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青蔥歲月——釣魚苦樂記

讓我們一起傾聽親歷者的故事,感悟歷史中的人、人的歷史……

原創:楊金芳 1951年生 男 哈爾濱市第十八中學校1967屆畢業生,1968年下鄉到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五師56團一營四連 ,1974年推薦上學,有六年兵團生活經歷,現已經退休。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們的青蔥歲月——釣魚苦樂記

十六七歲時,我們一起玩耍的同齡夥伴有十幾個人,每天都膩在一起,什麼事情只要有人提議,都會一呼百應,一擁而上。哈爾濱有條著名的松花江,扛著魚杆去釣魚就是我們那時的共同愛好。

夥伴中有個鮮族人,腿有些殘疾,走起路來一瘸一拐的,可他愛好廣泛,游泳、打球樣樣都行。他還特別喜好釣魚,經常一個人帶把魚杆去江邊,且每次都有收穫。

那活蹦亂跳的鮮魚讓我們很眼饞,我回家向媽要了一元錢,幾個人到道外十四道街買魚杆。兩毛錢一根,買了三根。魚杆是整根的竹子,太長,要加工成釣杆好便於攜帶。我將竹杆截成三段,撿了幾個鐵罐頭盒子,用剪刀剪成鐵皮,敲打平後按竹杆的粗細彎好,做上記號,求江哥拿到工廠用焊錫焊牢,做為連接竹杆的接口,雖然不怎麼美觀,但用起來卻很稱手。

魚杆有了,我們又去第一百貨商店買魚線。可文革時期物資匱乏,根本沒有魚線可賣。怎麼辦?突然看到旁邊的體育用品櫃檯有賣魚線編織的網袋,4分錢一個,兜籃球用的,拆了可以當魚線,我忙買了兩個。魚漂有賣,秫秸做的,一分錢一隻,粗細不等的買了10只,還買了魚鉤。鉛墜準備回家用牙膏皮自己做。一切齊備,共花掉一元錢不到。

材料買回來可有事情做了,編織袋要一個扣一個扣的解開,魚網我織過,織起來容易,拆可就難了。沒有一定的耐心是不行的。也忘了拆多長時間,總算拆完了。拆出的線還真不少,就這些魚線直用到我下鄉後走出連隊。

現在只剩鉛墜了,幾個夥伴到處撿牙膏皮,撿夠量找一個破鐵鍋,用紅磚架起來,底下燒上火,將牙膏皮放到裡間化鉛,又找來一塊紅磚中間戧個槽,化好的鉛倒在裡面,冷卻後就成鉛餅。再求江哥到工廠用滾床滾一下,就成了薄厚均勻的鉛皮了。用的時候用多少剪多少,這也用到我下鄉結束。萬事俱備,就等釣魚了。

說是到松花江去釣魚,其實去的是水流不急的江汊子。我們走過鬆花江橋,到江北的木橋那去釣。文革期間學生都不上課,在家無聊,釣魚的人比魚多。木橋的兩側人擠人坐滿了釣魚的人。可哪有什麼魚啊!也只能說,大家釣魚的目的就是消磨難以打發的時間。有一個我剛認識的魚友更會說,他講他脾氣暴躁愛發火,釣魚純粹就是來磨磨性子。不管為什麼目的來釣魚,能釣到魚總是好的。可談何容易,記憶裡我最多的一次釣了四條二、三兩重的鯽魚,那也開心的不得了。

文革初期我省省長李範五剛剛被打倒,當時的社會環境亂的一塌糊塗,到處都造反奪權。有一天,聽說在萬家水庫那有一個李範五養魚池開放了,可以隨便釣魚。大家喜出望外,商量一同騎自行車去釣。

說走就走,當天下午兩點我們出發了。大約四點來鍾我們到達目的地。到那一看,什麼養魚池,就是築水庫而形成的湖。說是李範五養魚池,純屬栽贓陷害。其實就是像 現在特供一樣,省裡需要魚就到水庫去捉,這算在省長一個人的頭上,真的不合理。

天已經漸漸的黑了。我們所在位置是湖邊,周圍長了許多蘆葦和雜草。再往後是一個土坎,上土坎是一個土坡,坡上稀稀拉拉的長著十來米高的樹,坎的頂上有一片甜瓜地。七月份正是甜瓜成熟的季節,隨著微風吹來,隱隱地嗅到甜瓜的香氣。大家商量還是歇會兒再走,我們在來的路上看到一個空的磚窯,可以在那過夜,距離現在的位置五分鐘的自行車車程。半大小子饞嘴淘氣,想天黑後到瓜地去偷點甜瓜,帶到休息的地方吃。

天黑了下來,留一個人看東西,其餘幾個人摸黑爬上坎去摘瓜。做賊總是心虛的,我偷偷的爬到瓜地,天黑得看不見瓜,又怕被人發現,只能順著壠溝去摸。不管熟不熟,只撿大的摘。摘下來的瓜用衣服兜好,兜不下了趕快往回走。由於心裡害怕,著急忙慌的把土坎給忘記了,走到有坎的地方一腳踏空,滾了下去,還好有棵樹擋住沒有滾多遠,手裡包瓜的衣服還拎在手上。人嚇了一跳,並無大礙。等我找到放東西的地方,大家陸續的回來了,拿著東西和瓜一同騎車向宿營的地方走去。

第二天,天剛剛亮我們就起來去釣魚了。這一天我釣了四條魚,一條黑魚是我今生釣到的最大一條魚,回家稱稱三斤七兩重,另外還有三條鯽魚。這樣的成績已經非常滿意了,下午快四點的時候,大家高高興興的回家了。

