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師兄進化史:中國豬的前世今生

動物 考古 劍齒虎 鱷魚 博古致知 2018-11-29

博古致知:透史明理,透物見人。歡迎關注!

二師兄進化史:中國豬的前世今生

豬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物種之一,已有3600萬年的歷史,而人類只有300多萬年的歷史。眾所周知,家豬緣自野豬的馴化。目前,家豬遍佈世界各地,而亞洲野豬僅分佈在中國大陸、臺灣、爪哇、蘇門答臘和新幾內亞等地區。

家豬與野豬在形態和習性差異明顯,凶猛的野豬是如何馴化為形態、習性迥然不同的家豬呢?家豬起源於何時、何地?系單一起源,抑或多個起源呢?

二師兄進化史:中國豬的前世今生

人間美味

為什麼馴養的是野豬

豬能成為史前社會中與人類關係較為密切的動物,能被古人馴養,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程度:食用植物的種植、狩獵技術不斷提高;

2、圈養能帶來巨大的好處:可以增加捕獲動物的載肉量、可以自主調節動物食物的消費、可以繁殖後代,減少狩獵次數;

3、豬是雜食動物,對食物品質的要求不高,人類飼養他們以後,可以調整不同的方式以滿足豬的食物要求,便於飼養;

4、豬不是經常遷徙住所的動物,居住範圍不大,這與習慣於定居生活的人類特別是農耕民族的生活相適應,因此從事農耕的定居民族多半都飼養豬。

5、圈養場所和配套飼養技術的建立

家豬起源的前提

在新石器時代,家豬作為最早出現的家養動物之一,應具備以下前提:

1、傳統狩獵獲得的肉食資源的方式已不能滿足肉食的需求,需要尋求新的肉食資源

2、居住地周圍存在著一定量的野豬,特別是出生不久的幼小野豬,容易獲得馴化對象

3、對水稻、粟等特定農作物的播種、管理、收穫等一系列栽培工藝的成功,鞏固了古人有意識地種植植物性食物的信心,同時也促使他們開始有意識地對動物進行馴化

4、收穫的糧食有了一定的剩餘,可以用來對動物進行飼養。

家豬的祖先與馴化歷史

家豬和現在的野豬有著共同的祖先,即原生野豬,野豬生活的範圍相當廣泛,在人類開始訓話它們之前,早已廣泛分佈在非洲和歐亞大陸。在中國,家豬的起源可以追溯到8000年前的河北武安磁山遺址

(一)遠古時期四大巨豬

1、巨豬:體型堪比野牛

生活在古近紀,大約距今6500萬年,長相併不是巨大的豬,而是在較短的時間內體型發展到野牛這麼大,故有“巨豬”之稱。他們的咬合力十分的驚人,甚至可以和恐龍進行戰鬥。雖然體型龐大,但是腦量很小,腦子的體積居然和一隻橘子差不多,繁華一時就滅絕了。研究者認為,巨豬是以吃植物為主的雜食動物!

二師兄進化史:中國豬的前世今生

巨豬

2、完齒豬:戰鬥力完爆劍齒虎

又叫弓頜豬,是屬完齒獸科動物。它們大約生存在3000到100萬年前的歐洲以及歐亞大陸,體型龐大,高達1米多,甚至可能達到800公斤。完齒豬的上下顎極強,遠遠超出鱷魚的咬合力

它真正的面目是讓人非常恐懼的,比劍齒虎都可怕;它是豬的近親,被稱為“沙土惡魔”。表面凶神惡煞,喜歡啃食植物塊莖和藤蔓,主食是植物,想要開葷時才去搶食或食腐。

二師兄進化史:中國豬的前世今生

完齒豬

3、恐頜豬:巨豬類最後的輝煌

體型稍大於巨豬和完齒豬,又名恐豬,是巨豬科家族中身材極其巨大的一類。大約生活在500到2300萬年前的北美洲,肩高超過2米,體長超過3米。它們擁有1對可怕的大犬齒、銳利的前臼齒以及令人恐怖的大嘴。屬於雜食性的動物,比現代的野豬還更為凶殘,在希臘語中,直接被稱為恐怖豬滅絕的原因可能是由於乾旱造成了這些大塊頭集體湧向1個幹河床,並最終死在那裡

二師兄進化史:中國豬的前世今生

恐頜豬

4、嘉興黑豬:豬中精品

震驚了吧!是家豬啊,沒錯,早在7000年以前,這種就出現在了地球上。因為原產地就在浙江省的嘉興市,因此而得名“嘉興黑豬”。雜食性動物,而且超愛空心菜、塊莖、藤蔓之類的植物,莫非真是“完齒豬”的近親?其體型雖然沒有完齒獸那般大,但也是豬中精品

二師兄進化史:中國豬的前世今生

嘉興黑豬

(二)中國豬的馴化歷史

人類對動物的馴化歷史開始於距今約1萬年左右的全新世。豬在中國是最早被馴養的動物之一,距今8000年前磁山遺址的豬就有被馴養的證據。

在中國,有兩個重要的遺址可以用來驗證家豬的起源。

第一個是河北省武安縣的磁山遺址,距今8000年左右,發現80個放有小米的土坑。考古學家將那些小米依照體積換算成重量,達5萬公斤之多。另外,有些土坑裡在小米之下還放有完整的豬或狗,這些豬的生存年齡大概在1歲左右。判斷標準如下:

