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致和,科舉的棄兒,一個無心之舉竟成商海奇蹟'

"

提起王致和,尤其是北京人沒有不知道的。作為地道的“中華老字號”,其產品的細、膩、鬆、軟、香五大特點備受廣大華人消費者的鐘愛。

王致和本是安徽仙源縣的人,清康熙八年(1669),他因為參加當年的會試落地而滯留在了京城。這已經是他的第四次會試落地了。想起自己數年來的寒窗苦讀,王致和不禁悲從中來。

王致和家境貧寒,能參加到會試已經是不容易了!自己雖說是個舉人的身份,但沒有錢財去上下打點,會試落地,那當官的希望就幾乎沒有了。要想當官只有通過會試成為進士,才可以直接當官。

就此回家吧,他感到愧對鄉親們對他的厚望,更不敢面對父母那期盼的目光。他寫了一封書信回家,對家裡說在京城找到了一份抄寫的差事,自己可以一邊幹活一邊繼續苦讀,爭取下次會試上榜,以光宗耀祖。

"

提起王致和,尤其是北京人沒有不知道的。作為地道的“中華老字號”,其產品的細、膩、鬆、軟、香五大特點備受廣大華人消費者的鐘愛。

王致和本是安徽仙源縣的人,清康熙八年(1669),他因為參加當年的會試落地而滯留在了京城。這已經是他的第四次會試落地了。想起自己數年來的寒窗苦讀,王致和不禁悲從中來。

王致和家境貧寒,能參加到會試已經是不容易了!自己雖說是個舉人的身份,但沒有錢財去上下打點,會試落地,那當官的希望就幾乎沒有了。要想當官只有通過會試成為進士,才可以直接當官。

就此回家吧,他感到愧對鄉親們對他的厚望,更不敢面對父母那期盼的目光。他寫了一封書信回家,對家裡說在京城找到了一份抄寫的差事,自己可以一邊幹活一邊繼續苦讀,爭取下次會試上榜,以光宗耀祖。

王致和,科舉的棄兒,一個無心之舉竟成商海奇蹟

要在京城討生活何嘗容易啊,辛虧在老家時幫人做過豆腐,沒想到這點技能到幫了他的忙。他在安徽會館附近租了個房子做豆腐,白天沿街叫賣,晚上用功讀書。準備再次考取功名。

豆腐的生意還算過得去,這種半工半讀的日子過得是苦中有樂。歲月穿梭一天天過去了。有一次王致和豆腐做多了,當天沒有全部買完,剩下了不少。

當時正是夏季,賣剩下的豆腐很容易發黴變質。王致和急得抓耳撓腮,為了減少損失,他索性死馬當成活馬醫,把豆腐切成小塊,稍加晾晒,配上鹽、花椒等佐料醃在了罈子裡。

他本想著這樣做可以減緩豆腐發黴變質,反正剩下的豆腐也賣不了了,可以自己留著當飯吃。之後他就又讀書去了,竟然把這個事情給忘了。

秋天到來了,王致和有一天猛然想起那些還醃在罈子裡的豆腐。他哭笑了一下,心想這豆腐估計早就不能吃了。

他把罈子打開一看,果然豆腐塊已經呈現青綠色了,而且一股臭味撲鼻。他試著用舌頭舔了一下,覺得有點鹹、有點黏。可是吃起來臭裡透著香,他乾脆有弄下一小塊來吃,越吃越覺得好吃。

王致和把這些醃製的豆腐拿給同鄉去品嚐,誰知大家都讚不絕口,無不稱奇。這真是歪打正著啊,這個無意之舉一定會給自己帶來滾滾財源的。

會試的接連不中,加之厭倦了八股文章。王致和認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既然自己在科舉上難以有所成就了,不如在別的領域闖出個名堂來。

於是棄筆從商的王致和,專心做起“聞著臭吃著香”的臭豆腐來。小小的豆腐塊,價格低廉,開胃下飯,最適合勞動人民食用。所謂一招鮮吃遍天,銷路這一打開,生意是越做越興旺。

到了康熙十七年(1678),王致和在前門外延壽寺街路西,購置了一所門面房,開起了臭豆腐作坊,前店後場,自產自銷,取名“王致和南醬園”。已經營臭豆腐為主,兼做醬豆腐、豆腐乾及各種醬菜。

"

提起王致和,尤其是北京人沒有不知道的。作為地道的“中華老字號”,其產品的細、膩、鬆、軟、香五大特點備受廣大華人消費者的鐘愛。

王致和本是安徽仙源縣的人,清康熙八年(1669),他因為參加當年的會試落地而滯留在了京城。這已經是他的第四次會試落地了。想起自己數年來的寒窗苦讀,王致和不禁悲從中來。

