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出淘,奔襲社交電商!


傳統電商的江湖裡,淘客曾經是一個傳奇,他們通過QQ、論壇、博客等方式推薦網店和商品,成為電商與顧客的紐帶,成就了一批電商,也成就了自己。

不過,隨著互聯網進入下半場,社交電商成為風口,嗅覺敏銳的淘客們也迅速轉移陣地,湧入社交電商的生態圈中,開啟帶貨新模式。今年以來,以愛庫存為代表的社交、庫存類電商平臺已經吸納了眾多淘客。

社交電商的風口,是淘客迭代的方向

互聯網真是個造物時代,造了無數的新物種,比如造就了電商,徹底改變了原有的商業模式,之後,淘客,這個新物種也應運而生了。

在電商剛崛起的年代,淘客扮演的是類似於超市導購員的角色,他們通過QQ、論壇、博客等方式幫淘寶商家推廣商品或者店鋪。

因為沒有職業門檻,可以兼職、沒有上下班時間、不需要辦公地點、對年齡性別都無限制……所以越來越多的人進入這個行業。

據最新數據顯示,淘寶聯盟2018年分傭達300億,年收入過億企業8家,全年活躍淘寶客400萬,從業者超千萬。不僅有百度、360、搜狗、小米等大玩家,還不乏大學生、專職媽媽、便利店主、藍領群體等角色。可以說,這是個極其繁盛的行業。

然而,身處互聯網時代,“迭代”就是繞不開的話題,就算當前繁花似錦的淘客也不例外,雖然目前發展得如火如荼,但是“迭代”已經迫在眉睫。

一些有遠見的大牛淘客,在2018年就提出轉型的說法。理由有三:

首先,電商法的出臺,讓市場越來越規範,也會讓淘客的利潤越來越透明;

其次,流量門檻在逐步提高,在淘客發展早期,只要把優惠券信息發到網上,就能獲取流量,只要多找一些商品的優惠券,多發送就能獲得更多的佣金。如今,進入互聯網下半場,用戶的時間越來越碎片,各底層的中小淘寶客,賺著很少的毛利,夾縫中生存;

第三,淘客數量的爆棚,做的人多了,競爭必然也更加激烈,成為脫穎而出的淘客太難了,而小淘客也會因為競爭力不佳被淘汰。

那麼,迭代的出路在何方呢?還是要看看這兩年的“風口”——社交電商。

2018年雙11,在購物APP的TOP10排行榜裡,有5家都是社交電商公司,社交電商已經佔據了電商行業的半壁江山。

社交電商的快速崛起,很重要的一點是對潛在流量的開採。通過“社交”對消費者重新進行角色定義——傳統電商對消費者的定義是“買家”,社交電商對消費者還多了一層“分享者”的定義。

例如,很多社交電商的模型都是:我是一名用戶,為了獲得這個平臺的收益,我需要向其他人進行傳播。其他人為了獲得同樣的收益,也會向別人傳播。

這樣層層推進的“裂變”式傳播,逐漸形成了節點型的網絡結構。這些網絡結構再慢慢演化出社群網絡結構。最後一個一個社群形成,社群的力量是聚集同類消費者需求,同時它也慢慢不斷裂變形成新的社群,形成新的網絡形態。

社交電商還有一個特點是供應鏈的創新改造。過去供應鏈只掌握在少數人手裡,且供應鏈的鏈條長、環節多,社交電商通過聚集需求整合供應鏈資源,縮短供應鏈長度,拉近用戶與生產者的距離拉近,讓用戶獲得低價好品。

其實社交電商的邏輯,倪叔已經拆解過很多次了,相信很多從業者本身也有比較深的瞭解。當前,各種玩家,甚至包括BAT都在切入社交電商的賽道。

總之就是一句話,依靠流量生存的淘客,必須要切入新的流量採掘場,才能迎來新的發展。而事實上,淘客轉型做社交電商的分銷商也是具有很多天然優勢的,包括他們對貨的理解,以及對流量的二次轉化,他們都是很有經驗的。


淘客出淘,奔襲社交電商!



嗅覺敏銳的淘客早已在轉型的路上

我們來看一些實際案例,最近倪叔也與一些淘客有一些比較深的交流,他們相當敏銳,早就切入了社交電商的領域。

先說大林,他是電商行業裡的老司機,做過天貓,做過自媒體,做過淘客,做過微商,現在他是社交、庫存類電商平臺愛庫存的分銷商。

大林的姐姐在做代購,個人微信群300人左右,每月產出2-3萬利潤(單粉50-100左右產出)。這讓大林很心動。大林也做自媒體,他的賬號累計粉絲有幾百萬,他覺得憑藉著這個資源切入社群,應該是很有機會的。

大林的第一個群就有500人,但第一個月只有5K 左右利潤(單粉10元左右)。他敏銳的意識到,應該是玩法還不夠吸引人,於是他很快就改變玩法,把傳統電商晒單有獎、買家秀等運營方式移植到社群中,加上發紅包活躍社群,建立信任感之後,一個月GMV達到50-100萬。以最早一批建立並已經進入正常運營的社群為例,現在單群媒體能產出1500-3000元/天的利潤。

大林的轉型還是很成功的,他自己也認為切到社交電商的這步棋還是很對的。他認為社交電商與傳統電商最大的差別,就是展現率和信任度。

傳統電商需要用戶去被動尋找客戶,就算是有微信公眾號,商品的展現率也未必會很高,雖然訂閱號與服務號都可以直接推送給微信用戶,但是用戶會不會點開來看是一個未知數。但是社交電商不一樣,可以一直將消息推送到用戶的首屏,距離又更進一步了。商品離用戶距離很近了,接下去的成交,信任與人群影響會是很大的助力,當有人點開產品信息,並且下單的時候,微信群裡的其他用戶也很容易受影響,從而達成交易。

大林是轉型成功的,還有很多淘客正在轉型的路上,比如阿星。

阿星主要以特價類商品為主要推廣點,單價在9.9~50元之間。他仔細研究了社交電商之後,覺得淘客轉型社交電商的分銷商是很有優勢的,淘客不缺消費者,把這批消費者帶到社交電商的領域,他們會更有粘性,因為社交電商的素材和信任是淘客做不到的。淘客與買東西的人交流不深,社交電商可以讓分銷商與消費者多交流了解,建立相應的標籤,然後可以選擇更適合不同人群的貨。


淘客出淘,奔襲社交電商!



