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99美金到99人民幣 拼多多的制勝之道

從99美金到99人民幣 拼多多的制勝之道

1997年過去了,我很懷念他。這是電影《甲方乙方》的經典臺詞,轉眼間,二十多年過去了,中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對於傳統企業而言,經歷了無數挑戰,如果細數每個行業的變化,我們發現,隨著上世紀末期互聯網的滲透,中國人生活方式徹底被變革。通過電商購物,全國每天過億的快遞包裹的流動,猶如一條不斷脈動的血管,管道是互聯網基礎設施,連接始末端的是生產企業和最終用戶。

中國製造已經成為世界公認的標誌,中國成為了世界工廠,曾經有媒體報道,中國人去日本不遠千里帶回來的“智能馬桶”蓋、電飯煲等品牌產品,都是中國生產,這就是中國製造目前的尷尬:高溢價來自於品牌本身,追求高溢價是品牌企業的目標,而中國製造業拿到的是最後的加工費,卻無法獲取通過品牌帶來的溢價。但品牌的高溢價本身,增加的是客戶的購物成本,終端消費者並未省錢。

傳統電商曾經想改變這一切,在初期,通過互聯網技術的方式,電商平臺集合了諸多代理商和廠商,試圖通過節省中間環節,相比傳統線下零售供應鏈,從工廠到物流、倉儲、到分銷商和終端最終抵達消費者,傳統電商把分銷商替代為了品牌的代運營和代理商,本質上節省的中間環節並不多。有沒有可能直接從生產端通過互聯網平臺,直接到達消費者端呢?

C2M模式就是完成這個供應鏈的變革,通過拼多多平臺,由廠方直接發貨給消費者,C2M是英文Customer-to-Manufacturer(用戶直連製造)的縮寫,是一種新型的工業互聯網電子商務的商業模式,又被稱為“短路經濟”。

所以,拼多多推出了“新品牌計劃”,新品牌計劃是拼多多於2018年12月發起的聚焦中國中小微製造企業成長的系統性平臺,根據計劃,拼多多將扶持1000家各行業工廠,對接4.4億消費者,建立和培育新品牌。

99美金和99元人民幣 為什麼是新品牌

三禾是目前拼多多上最火的一家鍋具品牌,從品牌名稱上,似乎很“拼多多”,實際上,這是世界上最大的鍋具製造企業,包括雙立人、WMF等十多個國際品牌,都是由他們代工,年產量2500萬隻鍋具,他們針對拼多多的新品牌計劃,利用平臺提供的大數據,開發出了一款99元人民幣的產品,而同款產品在國外售價99美金,同樣國際品牌的生產線,品質相近,價格卻差數倍,這裡99美金和99人民幣的差價,大多就是品牌的溢價。

中國人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講究“50分”產品,尤其在改革開放之初,中國製造曾經是假冒偽劣的代名詞,時代的發展尤其是經濟的發展,讓中國人對於品質有了更高的要求,品牌當然是品質的代表,但也帶來了一定的代價,就是價格高,供應鏈複雜。傳統電商雖然沒有店租,但同樣也有入住費和利潤分成或者是大量的廣告費用,這些供應鏈成本都會加到消費者的末端。

對於傳統制造企業,傳統流通渠道拿走了更多的利潤,但直接上電商也未必是好選擇,參加新品牌計劃的“絲飄”,2008年創業,年銷售200萬,工資都發不出,經過努力2015年銷售額3000萬,儘管如此,依舊沒有豐厚的利潤,他們曾經嘗試過電商,但並未取得顯著效果,根源在於過去僅僅是把產品放上去,加上沒有品牌的加持,最高出貨量也不過幾百包。而與拼多多合作之後,他們銷售額突破2億,並且產品已經開始出口越南,成為越南知名品牌,對於在高郵這種蘇北縣城而言,就是一個商業奇蹟。

如果看這些傳統企業的畫像,可以看到,他們長期為國內外一線品牌代工,有角逐國際市場的能力;有一些盤踞在局部區域;大部分營銷能力薄弱,尤其針對C端;但基於出口貿易受到國際經濟影響波動較大;市場行業廣闊,如果出口外銷轉內銷,擁有廣闊的前景,這些都是拼多多的“新品牌計劃”的目標企業。

C2M的方式,不是簡單的把工廠產品直接放到平臺上,而是根據平臺的數據,充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傳統電商平臺的邏輯是幫助商家售出產品,而拼多多C2M的模式是幫助用戶找到需求契合點,如果沒有,就造出來,而這就得依靠生產廠商,包括絲飄、三禾這類品牌,按照銷量和銷售額已經是國內準一線品牌,但這類新品牌與傳統品牌相比,並沒有在營銷上過度包裝,完全是靠性價比打動客戶。

