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聊城市 東阿縣名稱的由來及歷史演變

因境內北有黃河,南有濟水蜿蜒東流,河曲形成大陵,故曰阿;阿,有二:在趙者曰西阿,在齊者曰東阿。這就是東阿縣名稱的由來東阿縣歷史悠久,據史書記載,東阿縣自春秋戰國時期為齊國西陲小邑,先稱柯,繼曰阿。秦廢封建置郡縣,始稱東阿縣,屬東郡。自秦已來,相沿至今已2200餘年,其間除劉宋一度將東阿併入谷城縣,解放後一度將東阿併入茌平縣外,一直相沿。

春秋齊柯邑,《春秋莊公十三年》公會齊侯盟於柯,《杜注》“今齊北東阿,為齊之柯邑,猶祝柯今為祝阿也,”後為阿邑,秦時謂之東阿,漢置東阿縣,故城在今山東陽谷縣東北五十里,即今阿城鎮,宋徙廢。

春秋齊谷邑,後治谷城縣,宋移東阿縣治南谷鎮,在今東阿縣南十二里,又移利仁鎮,亦在今縣境,金又徙新橋鎮,在今縣北八里,明徙今治,清屬山東泰安府,今屬山東東臨道,自春秋至明洪武8年,”東阿“縣治設今陽谷縣東阿鎮;明洪武8年至民國東阿縣治設今濟南平陰東阿鎮;建國後,東阿縣設在今銅城鎮。

春秋時,置柯邑,原屬衛國,後屬齊國。戰國時改稱阿邑,仍隸齊國。秦始稱東阿,屬東郡。漢置東阿縣(治今陽谷縣東阿鎮),仍屬東郡。三國時為魏地,亦隸東郡。西晉屬濟北國,東晉改國為郡,東阿屬之。

南北朝大明元年(457)併入谷城縣。北魏,恢復東阿縣;東魏徙東阿縣治於故城東10公里(今濟南平陰東阿鎮)。北齊,省谷城入東阿,屬濟州。隋代,屬兗州濟北部。唐武德四年(621),屬濟州,隸河南道。

天寶元年(742),更州為郡,隸濟陽郡;同年恢復谷城縣。唐天寶十三年(754),改屬鄆州東平郡。大曆元年(766),鄆州改為淄青道,東阿屬之。

"
聊城市 東阿縣名稱的由來及歷史演變

因境內北有黃河,南有濟水蜿蜒東流,河曲形成大陵,故曰阿;阿,有二:在趙者曰西阿,在齊者曰東阿。這就是東阿縣名稱的由來東阿縣歷史悠久,據史書記載,東阿縣自春秋戰國時期為齊國西陲小邑,先稱柯,繼曰阿。秦廢封建置郡縣,始稱東阿縣,屬東郡。自秦已來,相沿至今已2200餘年,其間除劉宋一度將東阿併入谷城縣,解放後一度將東阿併入茌平縣外,一直相沿。

春秋齊柯邑,《春秋莊公十三年》公會齊侯盟於柯,《杜注》“今齊北東阿,為齊之柯邑,猶祝柯今為祝阿也,”後為阿邑,秦時謂之東阿,漢置東阿縣,故城在今山東陽谷縣東北五十里,即今阿城鎮,宋徙廢。

春秋齊谷邑,後治谷城縣,宋移東阿縣治南谷鎮,在今東阿縣南十二里,又移利仁鎮,亦在今縣境,金又徙新橋鎮,在今縣北八里,明徙今治,清屬山東泰安府,今屬山東東臨道,自春秋至明洪武8年,”東阿“縣治設今陽谷縣東阿鎮;明洪武8年至民國東阿縣治設今濟南平陰東阿鎮;建國後,東阿縣設在今銅城鎮。

春秋時,置柯邑,原屬衛國,後屬齊國。戰國時改稱阿邑,仍隸齊國。秦始稱東阿,屬東郡。漢置東阿縣(治今陽谷縣東阿鎮),仍屬東郡。三國時為魏地,亦隸東郡。西晉屬濟北國,東晉改國為郡,東阿屬之。

南北朝大明元年(457)併入谷城縣。北魏,恢復東阿縣;東魏徙東阿縣治於故城東10公里(今濟南平陰東阿鎮)。北齊,省谷城入東阿,屬濟州。隋代,屬兗州濟北部。唐武德四年(621),屬濟州,隸河南道。

天寶元年(742),更州為郡,隸濟陽郡;同年恢復谷城縣。唐天寶十三年(754),改屬鄆州東平郡。大曆元年(766),鄆州改為淄青道,東阿屬之。

聊城市 東阿縣名稱的由來及歷史演變

隋朝置陽谷縣,東阿西南部劃出屬之。《續山東考古錄》載有“隋置陽谷縣,約得漢東阿地十之六、七”及“陽谷縣,後魏東阿地”的記述。《陽谷縣志》也有明確記載:“城東五十里有阿井,此井舊屬阿邑,今並屬陽谷縣。”北宋太平興國後,因黃河沖積,北部鄰邊縣盧縣(今銅城西部)廢,部分劃歸東阿。

唐元和十四年(819)改隸天平郡。五代十國時,屬鄆州天平節度使。宋初,屬京東路;慶曆元年(1041)改隸西路安撫使;政和五年(1115)屬大都督府,建炎元年(1127)改隸東平府。

