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桂新“南向通道”:鋼鐵駝隊的出海之路

東盟 經濟 北部灣港 長江 東博社 2017-06-18

黃沙大漠,商旅不絕,2000多年前的絲綢之路上,駱駝承包了大部分的載貨業務。而今,聲聲駝鈴換成了火車呼嘯的風聲,一列列鋼鐵駝隊尋跡絲路古道,跑出了新的精彩:依託中歐班列,“一帶一路”上架起了3條連接亞歐大陸的橋樑,3000列鋼鐵駝隊,往返穿梭於大橋兩端,近60個城市,聯通著世界的東西南北。

渝桂新“南向通道”:鋼鐵駝隊的出海之路

其中,中國重慶是首條中歐班列“渝新歐”的誕生之地,時隔6年,“渝新歐”已成為中國首個突破千列的中歐班列。眼下,山城重慶正依託“渝新歐”一線,借勢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的落戶,積極嘗試開闢南向通道,與新加坡加強聯通。作為“渝新歐”極富創意的延伸,這條南向通道被稱為“渝桂新”。

從“渝新歐”到“渝桂新”,從大陸到海洋,隨著兩段線路的聯結,馳騁於陸路的鋼鐵駝隊,將走向更寬廣的大海。

為了共同的目標

屬於中歐班列西線的“渝新歐”,從中國重慶出發,經新疆阿拉山口出境,終點在德國的杜伊斯堡。沿途通關監管互認、信息共享,運輸全程只需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自2011年開通以來,“渝新歐”班列次數量佔全中國中歐班列數量的45%左右,實力可見一斑。

隨著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加強互聯互通被放到了極為重要的位置。重慶作為“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聯結點,對於建設成為中國內陸國際物流樞紐和口岸高地,增強“渝新歐”對東盟的輻射力和影響力,開始有了更高的要求。2015年,中國和新加坡第三個政府間合作項目——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正式落戶重慶,更增添了重慶建設南向通道的底氣。

在打造“鐵空聯運”4小時輻射圈後,重慶將目光投向了比空運更穩定、實惠的鐵路運輸。毗鄰東盟的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作為中國西南內陸地區最近的出海通道,成為重慶聯通新加坡再出海的一個上佳選擇。而這也正好契合國家賦予廣西的“三大定位”以及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新一輪開放開發的升級需要。

目前欽州港作為北部灣港集裝箱業務的核心,貨運多數來自雲南昆明,貨物主要為出口到印尼等東盟國家的化肥。如果跟佔據長江80%運力的重慶實現海鐵聯運,那麼長江沿線的筆記本電腦、摩托車、化工品等貨源就有望流入。這不僅將降低企業運輸的成本,增加欽州港的集裝箱吞吐量,更將成為廣西踐行“三大定位”務實之舉。

而新加坡作為國際航運中心,更高效、多元、開放的交通聯運,顯然也有利於新加坡本國經濟的發展。正因為開闢南向通道符合中國重慶、廣西與新加坡的共同需要,所以渝桂新“南向通道”的建設才從推進之初就得到三方的共同認可,並不斷取得新的突破。

渝桂新“南向通道”:鋼鐵駝隊的出海之路

不止是海鐵聯運

2017年5月10日,載著重慶當地生產的高檔生活用紙、摩托車等產品,首趟渝桂新(重慶—欽州)“南向通道”試運行班列開行。經過近48小時的行程,該班列順利抵達廣西北部灣欽州港東站。在港口完成了貨物通關手續後,貨物下水出海,前往新加坡。就在一個月前的4月28日,首趟渝桂新(欽州—重慶)試運行班列也成功開行,至此,渝桂新“南向通道”試運行班列已成功完成上下對開。

相較於原有鐵路零散運輸,渝桂新“南向通道”的班列可節約2天以上的時間;較重慶至上海經長江的河運,能節約12天以上的時間。在欽州保稅港區海關國檢的配合下,運抵欽州保稅港區的重慶外貿貨物僅需4天時間就能完成貨物出口。一條高效、便捷的運輸通道已經輪廓清晰。接下來,三方還將成立合資公司,搭建南向通道公共平臺,加快一體化物流信息系統建設,以儘早實現渝桂新“南向通道”班列正式開行。