另外有一天,江哥說起一個親戚住在江北“大亮子”,他們那有條河,魚多好釣,路有點遠,距哈爾濱市60裡。小夥伴們一聽有魚釣,個個都來了精神,躍躍欲試。60里路沒有交通工具步行去,估計得走六個小時,只能在那住一夜,第二天釣一上午,中午再走回來,晚上就可以到家了。江哥看我們的興致這樣高,說如果你們去的話,我可以借你們兩片絲掛子。大家聽了更起勁了,馬上商量做行前準備。準備第二天早五點半出發,路線江哥已經交代清楚。因為我們要住一晚上,還要準備三頓飯和鍋碗瓢盆、油鹽醬醋等。我自報奮勇帶鍋碗,夥伴們有要帶小米的,有要帶油鹽的。大家又一起到兒童醫院院子裡去挖蚯蚓做釣餌,一切準備妥當。

第二天早早起床集合一起出發,小夥伴六個人興沖沖的邊說邊鬧,過了王八坑就到了張家亮子,到了防洪大壩。據說這大壩是1957年松花江發大水時修築的。一路向西,左邊是太陽島那邊流過來的河套。右邊是為保護堤壩種的樹林,樹林的外面種的莊稼,有玉米、高粱、地瓜、花生等。再往前走看到一片茄子地,茄子結了很多,紫亮紫亮的。幾個人像發現了新大陸,邊歡呼邊跑了下去一通摘。

一路走,一路玩,八月初的中午太陽還是挺毒的。因為要過夜怕晚上冷,每個人都穿的比較多,拿的東西也較多。所以是越走越熱,越走越累,越走越慢,越走越餓,越走越盼著看到江橋,可還是一眼望不到邊的大壩,又找不到人問路。開始時的精神頭沒有了,兩條腿像灌了鉛,抬不動步了。歇一會,走一會,突然發現前面有一個正在修建施工的大橋。啊!終於看到希望了。可是望山跑死馬,感覺又走了好長時間還沒有到橋附近。看看地形我們決定下了大壩,見到了一條小河寬也就50米。從早上到現在我們足足走了七個小時,大家又累又餓實在走不動了。

終於到了目的地,幾個人搭灶做飯,我迫不及待的拿出魚杆開始釣魚,等我打開裝蚯蚓的罐頭盒子時傻眼了,由於天氣熱,蚯蚓全部死掉爛了。只有表層幾隻沒有爛掉。運氣好,我只釣了一會就釣到一條大鯉魚,差不多二斤重。又釣了幾條小魚。飯好了,我把魚收拾收拾,用河水做了一大鍋的魚湯,這叫原湯化原食。小米飯就鹹菜,喝魚湯,那叫一個香,每個人都吃的舔嘴巴舌的。

太陽快要落山了,天氣漸涼。好在河邊大草甸裡,有人割的草,已經晒乾了。我們忙去抱了一些晚上烤火用。天黑之前我們把絲掛子下好,又下了幾十個撅得鉤。沒有蚯蚓我們挖了很多小蛤蜊,把肉取出了做魚餌。一切弄好天已經黑了。肚子又叫了,晚飯吃中午剩的小米飯燉茄子。

天已經大黑了。氣候也漸漸地冷了下來,燃起了篝火,幾個人圍在篝火邊,有說有笑地談論奇聞逸事。時間到十點鐘以後、氣溫驟降,大家開始感覺冷了。我們露營的位置是河床裡,腳下一米遠就是河水。身體下面就是沙灘,雖然每人身下都墊了些乾草,但根本不頂事。深深的體會到東北抗日聯軍軍歌唱的那樣“火烤胸前暖,風吹背後寒”的滋味。幾個人不由得唱了起來,以此分散精力,驅散寒冷的感覺。但是這隻能暫時的糊弄自己,該冷還是冷,這樣一直折騰到下半夜,有人開始困的不行了,陸續的倒下睡著了。可我隨便怎樣都無法入睡,想想算了,我就負責燒火吧。從小我就愛熬夜,少睡一晚上也沒有關係。看著他們睡的香,我還真佩服他們,我一個人傻傻的坐在篝火旁添柴草,保持篝火不滅,無聊了就站起來活動一下,一晚上沒有眨眼。

天放亮,我把他們一個個叫起來,開始去起網和魚鉤。一個晚上的收穫並不理想,魚鉤釣到幾條鯰魚,絲網掛了幾條鯽魚。大家動手把魚洗洗乾淨,鍋裡放油把魚煎一下,舀來河水,又做了一鍋魚湯,爭先恐後地喝了起來。熱熱的魚湯下肚,渾身暖和了,大家的精神頭又來了。有摸蛤蜊的,有到處找蟲子做魚餌的。幾個人連釣帶網的一個上午,也就弄到了幾條魚。時間過的很快,一會就到近中午了。開始做飯,小米飯,燉茄子,鮮魚湯。大家要吃得飽飽的,回去還有60里路等著我們走呢。

忙了兩天,來回走了120多里路,受了一宿的凍,為了釣魚,可走的時候卻兩手空空沒有帶走一條魚,但是每一個人都收穫了滿滿的快樂。年輕時有這麼一個經歷,回想起還是開心。現在夥伴們都已近古稀之年,每每相聚在一起,還不忘提起往事,提起那受苦、受累、受罪的難忘的釣魚經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