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才不是鬼節,這是個愛意滿滿的日子'

"

今天可是個大日子,農曆七月十五,傳統節日中的中元節,也就是我們老百姓俗稱的“鬼節”。準備好今晚出去見鬼了嗎?反正我是不去!

"

今天可是個大日子,農曆七月十五,傳統節日中的中元節,也就是我們老百姓俗稱的“鬼節”。準備好今晚出去見鬼了嗎?反正我是不去!

中元節,才不是鬼節,這是個愛意滿滿的日子

中元節的起源有兩種說法:

一種說法是中元節是咱土生土長的道家節日,起源於中國古代的“三元日”,就是正月十五的上元節,七月十五的中元節,十月十五的下元節。道家認為“三元”乃“三官"之別稱,所以上元節又稱“上元天官節”;中元節又稱“中元地官節”;下元節又稱“下元水官節”。所謂“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一切眾生皆是天、地、水官統攝”。所以過去中元節的時候,地安門火神廟、西便門外白雲觀為了祈禱“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都要照例舉辦“祈福吉祥道場”。

"

今天可是個大日子,農曆七月十五,傳統節日中的中元節,也就是我們老百姓俗稱的“鬼節”。準備好今晚出去見鬼了嗎?反正我是不去!

中元節,才不是鬼節,這是個愛意滿滿的日子

中元節的起源有兩種說法:

一種說法是中元節是咱土生土長的道家節日,起源於中國古代的“三元日”,就是正月十五的上元節,七月十五的中元節,十月十五的下元節。道家認為“三元”乃“三官"之別稱,所以上元節又稱“上元天官節”;中元節又稱“中元地官節”;下元節又稱“下元水官節”。所謂“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一切眾生皆是天、地、水官統攝”。所以過去中元節的時候,地安門火神廟、西便門外白雲觀為了祈禱“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都要照例舉辦“祈福吉祥道場”。

中元節,才不是鬼節,這是個愛意滿滿的日子

還有一種說法是:說中元節不是中國的產物,是來源於佛教的盂蘭盆會。傳說佛陀有個年輕的弟子,名叫目連。有一日他要外出雲遊,出行前叮囑母親道:“如若有和尚化緣,務必使其湯足飯飽,萬萬不可怠慢。”不料其母對佛的態度遠不如兒子虔誠,竟將兒子的叮囑丟到腦後,讓上門的佛門弟子餓著肚子走了。於是佛勃然大怒,將其母打入地獄,投胎餓鬼道中,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罰她不能進食。儘管她飢腸轆轆,但只要食物進喉嚨,就噴火冒煙,不能吞嚥,備受煎熬。

目連雲游回來一看媽沒了,找找吧!不料,自己的親生母親竟在地獄裡遭受不堪忍受的痛苦。目連也不敢跟佛祖說:“師傅,您老人家這事兒乾的不地道啊!”只能哀求佛祖慈悲為懷,寬恕自己的母親。於是佛祖大慈大悲,指點迷津。讓目連在七月十五這天,準備好100種美味佳餚,邀請各方僧眾前來就餐,其母罪過自消。目連照辦,佛不食言,其母果然跳出苦海。目連感激涕零,稱道佛祖佛法無邊。

目連由自己母親的倒懸之苦,推想到鬼世界中還不知有多少惡鬼孤魂同樣需要救度,於是向佛祖進言,建議年年舉辦施食大會。佛祖認為這個建議是極好的,便將七月十五命名為盂蘭盆會,各方要舉辦佛事活動,施食於餓鬼。

"

今天可是個大日子,農曆七月十五,傳統節日中的中元節,也就是我們老百姓俗稱的“鬼節”。準備好今晚出去見鬼了嗎?反正我是不去!

