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太奇女—033期)

【導語】1981年播出的由唐佩琳編劇,王扶林導演,紅色影星張連文主演的電視劇《敵營十八年》是我國電視連續劇的開山之作,該劇雖然篇幅較短,只有區區的9集,但劇情懸念叢生、引人入勝。該劇播出之後,立即博得觀眾的一片叫好之聲,家長們也不再擔心自己的孩子模仿《加里森敢死隊》,整天拿把刀子四處亂飛了。但與此同時,該劇也遭到來自各方的吐槽與責問,直至今日,這種聲音也沒有完全停息過。

81版《敵營十八年》為何至今還引來四面八方的責問?

責問一:當年,曾有一位文藝界泰斗級人物這樣說:“我解放前在白區工作22年,地下工作不是這個樣子的,情報工作一不搞美男、美女計,二不搞暗殺。但《敵營十八年》恰恰在這兩點上,違背了情報工作的真實。”

試答一:小編以為,發問者應該首先理解“計”的概念:計者、算也,是為達到目的而採取的方法與謀略。假如《英雄虎膽》裡的曾泰不與美女蛇阿蘭跳那段“驚世駭俗”的倫巴,恐怕早就沒命了吧?再者說,《敵營十八年》裡江波也只是敷衍敵人的誘惑而已,每次都恰到好處地戛然而止,與曾泰一樣,絕沒有掉進“敵人骯髒汙穢的染缸裡”,始終保持一個共產黨人的本色。逢場作戲嘛,何談美男計之說呢?誰都不會以為是假戲真做的。

81版《敵營十八年》為何至今還引來四面八方的責問?

電影《英雄虎膽》劇照

81版《敵營十八年》為何至今還引來四面八方的責問?

情報工作如同刀尖上跳舞,稍有不慎便會滿盤皆輸,是你死我活的鬥爭,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酷,為了保護自己對敵人實施暗殺,絲毫沒有違反所謂的“人道主義”,假如不是這樣的話,餘則成可能早死過八百回了,還潛伏個啥啊!?

81版《敵營十八年》為何至今還引來四面八方的責問?

責問二:江波的形象過於臉譜化,一看就是個正面人物,這樣的人物形象別說潛伏敵營18年,就是8天、8小時都不可能!

81版《敵營十八年》為何至今還引來四面八方的責問?

試答二:張連文作為70年代“工農兵”革命角色的不二人選,在這部劇中的角色定位的確差強人意。

81版《敵營十八年》為何至今還引來四面八方的責問?

張連文主演《創業》的鐵人形象

81版《敵營十八年》為何至今還引來四面八方的責問?

張連文主演《豔陽天》劇照

81版《敵營十八年》為何至今還引來四面八方的責問?

張連文主演《沸騰的群山》劇照

這也不能怪他,人們看慣的“不爭饅頭爭口氣”的鐵人形象,是無論如何不能像老奸巨猾的餘則成那麼接得住地氣的。

81版《敵營十八年》為何至今還引來四面八方的責問?

電視劇《潛伏》劇照

責問三:主演留著大背頭、大鬢角,大開風紀扣……真的以為堂堂國軍就那麼不在意軍容風紀嗎?

81版《敵營十八年》為何至今還引來四面八方的責問?

試答三:國民黨軍隊曾大量裝備德式裝備、沿用德式序列制式和聘請德國軍事顧問,由此沿用嚴苛的德軍風紀也是必然的,從《橋》裡的這個畫面,便能窺見德式風紀有多嚴格:

81版《敵營十八年》為何至今還引來四面八方的責問?

前南斯拉夫電影《橋》劇照

由此看來,沿用德軍制式序列和軍容風紀的國民黨軍肯定不會允許大背頭和大鬢角的,尤其是作為表率的高級將領。至於劇中為什麼給江波如此造型,想必是受當時風靡一時的“杜丘的風衣”、“矢村的大鬢角”影響吧?或許導演以為這樣才是最時尚的、最接地氣呢。

81版《敵營十八年》為何至今還引來四面八方的責問?

日本電影《追捕》劇照

責問四: 80年代的影星可沒有現在這樣天價的片酬,他們和工廠的工人沒啥區別,都是拿死工資的,每月就那麼三四十塊錢,拍戲補助也是每天以毛毛錢計算的,六小齡童拍了六年的《西遊記》才拿了2000塊錢,李連杰一天一塊錢的片酬拍了十個月的《少林寺》,一共也就拿了300多塊錢,而本劇的編劇唐佩琳也只拿到了600塊錢的稿酬,這在當時已經夠他一年的工資了。可本劇才短短9集的容量,10萬的投資在那個年代可是天文數字了,編劇、導演、演員的薪酬完全可以忽略不計,至於寒酸到連主角的一件像樣的服裝都是從其他劇組借來的?衣服太瘦,風紀扣系不上不說,居然連配套的褲子都沒借到,不得已,有些橋段只能拍上半身……劇組居然窮到連主演的服裝都沒錢製作?10萬塊錢都花哪兒去了?

81版《敵營十八年》為何至今還引來四面八方的責問?

《敵營十八年》編劇 唐佩琳老師

試答四:1980年我國的年均工資是762元,這對於10萬投資的《敵營十八年》來說,的確是個天文數字,那時的劇組生活和現在相比,絕對是天壤之別,曾有劉曉慶因為伙食問題,在《垂簾聽政》中與開小灶的香港演員梁家輝“爭肉吃”的故事,住宿條件也就是一般招待所而已,睡睡大通鋪也是家常便飯……

包括片酬、服化道、劇組生活開銷在內,似乎在那個時代再也找不到花掉10萬元拍9集戲的理由了?可大家不要忘了,那可是我國第一部電視劇,從導演到演員,劇組從上到下,都是在摸著石頭過河,那個時候還沒有數碼攝影技術,最花錢的地方就是攝影和錄像,而如何在第一部電視劇中儘可能地節約寶貴的膠片,恐怕是導演最頭疼的地方了。加之那時候的拍攝任務完全是命令式的政治任務,規定的75天裡必須完成,在時間緊、任務重,沒有任何經驗可以借鑑的情況下能夠按期殺青也屬不易了。當然,必要的投入還是必須的,就算資金再緊,牙縫裡也能擠出幾套主演的服裝吧。

【結語】魯迅先生曾說過:“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王扶林帶領他的團隊作為國產電視劇第一個執螯下酒的人,首先是值得尊敬的。如果沒有他的第一次嘗試,就沒有後來的《西遊記》、《紅樓夢》等經典劇目的誕生,更沒有後來的《潛伏》、《懸崖》等優秀諜戰劇的日漸成熟。無論從任何角度看待,81版《敵營十八年》雖然在製作上略顯粗糙,但絲毫不能動搖它在中國電視劇里程碑式的歷史地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