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場上的假雞樅、假松茸和假口蘑

動物 五次方物語 2017-07-22

只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再也沒能忘掉你容顏~

表誤會,我說的是它——

菜市場上的假雞樅、假松茸和假口蘑

這蘑菇的獨特氣質讓人一眼難忘。其外表暗黑冷峻,形似矮胖新削的鉛筆,又如厚重鏽蝕的箭鏃,集呆萌炫酷於一身。旁邊標牌上寫的明白,此為黑皮雞樅,售價不菲,80元一斤。

然而雞樅生性乖戾,需要和白蟻巢“共生”才能正常生長。如此苛刻的生活條件,人工尚難以模擬,所以並無養殖雞樅上市。所謂“黑皮雞樅”,其實是長根菇屬的卵孢長根菇,學名Oudemansiella raphanipes。因與雞樅略形似,故冒其名。

雖系假貨,但據說其口感鮮嫩,味道醇香,為食用菌之上品。要不是一時囊中羞澀,我當場就買了。等到我痛定思痛之後,翌日決定去買點兒嚐嚐鮮時,攤主居然捲鋪蓋回家過年了,大哥你的職業操守呢?離春節還有好幾天啊!

菜市場上的假雞樅、假松茸和假口蘑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沒有偽雞樅不要緊,還可以買偽松茸。上圖是所謂“赤松茸”,實為大球蓋菇(由群友“六度”老師鑑定),學名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正版的松茸一般指口蘑科口蘑屬的松口蘑及其近緣種,大球蓋菇則屬於球蓋菇科球蓋菇屬。二者雖均系傘菌目,但同目不同科,如同貓和狗一樣相去甚遠(那“黑皮雞樅”倒屬於口蘑科)。另,大球蓋菇的商業化種植非常成熟,而松茸們卻和雞樅一樣,都是桀驁不馴的主兒,至今仍嘯聚山林,未受招安。

然後我還是沒有買,我最終買的是偽“口蘑”——必須是偽的,真正的口蘑沒這麼便宜......市面上那些常見的、潔白的、圓潤的、也挺好吃的“口蘑”,其正名為雙孢蘑菇,學名Agaricus bisporus,傘菌目蘑菇科蘑菇屬,和口蘑也根本不是一個科。本非同根生,冒名何太急呢?其中緣由不得而知,反正大家都這麼叫。

菜市場上的假雞樅、假松茸和假口蘑

這一小撮“口蘑”,品相不佳,實物則比照片更遜。這不是我喜歡的顏,我要的是“閬苑仙葩,美玉無瑕”。埋汰成這樣,怎麼對得起1926年那一次偉大的突變?話說原生的雙孢蘑菇也是灰不溜秋的模樣,直到那一年,一叢潔白無瑕的異類在賓夕法尼亞州的某個蘑菇地裡閃亮登場。此後,白色雙孢蘑菇迅速攻城略地,最終全世界都淪陷了......

菜市場上的假雞樅、假松茸和假口蘑

金針菇也有類似的黑歷史。野生的金針菇,曾經是個矮矬窮,幾經選育和突變,才蛻變成了現在這種白瘦美人。使之成為白色的突變,遲至上個世紀80年代才出現。

菜市場上的假雞樅、假松茸和假口蘑

變白有啥用,一炒又黃了......

一白遮百醜,外貌確實重要。但蘑菇之所以受人們青睞,最關鍵的還得是好吃,不然開頭提到的“黑廝”也不能那麼貴。蘑菇中含有遊離的氨基酸,如穀氨酸天門冬氨酸之流,以及一些呈味核苷酸,這些零碎兒賦予了蘑菇一個字:鮮。因此,蘑菇尤為素食者們追捧,“素高湯”也往往少不了蘑菇作為原材料。但蘑菇真的能算“素”麼?這也很難說。

在早期的分類系統中,真菌當仁不讓地屬於植物界。但科學的發展會適時地顛覆人們的常識,如今真菌不僅不算植物,甚至從“親緣關係”上來看,它們和動物更為接近。

“若無演化之光,生物學毫無道理”。所有的生物均由共同祖先演化而來,真菌當然不例外。通俗點說吧,就是在很久很久很久(N個)以前,原始的(真核)生物演化成了兩支,一支是單鞭毛類,一支是雙鞭毛類,植物和藻類起源於後者,而真菌和動物則是前者的後裔。如果說真菌和動物是親兄弟,植物頂多算表姐。

明白了這麼一層隱祕的關係,我們還能那麼理直氣壯地說蘑菇是素菜嗎?

p.s. 植物人史軍老師在一篇文中指出,“黑皮雞樅”是雞樅屬的菸灰雞樅菌。我出五毛錢,賭他說錯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