中元節,才不是鬼節,這是個愛意滿滿的日子

中元節的起源有兩種說法:

一種說法是中元節是咱土生土長的道家節日,起源於中國古代的“三元日”,就是正月十五的上元節,七月十五的中元節,十月十五的下元節。道家認為“三元”乃“三官"之別稱,所以上元節又稱“上元天官節”;中元節又稱“中元地官節”;下元節又稱“下元水官節”。所謂“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一切眾生皆是天、地、水官統攝”。所以過去中元節的時候,地安門火神廟、西便門外白雲觀為了祈禱“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都要照例舉辦“祈福吉祥道場”。

中元節,才不是鬼節,這是個愛意滿滿的日子

還有一種說法是:說中元節不是中國的產物,是來源於佛教的盂蘭盆會。傳說佛陀有個年輕的弟子,名叫目連。有一日他要外出雲遊,出行前叮囑母親道:“如若有和尚化緣,務必使其湯足飯飽,萬萬不可怠慢。”不料其母對佛的態度遠不如兒子虔誠,竟將兒子的叮囑丟到腦後,讓上門的佛門弟子餓著肚子走了。於是佛勃然大怒,將其母打入地獄,投胎餓鬼道中,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罰她不能進食。儘管她飢腸轆轆,但只要食物進喉嚨,就噴火冒煙,不能吞嚥,備受煎熬。

目連雲游回來一看媽沒了,找找吧!不料,自己的親生母親竟在地獄裡遭受不堪忍受的痛苦。目連也不敢跟佛祖說:“師傅,您老人家這事兒乾的不地道啊!”只能哀求佛祖慈悲為懷,寬恕自己的母親。於是佛祖大慈大悲,指點迷津。讓目連在七月十五這天,準備好100種美味佳餚,邀請各方僧眾前來就餐,其母罪過自消。目連照辦,佛不食言,其母果然跳出苦海。目連感激涕零,稱道佛祖佛法無邊。

目連由自己母親的倒懸之苦,推想到鬼世界中還不知有多少惡鬼孤魂同樣需要救度,於是向佛祖進言,建議年年舉辦施食大會。佛祖認為這個建議是極好的,便將七月十五命名為盂蘭盆會,各方要舉辦佛事活動,施食於餓鬼。

中元節,才不是鬼節,這是個愛意滿滿的日子

《佛說盂蘭盆經》全文僅八百餘字,為西晉·竺法護譯。此經的基本思想就是以供僧的功德救度已亡故之父母。

各位您注意啊,盂蘭盆是梵文,解救倒懸的意思,不是指一個盆兒。《燕京歲時記》記載:“中元日各寺院設盂蘭會,燃燈唪經,以度幽冥之沉淪者。按釋經雲:目蓮以母生餓鬼中不得食,佛令作盂蘭盆會,於七月十五日以五味百果著盆中,供養十方大德,而後母得食。目蓮白佛,凡弟子行孝順者亦應奉盂蘭盆供養。佛言大善。後世因之。又釋氏要覽雲:盂蘭盆乃天竺國語,猶華言解倒懸也。今人設盆以供,誤矣。”這裡不僅解釋了盂蘭盆會的來歷,而且指出了後世對“盂蘭盆"的誤解。

"

今天可是個大日子,農曆七月十五,傳統節日中的中元節,也就是我們老百姓俗稱的“鬼節”。準備好今晚出去見鬼了嗎?反正我是不去!

中元節,才不是鬼節,這是個愛意滿滿的日子

中元節的起源有兩種說法:

一種說法是中元節是咱土生土長的道家節日,起源於中國古代的“三元日”,就是正月十五的上元節,七月十五的中元節,十月十五的下元節。道家認為“三元”乃“三官"之別稱,所以上元節又稱“上元天官節”;中元節又稱“中元地官節”;下元節又稱“下元水官節”。所謂“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一切眾生皆是天、地、水官統攝”。所以過去中元節的時候,地安門火神廟、西便門外白雲觀為了祈禱“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都要照例舉辦“祈福吉祥道場”。

中元節,才不是鬼節,這是個愛意滿滿的日子

還有一種說法是:說中元節不是中國的產物,是來源於佛教的盂蘭盆會。傳說佛陀有個年輕的弟子,名叫目連。有一日他要外出雲遊,出行前叮囑母親道:“如若有和尚化緣,務必使其湯足飯飽,萬萬不可怠慢。”不料其母對佛的態度遠不如兒子虔誠,竟將兒子的叮囑丟到腦後,讓上門的佛門弟子餓著肚子走了。於是佛勃然大怒,將其母打入地獄,投胎餓鬼道中,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罰她不能進食。儘管她飢腸轆轆,但只要食物進喉嚨,就噴火冒煙,不能吞嚥,備受煎熬。

