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泥塑王”李旭紅的“泥塑”人生

雕塑 泥塑 手工藝 藝術 南陽報業傳媒 2017-06-15

讓一團泥,變成一個“人”;讓生活中處處可見的場景和畫面,變成一件件栩栩如生的藝術品。他就這樣在泥上耕耘了半個世紀。

南陽“泥塑王”李旭紅的“泥塑”人生

網絡圖

龍騰南陽訊 泥塑,用泥巴塑造形象,是我國民間一項古老而又傳統的藝術,流傳至今已有3000多年曆史,2006年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無論是天津的“泥人張”,還是無錫的惠山泥人,都已久負盛名,遠涉重洋,為越來越多的國家和人民所接受和喜愛。在南陽的淅川,就有這樣一位“泥塑王”,他用一團團泥,捏出一個個活潑可愛、生動誇張的人物。半個世紀以來,他與泥為伴,痴迷泥塑,他的人生,儼然與“泥塑”渾然天成。

童年的記憶,就是捏出一個又一個泥人

今年54歲的李旭紅出生在淅川縣荊紫關鎮一個農民家庭。荊紫關是一個千年古鎮,法海禪寺和平浪宮裡都有不少泥塑神像,李旭紅小時候就經常到那裡玩,並對那些泥塑神像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幼小的李旭紅無師自通地用泥巴捏出一個個小泥人,還比著“小人書”裡的畫捏了不少泥手槍,像左輪手槍、盒子炮、王八盒子等。“我們那時的農村娃根本就沒有玩具,我捏的泥人、泥手槍就成了夥伴們最開心的娛樂,我們對著泥人磕頭作揖,用泥槍玩‘打仗’。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看了部電影《第八個是銅像》,一個戰士給犧牲的戰友捏了個塑像做紀念,我回家就做了個相仿的泥像,學著電影裡的樣子抬著,後面跟著一群小朋友,在村子裡轉來轉去,大人們都誇我做得好。”

除了捏泥人、泥手槍,作為一個農家孩子,放牛、放羊、割草、拾柴、種地、收穫等農活李旭紅都十分熟稔,它們也成了他創作的取材,他比著家裡的農具捏拉車、捏鋤頭,比著村裡的孩子捏他們幹活、玩耍、無憂無慮的可愛形象。童年的經歷,成了李旭紅創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生活的點滴,都能激發創作靈感與熱情

小時候的李旭紅捏泥塑純屬天然的喜愛,並沒有過多考慮過表現內容和手法,長大成人後,關於塑造什麼、如何塑造,李旭紅做過長期的艱苦的探索。“藝術來源於生活”,幾十年的泥塑經歷讓李旭紅明白,只有生活,火熱的生活才是藝術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他認真觀察社會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用心體會黎民百姓的酸甜苦辣,仔細揣摩尋常人家的喜怒哀樂,把它們當成最好的創作題材。一次在菜市場,李旭紅看到一位菜農老伯正在給一位大媽稱菜,雖聽不到他們的對話,但他們豐富的肢體語言和麵部表情卻表達得淋漓盡致。大媽踮著腳,抬著頭,生怕老伯的秤不夠數,老伯氣定神閒,一手提秤砣,一手拿秤桿,秤桿高高翹起,一臉“你放心,我絕不缺斤短兩”的從容。回家後不到一個下午,李旭紅就做出了出神入化的泥塑《一兩不差》。

李旭紅的泥塑作品,大多表現的是人物。在表現手法上,他力求大膽誇張,極盡藝術張力,在表現內容上,他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無不是從生活中信手拈來,或是根據生活進行藝術加工。是生活,激發了他無窮的創作靈感與熱情。

泥巴的故事,期待更多的人喜歡和發揚

提起泥塑,李旭紅有說不完的故事。李旭紅在淅川縣電業局服務公司做室內裝飾設計工作,每次出差,他都會特意去當地的工藝品店逛逛,尋找有關泥塑的素材。一次在雲南,他如獲至寶地發現了一個泥塑店,好說歹說問人家要了一塊泥巴,千里迢迢帶回家去細細研究。同事笑他,別人出門都帶土特產,你咋淨帶些沒用的東西?他們哪裡知道,如何讓泥保持足夠的溼度和強度,怎樣讓它更易保存不易開裂,對酷愛泥塑的李旭紅來說,可是個天大的難題。為此他走過不少彎路鬧過不少笑話,他曾在泥里加過粉碎的廢宣紙,也加過蒸熟的糯米,要麼強度不夠,要麼泥巴發臭,後來還是通過研究雲南的那塊泥,問題才算迎刃而解。

一個雨潺潺的春日,記者在淅川縣城李旭紅的家裡,見到了他滿屋子百餘件的泥塑作品。那擺在桌上、櫃上、窗臺上、甚至冰箱上的一件件泥塑,造型千姿百態、惟妙惟肖,人物憨態可掬、呼之欲出,那份樸拙、真實、自然,令人歎為觀止。去年淅川縣文化館館長李天奇發現了他的作品,支持他在縣文化館辦了個小小的展覽,名叫《泥巴的故事——李旭紅泥塑作品展》,備受各方好評。

李旭紅說,下一步,他打算開辦一些免費泥塑培訓班,讓更多的人喜歡泥塑、傳承泥塑,讓這門民間藝術發揚光大。

南陽報業傳媒集團全媒體記者 張燕 文/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