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祺瑞皖系軍閥首領。原名啟瑞,字芝泉。安徽合肥人。

段祺瑞少年時家境貧困,上私塾時,欠下學費時,會被老師扣下硯臺、書桌抵押。不過後來段發達後,把老師奉做貴賓,禮遇有加。

民國牛人 - 段祺瑞軼事

(段祺瑞1865.3.6-1936.11.2。圖片來源於網絡)

段祺瑞十七歲時,投靠在山東的叔叔段從德,從合肥徒步走了兩千里路,被收留在軍營中作哨書。

四年後,段祺瑞以優異成績考入武備學堂第一期預備生,旋分入炮兵科。段祺瑞“攻業頗勤敏,以力學不倦見稱於當時,治學既專,每屆學校試驗,輒冠其儕輩,與王士珍等齊名於世”。一次李鴻章觀看淮軍操練,因氣候惡劣,演習效果很差,李鴻章正要發怒,段祺瑞一連三炮,皆命中炮靶,博得李的歡心。不久李特批段前往德國克虜伯工廠實習深造。

段祺瑞結婚時,在天津舉行婚宴,婚宴結束後,老闆告訴段:“所有的花銷已由袁世凱承擔。”令他感激涕零,從此對袁忠心耿耿。

段祺瑞在考旅長的時候,連考兩次都未中。第三次考試的時候,段非常緊張,怕再不中就得回老家了。在考試前一夜,袁世凱招他到帥府,說了些閒話,臨走的時候悄悄把考試的答案塞給了他。段這次果然獲得頭名。

段祺瑞對袁世凱崇拜之至,處處模仿袁,常學袁戴一頂黑色方頂小帽,像個小尼姑似的。段祺瑞不喜歡磕頭,慈禧出巡時,眾人皆跪拜,唯有段部站立掛槍敬禮,慈禧聽說是洋禮,不敢追究,只得默許。

辛亥革命後,段祺瑞擁兵逼宮,催發共和詔旨,促使清帝退位,儼然成為共和締造者,有人吹捧“段大帥歪歪嘴,發幾個電報,就把大清朝推翻了。”

袁世凱恢復帝制時期,段芝貴勸段祺瑞支持,段祺瑞說:“項城做總統,見面只要敬禮、握握手就可以,如果做了皇帝,見了他就得磕頭,說話也得跪著說。我最恨這種長子變矮子的把戲。”

袁世凱欲稱帝,段祺瑞說:“項城帝制自為的跡象,已漸顯露。我當年曾發出採取共和之電,如果又擁項城登基,將何以面對國人?恐怕二十四史中,找不出這樣的人物吧!所以論公,我即使死也不會參與;論私,我從此只有退休,決不多言。”

段祺瑞雖與馮國璋、王士珍並列為“北洋三傑”,但眼裡一直看不上馮國璋。且由於段的父親當年是軍中營長,再加上他當年到德國深造過,因此在他眼裡馮國璋就是一個無名鼠輩,不足與他相比。

一次馮國璋約見段祺瑞,問他為什麼要向日本舉債而打內戰,將來如何償還等等。段回答道:“政府經濟拮据,入不敷出,處處缺錢,不舉債怎麼辦?至於還債的問題,日本對我們如此,我們對日本也不過利用一時,誰還打算真還他呢?等我國強大起來,賴著不還便是!”

還有一次,馮國璋老婆死後,袁世凱把周道如嫁給他,馮國璋便到老段跟前炫耀,段不屑地說:“又不是個德國女人,你高興什麼勁兒啊!”原來段祺瑞有開口必稱德國好的“嗜好”。

段祺瑞是吳佩孚軍校老師,直皖大戰被吳打敗後,段恨恨地說:“吳佩孚學問不錯,兵也練得不錯,學會打老師了。”後來薑桂題來訪說道:“我早說你打不過吳佩孚,你非要打,結果落得如此下場,這都是徐樹錚害了你呵。”段聽畢羞愧無地,乃拔槍自殺,幸被侍從奪下手槍。

段祺瑞當總理時,一無直轄的軍隊,二無可以盤踞的地盤,三無固定的經濟收入,四無一個固定外國勢力可以倚靠,人稱“四無”總理。張作霖說:“什麼都沒有,還敢來當總理?!”