目連雲游回來一看媽沒了,找找吧!不料,自己的親生母親竟在地獄裡遭受不堪忍受的痛苦。目連也不敢跟佛祖說:“師傅,您老人家這事兒乾的不地道啊!”只能哀求佛祖慈悲為懷,寬恕自己的母親。於是佛祖大慈大悲,指點迷津。讓目連在七月十五這天,準備好100種美味佳餚,邀請各方僧眾前來就餐,其母罪過自消。目連照辦,佛不食言,其母果然跳出苦海。目連感激涕零,稱道佛祖佛法無邊。

目連由自己母親的倒懸之苦,推想到鬼世界中還不知有多少惡鬼孤魂同樣需要救度,於是向佛祖進言,建議年年舉辦施食大會。佛祖認為這個建議是極好的,便將七月十五命名為盂蘭盆會,各方要舉辦佛事活動,施食於餓鬼。

中元節,才不是鬼節,這是個愛意滿滿的日子

《佛說盂蘭盆經》全文僅八百餘字,為西晉·竺法護譯。此經的基本思想就是以供僧的功德救度已亡故之父母。

各位您注意啊,盂蘭盆是梵文,解救倒懸的意思,不是指一個盆兒。《燕京歲時記》記載:“中元日各寺院設盂蘭會,燃燈唪經,以度幽冥之沉淪者。按釋經雲:目蓮以母生餓鬼中不得食,佛令作盂蘭盆會,於七月十五日以五味百果著盆中,供養十方大德,而後母得食。目蓮白佛,凡弟子行孝順者亦應奉盂蘭盆供養。佛言大善。後世因之。又釋氏要覽雲:盂蘭盆乃天竺國語,猶華言解倒懸也。今人設盆以供,誤矣。”這裡不僅解釋了盂蘭盆會的來歷,而且指出了後世對“盂蘭盆"的誤解。

中元節,才不是鬼節,這是個愛意滿滿的日子

晚清時期,北京有八百四十多座寺廟,條件好的,如廣濟寺、法源寺、拈花寺、廣化寺、嘉興寺、長椿寺等都舉辦規模不同的盂蘭盆會和中元法會。民國以來,北海公園、中山公園音樂堂等處每年也要在這一天舉行“追悼陣亡將士法會”進行公祭。

道觀和廟裡舉辦的都是關係“家國天下”“世界和平”的大型活動,咱民間可就沒那麼大的排場了,那麼民間在中元節這天都有哪些習俗呢?

"

今天可是個大日子,農曆七月十五,傳統節日中的中元節,也就是我們老百姓俗稱的“鬼節”。準備好今晚出去見鬼了嗎?反正我是不去!

中元節,才不是鬼節,這是個愛意滿滿的日子

中元節的起源有兩種說法:

一種說法是中元節是咱土生土長的道家節日,起源於中國古代的“三元日”,就是正月十五的上元節,七月十五的中元節,十月十五的下元節。道家認為“三元”乃“三官"之別稱,所以上元節又稱“上元天官節”;中元節又稱“中元地官節”;下元節又稱“下元水官節”。所謂“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一切眾生皆是天、地、水官統攝”。所以過去中元節的時候,地安門火神廟、西便門外白雲觀為了祈禱“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都要照例舉辦“祈福吉祥道場”。

中元節,才不是鬼節,這是個愛意滿滿的日子

還有一種說法是:說中元節不是中國的產物,是來源於佛教的盂蘭盆會。傳說佛陀有個年輕的弟子,名叫目連。有一日他要外出雲遊,出行前叮囑母親道:“如若有和尚化緣,務必使其湯足飯飽,萬萬不可怠慢。”不料其母對佛的態度遠不如兒子虔誠,竟將兒子的叮囑丟到腦後,讓上門的佛門弟子餓著肚子走了。於是佛勃然大怒,將其母打入地獄,投胎餓鬼道中,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罰她不能進食。儘管她飢腸轆轆,但只要食物進喉嚨,就噴火冒煙,不能吞嚥,備受煎熬。

目連雲游回來一看媽沒了,找找吧!不料,自己的親生母親竟在地獄裡遭受不堪忍受的痛苦。目連也不敢跟佛祖說:“師傅,您老人家這事兒乾的不地道啊!”只能哀求佛祖慈悲為懷,寬恕自己的母親。於是佛祖大慈大悲,指點迷津。讓目連在七月十五這天,準備好100種美味佳餚,邀請各方僧眾前來就餐,其母罪過自消。目連照辦,佛不食言,其母果然跳出苦海。目連感激涕零,稱道佛祖佛法無邊。

