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汁:北京老炮兒的身份證

這兩天,中國都熱成什麼顏色了?

豆汁:北京老炮兒的身份證

南方尚有梅雨季的降水護體,然而北方人都“熱,餿了”。

豆汁:北京老炮兒的身份證

豆汁:北京老炮兒的身份證

豆汁:北京老炮兒的身份證

要小饞說,這屆年輕人都太悲觀了。

大家都是見過世面的人,在60°的北京,消暑點什麼綠豆湯啊,不正是該來一碗半冒著煙兒還熱乎著的豆汁兒的好時候嗎?

臭也,香也

要是你在北京叫喚這天熱,衚衕裡的大爺大媽定投來鄙視的目光,然後帶著一身豆汁兒味的清涼感搖著蒲扇從你身邊晃過。

豆汁兒?!

一碗令外地人聞風喪膽的莫名液體,實屬北京人夏天的驕傲。

豆汁:北京老炮兒的身份證

不知道有多少人曾被這號稱夏日解暑、冬日驅寒,四季皆宜的豆汁兒“騙過”。

既然這麼有營養,試試?

於是,慘相迭生。沒有一位初次進京城的外地人未曾經歷過品嚐豆汁兒的“恥辱”歷史,實不相瞞,它在凡間有個尊稱,叫“食物界生化武器”。

豆汁:北京老炮兒的身份證

若去京城老店裡點上一碗豆汁兒,等店家端到面前,細細一瞧,這碗裡渾濁、粘稠,色澤淡淡的青綠,還夾著灰白,碗內還向外冒著熱氣。

豆汁:北京老炮兒的身份證

試探性地小喝一口,下一秒可能就是發自內心的人生三問了。

酸腐黴臭味在嘴裡蔓延,天!喝得滿目猙獰,難以下嚥。待它滑過喉嚨直衝腸胃,一股捏著鼻子都躲不過去的衝勁兒像是人生的洗禮。

豆汁:北京老炮兒的身份證

生理上還沒扛過這味兒,心理上還得再受層打擊:隔壁桌大爺的咧嘴一笑。

畢竟,沒有一個純血京城大爺願意放棄在豆汁兒攤上看年輕人品嚐豆汁樂呵的好機會。

豆汁:北京老炮兒的身份證

只見那髮絲銀灰,套著短袖長褲老布鞋、一手搖著蒲扇的大爺就在桌前,一口爽快的“吸溜”還沒咽全,就張口先把另一手準備好的小菜塞進嘴裡,混著一起香噴噴地下肚。

然後騰出口來笑意滿滿,怕是對我們這樣的見怪不怪了:“趁熱趕緊喝吧,這東西一出城就全餵豬去了,能吃的主兒全在這裡叻。”

豆汁:北京老炮兒的身份證

行雲流水,一氣呵成,如此重複,直至見底,才直起身爽快離去,罷了背影還跟著這樣的慈祥之音“喝吧,喝完就成咱北京人兒咯!

時也,命也

豆汁兒早就成為了老北平人的身份證了。

可惜它的起源無法準確考究,可能是遼,可能是宋。

或許是哪天,某位粗心懶漢在烈日下磨綠豆時忘了倒掉,等著想起來,這殘汁便“餿了”。

或許他面對這東西又心生不捨,頗具創意地回鍋加熱,鼓起勇氣一飲下肚,竟是酸中回甘,還清熱敗火,從此這世上一扇新世界的大門由他撞開。

豆汁:北京老炮兒的身份證

豆汁兒是平民產物,製法也簡單便宜。

用製作綠豆粉絲的下腳料,將綠豆浸泡到可捻去皮後再撈出,加水用磨磨成細漿,將其倒入大缸內發酵,沉底的是澱粉,上層漂著的就是豆汁兒。

在裝有開水的大砂鍋上兌入發酵的豆汁兒再加熱燒開,然後小火保溫,隨吃隨盛。

豆汁:北京老炮兒的身份證

咕嚕咕嚕冒泡的時候最好吃,盛至碗裡便是如今的豆汁兒,因為用料的品質不高,豆汁兒一直都不貴,流傳至今也沒變多少。

舊時在京城街頭,豆汁兒的地位可能就是今天的肥宅快樂水吧。

豆汁:北京老炮兒的身份證

最初,小販們挑著擔、載著豆汁兒走街串巷,在北平抑揚頓挫的叫賣聲裡,一聲“酸甜豆汁兒——”惹得無數北平人成了嗜豆汁族。

後來,北平城裡人就離不開豆汁兒了,冬天買回家自己熬,夏天就等著去廟會豆汁兒攤上來一碗,愜意!