王致和家境貧寒,能參加到會試已經是不容易了!自己雖說是個舉人的身份,但沒有錢財去上下打點,會試落地,那當官的希望就幾乎沒有了。要想當官只有通過會試成為進士,才可以直接當官。

就此回家吧,他感到愧對鄉親們對他的厚望,更不敢面對父母那期盼的目光。他寫了一封書信回家,對家裡說在京城找到了一份抄寫的差事,自己可以一邊幹活一邊繼續苦讀,爭取下次會試上榜,以光宗耀祖。

王致和,科舉的棄兒,一個無心之舉竟成商海奇蹟

要在京城討生活何嘗容易啊,辛虧在老家時幫人做過豆腐,沒想到這點技能到幫了他的忙。他在安徽會館附近租了個房子做豆腐,白天沿街叫賣,晚上用功讀書。準備再次考取功名。

豆腐的生意還算過得去,這種半工半讀的日子過得是苦中有樂。歲月穿梭一天天過去了。有一次王致和豆腐做多了,當天沒有全部買完,剩下了不少。

當時正是夏季,賣剩下的豆腐很容易發黴變質。王致和急得抓耳撓腮,為了減少損失,他索性死馬當成活馬醫,把豆腐切成小塊,稍加晾晒,配上鹽、花椒等佐料醃在了罈子裡。

他本想著這樣做可以減緩豆腐發黴變質,反正剩下的豆腐也賣不了了,可以自己留著當飯吃。之後他就又讀書去了,竟然把這個事情給忘了。

秋天到來了,王致和有一天猛然想起那些還醃在罈子裡的豆腐。他哭笑了一下,心想這豆腐估計早就不能吃了。

他把罈子打開一看,果然豆腐塊已經呈現青綠色了,而且一股臭味撲鼻。他試著用舌頭舔了一下,覺得有點鹹、有點黏。可是吃起來臭裡透著香,他乾脆有弄下一小塊來吃,越吃越覺得好吃。

王致和把這些醃製的豆腐拿給同鄉去品嚐,誰知大家都讚不絕口,無不稱奇。這真是歪打正著啊,這個無意之舉一定會給自己帶來滾滾財源的。

會試的接連不中,加之厭倦了八股文章。王致和認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既然自己在科舉上難以有所成就了,不如在別的領域闖出個名堂來。

於是棄筆從商的王致和,專心做起“聞著臭吃著香”的臭豆腐來。小小的豆腐塊,價格低廉,開胃下飯,最適合勞動人民食用。所謂一招鮮吃遍天,銷路這一打開,生意是越做越興旺。

到了康熙十七年(1678),王致和在前門外延壽寺街路西,購置了一所門面房,開起了臭豆腐作坊,前店後場,自產自銷,取名“王致和南醬園”。已經營臭豆腐為主,兼做醬豆腐、豆腐乾及各種醬菜。

王致和,科舉的棄兒,一個無心之舉竟成商海奇蹟

王致和十分注重生產技藝的提升,經過多次改進,他的臭豆腐質量越來越好,聲望也越來越大。不久臭豆腐的銷路就擴大到東北、西北、華北等地,臭豆腐讓王致和賺得盆滿缽滿,他樂的是合不攏嘴。

到了清朝末年,臭豆腐又傳到了宮中,慈禧太后也喜歡吃,把它定為了御膳小菜。並按照形狀和顏色,給取名“青方”。臭豆腐成了御膳小菜後,身價倍增。

從此“王致和”的生意越做越旺,“王致和”成了金子招牌,到了光緒年間在宣武門外,有人開始仿製王致和開設了王政和、王芝和、致中和等醬園。

1958年,王致和、王芝和、王政和、致中和四家作坊合併成立了國營田村釀造廠,就是現在的北京王致和腐乳廠。在國家的大力扶持下,他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周恩來總理還曾經有過三讓王致和臭豆腐的趣事,1964年緬甸總理奈溫訪華,周總理在人民大會堂設宴招待。席上的幾道小菜裡就有王致和臭豆腐。

由於臭豆腐的臭味,儘管周總理三次做出手勢請奈溫總理品嚐,但他遲遲不敢動筷子。周總理解釋說,這個小菜很有特點,聞著臭,吃著香。奈溫總理笑問這不是都發綠了嗎?