C2M的趨勢 新品牌與舊品牌的衝突

拼多多是做下沉市場的,過去對於這部分群體的畫像一直是模糊的,“五環外”的市場讓在北上廣辦公室的白領們非常迷惑,如果總結拼多多新品牌計劃的關鍵詞,針對下沉市場就是“普惠”,99元的鍋是普惠,好用的“絲飄”也是普惠,普惠來自於去掉渠道、營銷等成本,大幅度打破同質產品的價格,最後讓產品迴歸到實用價值,滿足需求。比方說:讓家庭收入不超過8000元的家庭,去花1000多買一口雙立人的鍋,這屬於大件消費,而通過拼多多買一口99塊錢高品質的鍋,這屬於日常消費,價格降低的同時,生活品質卻提高了。

新品牌計劃帶來的衝擊,首先是對傳統品牌競品的衝擊,猶如過去電商對實體經濟的衝擊一樣,根據媒體報道,日本高島屋宣佈在中國關店,萬達百貨賣身蘇寧,2018年12月,美國百貨巨頭梅西百貨宣佈從中國市場全面撤退,這也是繼Topshop、New Look、Marks&Spencer之後,又一家零售巨頭在中國市場上敗走麥城。

對於傳統品牌而言,高溢價似乎是高利潤,但本身也有自身的問題,傳統電商模式依舊會帶來高庫存,儘管“零庫存”是電商的最終目標,庫存佔據的是流動資金,降低了利潤率,實際上是另外的成本,C2M方式的好處是根據需求去定製,而不是生產完後銷售,並且提升了規模,以絲飄紙業為例,在規模擴大後,成本反而降低了20%,這是邊際成本效應在互聯網的體現。

對於傳統品牌而言,中國人盲目追求的國際品牌日子也不好過,從而興盛了一些特賣線下折扣店,比如,美國代表性的特賣折扣線下店T.J.Maxx市值627.7億美元,年銷售額約360億美元,還有市值348億美元的ROSS,以及市值110億美元的Burlington。中國人耳熟能詳的國際品牌,在這些店裡,徹底拉開了價格的遮羞布,1折買到國際品牌在這裡並不奇怪。

對於品牌而言,面臨生存問題,必然要拉下身段,這也是C2M方式的好處,通過互聯網的方式,提升了銷量,擴大了規模,“普惠”不代表不賺錢,成本降本本身就是利潤,規模擴大,依託互聯網的二八原則,更多的收入來自於產品的創新,而這個創新本身又是基於C2M方式,通過互聯網技術、大數據、產品定製所實現的。

新品牌計劃的目標 拼多多的野望

根據新品牌計劃規劃,拼多多將扶持1000家各個行業的工廠,為企業提供研發建議、大數據支持和流量傾斜,幫助中小企業以最低成本對接4.4億消費者的真實需求,培育新品牌。目前,“新品牌計劃”已經有62家正式品牌,有500家工廠參與了試點,超過6000家企業遞交了申請,至今,拼多多推出了1200餘款代表產品。

傳統電商是簡單的流量思維,而拼多多一直說自己是“新電商”,從本質上是完全與傳統電商不同,但的確會影響到整體的生態鏈,傳統電商,不管是C2C或者是B2C也好,建立在海量的SKU基礎之上,平臺上的商家之間也是競爭關係,電商平臺本身的邏輯是搜索引擎和流量販賣者,廣告投入大於運營結果,而傳統商家對於互聯網運營又是弱環節,所以這些才是代運營、MCN和平臺等渠道獲得利潤的方式。

迴歸到中國互聯網發展史的初期,行業認可的趨勢就是基於生產端的渠道佈局,也就是B2C,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B2C本身被曲解,也並未完全降低成本,B2C的初心就是來自於生產方或者品牌方自己自建電商平臺,更類似於現在C2M的渠道方式,但缺少研發和大數據支持,出於當時技術不成熟,這類B2C漸漸變為商城式電商,本身並未降低成本,C2M方式讓B2C變得更加簡單,因為去除了中間環節。

零售業行業本身在互聯網時代已經被重構,基礎依舊是製造業和供應鏈,零售的場景正在越來越融合,線上渠道的流量發生了遷移,遷移的本身並不簡單是瓶頸效應,其實還有人性本身對於消費場景和慾望的渴望,價格是拼多多的殺手鐗,但也絕非低質的代表。

目前傳統電商正在基於零售行業進行變革,也就是新零售的商業基礎打造,這次變革是基於線上到線下的場景融合,通過收購、改造傳統零售業場景、基於物流、倉儲、生產鏈的優化,形成傳統行業的效率提升,業內普遍看法是因為互聯網流量枯竭,人口紅利消失後的必然之路。

C2M方式變革了這一切,也是彎道超車,拼多多的新電商理論,也是建立在規模效應之上的,互聯網公司都要賺長尾效應的錢,除了拼多多本身佔據的下沉市場廣闊的空間之外,性價比將會是C2M與傳統電商之間最直接的環節,但模式本身上完全不同,可以推測“新品牌計劃”集合1000家企業並不是拼多多的最終目標。拼多多表面上是用價格撕開了傳統電商的一個角落,實際上還是想通過C2M方式,基於電商市場,佈局新的電商業基礎設施,而基礎設施很直接的插入生產製造企業本身,這對傳統電商而言,無疑就是顛覆,也是拼多多與傳統電商的紫禁之巔,決勝之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