目連由自己母親的倒懸之苦,推想到鬼世界中還不知有多少惡鬼孤魂同樣需要救度,於是向佛祖進言,建議年年舉辦施食大會。佛祖認為這個建議是極好的,便將七月十五命名為盂蘭盆會,各方要舉辦佛事活動,施食於餓鬼。

中元節,才不是鬼節,這是個愛意滿滿的日子

《佛說盂蘭盆經》全文僅八百餘字,為西晉·竺法護譯。此經的基本思想就是以供僧的功德救度已亡故之父母。

各位您注意啊,盂蘭盆是梵文,解救倒懸的意思,不是指一個盆兒。《燕京歲時記》記載:“中元日各寺院設盂蘭會,燃燈唪經,以度幽冥之沉淪者。按釋經雲:目蓮以母生餓鬼中不得食,佛令作盂蘭盆會,於七月十五日以五味百果著盆中,供養十方大德,而後母得食。目蓮白佛,凡弟子行孝順者亦應奉盂蘭盆供養。佛言大善。後世因之。又釋氏要覽雲:盂蘭盆乃天竺國語,猶華言解倒懸也。今人設盆以供,誤矣。”這裡不僅解釋了盂蘭盆會的來歷,而且指出了後世對“盂蘭盆"的誤解。

中元節,才不是鬼節,這是個愛意滿滿的日子

晚清時期,北京有八百四十多座寺廟,條件好的,如廣濟寺、法源寺、拈花寺、廣化寺、嘉興寺、長椿寺等都舉辦規模不同的盂蘭盆會和中元法會。民國以來,北海公園、中山公園音樂堂等處每年也要在這一天舉行“追悼陣亡將士法會”進行公祭。

道觀和廟裡舉辦的都是關係“家國天下”“世界和平”的大型活動,咱民間可就沒那麼大的排場了,那麼民間在中元節這天都有哪些習俗呢?

中元節,才不是鬼節,這是個愛意滿滿的日子

首先有個燒法船的風俗。法船是一種紙糊的巨型冥器。老北京人管它叫“燒活”。一般都得有一丈多長,大者甚至長達數丈。法船是用秫秸扎架作骨,外面糊上彩紙,畫上各種不同圖案,貼上各種不同樣式的剪紙,使其鮮豔奪目。

法船有“淨業船”和“普渡船”的分別。按照佛教的說法,淨業船是渡善人的,像佛教居士、善信為自家的宗親先亡設位追薦用的。普渡船,也叫“濟孤船”,是寺院超度“十方法界無祀孤魂”或民間團體舉辦法會,超度“陣亡將士”的。因此,法船上所糊的神鬼也不盡相同。淨業船,船頭站有鳴鑼開道的開路先鋒,艙內站有十六尊者朝地藏王菩薩,桅杆頂上還有大鵬金翅鳥;普渡船,船艙內是十殿閻羅朝地藏王菩薩,艙前甲板上,對面立有黑白無常,船頭有手持鋼叉向前探身的“開路鬼”。祭拜活動結束後,這些法船就都燒掉了。

"

今天可是個大日子,農曆七月十五,傳統節日中的中元節,也就是我們老百姓俗稱的“鬼節”。準備好今晚出去見鬼了嗎?反正我是不去!

中元節,才不是鬼節,這是個愛意滿滿的日子

中元節的起源有兩種說法:

一種說法是中元節是咱土生土長的道家節日,起源於中國古代的“三元日”,就是正月十五的上元節,七月十五的中元節,十月十五的下元節。道家認為“三元”乃“三官"之別稱,所以上元節又稱“上元天官節”;中元節又稱“中元地官節”;下元節又稱“下元水官節”。所謂“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一切眾生皆是天、地、水官統攝”。所以過去中元節的時候,地安門火神廟、西便門外白雲觀為了祈禱“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都要照例舉辦“祈福吉祥道場”。