周總理解釋說,這是發酵而不是發黴,還夾了一筷子送進嘴裡。看到周總理吃的津津有味,奈溫總理才動筷子,之後便是讚不絕口。奈溫總理回國時,兩罐子王致和臭豆腐也跟他一起回到了緬甸。

"

提起王致和,尤其是北京人沒有不知道的。作為地道的“中華老字號”,其產品的細、膩、鬆、軟、香五大特點備受廣大華人消費者的鐘愛。

王致和本是安徽仙源縣的人,清康熙八年(1669),他因為參加當年的會試落地而滯留在了京城。這已經是他的第四次會試落地了。想起自己數年來的寒窗苦讀,王致和不禁悲從中來。

王致和家境貧寒,能參加到會試已經是不容易了!自己雖說是個舉人的身份,但沒有錢財去上下打點,會試落地,那當官的希望就幾乎沒有了。要想當官只有通過會試成為進士,才可以直接當官。

就此回家吧,他感到愧對鄉親們對他的厚望,更不敢面對父母那期盼的目光。他寫了一封書信回家,對家裡說在京城找到了一份抄寫的差事,自己可以一邊幹活一邊繼續苦讀,爭取下次會試上榜,以光宗耀祖。

王致和,科舉的棄兒,一個無心之舉竟成商海奇蹟

要在京城討生活何嘗容易啊,辛虧在老家時幫人做過豆腐,沒想到這點技能到幫了他的忙。他在安徽會館附近租了個房子做豆腐,白天沿街叫賣,晚上用功讀書。準備再次考取功名。

豆腐的生意還算過得去,這種半工半讀的日子過得是苦中有樂。歲月穿梭一天天過去了。有一次王致和豆腐做多了,當天沒有全部買完,剩下了不少。

當時正是夏季,賣剩下的豆腐很容易發黴變質。王致和急得抓耳撓腮,為了減少損失,他索性死馬當成活馬醫,把豆腐切成小塊,稍加晾晒,配上鹽、花椒等佐料醃在了罈子裡。

他本想著這樣做可以減緩豆腐發黴變質,反正剩下的豆腐也賣不了了,可以自己留著當飯吃。之後他就又讀書去了,竟然把這個事情給忘了。

秋天到來了,王致和有一天猛然想起那些還醃在罈子裡的豆腐。他哭笑了一下,心想這豆腐估計早就不能吃了。

他把罈子打開一看,果然豆腐塊已經呈現青綠色了,而且一股臭味撲鼻。他試著用舌頭舔了一下,覺得有點鹹、有點黏。可是吃起來臭裡透著香,他乾脆有弄下一小塊來吃,越吃越覺得好吃。

王致和把這些醃製的豆腐拿給同鄉去品嚐,誰知大家都讚不絕口,無不稱奇。這真是歪打正著啊,這個無意之舉一定會給自己帶來滾滾財源的。

會試的接連不中,加之厭倦了八股文章。王致和認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既然自己在科舉上難以有所成就了,不如在別的領域闖出個名堂來。

於是棄筆從商的王致和,專心做起“聞著臭吃著香”的臭豆腐來。小小的豆腐塊,價格低廉,開胃下飯,最適合勞動人民食用。所謂一招鮮吃遍天,銷路這一打開,生意是越做越興旺。

到了康熙十七年(1678),王致和在前門外延壽寺街路西,購置了一所門面房,開起了臭豆腐作坊,前店後場,自產自銷,取名“王致和南醬園”。已經營臭豆腐為主,兼做醬豆腐、豆腐乾及各種醬菜。

王致和,科舉的棄兒,一個無心之舉竟成商海奇蹟

王致和十分注重生產技藝的提升,經過多次改進,他的臭豆腐質量越來越好,聲望也越來越大。不久臭豆腐的銷路就擴大到東北、西北、華北等地,臭豆腐讓王致和賺得盆滿缽滿,他樂的是合不攏嘴。

到了清朝末年,臭豆腐又傳到了宮中,慈禧太后也喜歡吃,把它定為了御膳小菜。並按照形狀和顏色,給取名“青方”。臭豆腐成了御膳小菜後,身價倍增。

從此“王致和”的生意越做越旺,“王致和”成了金子招牌,到了光緒年間在宣武門外,有人開始仿製王致和開設了王政和、王芝和、致中和等醬園。

1958年,王致和、王芝和、王政和、致中和四家作坊合併成立了國營田村釀造廠,就是現在的北京王致和腐乳廠。在國家的大力扶持下,他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周恩來總理還曾經有過三讓王致和臭豆腐的趣事,1964年緬甸總理奈溫訪華,周總理在人民大會堂設宴招待。席上的幾道小菜裡就有王致和臭豆腐。

由於臭豆腐的臭味,儘管周總理三次做出手勢請奈溫總理品嚐,但他遲遲不敢動筷子。周總理解釋說,這個小菜很有特點,聞著臭,吃著香。奈溫總理笑問這不是都發綠了嗎?

周總理解釋說,這是發酵而不是發黴,還夾了一筷子送進嘴裡。看到周總理吃的津津有味,奈溫總理才動筷子,之後便是讚不絕口。奈溫總理回國時,兩罐子王致和臭豆腐也跟他一起回到了緬甸。

王致和,科舉的棄兒,一個無心之舉竟成商海奇蹟

現在王致和已經是一個家喻戶曉的“中華老字號”,當初的科舉棄兒成了商海的寵兒,這自主創業的歷程對現代人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也不無啟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