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敬之

1

一百年過去,五四那一次席捲全國的講求理性、追尋科學民主、批判舊傳統的精神追尋,那一場聲勢浩大的反對巴黎和會決議、意圖改變喪權辱國命運的愛國運動,並沒有因為一百年的過去,而被人們遺忘,遺忘中國在現代化進程中最燦爛的一瞬。

引爆五四運動者,竟是一對日後的親家。他們原是段祺瑞的鐵桿擁蠆

五四運動

記住五四,人們記得最深的是火燒趙家樓,是魯迅、胡適、李大釗、陳獨秀,而另外還有兩個人,一個是林長民,一個是梁啟超,也得記住。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一場群情激憤也激情洋溢的五四運動,是林長民和梁啟超這一對日後結為兒女親家的好友,採取萬里之遙的互通有無,聯手鼓動起來的。

2

林長民,著名建築師林徽因的父親,早年赴日留學,入東京早稻田大學學習政治經濟。他1909年歸國,在福州創辦私立法政專門學校及附中,自任校長,培育治國人才,同時開始從政,出任福建諮議局書記長。他曾任臨時參議院祕書長,做過進步黨的政務部長,參加過熊希齡、段祺瑞的內閣,是段內閣的司法總長。

段祺瑞主政時,受梁啟超、林長民等憲法研究會(通稱“研究系”)人士影響,以為參加一戰已刻不容緩,“日本既已加入,我若不參加,日本對青島勢必染指掠奪”,而“德國雖系當今之強國,但眾怒難犯。料其難以取勝。將來協約國取得勝利,中國將成局外之人,而我國參加,那將迥然成另一局面。到時中國也是戰勝國之一,和會上有我一席之地, 必將提高中國之國際聲譽”。除爭取國際地位外,段還有一個動機,那就是抑制日在華勢力發展。

1917年11月,段祺瑞辭職,林氏隨之在野。林長民利用其特殊身份,推動國民外交運動,成為了極為活躍的政治人物。

引爆五四運動者,竟是一對日後的親家。他們原是段祺瑞的鐵桿擁蠆

林長民與女兒林徽因合影

一戰結束,中國成為戰勝國之一,派外交總長陸徵祥出席巴黎和會。時任總統徐世昌為此特設外交委員會,特聘林長民為委員兼事務長。同時,林長民發動幾個有影響的民間外交活動團體,組建國民外交協會,與政府的親日傾向形成鮮明的對比。

巴黎和會上,本算是勝利國的中國,非但不能終止一系列不平條約,還受脅迫轉讓青島和山東給日本。顧維鈞們據理力爭,但日本等列強沒有半點退讓心思,好像中國是他們的僱傭、殖民地,他們可以任意地決定其命運。1919年4月中旬,報界披露,外交部曾密電出席巴黎和會的中國代表,令其在對日交涉中讓步。

而在國內,林長民率國民外交協會成員向徐世昌提出,鑑於巴黎和會已時日無多,政府應立即指令和會代表,儘快提交中方各項要求。徐氏答應“此節自然照辦”。

與此同時,林長民好友、進步黨創建者之一、曾任熊希齡、段祺瑞內閣司法總長的梁啟超,正以私人身份出訪歐洲推動民間外交,成為了通報巴黎和會消息的接收人。

4月30日,國民外交協會收到梁啟超要求拒絕簽字的24日來電。

3

梁啟超,林徽因丈夫樑思成的父親,其在歷史上最著名的事蹟,莫過於清末與康有為領導了一場震驚朝野的戊戌變法。

百日維新,終被獨攬大權的慈禧剿滅,以失敗而告終。此後的康梁師徒分道揚鑣,師傅成了保皇黨,學生做了立憲派。民國元年十月,結束了十四年海外逃亡的梁啟超回國,成為了袁世凱集權的鼓吹手,並組建民主黨,與林長民的共和黨、章太炎的統一黨合併為進步黨,與宋教仁改組的國民黨分庭抗禮。

