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浪費了那個傳奇史詩,電影《血戰疏勒城》到底讓軍迷多失望?

東漢 後漢書 漢朝 宋朝 軍事歷史 冷兵器研究所 2019-02-25


生生浪費了那個傳奇史詩,電影《血戰疏勒城》到底讓軍迷多失望?



公元9012年2月15日,群眾戲稱為“拯救大兵耿恭”的《大漢十三將之血戰疏勒城》,一部據說正劇定位的網絡大電影,在優酷成功上映。標題賊長。和片子最後出現的那幅《十三壯士歸玉門》相比,可以說從標題就錯了——這場東漢初期慘烈又悲壯的戰爭,可沒那麼多將軍;最高級軍官耿恭,是負責西域屯田的“戊己校尉”之一。


生生浪費了那個傳奇史詩,電影《血戰疏勒城》到底讓軍迷多失望?



一開場主角帶了不到十個兄弟偵察敵情,判斷敵軍就來了個20+人前哨小隊,麻利地從這個小隊馬蹄下救了個陌生女孩子(事後證實是個車師公主),然後兩萬“漠北大軍”立即出現在地平線上。兩撥敵人距離極其接近,讓人疑惑一開始的偵察到底是沒用呢還是沒用。場景與氛圍,頗似2004年英美愛爾蘭合拍搞事大片《亞瑟王》的開頭。

這段鏡頭,耿恭給觀眾的第一印象是:


生生浪費了那個傳奇史詩,電影《血戰疏勒城》到底讓軍迷多失望?

▲請看這穿越的宋代手刀和鍋盔,哦不,大約是款略後現代的疑似改版笠盔



生生浪費了那個傳奇史詩,電影《血戰疏勒城》到底讓軍迷多失望?

▲以及比起打仗更適合街頭鬥毆的某件主將裝備




“他大約是個俠客吧。”

關於俠客上戰場的效果怎麼樣,冷研之前已經發過文章,《古代的武林高手上了戰場能打勝仗嗎?》這裡不再贅述。片子給耿恭的定位,約莫確實是個俠客。此時敵軍看起來剛到,但在後來的劇情裡,第十分鐘多一點,東漢章帝說他們堅守數月,和鮑泉爭論的大臣(可能是第五倫)說出來就成了月餘;到了耿恭和車師公主的交談,是“你來之前有半年多了吧”。仗打了多久,到故事結束也沒答案。可想而知整個劇組沒人把劇本完整通讀過,包括編劇本人。


生生浪費了那個傳奇史詩,電影《血戰疏勒城》到底讓軍迷多失望?



全片重點也不在漫長的堅守,尤其不會如何堅守,而在男主角如何耍帥,如何武功高強,以及如何在劇組分給他的兩個妹子跟前自我表現。一出場,和敵軍前哨小隊先打一架;把死囚選出來做炮灰,死囚不服,主角一挑N打了一架;有個大頭兵昏頭了嘴炮要投降,主角親自動手,砍了;敵軍來攻城,大不了帶著人再打群架。至於指揮,那是兵臨城下才想起存水存糧;領導力麼,大多數情況下,就是主角動動嘴——他大爺動了嘴,剩下的事情難道不會自動搞定了嗎?劇情跑到接近一半,主角派部下出圍城求援,則是這樣的青天白日朗朗乾坤:


生生浪費了那個傳奇史詩,電影《血戰疏勒城》到底讓軍迷多失望?

▲實不相瞞一開始我們還以為是出城詐降




全片對匈奴人都是“漠北大軍”這種讓人想起蒙古國海軍的稱呼,吐槽的人多了,我們姑且不多說。雙方第一仗,漢軍城頭上裝著拋石機但沒有弩:


生生浪費了那個傳奇史詩,電影《血戰疏勒城》到底讓軍迷多失望?



匈奴人的站隊是:


生生浪費了那個傳奇史詩,電影《血戰疏勒城》到底讓軍迷多失望?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找馬隊,我們是沒找著




到了攻城的時候,馬隊突然出現,不過步騎配合相當混亂。剛衝鋒時:


生生浪費了那個傳奇史詩,電影《血戰疏勒城》到底讓軍迷多失望?



到了城下:


生生浪費了那個傳奇史詩,電影《血戰疏勒城》到底讓軍迷多失望?


▲對方雖然假模假式擺了一排拒馬且沒壕溝,但關著門沒出來,騎兵跑這麼快是圖啥

漢軍為了取勝,則祭出了國產影視經典錯誤——望天放箭陣,以及東漢白磷彈:


生生浪費了那個傳奇史詩,電影《血戰疏勒城》到底讓軍迷多失望?


生生浪費了那個傳奇史詩,電影《血戰疏勒城》到底讓軍迷多失望?



