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泳》之後,會玩點不一樣的

《冬泳》之後,會玩點不一樣的

2018年,出生東北的80後青年小說家班宇以一系列精湛的短篇小說引來文壇矚目,今年,他憑藉首部小說集《冬泳》成功斬獲第17屆華語文學傳媒盛典“年度最具潛力新人”。5月26日,剛剛領完獎的班宇來到順德北滘豐明中心,與作家麥小麥進行了一場題為“小說越過冬季”的對談。

從樂評人到小說家

曾經,痴迷搖滾樂的班宇寫過碟評、專題報道、音樂家採訪,做過資料編譯,文字產量很大。直到2014、2015年左右,國內音樂類綜藝節目越來越多,此起彼伏,造成一種音樂繁榮的景象,但在班宇看來,繁榮景象背後卻是音樂文化的逐漸式微,許多音樂雜誌紛紛關閉,樂評專欄被砍,“沒有樂評可寫了”,這使班宇開始重新思考轉型。

2016年,在一次“豆瓣閱讀”舉辦的徵文大賽中,班宇投稿的《打你總在下雨天 工人村藍調故事集》獲得了“喜劇故事”組的首獎,這部作品以市井氣十足的敘事語調,描繪了一部蓬勃而鮮明的東北舊工業區的小人物悲喜劇。班宇的小說始終深陷對工人村的回憶和再創造。他生長在瀋陽鐵西區,這裡當年號稱是“中國的魯爾區”(德國著名工業基地),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已頗具規模,這就是班宇小說中“工人村”的現實原型。“工人村”成立於上世紀50年代,三層的紅磚建築,只有表現優秀的個人能分到的房子,而到了上世紀90年代,工人村的房子已經老舊,有能力的人都搬進了更先進的現代化高樓。

寫“工人村”,班宇最開始想模仿的是馮驥才的《俗世奇人》,但後來發現面對這些工人,班宇不想把他們寫得太“輕盈”,大多時候他都是壓著筆寫的。所謂“壓著筆寫”,既是出於班宇對工人村近距離的認知,也是想以工人村的落寞折射時代鉅變的寫作野心。

《冬泳》之後,不再集中寫東北

儘管是年輕作者,但班宇的寫作一出場就很老到。作家麥小麥認為,正是十多年樂評、書評、球評,給了班宇紮實的語言打磨和訓練,“班宇的文字有一種奇特的魅力,每篇小說的完成度都很高,每篇都是不一樣的風格。”

在小說集《冬泳》收入的7個短篇中,《冬泳》這篇最有特殊的分量,也因此被班宇選為書名。他回憶說,寫《冬泳》的時候正好是冬天,每天一出門就是飛沙走石和路上的髒雪,內心有點煩躁不安,動筆寫作是他對現實做出的一點抵抗。班宇表示,“對我來說,《冬泳》有一點寓言小說的味道,主人公有象徵性,他代表了某一類人,或者一群在精神和行為上相近的人群。我想呈現的是,一個始終揹負傷痕的人,會如何處理內心的傷疤?會在何時何地,以何種方式爆發?”

在《冬泳》獲得巨大關注之後,班宇的下一部小說會寫什麼題材?這是不少讀者關心的問題。班宇迴應,下一部作品不會再集中寫東北,每一次寫作都應該有不同的形式和玩法,作家需要不斷突破自我。

採寫/攝影:南都記者劉晨朱蓉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