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豬佩奇進考場?”真正厲害的家長,會陪孩子這樣看動畫片

微博上看到一位寶媽這樣吐槽:

她說,早上陪孩子去參加考試,出乎我的意料,試卷上居然有這樣一道題目。

“看了喜洋洋和灰太狼動畫片,灰太狼把可憐的小羊綁在了樹上,你身邊要是有小朋友模仿其中的情節,將其他幼兒捆綁在樹上,你會怎麼做呢?”

正確答案如下:

“小豬佩奇進考場?”真正厲害的家長,會陪孩子這樣看動畫片

這位媽媽信誓旦旦的說,我家小孩肯定做對了,這部動畫片是他家小孩最喜歡看的,每次看動畫片的時候她都會陪著孩子,遇到動畫片裡的行為,正確的會讓他學習,不正確的我會引導他。平常陪他看動畫片也就是希望孩子放鬆一下心情,只是沒想到動畫片能成為考試題目,以後可要陪孩子多看看有益的節目。

動畫片的種類比較繁多,不過說起動畫裡的角色,小豬佩奇無疑是現在的“網紅”,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一定很熟悉它的故事。這不,連動畫裡的小豬佩奇如今也走進考場,你們敢相信在考場上需要先看一集小豬佩奇才能答題嗎?

前不久,杭州一些民辦初中自主招生,要求學生需要先看一段小豬佩奇動畫片再進行答題。學校組織學生觀看小豬佩奇用各種方式吹泡泡的英文原版視頻,然後再完成三部分的考題。

第一部分是英文選擇題,考查學生的記憶力和對視頻細節的關注能力。

第二部分圍繞視頻,考查邏輯推理能力,如“網球拍和泡泡器哪個吹出來的泡泡多”等問題。

第三部分要求學生為視頻寫100字推薦語,並以《此刻的心情》為題寫一段話,考查發散性思維和性格的“正能量”程度。

同學們只有在完成這“三部曲”之後,才能進行考試。很多學生紛紛表示:“考英語之前先看一集社會人小豬佩奇,放鬆心情,很好玩。”很多家長也對這種學習模式豎起了大拇指。

“小豬佩奇進考場?”真正厲害的家長,會陪孩子這樣看動畫片

除了動畫片,還有歌曲,熱門電視劇等都出現在了考題中。

2008年6月11日,周杰倫《青花瓷》3入考題,多首歌被納入教學教材。

“小豬佩奇進考場?”真正厲害的家長,會陪孩子這樣看動畫片

還有今年1月,備受觀眾喜愛的電視劇《延禧攻略》也被納入大學考試題。

“小豬佩奇進考場?”真正厲害的家長,會陪孩子這樣看動畫片

不得不說啊,社會在發展,要是不及時去觀看電視上的一些節目,就要和世界脫軌了呢!更深層次,說明我們的教育也要隨之發生改變。中國教育和國外教育還是有很大差距的,根據去年教育部數據顯示,中國出國留學人數已經超過了60萬大關,其中美國留學人數最多。為什麼每年會有這麼多人出國留學?原因就是外國的教育方式。

中國的教育方式和國外還有很大差距,美國的教育一直以來都更注重培養自強自立,務實,敢於冒險,開放和創新的精神。但似乎國內的孩子從小接受的就是“填鴨式教育”,家長都過於保護自己的孩子,不敢放手讓他們去幹一些事情,都替孩子安排好,這就很容易扼殺孩子們的創造力。

“小豬佩奇進考場?”真正厲害的家長,會陪孩子這樣看動畫片

此外,美國教育最成功一點的就是在於實踐相結合。注重視頻動畫教學,例如《維尼斯大偵探》,《米奇妙妙屋》等等,打破了傳統家長對於動畫片的歧意,家長在陪同孩子觀看動畫片的同時,一方面能夠學到知識,另外一方面能加強孩子與父母的互動,鍛鍊孩子的創造力,你說這樣的教學方式能不受歡迎嗎?