好的,到此為止,想看戰爭片的朋友,如果沒退場,應該已經決定後半段改看武俠片了。這時候開頭幾分鐘呢,實事求是,不到十分鐘。在歷史上,耿恭死守疏勒城,只是東漢明帝永平十七年(74年)夏到章帝建初元年(76年)正月間,東漢試圖修復絲綢之路,在西域與匈奴反覆拉鋸作戰的一部分。永平十七年冬,東漢重置西域都護,耿恭作為配套的生產建設兵團長官之一,隨之到任。次年三月,北匈奴裹挾西域親匈勢力殺來,防衛戰打響。西域都護陳睦、司馬班超、戊己校尉耿恭,和另一位戊己校尉關寵,幾乎同時被衝擊,首尾不能相應,又碰到明帝去世,所以情勢危急。都護陳睦和駐守車師前王部柳中城的關寵戰死,班超和耿恭分頭堅持作戰。但在電影中,完全沒有體現整個大局,好像匈奴人專門奔著耿恭來一樣,格局頓顯狹隘。


生生浪費了那個傳奇史詩,電影《血戰疏勒城》到底讓軍迷多失望?



在歷史上的這場戰役中,耿恭轉戰兩城,三次被圍。他一開始憑城擊退兩萬敵軍,是在車師后王王城金滿(《後漢書》等作“金蒲”),而後考慮到水源問題,才移駐疏勒城。第一、第二次被圍,他都成功迫使敵軍短暫解圍撤退,贏得恢復戰力的喘息時間。而在電影中,從頭到尾,耿恭都被圍困在一座城裡,被圍時間劇組從頭到尾也沒搞清楚,那個城叫疏勒城。


生生浪費了那個傳奇史詩,電影《血戰疏勒城》到底讓軍迷多失望?



劇組安排給耿恭的不到三百人。但歷史上的耿恭,單單為了給匈奴大軍攻擊的車師后王助戰,一次就能派出三百人。當疏勒城第一次被圍,耿恭還可以“募先登數千人直馳之,胡騎散走”(《後漢書·耿恭傳》),先鋒就能點出數千騎兵的規模。在電影中,男主角卻只能徵召獄中的死囚作為炮灰來使用,而且數量少得可憐,極大限制了電影對這場戰爭的表現空間。


生生浪費了那個傳奇史詩,電影《血戰疏勒城》到底讓軍迷多失望?

▲大概就是這麼小貓三兩隻





生生浪費了那個傳奇史詩,電影《血戰疏勒城》到底讓軍迷多失望?

▲主要還是男一號耍帥的陪襯




所以這個片子的戰爭場面、雙方的技戰術……一言難盡。當個抗匈神劇來看就好了。


生生浪費了那個傳奇史詩,電影《血戰疏勒城》到底讓軍迷多失望?

▲比如匈奴人點燃整個疏勒城的孔明燈





生生浪費了那個傳奇史詩,電影《血戰疏勒城》到底讓軍迷多失望?

▲比如防守城門的漢軍




該片致敬《亞瑟王》的情節也絕不止開頭,熟悉的朋友自然會報以微笑。比如圓桌出鏡:


生生浪費了那個傳奇史詩,電影《血戰疏勒城》到底讓軍迷多失望?



比如大敵當前,男主角和女票范姜,有個調情氛圍還沒全撤、隊友突然拍門的橋段。劇組花活玩得太不走心,使影片後半的看點,基本可集中到“範羌什麼時候出城求援”——按照歷史,耿恭部下軍吏範羌,本該在第三次圍城發生前,奉命前往敦煌,領取當年發給將士的冬裝,因此不在圍城中,得以帶兵支援、迎回老長官和僅存的戰友們。但在片中,或許因為必須盯住劇組給男主角安排的他老妹,範羌堅持了整整一個小時。出城前場面如圖:


生生浪費了那個傳奇史詩,電影《血戰疏勒城》到底讓軍迷多失望?


▲沒錯就赤膊這位,下一秒混戰中被隊友推出城……再下一秒幾把刀穿透隊友

總的來說,劇組自身想塞的東西太多,壓倒了對題材和人物應該下的細功夫;他們不斷提醒觀眾“我們在編故事,我們真的好努力編故事”,但忘了紮實經營故事本身。所幸演員工作賣力,使得片子還有“貢獻表情包”一點可取,比如主角這個“居高臨下地比中指.jpg”:


生生浪費了那個傳奇史詩,電影《血戰疏勒城》到底讓軍迷多失望?



不過,作為古代戰爭題材影片,表情包是遠遠不夠的。他們還有很長的提升道路要走。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蕭牧之,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生生浪費了那個傳奇史詩,電影《血戰疏勒城》到底能讓軍迷多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