進步黨人熊希齡組閣,梁啟超出任司法總長。熊希齡倒臺,梁啟超對改任的幣制局總裁興趣不大。袁世凱為籠絡梁啟超,命為政治顧問,梁啟超推辭未就。袁世凱謀求稱帝,梁啟超強烈反對,聯合學生蔡鍔,與廣西督軍陸榮廷等祕密聯繫,在廣東肇慶成立軍務院,打出了反袁的旗號。

一場關係歷史進退的護國運動爆發,袁世凱憂憤而死,梁啟超深陷於北洋軍閥內部紛爭之中。繼而,他主動裁撤軍務院,為新掌權的段祺瑞內閣搖旗吶喊。1917年3月,總統黎元洪與總理段祺瑞在對德宣戰問題上發生尖銳衝突,梁啟超不顧全國多數人的反對,支持段祺瑞對德宣戰。當參戰案被國會否決後,梁啟超不惜指示研究系議員辭職,以向黎元洪和國會施加壓力。

梁啟超為段祺瑞出謀劃策,利用張勳復辟,趕走了黎元洪,重新掌權,任命梁啟超為司法總長兼鹽務總署督辦,也算是投桃報李。段祺瑞大權獨攬,而為之張目的梁啟超則是憲法研究會的領袖人物。

1917年9月,孫中山為首的國民黨人,為維護臨時約法、恢復國會,聯合西南軍閥陸榮廷等(基本上是梁啟超反袁的盟友)發動護法戰爭。11月,段祺瑞政府被迫辭職,梁啟超隨之下野。

引爆五四運動者,竟是一對日後的親家。他們原是段祺瑞的鐵桿擁蠆

段祺瑞

此後,梁啟超結束了從政生涯,轉而以主要的精力從事文化教育和學術研究活動。1918年底,梁啟超赴歐,考察西方社會的問題和弊端。巴黎和會期間,頗得新任大總統徐世昌敬重的他,正在法國以中國代表團顧問的身份,坐在凡爾賽宮裡,密切注視美英法意日列強意圖重新分割中國利益的一舉一動。

弱國無外交,民憤也利用。

梁啟超一個洲際電報,讓亞歐大陸另一端的林長民心中怒火狂飆。

5月2日,在林長民的安排與設計下,進步黨在北京地區的《晨報》《國民公報》同時披露了來自巴黎的消息,山東將不直接交還中國,而暫由英、法、美、意、日五國共管,日與除美之外的三國訂有密約,英、法、意將不反對日本繼承德國在山東權益的要求。同時,發表林長民撰寫的社論《外交警報敬告國民》,表示:“膠州亡矣!山東亡矣!國不國矣!”“國亡無日,願合我四萬萬眾誓死圖之!”

林文不長,卻慷慨激昂,很有煽動性。這直接影響了北京愛國學生的群情激憤,導致了五四學生大遊行。

這是林長民寄予希望但史料未及的,他在5月2日曾敦促徐世昌拒籤合約,第二天聽聞總理錢能訓命令首席代表陸徵祥簽約後,與熊希齡、王寵惠等決議:5月7日在中央公園開國民大會,並分電各省各團體同日舉行,聲明不承認“二十一款”及英、法、意等與日本關於處分山東問題之密約等。

這一場由林長民、梁啟超引爆,大學生髮起的政治抗議運動,急劇深化,火速蔓延,很快演變成一場市民運動、一場文明的民族主義運動。悲情是激發群眾反抗的最好的催化劑。蔡元培、陳獨秀、胡適、魯迅等一大批高校教授、社會賢達,紛紛站入支援與參與的行列。雖然他們中間,有不贊同學生的過激行為的,有在活動結束後力勸學生重返校園的……但,他們時刻關注著學生思想的變化與國家命運的選擇。

1925年11月,林長民因參加反奉兵敗身亡。1929年1月,梁啟超在北京協和醫院病逝。而在前一年3月21日,梁啟超的長子樑思成與林長民的女兒林徽因,在加拿大渥太華的中國總領事館舉行婚禮,使梁啟超與已故好友成為了一對親家,而樑林之好也成為了中國建築史上一樁絕妙的佳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