中元節,才不是鬼節,這是個愛意滿滿的日子

還有一種說法是:說中元節不是中國的產物,是來源於佛教的盂蘭盆會。傳說佛陀有個年輕的弟子,名叫目連。有一日他要外出雲遊,出行前叮囑母親道:“如若有和尚化緣,務必使其湯足飯飽,萬萬不可怠慢。”不料其母對佛的態度遠不如兒子虔誠,竟將兒子的叮囑丟到腦後,讓上門的佛門弟子餓著肚子走了。於是佛勃然大怒,將其母打入地獄,投胎餓鬼道中,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罰她不能進食。儘管她飢腸轆轆,但只要食物進喉嚨,就噴火冒煙,不能吞嚥,備受煎熬。

目連雲游回來一看媽沒了,找找吧!不料,自己的親生母親竟在地獄裡遭受不堪忍受的痛苦。目連也不敢跟佛祖說:“師傅,您老人家這事兒乾的不地道啊!”只能哀求佛祖慈悲為懷,寬恕自己的母親。於是佛祖大慈大悲,指點迷津。讓目連在七月十五這天,準備好100種美味佳餚,邀請各方僧眾前來就餐,其母罪過自消。目連照辦,佛不食言,其母果然跳出苦海。目連感激涕零,稱道佛祖佛法無邊。

目連由自己母親的倒懸之苦,推想到鬼世界中還不知有多少惡鬼孤魂同樣需要救度,於是向佛祖進言,建議年年舉辦施食大會。佛祖認為這個建議是極好的,便將七月十五命名為盂蘭盆會,各方要舉辦佛事活動,施食於餓鬼。

中元節,才不是鬼節,這是個愛意滿滿的日子

《佛說盂蘭盆經》全文僅八百餘字,為西晉·竺法護譯。此經的基本思想就是以供僧的功德救度已亡故之父母。

各位您注意啊,盂蘭盆是梵文,解救倒懸的意思,不是指一個盆兒。《燕京歲時記》記載:“中元日各寺院設盂蘭會,燃燈唪經,以度幽冥之沉淪者。按釋經雲:目蓮以母生餓鬼中不得食,佛令作盂蘭盆會,於七月十五日以五味百果著盆中,供養十方大德,而後母得食。目蓮白佛,凡弟子行孝順者亦應奉盂蘭盆供養。佛言大善。後世因之。又釋氏要覽雲:盂蘭盆乃天竺國語,猶華言解倒懸也。今人設盆以供,誤矣。”這裡不僅解釋了盂蘭盆會的來歷,而且指出了後世對“盂蘭盆"的誤解。

中元節,才不是鬼節,這是個愛意滿滿的日子

晚清時期,北京有八百四十多座寺廟,條件好的,如廣濟寺、法源寺、拈花寺、廣化寺、嘉興寺、長椿寺等都舉辦規模不同的盂蘭盆會和中元法會。民國以來,北海公園、中山公園音樂堂等處每年也要在這一天舉行“追悼陣亡將士法會”進行公祭。

道觀和廟裡舉辦的都是關係“家國天下”“世界和平”的大型活動,咱民間可就沒那麼大的排場了,那麼民間在中元節這天都有哪些習俗呢?

中元節,才不是鬼節,這是個愛意滿滿的日子

首先有個燒法船的風俗。法船是一種紙糊的巨型冥器。老北京人管它叫“燒活”。一般都得有一丈多長,大者甚至長達數丈。法船是用秫秸扎架作骨,外面糊上彩紙,畫上各種不同圖案,貼上各種不同樣式的剪紙,使其鮮豔奪目。

法船有“淨業船”和“普渡船”的分別。按照佛教的說法,淨業船是渡善人的,像佛教居士、善信為自家的宗親先亡設位追薦用的。普渡船,也叫“濟孤船”,是寺院超度“十方法界無祀孤魂”或民間團體舉辦法會,超度“陣亡將士”的。因此,法船上所糊的神鬼也不盡相同。淨業船,船頭站有鳴鑼開道的開路先鋒,艙內站有十六尊者朝地藏王菩薩,桅杆頂上還有大鵬金翅鳥;普渡船,船艙內是十殿閻羅朝地藏王菩薩,艙前甲板上,對面立有黑白無常,船頭有手持鋼叉向前探身的“開路鬼”。祭拜活動結束後,這些法船就都燒掉了。