為什麼淘客喜歡轉型做愛庫存的分銷商

倪叔注意到大林選擇的平臺是愛庫存,阿星也想去做愛庫存的分銷商,這次深入交談的好幾個淘客都對愛庫存這個平臺比較感興趣。

為什麼在眾多社交電商中,淘客們會鍾情愛庫存?倪叔很好奇。

大林給出的解釋是因為愛庫存在社交、庫存領域屬於頭部平臺,SKU足夠豐富。所以,他決定從淘客轉型為“愛客”(嘖嘖嘖,會做生意的人,取名字也很有一套。)

阿星是認為,愛庫存有很多品牌的貨、而且價格也很有優勢。在愛庫存平臺上做分銷商操作非常簡單,因此很容易轉型。

關於愛庫存這個平臺,倪叔此前也是有比較多的關注,不過它居然這麼受淘客歡迎還是有點意外的。分析一下淘客遇到的瓶頸,發現這還真是一個不錯的轉型陣地。

淘客一直都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選品。淘客發佈的通常都只是商品的展示,而非商品的價值,用戶獲得的信息非常有限。而已經10年互聯網洗禮的用戶,對於自己要什麼已經很清楚了——那就是真正有價值的物品。

品質才是生存的王道!

我們再來看下愛庫存:

首先,愛庫存瞄準的是品牌的庫存商品,對於分銷商來說,商品的品質是有保證的;

其次,愛庫存的模式是S2b2c,上游直接對接品牌方庫存形成供應鏈,下游直接對接b端分銷商,再由分銷商通過社交平臺將商品分銷給c端消費者;

第三,愛庫存賦能分銷商,為他們提供一站式的服務,無需再自己尋找貨源、不用大量囤貨、無需現場採購、無需重複勞動也無需議價,從貨品、商品的樣照、轉發的文案到後期的物流,都由平臺一體化完成,分銷商只需一鍵轉發即可在自己的社交圈子內播貨、引流轉化,而且保證正品和高性價比。

第四,愛庫存平臺的商品銷售模式並非以品類細分、貨架式展示平臺合作的全部品牌或商品,而是有重點地進行排期上線,嚴格把控每次的活動數量,兩天即更換一輪,保證了商品的新鮮度。

所以,淘客進入到愛庫存平臺,從分享到分銷,可以說是無縫對接,上手很快,操作很便捷。

與此同時,愛庫存向上遊賦能品牌,為他們建立起一條真正有效的庫存零售渠道。這注定愛庫存會是一個良性的生態圈,吸引眾多品牌入駐。目前,很多官方授權的國內外品牌都已經與愛庫存建立合作,其中不乏眾多兼具時尚調性和提供獨家高性價比的知名品牌,包括馮氏集團、NIKE、Adidas、森馬、馬克華菲、CK、大嘴猴、迪斯尼、Hello Kitty、羅萊家紡、膳魔師、雙立人、韓後、韓束、MK、FURLA、潘多拉、施華洛世奇等,覆蓋服裝、鞋包、美妝、母嬰、運動、戶外等多個行業,絕對都是零售世界裡扛把子。

在這樣的生態圈之下,成為其中的分銷商,未來可期。

“以人聚人”的時代,有品質、便捷的平臺能更好的變現

再回到“迭代論”,電商從1.0到3.0時代,形態發生了質的改變,其主要入口從PC端、移動端最終發展為移動社交平臺,從“以貨聚人”“以質聚人”向“以人聚人”演變。眾多玩家與巨頭都在進入社交電商領域。淘客作為電商從1.0到3.0時代的見證者,及時切入新賽道,分享社交電商的紅利,已經是一個共識。

其實,這對與擅於挖掘流量的淘客來說,也是一個發展的機遇,他們只要在“以人聚人”之後,將流量更好的變現。而愛庫存的商業模式、服務模式與銷售模式,都能助力分銷商迅速變現。

事實上,資深的淘客,對於平臺的選擇,有兩點看得很重,一個是供應鏈,一個是平臺的實力和背景。掌握供應鏈代表著掌握話語權,能給分銷商足夠的利潤空間;平臺實力和背景則決定這個平臺能夠上到什麼高度。

從這兩個維度看,愛庫存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它基於真實的市場需求,抓住社交電商的機會乘風而上,同時有清晰的供應鏈價值沉澱,創始團隊價值觀正,戰鬥力強,對品牌和分銷商有深刻的理解。

在新零售和不斷進行的消費變革中,個人已經不再僅僅是終端消費者的角色,他們已經可以參與到生產端,人在零售中的價值參與越來越多,品牌發展必然需要與人更緊密結合。作為連接兩端的愛庫存,正在其中放大人對於品牌的反作用力。淘客進入其中,必能獲得強大的助力。

這是鉅變的時代,是一個變化遠超以往的時代,而淘客正在擁抱這個時代。

相關推薦

推薦中...