“小豬佩奇進考場?”真正厲害的家長,會陪孩子這樣看動畫片

所以各位家長們也更要開始正視動畫片給小孩子帶來的影響了,不能一味的停留在“小孩看動畫片不良”的負面的情緒之中。

我們通過調查,發現每個家長對孩子看動畫片的看法都不一樣:

有的家長認為動畫片就是一些沒營養的存在,孩子一看動畫片就根本停不下來,加上,長時間看電視會影響視力。

有的家長認為動畫片裡的一些角色是教育孩子,陪伴孩子的好夥伴。

有的家長卻說:“自己經常陪孩子看動畫片,看動畫片的好處,多到你想不到”

同樣是看動畫片,為什麼家長所持的態度都不一樣呢,差別究竟在哪兒呢?不用說,肯定就是方法,每個家長對孩子看動畫片所持有的態度都不一樣,有的家長把孩子看動畫片當做一種和自己建立友誼的溝通方式。

果果媽:孩子不聽話?是時候找超級飛俠來幫忙了!

果果媽的孩子現在還在上幼兒園中班,最讓她頭疼的就是孩子每天出門都特別墨跡,“等我拼完這個”“等我畫完畫”……果果媽每天都要吼到嗓子痛,也不見得有什麼效果。

之後她發現,陪孩子看動畫片給了她靈感,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讓親子溝通變得越輕鬆了。

一天早上,孩子和玩具纏綿著不肯出門,果果媽就說:“我們來玩汪汪隊遊戲吧,你想當誰?”

果果興奮的喊著:“當然是萊德。”

“好,那我選擇毛毛,萊德隊長,我們今天的任務是什麼?”

“有隻小貓被困住了,需要我們救援。”

“好的,隊長,我看到小貓就在幼兒園門口的樹上,我們要快點趕到啊。”果果媽會一邊假裝用手機查資料,一邊為自己應急的智商暗暗鼓掌。

“好!汪汪隊要出動了!”小孩子入戲的能力也是比較驚人的。

……

之後她便開始學動畫裡的角色這樣和孩子溝通,不停的變換動畫裡的人物角色,孩子一點也不會覺得膩味。時間久了,越來越覺得這樣溝通反而使得她和孩子的關係更加好了呢!

“小豬佩奇進考場?”真正厲害的家長,會陪孩子這樣看動畫片

遠遠媽:家長說100遍,還不如汪汪隊說1遍

開始陪孩子看動畫片之後,你就會發現,有時候你和孩子好說歹說都說不清的事情,看幾集動畫片,潛移默化影響一下,立馬就說通了。

遠遠媽說自己家的孩子,愛喜新厭舊,有了新的東西,舊東西立馬扔掉。家裡的玩具舊鞋都堆積成山了,孩子還是天天還是吵著嚷著要買新的。

不過上次陪孩子一起看過《汪汪隊立大功》之後,情況就變得不一樣了。

汪汪隊的維修隊長灰灰最擅長的就是變廢為寶,它的口頭禪就是“別丟掉,再利用”。

發現這個好榜樣之後,遠遠媽就開始轉變策略:“我給你說你不聽話,那我就要誇別人好了。”

每次陪娃看汪汪隊,遠遠媽看到灰灰就會秒變戲精:“哇,舊睡衣和褲子居然可以變成帆船,灰灰真是太厲害了!”

就這樣持續了好幾個月,遠遠媽發現孩子變了好多。從剛開始強烈抗拒舊東西,到現在她兩的畫風已經變成了這樣:

“這裡有兩雙舊鞋子,我們把它扔掉好不好?”

“媽媽。別丟掉,再利用!”

……

“小豬佩奇進考場?”真正厲害的家長,會陪孩子這樣看動畫片

其實啊,現在不少的動畫片,都會或多或少的把孩子的基本行為規範揉合在裡面,它們可能還是你育兒路上的大救星呢。讓娃從動畫片裡找到榜樣的力量,比你念叨100遍更有用!

真正厲害的家長,都會陪孩子看動畫片。但是這個“陪”也是有講究的

家長陪同孩子看動畫片,試試從這幾方面做,不僅增加孩子的安全感,還能增進親子之間的情感。

孩子模仿動畫片動作很正常,家長不要慌!