中元節,才不是鬼節,這是個愛意滿滿的日子

您說我怕火,小孩玩兒火尿炕,沒關係,咱改個玩兒水的。中元節還有一項重要活動,就是放河燈。《酌中志》載:“十五日中元,甜食房進貢佛波羅蜜,西苑作法事,放河燈。京都寺院,鹹做盂蘭盆,追薦道場,亦放河燈於臨河去處也。”起初放河燈也是由寺院興起的,後來傳入民間。放河燈也叫“放水燈”,取佛、道兩教以燈度亡之意。放河燈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明代以來,以水關、泡子河放河燈活動為最盛;清代《燕京歲時記》載:“運河二閘,自端陽以後,遊人甚多,至中元日,例有盂蘭會,扮演獅子秧歌諸雜技,晚間沿河燃燈,謂之放河燈,中元以後,則遊船歇業矣。”清代另一個放河燈的地方在積水潭。民國初期,河燈仍以運河的慶豐閘(二閘)為最盛。歷年都有民間香會來表演助興,所以格外熱鬧。解放以前,每逢中元節在北京高碑店村的老閘口邊還有放河燈習俗。放河燈儀式與和尚唸經同時舉行。

"

今天可是個大日子,農曆七月十五,傳統節日中的中元節,也就是我們老百姓俗稱的“鬼節”。準備好今晚出去見鬼了嗎?反正我是不去!

中元節,才不是鬼節,這是個愛意滿滿的日子

中元節的起源有兩種說法:

一種說法是中元節是咱土生土長的道家節日,起源於中國古代的“三元日”,就是正月十五的上元節,七月十五的中元節,十月十五的下元節。道家認為“三元”乃“三官"之別稱,所以上元節又稱“上元天官節”;中元節又稱“中元地官節”;下元節又稱“下元水官節”。所謂“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一切眾生皆是天、地、水官統攝”。所以過去中元節的時候,地安門火神廟、西便門外白雲觀為了祈禱“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都要照例舉辦“祈福吉祥道場”。

中元節,才不是鬼節,這是個愛意滿滿的日子

還有一種說法是:說中元節不是中國的產物,是來源於佛教的盂蘭盆會。傳說佛陀有個年輕的弟子,名叫目連。有一日他要外出雲遊,出行前叮囑母親道:“如若有和尚化緣,務必使其湯足飯飽,萬萬不可怠慢。”不料其母對佛的態度遠不如兒子虔誠,竟將兒子的叮囑丟到腦後,讓上門的佛門弟子餓著肚子走了。於是佛勃然大怒,將其母打入地獄,投胎餓鬼道中,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罰她不能進食。儘管她飢腸轆轆,但只要食物進喉嚨,就噴火冒煙,不能吞嚥,備受煎熬。

目連雲游回來一看媽沒了,找找吧!不料,自己的親生母親竟在地獄裡遭受不堪忍受的痛苦。目連也不敢跟佛祖說:“師傅,您老人家這事兒乾的不地道啊!”只能哀求佛祖慈悲為懷,寬恕自己的母親。於是佛祖大慈大悲,指點迷津。讓目連在七月十五這天,準備好100種美味佳餚,邀請各方僧眾前來就餐,其母罪過自消。目連照辦,佛不食言,其母果然跳出苦海。目連感激涕零,稱道佛祖佛法無邊。

目連由自己母親的倒懸之苦,推想到鬼世界中還不知有多少惡鬼孤魂同樣需要救度,於是向佛祖進言,建議年年舉辦施食大會。佛祖認為這個建議是極好的,便將七月十五命名為盂蘭盆會,各方要舉辦佛事活動,施食於餓鬼。

中元節,才不是鬼節,這是個愛意滿滿的日子

《佛說盂蘭盆經》全文僅八百餘字,為西晉·竺法護譯。此經的基本思想就是以供僧的功德救度已亡故之父母。

各位您注意啊,盂蘭盆是梵文,解救倒懸的意思,不是指一個盆兒。《燕京歲時記》記載:“中元日各寺院設盂蘭會,燃燈唪經,以度幽冥之沉淪者。按釋經雲:目蓮以母生餓鬼中不得食,佛令作盂蘭盆會,於七月十五日以五味百果著盆中,供養十方大德,而後母得食。目蓮白佛,凡弟子行孝順者亦應奉盂蘭盆供養。佛言大善。後世因之。又釋氏要覽雲:盂蘭盆乃天竺國語,猶華言解倒懸也。今人設盆以供,誤矣。”這裡不僅解釋了盂蘭盆會的來歷,而且指出了後世對“盂蘭盆"的誤解。

