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木秉鳳:《淡然一笑風骨凝》'

動物 宇宙 大學 新華在線網官網 2019-09-14
"
"
三木秉鳳:《淡然一笑風骨凝》

芒鞋鐵杖踏天階,

浣洗靈峰望雪皚。

舉酒高杯邀月飲,

八仙棹浪赴瑤臺。

日月相推,四季序變,紅塵無住,草木春秋。從容淡定,乃大自然井井運行的常態。

人類返璞歸真的基礎,就是修煉內心的淡定。其實,真正的幸福就來源於,靈魂通透的淡泊;來源於寧靜致遠的從容;來源於滄桑歷盡的反思;來源於宇宙大道的感悟。

生命修煉,不是煉就通天的本事,創造富可敵國的財產,而是於歲月遷流中,修煉從容、淡定的心態,去感悟“天人合一”的生命暢達。

淡定是什麼?淡定是對大千世界參悟而後的身心空靈狀態。淡定是修煉出來的,淡定是參悟出來的,淡定是感化出來的,淡定是昇華出來的。猶如《大學》之綱,從“格物”到“平天下”的“內聖外王”過程,就是我們從明理走向淡定的整個過程。

在紛紛擾擾的慾望塵囂面前,誰能如履平坦淡然處之呢?情感割捨不下;利益割捨不下;名譽割捨不下;血緣子系割捨不下!各種情執、物執、權執、名執,紛紜牽絆!!能八風吹不動、巍然自如之的,除非聖者!!!

我們帶著愚昧,從自然鴻蒙中茫然走來,又帶著智慧,向自然懷抱中從容歸去。生命修煉的過程,就是萬緣放下並融入自然的過程。天清江月白,心靜海鷗知,放下不是沒有,而是由執著之小境,化為無我之大公。

人之一生,如春草夏花,所有絢麗繽紛之有形都將歸於寂滅,唯有靈魂如影隨形跟著我們上路。

淡定,是一種風骨。風起雲湧之間自能靜影沉璧,泰山壓頂之際亦能談笑從容。

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這種風骨。活在當下,在生活中才會處之泰然,寵辱不驚;不為前事所悔,不為後事所懼。心中只有本性沒有習性,只有規律沒有現象,只有博愛沒有欲恨。

人類應當謙卑地牢記:我們永遠是大自然中,來去如風的匆匆過客,學會淡定就是道法自然。淡定從何而來?淡定從佈施中來,淡定從持戒中來,淡定從精進中來,淡定從忍辱中來,淡定從智慧中來。

淡定的反面就是浮躁,沒有了浮躁,人自然淡定下來。人為什麼會有浮躁?因為意志不夠堅毅,難以自強不息;因為道德不夠厚重,難以厚德載物;因為雅量不夠宏廣,難以胸懷萬事。

一個身經百戰,叱吒風雲的將軍;一個呼風喚雨,利民利國的政治家;一個在舞臺燦爛,德風樸素的藝術家;一個成己達人,重信守諾的企業家;一個在學堂三尺,一世耕耘的教育家。他們身上所擁有的那種淡定,是風度優雅的,是自然而然的,是芳馥自華的,是修養於內而魅力外發的。這種淡定之美,愈老愈華,愈老愈香,愈老愈醇。

繁華落盡,時光不老,駐足反思,靈魂如洗。在星移斗轉中,在物是人非中,在春花秋月中,在朝絲暮雪中,我們煉就了與世無爭的超然心態。在積極入世中,消極逐物;在沉穩淡泊中,寧靜致遠;在老練豁達中,輕鬆自如。所以,淡定是一種人性恆定後的處事原則,不快不緩、不溫不冷,親而有度、順而有持。淡定也是一種風度。動若脫兔,靜若處子,貧而無憂,仁而無懼,勇而無躁,氣定神閒,蘭心傲骨,內藏智慧,面帶愚拙。

當喧囂沉寂,當夜闌無息,反觀自己,生命之愚昧在於,一生都在追逐生命中根本不需要的東西,在追逐物慾過程中,失去了正確目標,失去了人生的真正意義。

我們為什麼活著?很多人會回答,為了家庭和事業。那動物為什麼活著?為了尋覓食物和繁殖後代。人與動物的根本不同,是人有更高層面的精神需要,這就是知識之外的文化需要。如果我們放棄了這些與動物之間的目標差異,人與動物還有區別嗎?

老子曰: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人往往越是擁有,愈是貪婪,愈是豐富,越怕失去。生活中的很多東西一旦失去,很易彌補,但靈魂一旦丟失,卻難再尋回。為什麼?幸福就像手心裡的沙,握得越緊,流失得越快。

心靜即情淡,古今落聖田。走向淡定,聖賢之書應是最佳的起點。書是作者對自身生活的感悟和人生經驗的積累,讀書,猶如進入了作者的內心世界,我們隨著作者的思想起伏,也領略到大道之恆久與世事之變遷,感悟出人生百味。墨香開合之間,神接千載如晤。

紙上得來總覺淺,春風化雨須躬行。靈魂的成長,與慾望的擴張正好相反。幽人空山,天韻悠然。 淡泊方外,靈犀洗浣。我們需修持一顆不染纖塵的心,去領略宇宙自然中那美輪美奐的風光無限!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