1、牙齒測量

磁山遺址豬的下第3臼齒的平均長度為41.4毫米,平均寬度為18.3毫米。這個尺寸與現代家豬的數據接近;

2、豬的死亡年齡

磁山遺址超過60%的豬的年齡在0.5-1歲之間,這種局面當是人為控制下的產物。

3、豬骨遺骸出土時的考古學背景

該遺址的幾個窖穴裡都埋葬有1歲左右的骨骼完整的豬,上面堆積有大量的炭化小米。這些都是當時人的有意所為。

第二個遺址是山西省襄汾市陶寺遺址,距今約4200-4000年。對該遺址出土的人骨與豬骨進行食性分析,發現人和豬都攝取過大量的C4植物。因為小米是C4植物,所以可以推測當時的人與豬都吃小米,或者更確切地說,人吃的是小米,而豬吃的可能是小米的殼。

在中國諸多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出現了大量的豬作為獻祭用牲或陪葬生靈,這從側面反映了飼養的規模擴大,飼養水平的進步。同時,各地出現了大量帶有豬形象的遺物,如:

1、河姆渡文化豬紋陶缽

二師兄進化史:中國豬的前世今生

河姆渡文化豬紋陶缽,距今約7000-6500年。陶缽圓角、平底,呈倒梯形斗魁形狀,口徑17.5-21.7釐米、底徑13.5-17釐米、高11.7釐米。器表打磨光亮,長邊兩側各陰刻一豬。豬的腹部運用了陰刻重圈和草葉紋等紋樣。

2、紅山文化玉豬龍

二師兄進化史:中國豬的前世今生

紅山文化玉豬龍,距今約6000年-5000年.有4種動物的特徵:鹿眼、蛇身、豬鼻、馬鬃。高26釐米,完整無缺,體蜷曲,呈C字形,形體酷似甲骨文中的“龍”字。

3、安徽凌家灘玉豬

二師兄進化史:中國豬的前世今生

“玉豬”是一件文物,長、寬、高分別為75釐米、38釐米和22釐米,重量在170斤,安徽省含山縣的凌家灘遺址出土,距今約5500至5300年,是目前為止凌家灘玉器文化中發現的最大隨葬品。

4、豬首形陶匜

二師兄進化史:中國豬的前世今生

豬首形陶匜長 13.6釐米 ,高 6.7釐米 ,崧澤遺址出土。盛水器。

器身厚實,為豬首形雕塑。渾圓的器身是豬的身軀,簡明形象的豬首,展示了家豬的形象,說明早在5000多年前野豬已畜養成為家豬了。

5、此外,良渚文化玉禮器上發現很多都雕刻有精美的豬的圖像,距今5300-4500年左右。

二師兄進化史:中國豬的前世今生

良渚文化玉禮器上的豬圖像

最後,文獻中也有關於家畜起源的角度,如《史記·夏本紀》中有“豢龍氏”、“御龍氏”的記載,《周禮》中有“服不氏掌教擾猛獸”的記載,《淮南子》亦有“拘獸以為畜”等說,這些都反映了動物的馴養活動。在新石器時代中期,雞、狗、豬、羊等動物已被馴化成家畜家禽,成為史前時期農業經濟的重要補充。

野豬馴養過程中的變化

野豬經過長時間的人工圈養馴化與挑選,在生活習性、體態、結構和生理機能等方面逐漸起變化。尤其是體型的改變:

自然界的野豬因為尋找食物的緣故,經常需要拱土,所以嘴長而有力、犬齒髮達,頭長與體長之比大約為1 :3

而被人類圈養的野豬,並不需要費勁覓食,所以頭部明顯縮短,犬齒退化,頭長與體長之比大約為1 :6

同時,家豬野外生存能力變差、繁殖能力增強、生長速度加快、性情溫順便於飼養。

二師兄進化史:中國豬的前世今生

豬馴化前後體型的變化

中國家豬的發展方式

新石器時代,中國黃河流域的家豬可劃分為三個類型:“依賴型”、“初級開發型”和“開發型”。

1、依賴型

當時人們的肉食來源完全依賴於捕獲居住地周圍存在的野生動物。這樣,居住地周圍有什麼動物,當時的人就狩獵或捕撈什麼動物。

2、初級開發型

當時人們的肉食來源主要依賴於捕獲居住地周圍存在的野生動物,但是也包括飼養一定數量的家畜。把狩獵、捕撈野生動物和初步控制、開發特定家養動物相結合。這種開發提高了人們在食物資源不穩定的情況下生存的能力。

3、開發型

當時人們的肉食主要來自飼養的家畜,但在一定程度上還依賴於捕獲居住地周圍存在的野生動物。在這一階段,主要通過飼養家畜來保證肉食資源的供應,但狩獵、捕撈活動也在發揮一定的作用。

在人完全掌握對動物的飼養之前,還存在一個強化人與動物相互作用的中間階段。磁山的考古材料表明距今8000年左右中國地區的居民已經掌握了對豬的飼養,這是目前所知中國地區家畜飼養的最早證據。但是,在此之前,還有一個人與豬相互作用的中間階段

新石器時代居民是在自然環境制約下開展生存活動的,他們在經濟上的發展往往是被動的,比如飼養家豬。

家豬是中國新石器時代最早出現的家畜之一,在整個東亞地區的農耕社會裡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家養動物,這是中國古代社會的一個顯著特點。農業的發展促進了飼養業的發展,使之成為中國傳統農業的組成部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