孩子模仿動畫片裡的臺詞、動作,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這是孩子的天性,也是他們表達自我的一種方式。看到孩子模仿小豬佩奇的豬叫、拿著掃把模仿孫悟空揮舞金箍棒,家長不要驚慌失措,以為自己的小寶貝要被動畫片“帶歪”啦。

“小豬佩奇進考場?”真正厲害的家長,會陪孩子這樣看動畫片

大部分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還沒有太多的辨別意識,沒有建立完善的分辨是非、好壞的能力,往往是盲目模仿,只是覺得有趣,或是在當下的情形和情境之中,讓他們聯想到了動畫片裡的情節,自然而然地就模仿出裡面角色所說的話,家長應該正確看待孩子這一成長現象。

你可以告訴孩子,小豬佩奇是可愛的小豬豬,我們和它是兩個不同的物種,人有自己的語言,不需要去模仿豬的叫聲;孫悟空是神話故事裡的主角,普通的掃把是不可能變成神奇的金箍棒的等等。

3歲以上的孩子,每天看動畫時間不要超過一小時

家長們,你們有沒有為了圖清靜,或拗不過孩子的央求,讓孩子一看動畫片幾個小時?

家長要選擇適合孩子看的動畫片,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動畫片的內容首先要適合孩子的年齡段,不能夠讓孩子接觸色情、暴力的內容,這是基本底線。其次再好好想想,孩子是喜歡看可愛的動畫片,還是幽默的動畫片?選動畫片的每一步,都得爸爸媽媽下功夫把好關。

“小豬佩奇進考場?”真正厲害的家長,會陪孩子這樣看動畫片

選好之後,必須要規定每次觀看的時間,3歲以上的孩子每天看動畫時間不要超過一小時,3歲以下的,建議不要看動畫片。過早讓孩子接觸電視不是一件好事,家長還是要以戶外活動或親子游戲替代為宜,多和孩子做些互動有趣的小遊戲,這樣不僅能夠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少看動畫片,也增進了親子關係。

孩子處於模仿期,家長的引導不宜“硬來”

在孩子處於模仿的敏感期時,家長的正確引導很重要!如果只是一味的訓斥,很可能適得其反,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爸爸媽媽不是說我不能飛起來嗎?那我偏要試一試!悲劇往往就是這樣發生的。

“小豬佩奇進考場?”真正厲害的家長,會陪孩子這樣看動畫片

如果孩子的模仿行為並不算嚴重,家長可加以適度的引導,以婉轉的方式告訴孩子怎麼樣是對的,怎麼樣是不可以的,並條理清楚地告訴他們為什麼不可以。

如果要挑毛病,每部動畫片都能找出一定的不足之處,在這個問題上絕不能簡單地將孩子的錯誤模仿完全歸結於動畫片本身,即使再優秀的動畫片,也需要家長的正確引導。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18個月以下的嬰幼兒最好不要看電視;18個月至12個月的孩子每天看手機電視屏幕時間不能超過1小時,爸爸媽媽們一定要嚴格執行哦!

看電視是把雙刃劍,關鍵是看家長們如何規避和引導。之前有一篇文章《3歲孩子每天看電視超過一小時,智商會發生這樣的變化》而這篇文章內容主要是教各位家長們如何去規避看電視的一些“壞處”,正確的去陪孩子看電視。

“小豬佩奇進考場?”真正厲害的家長,會陪孩子這樣看動畫片

當代社會,不看電視基本是不可能的,電視作為現代化的傳播媒介已經深深介入了當今社會生活的的各個領域。而且,許許多多的孩子都已經不願意聽媽媽講故事了,變形金剛,哈利波特等等都已經成為了孩子生活中的一部分,它們能夠在愛學習輔導和動腦能力上給予孩子教育和幫助。中央臺的《七巧板》節目伴隨著幾代的孩子,欄目中的動手摺紙,簡單家務,智力遊戲等等都給孩子做出了很好的榜樣。我們也應該在這個大環境下選擇適合孩子身心發展的,不是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