中元節,才不是鬼節,這是個愛意滿滿的日子

晚清時期,北京有八百四十多座寺廟,條件好的,如廣濟寺、法源寺、拈花寺、廣化寺、嘉興寺、長椿寺等都舉辦規模不同的盂蘭盆會和中元法會。民國以來,北海公園、中山公園音樂堂等處每年也要在這一天舉行“追悼陣亡將士法會”進行公祭。

道觀和廟裡舉辦的都是關係“家國天下”“世界和平”的大型活動,咱民間可就沒那麼大的排場了,那麼民間在中元節這天都有哪些習俗呢?

中元節,才不是鬼節,這是個愛意滿滿的日子

首先有個燒法船的風俗。法船是一種紙糊的巨型冥器。老北京人管它叫“燒活”。一般都得有一丈多長,大者甚至長達數丈。法船是用秫秸扎架作骨,外面糊上彩紙,畫上各種不同圖案,貼上各種不同樣式的剪紙,使其鮮豔奪目。

法船有“淨業船”和“普渡船”的分別。按照佛教的說法,淨業船是渡善人的,像佛教居士、善信為自家的宗親先亡設位追薦用的。普渡船,也叫“濟孤船”,是寺院超度“十方法界無祀孤魂”或民間團體舉辦法會,超度“陣亡將士”的。因此,法船上所糊的神鬼也不盡相同。淨業船,船頭站有鳴鑼開道的開路先鋒,艙內站有十六尊者朝地藏王菩薩,桅杆頂上還有大鵬金翅鳥;普渡船,船艙內是十殿閻羅朝地藏王菩薩,艙前甲板上,對面立有黑白無常,船頭有手持鋼叉向前探身的“開路鬼”。祭拜活動結束後,這些法船就都燒掉了。

中元節,才不是鬼節,這是個愛意滿滿的日子

您說我怕火,小孩玩兒火尿炕,沒關係,咱改個玩兒水的。中元節還有一項重要活動,就是放河燈。《酌中志》載:“十五日中元,甜食房進貢佛波羅蜜,西苑作法事,放河燈。京都寺院,鹹做盂蘭盆,追薦道場,亦放河燈於臨河去處也。”起初放河燈也是由寺院興起的,後來傳入民間。放河燈也叫“放水燈”,取佛、道兩教以燈度亡之意。放河燈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明代以來,以水關、泡子河放河燈活動為最盛;清代《燕京歲時記》載:“運河二閘,自端陽以後,遊人甚多,至中元日,例有盂蘭會,扮演獅子秧歌諸雜技,晚間沿河燃燈,謂之放河燈,中元以後,則遊船歇業矣。”清代另一個放河燈的地方在積水潭。民國初期,河燈仍以運河的慶豐閘(二閘)為最盛。歷年都有民間香會來表演助興,所以格外熱鬧。解放以前,每逢中元節在北京高碑店村的老閘口邊還有放河燈習俗。放河燈儀式與和尚唸經同時舉行。

中元節,才不是鬼節,這是個愛意滿滿的日子

還有個風俗就是燃燈。中元節燃燈與上元不同,各種燈都是取自廉價材料製成。李家瑞《北平風俗類徵》引《京都風俗志》載:“市中賣各種花燈,皆以紙作蓮瓣攢成,總謂之蓮花燈亦有賣帶梗荷葉者,謂之荷葉燈。晚間,小兒三五成群,各舉蓮花荷葉之燈,繞巷高聲雲:‘蓮花燈,蓮花燈,今天點了明日扔’。或以短香遍粘蒿上,或以大茄滿插短香,謂之蒿子燈、茄子燈等名目,此燃香之燈,於暗處如萬點螢光,千里鬼火亦可觀也。”

您看看,又是盂蘭盆會,又是燒法船、放河燈,最後還點著各式各樣兒燃燈,這得有多熱鬧啊!就是真有鬼,怕也不敢出來吧!

• END •

文&編輯 | 觀小魚

圖片 | 網絡

所有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文章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觀點

版權歸觀魚文創社,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