金代,隸山東西路東平府。元初,隸東平路;至元九年(1272)東平改為下路總管府,東阿屬之。

"
聊城市 東阿縣名稱的由來及歷史演變

因境內北有黃河,南有濟水蜿蜒東流,河曲形成大陵,故曰阿;阿,有二:在趙者曰西阿,在齊者曰東阿。這就是東阿縣名稱的由來東阿縣歷史悠久,據史書記載,東阿縣自春秋戰國時期為齊國西陲小邑,先稱柯,繼曰阿。秦廢封建置郡縣,始稱東阿縣,屬東郡。自秦已來,相沿至今已2200餘年,其間除劉宋一度將東阿併入谷城縣,解放後一度將東阿併入茌平縣外,一直相沿。

春秋齊柯邑,《春秋莊公十三年》公會齊侯盟於柯,《杜注》“今齊北東阿,為齊之柯邑,猶祝柯今為祝阿也,”後為阿邑,秦時謂之東阿,漢置東阿縣,故城在今山東陽谷縣東北五十里,即今阿城鎮,宋徙廢。

春秋齊谷邑,後治谷城縣,宋移東阿縣治南谷鎮,在今東阿縣南十二里,又移利仁鎮,亦在今縣境,金又徙新橋鎮,在今縣北八里,明徙今治,清屬山東泰安府,今屬山東東臨道,自春秋至明洪武8年,”東阿“縣治設今陽谷縣東阿鎮;明洪武8年至民國東阿縣治設今濟南平陰東阿鎮;建國後,東阿縣設在今銅城鎮。

春秋時,置柯邑,原屬衛國,後屬齊國。戰國時改稱阿邑,仍隸齊國。秦始稱東阿,屬東郡。漢置東阿縣(治今陽谷縣東阿鎮),仍屬東郡。三國時為魏地,亦隸東郡。西晉屬濟北國,東晉改國為郡,東阿屬之。

南北朝大明元年(457)併入谷城縣。北魏,恢復東阿縣;東魏徙東阿縣治於故城東10公里(今濟南平陰東阿鎮)。北齊,省谷城入東阿,屬濟州。隋代,屬兗州濟北部。唐武德四年(621),屬濟州,隸河南道。

天寶元年(742),更州為郡,隸濟陽郡;同年恢復谷城縣。唐天寶十三年(754),改屬鄆州東平郡。大曆元年(766),鄆州改為淄青道,東阿屬之。

聊城市 東阿縣名稱的由來及歷史演變

隋朝置陽谷縣,東阿西南部劃出屬之。《續山東考古錄》載有“隋置陽谷縣,約得漢東阿地十之六、七”及“陽谷縣,後魏東阿地”的記述。《陽谷縣志》也有明確記載:“城東五十里有阿井,此井舊屬阿邑,今並屬陽谷縣。”北宋太平興國後,因黃河沖積,北部鄰邊縣盧縣(今銅城西部)廢,部分劃歸東阿。

唐元和十四年(819)改隸天平郡。五代十國時,屬鄆州天平節度使。宋初,屬京東路;慶曆元年(1041)改隸西路安撫使;政和五年(1115)屬大都督府,建炎元年(1127)改隸東平府。

金代,隸山東西路東平府。元初,隸東平路;至元九年(1272)東平改為下路總管府,東阿屬之。

聊城市 東阿縣名稱的由來及歷史演變

明初屬東平府,洪武八年(1375年)又設縣治於故谷城(今平陰縣東阿鎮),隸濟寧府東平州,洪武十八年(1385)改屬兗州,隸山東布政使司。時縣境南北長50公里,東西寬32.5公里;東至平陰縣界7.5公里,西至陽谷縣界25公里,南至東平州界17.5公里,北至茌平縣界30公里。

清初,屬兗州府東平州;雍正十三年(1735)改隸泰安府。縣治仍設東阿鎮(今平陰東阿鎮),境域略有變動,縣境南北長45公里,東西寬27.5公里。縣城至邊界縣距離,除西至陽谷縣界縮短5公里外,其餘與明代同;東北至平陰縣界7.5公里,東南至東平縣界15公里,西南至壽張縣界30公里,西北至聊城縣界22.5公里。

民國初期,縣治仍設東阿鎮(平陰東阿鎮)境域與清同。1913年屬山東濟西道,1914年改屬東臨道。1927年廢道級建制,直隸山東省,1937年後屬山東省第六區。1940年建立東阿縣抗日民主政府,隸魯西行署第四專署;1941年7月,屬冀魯豫行署第四專署;1942年12月,冀魯豫行署第一、四專署合併為第一專署,東阿屬之。1945年8月,改隸冀魯豫行署第六專署。

1947年冬,縣機關遷駐銅城鎮 。1949年8月,屬平原省聊城專署東阿境域界定。原屬東阿黃河以東村鎮及西南張秋一帶劃出,原屬平陰、聊城的部分地域併入東阿,茌平與東阿交錯為鄰的村莊,以趙牛河為界北歸茌平、南屬東阿。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銷,改隸山東省聊城專區。1958年12月,東阿縣撤銷,其轄區分別併入壽張、茌平二縣;1961年7月恢復東阿縣,其隸屬未變。1967年聊城專區改為地區,隨改屬聊城地區。1998年3月,聊城地區改為地級聊城市,隨之改屬聊城市。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