再後來,賣豆汁兒小販放下擔子,乾脆在街邊支起了攤,一口銅鍋,鍋裡熬著,順便備點菜絲,燒餅,焦圈兒。

那城裡人念豆汁兒到睡不著時,也不必再幹著急等挑擔人來,早早就跑去攤位前爽一把。

豆汁:北京老炮兒的身份證

一來二去,豆汁兒就傳到了皇上的耳朵裡。

不知哪次的機緣巧合下,這街頭小吃豆汁兒喜提賞識,被乾隆招進宮廷,逆天改命,才有了正式身份,甚至慈禧也十分愛喝它,據說是因為從小家裡窮,只好以豆汁兒粥代飯充飢,喝慣了。

到了現代,美食大家汪曾祺也這樣說過第一次喝豆汁兒的經歷:很多人一口就吐了,我端起碗來,幾口就喝完了,同學問怎麼樣,我說,再來一碗。

愛也,家也

隨著發展,當年街邊的豆汁兒攤就成了如今的各家京城小吃鋪,想斷也斷不了的群眾基礎,倒了誰也不會倒了豆汁兒店。

所以這被愛恨交織還進過御膳房的小吃,豆汁兒到底啥口感?

豆汁:北京老炮兒的身份證

首先,豆汁兒一般有兩種,一種是生豆汁兒,一種是熟豆汁兒。

前者一般是直接喝的,尤其在炎炎夏日,特別是像近些天熱到全國氣溫圖飄著中國紅的日子裡,來上一口冰涼的豆汁兒,出奇地解乏;

不過即使冰鎮夠爽,但依然不如後者熟的熱的豆汁兒喝著來得爽快。

豆汁:北京老炮兒的身份證

梁實秋先生曾經這樣描述:“豆汁兒之妙,一是酸,酸中帶餿腐的怪味。二是燙,只能吸溜吸溜的喝,不能大口猛灌。三在鹹菜的辣,辣得舌尖發麻。越辣越喝,越喝越燙,最後是滿頭大汗。”

豆汁兒,口感獨特,初嘗酸,回味卻異常鮮甜。

而老北京土著們對於喝它的“規矩”,則有兩條:不能用勺舀,更不能一口悶,要圍著碗邊“吸溜”,越喝越熱,越喝越爽,熟而熱乎,以熱逼熱,以毒攻毒。

豆汁:北京老炮兒的身份證

還有一條是吃法,喝豆汁兒,一定得配上焦圈。

然而傳到今天,豆汁兒的吃法已經變得五花八門。

豆汁:北京老炮兒的身份證

榨菜絲、蘿蔔乾、芝麻醬燒餅通通都成為了配菜,但要問最經典的,還要數配著焦糖圈和鹹菜下口。

焦糖圈是現炸的,一口酥脆一口酸甜,那才是生活啊,山珍海味倒也不過如此。

可俗話說,豆汁兒是外地人之砒霜,北京人之蜜糖,到底他們為啥這麼愛喝這玩意兒?

豆汁:北京老炮兒的身份證

小饞想著,這東西畢竟進過御膳房,好歹是皇上愛喝的東西,差不了;再者,那年代除了喝這也沒啥,一回生二回熟,估計喝多了也就習慣了。

況且,它是經發酵形成的更易被吸收,具有降噪解毒、促進脾胃功能、次級食慾、消暑降溫的功能,近乎神丹妙藥。

豆汁:北京老炮兒的身份證

雖然這神化只是半吹捧,但人家的確是挺營養的。

其實,人各有味,為什麼愛,或許連他們自己都說不清。

豆汁兒的味道五味雜陳,好像世間灑脫的模樣,老北平人喝慣了豆汁兒,也見慣了大世面,這豆汁兒是食物伴侶,那味兒,恐怕早已滲入了骨子裡咯。

豆汁:北京老炮兒的身份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