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至縣境內東流古縣邑

東至縣境內東流古縣邑

東流鎮

東流濱臨長江南岸,取"大江曲折來,到此如東流"詩句中的"東流"為名,晉代陶淵明任彭澤縣令時,曾在東流種菊,留下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千古名句。古稱東流為"菊所"、"菊邑",還因鎮內秀峰、天然兩古塔對峙,又稱"雙塔"。是東至縣最古老的中心城鎮,原為東流縣的縣城。唐會昌初(841-846)始建東流場,取"大江曲折來,到此始東流"詩句中的"東流"為名。南唐保大十一年(公元953年),升東流場為東流縣(縣治和城故城,今東流鎮),縣治臨江而築,無城垣。北宋太平興國三年(公元978年),割貴池之晉陽鄉益東流。明弘治3年(1490),東流知縣進士楊季芳因敬慕陶淵明的高風亮節,得工部郎中毛應奎例紙六千易甓石,在當年先生種菊的故址,建起陶靖節祠(俗名陶公祠),還在臨江處建了一座菊江亭。明代造訪東流的名人很多,其中著名政治家、軍事家、詩人于謙經東流。故有“景到東流”一說,有“十里帆檣依市立,萬家燈火徹夜明”(吳琪詩)狀其景,享有“江南第一繁盛處”美譽。乾隆皇帝弘曆六下江南,微服私訪池州時,在途經東流縣時,曾在姜壩鄉(今勝利鎮姜東村),觀看徽班藝人週三毛扮演《崔子弒君》中的齊莊王,甚為傳神,博得乾隆帝嘉獎,欽賜週三毛“江南第一醜”雅號,並賞其一對金字燈籠。1959年5月15日,原東流縣和原至德縣並置為東至縣,終結了千年古縣治--東流縣。

東至縣境內東流古縣邑

東流古治圖

東流古縣邑自建縣至萬曆元年無城垣。萬曆元年(1573年)時任知縣陳春奏請後動民夫築之。城廓東西一里弱,南北一里強。周長736丈,高一丈四尺,下寬丈五,上寬丈三,條石為基,內外牆磚中間夯土,全城分為水,山,平三段形式。

東至縣境內東流古縣邑

東流古邑圖

水城長274丈,山城250丈,平城212丈。設有水關三,水涵六,城門五。城門建有更樵敵樓,東曰“迎曦”,北曰“瞻極”,南曰“麗山”,西南曰“通津”,西曰“菊江”。崇禎年間時任知縣許茂莘將城牆增高三尺;知縣張雲犟為防兵寇在城外圍築土城,並在土城外開挖深溝引水入內作為護城河充當護城屏障。城內外分十五坊。東街迎恩坊,新義,明倫坊;南街(馬頭街)開元坊;西街民化坊;北街安仁,永清,居賢,新民坊;西北街朝宗坊;中街字民坊。菊江門外字民坊;通津門外開元,太平坊。縣衙居中,周圍保赤堂,五福祠,馬神廟,“公生明”坊,土地祠,禮賢館,育嬰堂,和義局,黃花驛,典史署,陰陽學署,醫學署,監獄,文昌宮,藥王廟,關帝廟,城隍廟,真武廟,社稷壇,學宮,常盈倉等。東流古邑雖小,但官署,廟社,民居集中,坊市繁華。

東至縣境內東流古縣邑

東流縣衙

東至縣境內東流古縣邑

縣衙大門

明末,南明小朝廷亂兵攻陷東流,城內外官署,民舍,倉儲,祠廓,廟宇毀於一旦。清朝咸豐三年至同治二年,太平軍與清軍反覆爭奪東流邑治,至城池一片焦土。1938年日寇攻陷東流,東流再次慘遭炮火,所剩古蹟無幾。

東至縣境內東流古縣邑

大士閣

東至縣境內東流古縣邑

覺心庵

現東流古邑遺存有陶公祠、秀峰塔、天然塔、東流古街等均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陶公祠:又名靖節祠,坐落於東流鎮牛頭山上。

秀峰塔,位於陶公祠右側,建於清乾隆二十四年,塔5層6方,高10餘丈,磚石砌成。

東至縣境內東流古縣邑

天然塔,坐落於回龍山,始建於清乾隆10年(1745年),塔5層6方,磚木結構,高11丈,周長6丈6尺,方方有門,塔體飛簷,內畫棟。因建時萬事順利,時人認為“天然趣事”,故名天然塔。秀峰塔,天然塔合稱“東流雙塔”。

東至縣境內東流古縣邑

東流老街,東西880米,南北300米走向的兩條古街交叉而成的十字街,寬3至5米,保存有明清徽派建築1000餘棟。1989年列為安徽省省級歷史文化保護街區。

東至縣境內東流古縣邑

東流老街

東至縣境內東流古縣邑

趙家大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