渝桂新“南向通道”:鋼鐵駝隊的出海之路

而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張曉欽的介紹,中國廣西、重慶與新加坡對渝桂新“南向通道”的建設已取得共識,並於2017年4月28日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三方合作的具體內容包括:開通鐵路集裝箱班列,形成由重慶,經廣西北部灣港,到新加坡的海陸聯運線路;開通中國至中南半島的公路貨運直通車,形成由重慶經廣西到新加坡的陸路通路;擴展空中航空物流的合作,將在南寧合作建設中新大型綜合物流園區;合作推動通關便利化,拓展信息物聯,探討跨境電商、智慧物流的合作等。

可以說這是一條海陸空齊頭並進的通道,也是一條從基建到信息都互聯互通的坦途。為了尋求公路、物流領域合作的突破,2017年5月18日,位於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內的憑祥綜合保稅區與重慶公運集團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共同打造渝桂新“南向通道”(重慶—憑祥—東盟)便捷物流線路。

對此,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管理局局長韓寶昌表示,在“一帶一路”大背景下,大通道是一個多層次的大概念,包括鐵路、公路等方面;也是多線路、多運輸的概念,南向通道的內涵應該是極其豐富的。

渝桂新“南向通道”:鋼鐵駝隊的出海之路

鋼鐵駝隊遇見現代寶船

當鋼鐵駝隊依託中歐班列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上一道亮麗的風景時,北部灣畔,已與7個東盟國家的47個港口建立海上運輸往來的廣西北部灣港,正以集裝箱外貿班輪作為現代寶船,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上破浪前行。

而隨著渝桂新“南向通道”建設的推進,陸與海的聯動將釋放巨大的發展機遇。經廣西出海的這條大通道,將重塑沿長江運輸至上海繞行大半個中國海岸線到東盟的傳統路線;同時通過“渝新歐”連接絲綢之路經濟帶,通過“渝桂新”連接海絲和中南半島,經由重慶連接東南亞至歐洲,構成輻射範圍更廣的亞歐陸上新通道,實現“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的有效聯結,帶動中國西部地區開發開放、協同發展。

重慶作為中國西部的重要城市及該線路的核心樞紐,重慶工商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李敬認為,渝桂新“南向通道”的開通,標誌著重慶能夠“下南洋”,開闢出一條“走出去”的新方向,也將實現重慶由長江上游航運中心向內陸國際物流樞紐轉變。

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彭清華則表示,中國西南地區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在北部灣,渝桂新“南向通道”的南北對接,將形成“一帶一路”經西部地區的完整環線和陸海貿易新通道,對廣西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深化與新加坡交流合作意義重大。而富集廣西海陸通道資源的北部灣經濟區也將因此獲得新一輪開放開發,以及打造向海經濟的強大動能。

除了加快中國西部地區的開發開放,“把‘南向通道’打造成為中國‘一帶一路’的示範項目,不單是看重慶和西南省份借道北部灣港出口到海外的貨量,反過來的北向貿易同樣值得期待。”新加坡太平船務集團董事總經理張鬆聲舉例,馬來西亞的咖啡從新加坡出海到欽州港,可一路北上分撥到雲南、重慶、四川,再通過重慶的“渝新歐”班列,經新疆阿拉山口出境到哈薩克斯坦等中亞地區,“這將改變東南亞貨物目前經由伊朗中轉的舊有方式。”

從內陸走向海洋,是經濟全球化的驅使,從海洋走向內陸,是開拓市場的探尋與向海經濟的延伸。渝桂新“南向通道”銜接的將不僅是沿線各個城市的發展訴求,更有絲路鋼鐵駝隊南下出海與海絲現代寶船北上掘金的合作機遇。當“一帶一路”形成一個有機銜接的整體,它將帶給這個世界更多的驚喜。

本刊記者 / 黎敏

文 / 《中國—東盟博覽》雜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