段祺瑞信佛吃素,為人嚴肅刻板,不苟言笑,生活樸素,清廉如水,無積蓄房產,不抽、不喝、不嫖、不賭、不貪、不佔,人稱“六不總理”。又因致電逼迫清帝退位、抵制袁世凱稱帝和討伐張勳復辟這三件事,有“三造共和”的美譽。 梁啟超先生評價段祺瑞:“其人短處固所不免,然不顧一身利害,為國家勇於負責,舉國中恐無人能比。”

民國十三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段祺瑞被推為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執政。民國十五年,縱任軍警屠殺愛國請願學生上,造成“三·一八”慘案,旋被馮玉祥趕下臺。在歷史教科書中,段祺瑞這位北洋軍閥代表人物是鎮壓學生運動的劊子手,是孫中山“護法運動”的討伐對象。尤其發生在1926年3月18日的一起屠殺慘案,因為魯迅的一篇雄文《紀念劉和珍君》,“三·一八”這“民國以來最黑暗的一天”,永遠把段祺瑞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慘案發生後,他隨即趕到現場,向死者長跪不起,並決定終身食素,至死都沒有違背這一決定。

直至晚年身體日益衰退,醫生勸他多吃點兒肉增加點兒營養,老段堅決搖頭:“人可死,葷不能開。”

段祺瑞家規很嚴,婦人不許干政。一位姨太太想替熟人謀個差事,段大怒,厲聲道:“好呀,你們要賣官怎麼著?”段祺瑞的弟弟段祺甫請大哥給個官做,段祺瑞說:“你哪適合做官呢?給你一些錢,你還是回去做份買賣吧。”

段祺瑞最愛吃南方的豆豉,吃齋之後,豆豉更成了他每餐必不可少的佳餚。他還令人養了幾隻母雞,以備他吃雞蛋,但他不準在這群雞內養公雞,他說這樣的蛋是“素蛋”,素蛋才可以吃。

段祺瑞不解風情,為人極為古板,吃飯時自己不喜歡說話,也不喜歡別人說話。家人都視其為木頭人,每次吃飯時,家人都躲得他遠遠的。段經常看著一桌子菜,美滋滋地說:“真好哇,我享受的竟然是皇帝的待遇啊!”

段祺瑞教子甚嚴,與兒子段宏業下棋,兒子不敵老子,老段怒罵:“下棋乃雕蟲小技耳,汝連這方面也不行,真是沒用!”又一日,兩人再次對弈,兒子贏了,老段又罵:“你小子既無大志,也無大才,看來只會在這種無聊的事情上轉圈圈了!”

段祺瑞晚年在上海閒住的時候,與國手吳清源下了一盤棋。吳清源故意不露破綻地輸給了老段,並說:“大帥人老棋藝可不老哇!”段當時就很神氣。後來,老段偶然聽到吳清源對人們說:“段合肥的棋藝雖精,但仍不是我的對手,而且我還故意讓了他,不過是討討他高興罷了。”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人找段祺瑞,請他“調停”中日關係,有“就地停戰”之語,他回答道:“我們在野之人,若要出面調停,說話就要有根據。以就地停戰作為調停,恐非易事。當局若問到東三省,將如何答覆?如今中國軍隊士氣之高,不下於關東軍。若說停戰,也應由日軍先停,因為是日軍先開戰的。”舊部王揖唐企圖為日本說他出山,被他疾言厲色斥道:“我是中國人,決不做漢奸傀儡,就是你自己也要好好想想,不要對不起祖宗、父母和子孫後代。”

段祺瑞在上海,有記者問他如何對付日本,段說:“求人不如求己,全國積極備戰,合力應付,則雖有十個日本,何足畏哉?”

段祺瑞生平不聚財,晚年生活無著,學生蔣介石給他國府委員的職務,段不願擔任,蔣便每月送他一萬元,段死後,遺孀仍然享受五千元。

1936年11月2日晚間,這位曾經的民國耆舊、北洋要人---段祺瑞在上海宏恩醫院辭世。在他的親筆遺囑中,這位七十二歲的老政治家“為將死之鳴”,為民國開出了“八勿”藥方:勿因我見而輕啟政爭;勿尚空談而不顧實踐;勿興不急之務而浪用民財;勿信過激之說而自搖邦本;講外交者勿忘鞏固國防;司教育者勿忘保存國粹;治家者勿棄固有之禮教;求學者勿鶩時尚之紛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