:“五月端陽老虎畫,艾旗蒲劍闢群妖;雄黃紅蘸高梁酒,蒼朮還須正午燒。”由此看來,在以前過端午描端午老虎是非常重要的內容。為什麼要描端午老虎呢?因為人們想用“百獸之王”的老虎來鎮住蛇、蜈蚣、蜥蜴、蜘蛛、蠍子“五毒”。在這一天,大人會用雄黃在孩子的額上寫上“王”字(示獸中之王),有給孩子穿虎紋的衣服,縫製布虎和老虎枕頭。

寧波印象 端午節裡的“寧波味道”

端午布虎

7、五色手繩

舊時寧波端午節這天,大人們會給小孩手臂繫上五色手繩,叫“健繩”,等一段時間繩子扔掉時,要粘上糯米飯,拋至屋瓦上讓飛鳥粘去,這樣孩子就可以無病無痛、長命百歲了。

寧波印象 端午節裡的“寧波味道”

五色手繩

8、香囊

端午節前,奶奶外婆們會做各色香袋,然後掛在小孩胸前或者床帳和搖籃上。香袋裡面的東西也是有講究的,有白芷、丁香、艾葉、薄荷等等。

寧波印象 端午節裡的“寧波味道”

香囊

9、蜒蚰螺

蜒蚰螺就是蝸牛,舊時寧波有端午節吃蜒蚰螺的習俗。據說,在端午日午時前(尤以午時為佳)捉到的癩蛤蟆、蝸牛、蜈蚣均可入藥,故端午節又稱“藥送節”。

寧波印象 端午節裡的“寧波味道”

蘸白糖吃的粽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